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信評(S&P Global Ratings)將比特幣儲備公司 Strategy 的信用評級評為「B-」,屬於投機級、非投資等級(俗稱「垃圾債」),但展望維持「穩定」。
S&P 在週一的報告中指出:
「我們認為 Strategy 高度集中的比特幣持倉、單一化的業務模式、風險調整後資本不足,以及美元流動性偏低,都是其信用結構的弱點。」
截至目前為止,Strategy 共持有 640,808 顆 BTC,主要透過股票與債券融資累積而來。S&P 表示,給予「穩定」的未來展望是基於該公司能審慎管理可轉換債的到期時間與優先股股息支出,並且必要時可能透過再度發債來維持償付能力的假設之下。
報告同時指出,Strategy 存在「貨幣錯配風險」,即所有債務均以美元計價,持有的資產都是比特幣,美元現金儲備則大多被用於支持其軟體業務。然而,該業務在盈餘與現金流方面幾乎僅能維持收支平衡,無法帶來盈利,如果比特幣價格大跌,公司可能會出現現金流風險。
儘管評級結果並不理想,但這項信評仍具指標性意義,因為這是全球首家以比特幣儲備為核心的上市公司獲得 S&P 評級,為傳統金融(TradFi)界建立評估加密資產企業信用風險的參考基準。但若要擺脫「垃圾債」級別,Strategy 必須連升六級至 BBB-。
值得一提的是,去中心化穩定幣發行方 Sky Protocol(前身 MakerDAO)此前也被評為 B-。該評級反映出了 Sky Protocol 高集中度的存款來源、中心化治理與資本薄弱等問題。
S&P 認為,Strategy 在未來 12 個月內被上調評級的機率不高,但若公司能提升美元流動性、降低對債務融資的依賴,並在比特幣價格回調時仍展現穩健的融資能力,則可能獲得上調。不過,若可轉債在「比特幣市場嚴重承壓」時到期,該公司可能被迫以低價變現部分 BTC 償債,從而加劇風險。若未來公司籌資能力下降或市場准入受限,其評級也可能進一步被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