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證明(PoW)的電力消耗與對全球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一直是比特幣反對者反覆提起的問題,但比特幣最大主義者則始終堅稱大部分用於挖礦的電力來自於可再生能源,且比特幣的成功將對綠能產業起到加速的效果。為了深入研究此議題,劍橋大學另類金融中心 (CCAF) 對比特幣挖礦進行研究。
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
CCFA 使用公開數據與一套理論模型製作了一個可用於估算比特幣挖礦之環境足跡的新工具,該工具提供了與比特幣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排碳係數、比特幣電力結構的參考數值。
根據 CCFA 的推算,比特幣挖礦活動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落在 48 MtCO 2 e,與尼泊爾(48.37 MtCO 2 e)和中非共和國(46.58 MtCO 2 e)等國家的排放量相似,或大約是黃金開採活動的一半(100.4 MtCO 2 e)。
這個估算結果(48 MtCO 2 e)低於 2021 年時的估計值(56.29 MtCO 2 e),CCFA 指出,原因可能與高效能礦機的採用有關。
比特幣電力結構
而在電力結構方面,2020 年時中國占全球總算力的 65%,當時大部分挖礦活動由水力發電(33.7%)或煤炭(40.4%)驅動。然而,水力發電在 2021 年的份額下降至 18.5%,而煤炭則小幅下降至 38.2%。CCAF 認為,石化能源的佔比上升可能歸因於中國挖礦產業的強力打擊,導致水力發電的份額大幅下降。
總體而言,CCAF 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石化燃料佔總電力組合的近三分之二(62.4%),可持續能源佔 37.6%(其中 26.3% 是可再生能源,11.3% 是核能)。
研究結果明顯偏離了比特幣礦業委員會的調查,後者估計可持續能源在比特幣電力組合中的份額為 59.5%。
此外,該研究還發現,2021 年比特幣挖礦用電來源的總排碳係數為 506.71 gCO2e/kWh,而 2020 年時為 491.24 gCO2e/kWh,表明電力結構的可持續性出現惡化的趨勢。(數據源僅提供到 2022 年 1 月,因此無法估算今年的狀況)
CCAF 排碳係數在中間時期的劇烈波動,主要與中國算力的季節性遷移有關,豐水期採用水力發電,缺水期採用火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