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4/17 星期四

  • 13:45

    量子計算研究公司 Project Eleven 懸賞 1 顆比特幣,獎勵能破解比特幣加密演算法團隊

    量子計算研究公司 Project Eleven 為其名為「Q-Day Prize」的獎項提供 1 顆比特幣的獎金,將頒發給第一個能在一年內於量子電腦上使用「秀爾演算法」(Shor's Algorithm)破解橢圓曲線密碼學(ECC)密鑰的團隊。 該公司在週三發布的一份聲明中寫道:「該獎項的目標簡單但緊迫:量化量子計算對比特幣核心加密技術構成的實際威脅。」 量子電腦對比特幣的潛在威脅主要在於其破解保護區塊鏈網路安全的加密演算法的能力。Project Eleven 指出,比特幣使用橢圓曲線數位簽章演算法(ECDSA)進行交易簽章,而使用秀爾演算法的量子電腦理論上可能從公鑰推算出私鑰,危及加密貨幣錢包的安全。該公司估計,有超過 620 萬顆比特幣(價值近 5,000 億美元)處於風險之中。 「我們對於現有的加密技術有多接近量子『末日』情境仍毫無頭緒。」Project Eleven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Alex Pruden 表示:「The Q-Day Prize 這項獎項的設計目的是將量子電腦的理論性威脅,轉化為具體可測的模型。」 目前包括阿里巴巴、亞馬遜、Google 和 IBM 在內的幾家全球大型網路公司皆投入量子運算項目研究。今年二月,微軟披露他們透過名為「Majorana 1」的拓撲量子晶片在量子可及性方面實現重大突破。一些專家估計,若要破解用來保護比特幣挖礦和交易雜湊系統的 SHA-256 演算法,量子電腦將需要數百萬個穩定的量子位元。 資料來源 相關文章:《微軟發佈量子計算晶片 Majorana 1,比特幣距離「量子攻擊」不遠了?》《Google 發表新型量子晶片 Willow,會對比特幣安全性構成威脅?》《Tether 執行長預測:量子計算短時間還無法對比特幣構成威脅,中本聰的幣可能「重新流通」》
  • 12:05

    聯準會主席示警關稅風險,透露未來將鬆綁銀行加密貨幣規範

    揭示關稅恐引發聯準會兩難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昨晚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時表示,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他預計這將導致更高的通脹和更低的經濟增長,但目前尚不清楚聯儲會需要將重點放在哪一方面,並坦言聯準會可能面臨控制通脹與支持經濟增長之間的兩難困境。他在準備好的講稿中說道: 「我們可能會陷入一個挑戰性的局面,即我們的雙重使命目標出現緊張關係。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將考慮經濟距離每個目標的差距,以及預計這些差距關閉的時間範圍。」  聯準會的兩大任務是「穩定物價與就業」,但包括聯準會內部經濟學家在內的專家都認為,關稅對這兩個目標都構成威脅。在演講後的問答環節中,鮑威爾表示,關稅很可能使聯準會進一步偏離目標,且這種情況可能持續到今年餘下時間。 鮑威爾未明確表示利率走向,僅表示:「目前我們處於有利位置,可以等待更清晰的情況,再考慮調整政策立場。」而當被問及聯儲會是否會干預股市波動時,鮑威爾明確表示「不會」,強調聯儲會的首要任務是實現其雙重使命,而非穩定金融市場。 鮑威爾的發言揭示了關稅政策對通脹和經濟增長的雙重威脅,引發市場對企業盈利、貨幣政策收緊和經濟放緩的擔憂。因此,在他講話期間,美股觸及日內低點,美債殖利率也轉而下跌。根據 FedWatch 的數據顯示,市場預計聯準會將在 6 月開始降息,到 2025 年底可能進行三到四次各 25 個基點的降息。 可能放寬銀行加密貨幣規則 除了全球關注的經濟議題以外,鮑威爾在昨晚的訪談中還表示,未來針對銀行的加密資產相關規定可能會有所放寬。鮑威爾指出,儘管近年來加密貨幣產業曾歷經一連串的失敗與詐騙事件,但整體氛圍正逐漸走向主流,因此,聯準會在這方面也將有所調整。 「我們採取了相對保守的立場,其他銀行監管機構的立場甚至更加保守,對銀行在加密資產方面的指導與規範都設下了嚴格限制,我認為未來這方面會有所放寬。」 「我們會以保障金融體系安全與穩健為前提,嘗試推動這些放寬措施,同時鼓勵合適的創新,但也會避免讓消費者面臨他們無法理解的風險,或讓銀行變得不穩健。」 自川普總統於 1 月上任以來,聯邦銀行監管機構對數位資產的態度明顯轉向更開放。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上月宣布,將撤銷舊有指引,改為發布新指南,明確允許受監管機構監督的銀行在無需事先取得批准的情況下從事合法的加密相關活動。此外,美國貨幣監理署(OCC)也已澄清,加密業務在聯邦銀行體系中是被允許的。 而在國會方面,立法者正迅速推動建立穩定幣的監管框架。目前眾議院與參議院的穩定幣法案都已通過各自委員會審查,川普則公開表示,他希望儘快將法案簽署立法。 鮑威爾對此表示肯定,稱國會針對穩定幣的努力是一項積極的發展。 「穩定幣是一種潛力可及廣泛群體的數位產品,應當納入消費者保護與資訊透明等基本規範,」他說,「而這正是參眾兩院目前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
  • 11:52

