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 1 區塊鏈 Near Protocol 的共同創辦人 Illia Polosukhin 在韓國區塊鏈活動《BUIDL Asia》上接受《The Block》採訪時表示,鏈抽象(Chain abstraction)可以促成加密貨幣空間和 Web3 的下一次變革,這是主流採用所必需的。
鏈抽象涉及應用開發者透過對 Web3 複雜的技術層進行碎片化處理來提升終端用戶的體驗,這個概念將區塊鏈從用戶體驗中抽象化。例如,在像 Near 這樣的區塊鏈網路中,用戶利用電子郵件地址來建立和恢復帳戶,而不是記下複雜的錢包助記詞(seed phrase)。Polosukhin 表示,鏈抽象可以為用戶降低區塊鏈的進入門檻。
然而,鏈抽象可能存在一些需要考慮的問題。以太坊(Ethereum)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最近提出了一個鏈抽象的潛在痛點:隨著各種鏈相互連接成一個更龐大的生態系統,可能會存在對安全議題「去敏感化」的系統性風險。
雖然 Polosukhi 認同終端用戶對鏈抽象中的安全風險意識可能會進一步減弱,但預計 Web3 領域仍將朝著更去中心化、更安全的系統發展。
「我們將看到從中心化交易所向更多使用非託管、去中心化應用的過渡,」Polosukhi 表示:「用戶將能夠在一個平台上訪問一切,你知道,你將擁有多鏈的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貸服務、與 NFT 的交互以及各種體驗。」
Near 基金會在本週三推出了鏈簽名(Chain Signatures),這項功能讓用戶能透過單個 Near 帳戶簽署第三方區塊鏈上的交易。鏈簽名已在 Near 測試網上線,預計在 5 月初於主網啟用。
區塊鏈和人工智慧
Polosukhi 受訪時還表示,區塊鏈技術有助於防止人工智慧發展後出現的潛在問題。
他表示,AI 會被用於惡意目的,「這只是一種可能發生的事,而且我們無法阻止」。去年有報導稱,美國政府表示北韓和其他國家正在研究利用 AI 技術編寫惡意軟體,以加強其非法的網路活動。
「因此,我們可以做的是,利用密碼學和區塊鏈進行防禦,並提供某種內容驗證、內容聲譽系統來保護我們。」Polosukhi 說道。
相關報導:
《MEME 幣橫行當下,Layer2 等五大主流敘事該何去何從?》
《NEAR 將在本週啟動分片第二階段測試,引入無狀態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