Coinbase 機構策略主管 John D’Agostino 在 CNBC 節目中受訪時指出,2025 年 4 月期間,主權財富基金與機構投資者大幅增加了比特幣(BTC)的購買量;與此同時,散戶投資人卻紛紛從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與現貨市場中撤離。
比特幣具備類似的黃金特性
John D’Agostino 將比特幣比喻為黃金,並指出許多機構投資人買入比特幣的主要動機,是用以對沖貨幣貶值風險及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他表示:
「比特幣的交易行為正回歸其核心特性,這些特性與黃金十分相似,包括稀缺性、不可篡改性以及非主權資產的跨境可攜性。換句話說,它正以比特幣信徒所樂見的方式進行交易。」
John D’Agostino 進一步補充表示,市場上真正具備類似黃金特性的資產屈指可數,比特幣就是其中之一。
各國政府與金融機構爭相布局比特幣
目前已有多國政府與金融機構紛紛布局比特幣,以期在面對通貨膨脹、經濟衝擊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時,保障財政儲備與資產的購買力。
例如,薩爾瓦多與不丹等國家已經明確建立了國家級的比特幣儲備,並積極採購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此外,許多地方政府與州政府也推出了友善比特幣的政策和法案,旨在以比特幣儲備保護政府金庫資產免受法定貨幣貶值的影響。
企業界方面,Michael Saylor 所領導的 Strategy(前稱 MicroStrategy)率先將比特幣作為公司儲備資產的概念推廣至全球,越來越多公司跟進採用,包括 MARA、MetaPlanet 以及 Semler Scientific 等。
Michael Saylor 更進一步將旗下原本專注商業軟體與商業情報的公司徹底轉型,變身為一家比特幣控股公司,近似於比特幣避險基金的運作模式。根據 Michael Saylor 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已有超過 13,000 家機構直接持有 Strategy 的股票,間接受益者更高達約 5,500 萬人。
比特幣市值超越 Google
近日,比特幣的市值一度超越 Google,成功躋身全球市值前五大資產,排名甚至超過亞馬遜及白銀,展現了這個數量有限的數位資產自2009年誕生以來驚人的增長速度與市場認可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