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10/22 星期三

  • 21:32

    HTX 遭英國監管機構起訴 涉非法推廣加密資產

    根據彭博社報導,英國金融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交易所 HTX 旗下多家實體提起訴訟。 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CA)於週二向倫敦高等法院提起一宗關於金融與監管服務的訴訟,目前尚未有更多公開細節。該機構先前已警告潛在客戶不要使用該平台。 FCA 在一份電郵聲明中表示: 「FCA 已向高等法院對全球加密貨幣交易所 HTX 提起民事訴訟,指控其違反英國金融推廣規範,非法向英國消費者推廣加密資產服務。這項行動是我們致力於保護消費者與維護英國金融市場完整性的一部分。」 據報導,作為火幣(HTX)全球顧問的孫宇晨並未被列為本案被告。
  • 17:14

    香港首檔 Solana 現貨 ETF 獲准,預計 10 月 27 日在港交所上市

    根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香港證監會批准了「華夏 Solana ETF」(代碼:03460),使 SOL 成為繼比特幣、以太幣後第三個獲准在香港發行現貨 ETF 的加密貨幣,亦為亞洲首檔 Solana 現貨 ETF。 該 ETF 由中國基金公司華夏基金的香港子公司「華夏基金(香港)」發行,該公司亦有在香港發行比特幣、以太幣現貨 ETF。 根據官網資料,華夏 Solana ETF 預計於 10 月 27 日掛牌,管理費為 0.99%。 華夏基金介紹,Solana 成立於 2017 年,主網測試版於 2020 年推出,是一個高速、低成本的可程式結算網路區塊鏈,旨在支援智慧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式。SOL 是 Solana 區塊鏈的原生代幣,在 Solana 生態系統中發揮多種功能,包括用於支付網路交易費用。 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目前 SOL 為全球第六大加密貨幣,截稿前市值約 1009 億美元,交易價格為 184.4 美元。
  • 15:30

    幣安透過 BPay Global 提供全球美元直接儲值及提款服務

    2025 年 10 月 22 日 — 全球註冊用戶數與交易量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今日宣布現已為全球超過 70 個國家的用戶提供美元(USD)直接存款與提款服務。 透過幣安集團旗下機構 BPay Global——一間獲巴林中央銀行授權並受其監管的支付服務供應商——符合條件的國家之零售與機構用戶,將可透過其法幣錢包輕鬆注入資金、儲存資產,並在美元與加密貨幣間自由兌換。用戶可透過 SWIFT 銀行轉帳方式進行美元的儲值與提款,從幣安端發起的儲值將免收手續費,並同時支援信用卡/簽帳卡、Apple Pay 與 Google Pay 等多種支付方式。 幣安法幣業務副總裁 Thomas Gregory 表示: 「經過長時間的期待,我們很高興能為用戶提供美元直接的出入金管道。美元是全球最常用的交易貨幣,這項服務能滿足我們多元用戶群的實際需求。擴大美元相關服務讓我們能以更低成本進一步降低用戶進入加密貨幣市場的門檻,並提升我們這個具備世界級安全性平台之使用體驗。」 BPay Global 為幣安用戶提供一個法幣電子錢包,允許用戶能夠將資金以美元在內等多種法幣,存放於受監管的機構之下,並可直接於幣安平台上使用。 關於 BPay Global BPay Global B.S.C (c) 是一家在巴林王國註冊的支付服務供應商。該公司已獲得巴林中央銀行授權,並受其監管,持有「附屬服務提供商-支付服務提供商(PSP)」牌照。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5:11

