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坎城舉辦的以太坊社群大會(EthCC)上,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向台下的開發者與產業人士發出警訊。稱區塊鏈產業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去中心化不能再只是宣傳口號,而必須落實為使用者真正可感的保障。
去中心化的現實檢驗
Vitalik Buterin 呼籲所有開發者重新審視其項目的抗風險能力,並提出三項實用測試:
- 退出測試(Walk-away test):若背後團隊解散,使用者仍能安全持有資產嗎?
- 內部攻擊測試(Insider attack test):若有內部成員作惡,平台能否有效防範?
- 信任基礎測試(Trusted computing base):用戶究竟要信任多少行程碼與外部接口,才能確保資產安全?
他指出,當前許多 Layer 2 網路、DeFi 協議與所謂的「去中心化前端」實則暗藏後門,例如可以瞬間升級的管理權限、不安全的介面設計,極易遭到攻擊與操縱,與真正的去中心化相去甚遠。
讓使用者獲得自由
Vitalik Buterin 還延伸討論了隱私與數位身份議題,強調零知識證明(ZK)雖是隱私保護工具,但若與中心化登錄系統綁定,反而會洩露使用者完整交易紀錄。他主張,隱私應該是預設啟用的基礎功能,而非可有可無的附加選項。
他回顧了 1990 年代的自由網路精神,並引用數位人權倡議者 John Perry Barlow 的理念,提醒開發者思考「你正在建造的東西,是否真的讓使用者更自由?」。Vitalik Buterin 說道:
「每一個開發者都該問自己:我創造的產品,真的讓使用者獲得自由了嗎?」
去中心化社群正面臨「Suitcoiners」的侵蝕
Vitalik Buterin 也直指當前產業的一大斷層:來自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等傳統力量的大舉介入,逐步侵蝕 Cypherpunk 所珍視的隱私、抗審查、自由創新精神。這些以機構利益為優先的參與者,被許多加密社群戲稱為「Suitcoiners」(西裝幣人)。
這種張力導致加密世界逐漸分裂成兩派:一方致力於與主流結合與擴張規模,另一方則希望保住早期加密世界的反建制價值觀。
10 週年後的以太坊,要做出選擇
Vitalik Buterin 最後指出,隨著以太坊主網即將迎來上線 10 週年,這個開源生態系統若無法落實真正去中心化,終將步上 Web2 的後塵,淪為一個「時代性的泡沫」。
他強調,未來以太坊必須聚焦在打造具備抗審查、抗操控、可自主管理的架構,包含減少對單一團隊或代碼的信任、強化使用者自主控制資產與數據的能力:
「如果我們失去了這些原則,那麼以太坊終將變成一個曇花一現的世代技術,就像過去許多曾經閃耀卻終究消逝的事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