    摩根大通:涉高性能運算業務的比特幣礦商本月表現不如純挖礦公司

    根據《CoinDesk》報導,摩根大通在週三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比特幣礦業股在四月份前兩週的表現呈現分歧,專注挖礦業務的公司表現優於那些涉足高性能運算(HPC)的礦商。 在這段期間,只有 MARA Holdings 和 CleanSpark 的表現優於比特幣,而比特小鹿(Bitdeer)、TeraWulf、IREN 和 Riot Platforms 等涉足 HPC(用於包括 AI 在內的應用)的礦商則表現不佳。 摩根大通指出,在美國上市的礦業公司在三月整體表現良好,他們增加了 15 EH/s 的算力,並挖到了更多的比特幣。但他們在四月前半段的表現則不如預期。分析師 Reginald Smith 和 Charles Pearce 寫道: 「網路哈希率的成長速度超過了美國業者的擴張速度,加上比特幣平均價格在四月上半月下跌,這對礦業經濟造成了壓力。」 該投行估計,美國上市礦商目前的交易價格大約是他們四年區塊獎勵機會所佔比例的 1.2 倍,是兩年多以來的最低水準。報告指出,本月前兩週,礦商單日每 EH/s 獲得的區塊獎勵收入約為 41,500 美元,較三月份下降了 12%。 分析師指出,比特幣網路算力本月至今已上升 85 EH/s,達到平均 900 EH/s。該行追蹤的 13 家美國上市礦商的總市值在四月份下跌 2% 至 169 億美元。 相關報導:《大型礦企 CleanSpark 將開始出售部分比特幣,轉向「自資營運」模式》
  • 10:35

    中國明禁暗賣?路透社:地方政府悄悄賣幣救財政

    根據路透社報導,儘管中國禁止加密貨幣交易,但地方政府卻一直悄悄透過私營企業出售查扣的加密貨幣資產。 地方政府悄悄賣幣 據報導,在經濟成長放緩的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將從非法活動中查扣的加密貨幣兌換成現金,用以充實財政收入。然而,這種做法引發法律專家的擔憂,認為這可能導致流程不透明,甚至滋生腐敗。該報導援引交易紀錄與法院文件指出,此類操作雖在法律邊界內進行,但風險不容忽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陳實受訪時表示,此類處置是「權宜之計,嚴格來說,並不完全符合中國目前對加密貨幣交易的禁令」。 目前,中國大陸仍禁止加密貨幣的交易與挖礦活動,但香港則多次表達希望成為加密產業中心的抱負,並建立起交易許可制度。儘管個人交易加密貨幣在大陸仍屬非法,但若是以公司名義協助政府處置查扣資產,則仍屬合法。這一法律空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 例如,報導指出,位於深圳的科技公司「佳分享」自 2018 年以來,已代表江蘇省多個地方政府,包括徐州、華安與泰州,協助出售超過 30 億人民幣(約合 4.08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並主要於境外市場進行。 根據路透取得的交易記錄,這些銷售所得的美元資金,先經由本地銀行兌換成人民幣,隨後再轉入地方財政局的帳戶中。 中國持有大量比特幣 根據 BitcoinTreasuries.net 的數據,中國目前持有約 190,000 顆比特幣,為全球第二大國家級持幣者,這些比特幣大多來自刑事案件中扣押的不法資產。 區塊鏈安全公司 SAFEIS 的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涉及加密相關犯罪的金額激增 10 倍,達 4,307 億元人民幣(590 億美元)。據中國最高檢察機關稱,去年中國起訴了 3,032 名涉嫌加密貨幣相關洗錢的嫌疑人。 官方公共預算數據顯示,隨著加密貨幣犯罪案件數量的增加,地方政府罰沒收入也隨之增加。2023 年,地方政府罰沒收入達到創紀錄的 3,780 億元人民幣,五年內成長了 65%。據稱,在中國部分城市,被扣押的加密貨幣甚至已經成為地方財政的主要貢獻來源。 討論制定相關法規 在中國的司法體系中,如何處置加密貨幣資產已成為日益重要的議題。相關部門已為此舉辦多場專門研討會。例如今年 2 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與多個司法部門、學術機構在北京召開會議,專門探討關於加密貨幣的研究與法律適用問題。 此外,中國央行(人民銀行)在去年 12 月的《年度金融穩定報告》中,也特別點名加密貨幣監管,表示正積極推動建立國際性的加密資產監管框架。
  • 10:09