    FED 理事沃勒稱加密資產不再處於邊緣,提「精簡主帳戶」構想助支付創新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週二表示,該央行正在邁入新時代,將成為目前由科技推動的支付革命中的積極參與者,「分散式帳本與加密資產已不再處於邊緣」。此外,他還提出了一項新的制度雛形,旨在擴展聯準會服務。 沃勒在聯準會「支付創新會議」上表示: 「我想傳達一個訊息——這是聯準會在支付領域的新時代,DeFi(去中心化金融)產業不再被懷疑或蔑視。相反地,今天你們被正式邀請參與討論美國支付體系未來的對話,並且這場對話就在我們的主場上進行——這在幾年前是難以想像的。」 沃勒補充說,分散式帳本與加密資產正日益「被編織進支付與金融系統的結構中」。 https://twitter.com/federalreserve/status/1980734385063428585 沃勒還表示,他已要求聯準會研究一種「支付帳戶」的概念,其可能對那些專注於支付創新的機構有所幫助。他說道: 「這項支付帳戶的概念旨在讓那些目前必須透過擁有完整主帳戶的第三方銀行來進行支付服務、依法合格的機構,能夠直接獲得基本的聯準會支付服務。」 沃勒將這項構想暱稱為「精簡主帳戶」,並表示此類帳戶在利息支付與透支權限方面將受到限制。他說,主帳戶能讓機構直接接入聯準會的支付系統,並獲得最直接的美元流動性。而那些沒有主帳戶的機構通常必須依賴擁有主帳戶的合作銀行來提供相關服務。 沃勒表示: 「這種帳戶將能讓機構接入聯準會的支付軌道,同時控管對聯準會及整體支付系統可能帶來的各種風險。為了控制帳戶規模及其對聯準會資產負債表的影響,聯邦準備銀行將不會對支付帳戶餘額支付利息,並可能對帳戶餘額設定上限。」 參考來源
  • 13:58

    Tokenomics 的 AMM 時刻,全新空投機制帶動 RIVER 代幣 100% 漲幅創下新高

    RIVER 代幣在 24 小時內漲幅達 100%,創下 $9 歷史新高。此波上漲於近期隨 RIVER 上線 Binance Futures 後首創的「 Dynamic Airdrop Conversion 動態空投轉換機制 」受市場關注相關。 River 首創將「 時間 」作為變量寫入代幣經濟,River Pts 生態積分和 RIVER 代幣作為可被交易、轉移的 ERC20 資產;用戶在 TGE 後 180 天的任一時間點,將 River Pts 兌換為 RIVER 代幣,且兌換比率隨時間上升,在初期減緩空投拋壓,同時獎勵長期持有者。 從 RIVER 上線 Binance Alpha 後 30 天內,生態積分 River Pts 已上漲 25 倍,甚至超過 RIVER 當前直接兌換的價值,表示看好未來幣價;套利者,也意識到動態空投轉換機制中的博弈機會,社區將其譽為 Tokenomic 的 AMM 時刻,值得未來項目參考。 Source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3:06

    美比特幣現貨 ETF 昨淨流入 4.77 億美元,扭轉連日資金外流趨勢

    根據 SoSoValue 的統計數據,美國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週二錄得約 4.77 億美元的淨資金流入,扭轉了連續四天的淨流出趨勢。 在 12 檔比特幣現貨 ETF 當中,沒有一檔呈現淨流出。流入金額最高的是貝萊德(BlackRock)發行的 IBIT 基金,達 2.1 億美元,其次是方舟投資(Ark)與 21Shares 共同發行的 ARKB 基金,金額約 1.63 億美元。 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的每日資金流量(來源:SoSoValue) 美國以太幣現貨 ETF 昨天也錄得約 1.42 億美元的淨流入,且沒有任何一檔呈現淨流出。淨流入金額最高的是富達(Fidelity)發行的 FETH 基金,達 5907 萬美元。 美國以太幣現貨 ETF 的每日資金流量(來源:SoSoValue)
  • 12:40

    營收重返高點幣價卻跟不上!Arthur Hayes 警告:Hyperliquid 估值遭遇「倍數壓縮」

    BitMEX 聯合創辦人 Arthur Hayes 於 X(前 Twitter)上發文指出,永續合約 DEX Hyperliquid 的代幣 HYPE 近期陷入「估值倍數壓縮」的壓力,即使平台營收幾乎回到歷史高點,代幣價格仍明顯下滑。表明市場投資人已不再願意為未來不確定的收入支付高倍數溢價。 Arthur Hayes 引用 Dune Analytics 上的資料圖表顯示,Hyperliquid 的年化營收(30 日移動平均)在 2025 年 10 月已接近 10 億美元,幾乎回到歷史高點(ATH)。然而,與此同時,HYPE 代幣價格卻遠低於前期高峰,形成營收與價格脫鉤的現象。 https://twitter.com/CryptoHayes/status/1980647114184298715 這種狀況被稱為「估值倍數壓縮」,即市場願意為單位營收支付的估值倍數下降。換言之,即便企業(或協議)營運表現維持強勁,但因市場信心或未來預期下降,投資者不再願意給予過去那樣的高估值。Arthur Hayes 在推文中指出,Hyperliquid 面臨的主要挑戰來自競爭加劇。 「Degen 們不再願意為未來不確定的收益支付高價,因為永續合約 DEX 的競爭環境更加激烈。」 目前去中心化永續交易所(Perp DEX)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上除 Hyperliquid 外,還包括 Aster、Lighter 等新晉協議。這些平台爭奪流動性與交易量,導致 Hyperliquid 難以維持過去的市場份額與手續費率,進而拖累代幣估值。
  • 12:26

