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athan Thompson,Bybit 首席技術作者
千禧一代恐怕很難承認這一點,但「嬰兒潮」一代的確更擅於投資加密貨幣。全球訪問量第三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Bybit 與消費者研究機構 Toluna 聯手推出的全新報告显示,「嬰兒潮」一代正在將傳統市場的調研方法運用在加密貨幣市場中。
報告表明,34% 的「嬰兒潮」一代在投資前會花「數天」時間對項目進行盡職調查,這一比例比其他世代的用戶高出 50%。其他數據則更令人擔心:「64% 的北美投資者花在投資前調研上的時間不足 2 小時,有些甚至完全未開展任何調研。」
「嬰兒潮」一代在調研中更傾向於關注技術因素,例如代幣經濟學、收入和競品概況。與之相比,年輕一代的投資者則更為關注項目口碑,例如名噪一時的創始人和「網站設計」。
上述調研結果表明,是否熟悉数字領域和幣圈潮流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而年紀更大的投資者在數年間積累的巴菲特式投資能力反而更勝一籌。
或許「嬰兒潮」一代更多屬於退休人士,因此與年輕一代相比有更多的空閑時間。這似乎難以下定論,但對年輕一代來說,最好的選擇也許是向父輩投資者們虛心請教。
儘管加密貨幣具有許多與其他資本市場截然不同的獨特屬性,但其間的共同點使得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仍可將傳統市場的分析技巧運用在加密貨幣市場。畢竟数字資產的價格同樣高度依賴市場供需平衡,這與傳統市場並無二致。
深入研究技術因素可幫助投資者規避造成 2022 年慘重損失的糟糕決定。很多時候,在看完項目白皮書和吸引人的推廣文案后,我都有買入代幣的衝動,覺得這個項目一定不會錯。但在進一步調研后才發現,過多風投機構紛紛湧入,因此未來數年間的賣壓都會給幣價造成不利影響。
「嬰兒潮」一代早已習慣於細細研究公司數據,計算 P/E 和 PEG 比率更是信手拈來,因此他們能夠根據 CoinGecko 或 CoinMarketcap 的數據靈活應用自己的分析能力。與之相比,年輕一代則需要學習為什麼「流通供應量」vs「最大供應量」是一個重要的數據點,以及為什麼交易量至關重要。
的確,類似傳統價值投資的加密貨幣項目在熊市中的表現相對更為穩健。投資者對加密貨幣領域的瞭解逐步加深,已經能夠區分哪些協議將代幣發放作為融資手段,哪些協議能夠真正產生收益並與代幣持有者分成。能夠切實產生收益的加密貨幣項目與那些真正向股東支付股息的公司並沒有太大區別,對此「嬰兒潮」一代不僅非常熟悉,或許還是他們作出投資決定的可靠依據。
當然,在新興投資和加密貨幣領域,項目敘事和社區的力量同樣不可小覷。例如,FTX 破產後,市場情緒忽然向去中心化平台傾斜,而 GMX、Gains 和 ApeX Pro 等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平台恰好因此受益。
要深入研究這個方面,投資者需要熟諳社交媒體,特別是雲集幣圈分析大佬、創始人和跟風投機用戶的 Twitter。投資者利用這些工具搜索項目敘事,評估項目目前處於生命周期中的哪一階段,同時判斷總體市場情緒。
就利用社交媒體評估趨勢而言,「千禧一代」和「Z 世代」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因為 Web2 早已不是新鮮事物,每個人都知道怎麼使用社交媒體。事實上,由於年輕一代過於看重社交媒體的價值,並將其作為調研工具,與嚴守數據的「嬰兒潮」一代相比,這反而是個劣勢。
漫漫歷史長河的經驗告訴我們,傳統投資盡職調查仍將成為區分新老投資者孰優孰劣的關鍵點。「嬰兒潮」一代在投資前會做更多調研,投資過程中也更有耐心,因此會獲得更高收益;與之相比,年輕一代更傾向於在未完全理解項目本質的情況下就急於投資,因此收益方面往往不及前者。而父輩和祖輩正是尋求盡職調查建議的可靠人選。
-本文由官方提供,不代表 Zombit 立場與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