    Babylon 幣價一週內腰斬!超 12 億鎂比特幣於今晨解質押流出

    比特幣在質押協議 Babylon 於上周正式發幣,儘管其代幣 BABY 一度出現顯著上漲勢頭,估值比肩以太坊再質押龍頭 Eigenlayer 。然而,BABY 卻很快出現回撤,撰寫本文時已幾乎跌回原點。 與此同時,Babylon 協議也在今晨出現大規模資金流出。根據 Lookonchain 分享的資訊顯示,過去 5 小時共流出約 14,929 顆比特幣(價值約 12.6 億美金) ,且其中有 13,129 顆流入乾淨的單一地址,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為協議本身的資產重配置行動,或是由某位大型持幣者主導的解質押操作,後續動向仍有待觀察。
  • 00:10

    鏈上分析師警告:比特幣真正的底部或許尚未出現,65,000 美元恐成關鍵支撐點

    在市場持續關注比特幣(BTC)下一步走勢之際,鏈上數據分析師 James Check 近日在 TFTC 播客中表示,儘管當前價格可能已接近底部,但比特幣真正的「投降式拋售」(capitulation)事件尚未發生。他認為,這樣的事件往往是市場觸底的重要信號,而目前尚未看到明確跡象。 投降式拋售是訊號 James Check 指出,若要出現真正的投降式拋售,比特幣價格可能需要回落至 65,000 美元左右,他稱這個區間為「市場真實平均水平」,亦即活躍投資者的平均成本價位。 這個價位的關鍵在於,一旦跌破,許多中短期甚至長期持幣者將面臨未實現損失的心理壓力。「即便是持有比特幣超過五年的老手,也可能會陷入虧損狀態,」Check 指出。他補充道,這一區間與 Strategy(原微策略)的比特幣購買成本大致相同——約 67,500 美元,同時具備心裡與技術支撐的條件。 40,000 美元以下機率低 儘管 Check 對短期內的價格下修抱持謹慎態度,但他強調,比特幣在 49,000 至 50,000 美元區間具備強力支撐,這不僅是 2024 年現貨 ETF 推出時的啟動區,也代表著比特幣市值約為 1 兆美元的整數心理關卡。 他認為,除非全球經濟陷入全面衰退,否則比特幣跌至 40,000 美元以下的機率相對較低。即便價格下探,市場也可能迅速出現技術性反彈與投資人回補。 2024 年盤整區形成堅實底部結構 Check 亦分析了比特幣過去一段時間的走勢,指出自 2024 年以來,比特幣長期維持在 50,000 至 70,000 美元之間的震盪整理,形成了他所稱的「震盪整理」結構。這種寬幅盤整雖讓多空雙方膠著,但實際上在價格圖表上累積了強大的支撐力道。 他認為,這段期間的價格波動對於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因為它有助於建立「合理估值區」,提供未來上漲的基礎。 市場仍需觀察「投降式拋售」是否出現 總體來看,James Check 的觀點提醒投資者,即便比特幣目前仍維持在相對高位,但市場尚未完全排除進一步修正的可能性。65,000 美元成為關鍵支撐點,一旦跌破,市場可能進入情緒性的恐慌拋售階段。 不過,他亦表示,長期技術面結構仍偏向穩健,投資者應關注價格是否進一步接近支撐區,並持續追蹤鏈上數據與市場情緒變化。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