    OpenAI 推出 AI 瀏覽器 ChatGPT Atlas,挑戰 Chrome 長年主導地位

    人工智慧公司 OpenAI 週三正式發表 AI 瀏覽器 ChatGPT Atlas,這款新產品提供了傳統的網頁瀏覽體驗,並深度整合自家聊天機器人 ChatGPT,讓 AI 助理能在使用者瀏覽網路時即時提供協助。 https://twitter.com/OpenAI/status/1980685602384441368 OpenAI 表示,有了 Atlas,ChatGPT 可以伴隨使用者瀏覽整個網路,在使用者所在的視窗中即時理解任務需求,協助完成操作,不需來回複製貼上或切換頁面。內建的 ChatGPT 記憶功能也能呼應過往對話與細節,讓 AI 助理在新任務中提供更具延續性的支援。 來源:OpenAI ChatGPT Atlas 建構於開源的 Chromium 引擎(同時也是 Google Chrome 與 Microsoft Edge 的核心架構)之上,深度整合 AI 驅動功能,包括一個名為「Operator」的 ChatGPT 代理軟體,能直接在瀏覽器環境中協助使用者完成工作,例如填寫表單、預訂餐廳或活動,以及摘要網頁內容。 來源:OpenAI ChatGPT Atlas 率先於 macOS 推出,提供免費版、Plus、Pro 與 Go 用戶使用。Windows、iOS 與 Android 版本將在不久後推出。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在直播中表示:「我們希望盡快將這款產品帶給 Windows 與行動端使用者。」 透過同時成為使用介面與輔助工具,OpenAI 不再只是瀏覽器中的一項服務,而是要成為「瀏覽器本身」,進入長期由 Chrome 主導的領域——Chrome 目前仍是全球約 30 億用戶的預設選擇。 然而,這項舉措能否成功仍有待觀察。使用者對現有瀏覽器的依附極深,要想在大規模層面上促成轉換,OpenAI 必須在真實世界中提供實質價值。AI 代理功能必須可靠、順暢且安全,才能讓使用者考慮轉換平台。 對內容創作者、出版商與寫作者而言,這項轉變可能帶來深遠影響。若使用者瀏覽習慣從「手動導航與關鍵字搜尋」轉向「對話式指令與代理操作」,那麼 SEO、網站流量、內容發現與使用者行為策略都將必須重新調整。 參考來源
  • 11:41

    亞太交易所封殺「加密儲備公司」!MSCI 擬剔除大型 DAT 出指數、散戶炒 DAT 虧損逾 170 億鎂

    亞太主要交易所正全面收緊對「數位資產儲備公司」(DAT)的監管,這些公司以上市公司之名、實際上主要從事囤積比特幣與其他加密資產的投資活動。 港交所擋下五家企業申請 彭博社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稱,香港交易所近期已否決至少五家企業轉型為 DAT 的申請計畫,理由是違反上市規則中「不得持有大量流動資產」的條款。港交所表示,其審查機制旨在確保申請者「業務具實質性與持續性」,拒絕對個案置評。 根據規定,若上市公司主要資產為現金或短期投資,將被視為「現金公司」,並可能遭暫停交易。對監管單位而言,加密貨幣被視為高度流動、波動的投資性資產,性質與「現金或短期投資」相近。因此,若一家上市公司將資產大量轉為比特幣,在港交所眼中,它實質上變成了「拿著一堆流動資產的公司」,不再算是有經營實體業務的公司,這一限制使企業若想將持幣作為核心業務,幾乎難以獲批。 香港律師事務所 Latham & Watkins 合夥人 Simon Hawkins 指出,企業必須能證明「購買加密資產是營運活動的一部分」,否則難以通過審查。目前在香港,轉型為純加密囤幣公司仍屬明令禁止。 印度與澳洲同步收緊 在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上月也駁回教育公司 Jetking Infotrain 的股份增發案,該公司原計畫將部分資金投入加密貨幣。 而在澳洲,澳洲證券交易所(ASX) 規定上市公司持有現金或等價物不得超過總資產的一半,讓 DAT 模式「幾乎不可能實行」,該國軟體公司 Locate Technologies 因此宣布,將轉往規範較寬鬆的紐西蘭交易所(NZX) 上市。而 ASX 也建議有意涉足加密資產的公司,改以「ETF 結構」推出產品,否則「不太可能符合上市資格」。 日本相對寬鬆 在亞太市場中,日本是唯一對 DAT 相對友善的國家。日本交易所集團(JPX) 執行長山路弘美表示,只要公司充分揭露購幣資訊,「難以立即認定其行為不可接受」。 目前日本共有 14 家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幣,為亞洲之最。其中包括旅宿業者 Metaplanet,該公司自 2024 年初轉型以來,持幣市值達 33 億美元,該公司股價一度暴漲七倍,後來回跌逾七成。此外,美甲連鎖業者 Convano 也計畫籌資 4,340 億日圓收購 21,000 顆比特幣,金額遠超其市值。 MSCI 擬將大型 DAT 踢出全球指數 全球指數編製公司 MSCI 近期提案,擬將持幣資產佔比逾 50% 的 DAT 排除出全球與日本指數。這項提案起因於 Metaplanet 9 月發行 14 億美元股票用於購幣的事件。MSCI 認為此類公司「與投資基金特徵相似」,不應列入指數。 分析師 Travis Lundy 指出,若遭剔除,DAT 將失去被動基金資金流入,並且可能因此終結其市價高於帳面淨值的溢價結構。 散戶損失 170 億美元 根據新加坡研究機構 10X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隨著加密市場回檔、企業購幣速度放緩,DAT 股價同步下滑。散戶在 DAT 投機潮中已累計虧損約 170 億美元。 比特幣雖於 10 月 6 日創下 12.6 萬美元新高、年初至今仍漲 18%,但交易所的限制與監管升溫,已讓這波由企業囤幣推動的漲勢面臨挑戰。東京 Presto Research 分析師 Rick Maeda 指出: 「上市規則直接影響數位資產儲備模式能以多快、以及多乾淨的方式運作。 若監管環境可預測且具包容性,就能吸引資金與提振信心;反之,嚴苛的規範則會拖慢 DAT 的執行節奏。」
  • 10:43

    看好比特幣漲至 18 萬鎂!花旗給予微策略「買入」評級,目標價 485 美元

    投資銀行花旗集團(Citi) 於週二公布對微策略(Strategy)的評級,給予「買進 / 高風險(Buy / High Risk)」評等,並設定目標價 485 美元,將該股票定位為一項對比特幣(BTC)具槓桿性的投資標的。撰寫本文時,MSTR 股價上漲約 1.5%,報 301 美元。 花旗的比特幣預期與估值假設 花旗表示,該目標價反映其對未來 12 個月比特幣價格 18.1 萬美元的預測,相較目前價格上漲約 63%。此外,估值中也納入 25% 至 35% 的淨資產價值(NAV)溢價,這與微策略過去維持的比特幣收益倍數(Bitcoin yield multiple)2.5 倍至 3.5 倍 的歷史區間一致。 該銀行分析師指出,這種結構使 MSTR 股票成為一種放大版的比特幣投資:在牛市中漲幅可放大,但若比特幣價格反轉,跌幅也將更為劇烈。在花旗的「熊市情境」中,若比特幣價格下跌 25%,且 NAV 溢價從 35% 轉為折價 10%,MSTR 股價可能下跌約 61%。 花旗對公司策略的看法 該報告肯定了公司在 2020 年由執行主席 Michael Saylor 主導的「比特幣資產轉型策略」,認為這是企業採用加密資產作為財務儲備的典範。花旗預期,微策略將持續根據 NAV 溢價情況,持續透過發行可轉換債券、優先股或普通股等方式籌資,以擴大比特幣持倉。 根據週一提交的文件,微策略表示已再度購入 168 顆比特幣,買入價格為 112,051 美元,使其總持倉達到 640,418 顆比特幣。 參考來源
  • 10:11

    推出兩年即宣告死亡?Solana Mobile 宣布停止為初代機型 Saga 提供軟體更新

    距離手機上市僅僅兩年,Solana 旗下智能手機開發團隊就宣布,將停止為旗下的加密手機 Saga 提供關鍵的軟體與安全更新。 停止 Saga 軟體更新 該公司在官網公告中表示: 「Solana Mobile Saga 已達到其支援生命週期的終點。 我們無法保證其與新軟體或服務的相容性。」 這意味著手機將不再收到任何更新,使其更容易受到安全威脅,並可能導致應用程式隨時間停止運作。公告同時指出,針對 Saga 相關問題的客服支援將僅限於一般性諮詢。換句話說,Solana Mobile 不再提供深入的技術支援或維修協助。 這項消息對 Saga 的使用者來說無疑是個打擊,該手機僅有兩年的軟體更新週期,與主流廠商相比顯得格外短暫。相比之下,Apple 為其裝置提供至少五年的安全更新,Google 甚至承諾為新款手機提供七年的軟體支援。儘管 Solana Mobile 強調今年度交貨的新款手機 Seeker 不會受到影響,仍將持續接收安全更新,但許多買家都擔心,兩年後 Seeker 可能也會面臨與 Saga 相同的命運。 回顧 Saga 短暫的一生 Saga 於 2023 年 5 月發布,旨在整合區塊鏈技術,讓一般使用者能更容易接觸 Web3 生態。此專案也被視為對 Apple 與 Google 等公司封閉式應用商店政策的回應。這款手機由美國加州硬體公司 OSOM 製造,並與 Solana Labs 旗下子公司 Solana Mobile 合作開發。 Solana Saga 最初定價 1,000 美元,由於銷售不佳後降價至 599 美元。最終銷量約為 20,000 部,遠低於公司原定 50,000 部的目標。 多數人會記得 Saga,並非因為它推動了 Web3 普及,而是因為它曾經也是 Solana 迷因幣狂潮的一部分。Saga 出貨時預載了加密貨幣錢包,許多 Solana 上的迷因幣開發者選擇將代幣空投至這些錢包中,一方面作為行銷噱頭,另一方面則是獎勵購買者對 Solana 的支持。 起初,這些空投代幣的價值僅數百美元,相當於為手機提供了額外折扣;但在 2024 年初迷因幣交易狂熱達到頂峰時,這些代幣價格暴漲,一度使空投代幣的價值遠高於手機本身的零售價格。 參考來源
  • 08:39

    「地獄級」市場模式太狠啦!黃金創十二年最大單日跌幅、加密市場多空雙殺

    全球金融市場週二陷入劇烈震盪。黃金長達一年的強勢漲勢終於止步,價格單日重挫超過 6%,創下自 2013 年以來最大跌幅;與此同時,加密貨幣市場也出現多空雙殺的劇烈波動。 黃金單日重挫 6% 現貨黃金週二暴跌近 6%,創下十二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撰寫本文時,過去 24 小時跌幅更是進一步擴大至超 7%。今年同樣大漲的白銀也同步回落,盤中一度下跌逾 8%。 分析指出,這波回調除了是漲多後的獲利了結外,中美貿易局勢的緩和、美元升值、烏俄戰爭有望結束等宏觀條件都是觸發因素。美國總統川普昨晚表示,對於下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達成貿易協議「保持樂觀」。該言論顯著削弱了市場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避險需求。 此外,花旗研究(Citi Research) 在最新報告中將黃金評級從「買入」下調至「賣出」,指出美國政府關門若結束,加上中美貿易有望達成協議,黃金價格可能在未來 2~3 週進入整固期。花旗同時將未來三個月的黃金目標價定為 4,000 美元。 比特幣多空雙殺 受中美關係緩和帶動,市場風險情緒短暫回升,比特幣(BTC) 曾在四小時內飆升超過 4.4%,觸及 114,000 美元。然而,多頭買盤未能延續,價格隨即回吐漲幅,迅速跌回 108,000 美元 水平。 以太幣(ETH)與多數山寨幣亦呈現相同劇烈震盪走勢。根據 Coinglass 數據,這波「上衝下洗」導致全球市場在 24 小時內爆倉超過 7 億美元,多空雙殺,完美詮釋了當前市場的「地獄模式」。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