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金融巨頭報告比特幣持股
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摩根大通今天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季度 13F 報告中披露了該公司的比特幣現貨 ETF 曝險。文件顯示,該銀行目前持有貝萊德、富達、灰階等公司發行的比特幣現貨 ETF。
與此同時,美國第三大銀行富國銀行也在13F 報告中披露了第一季持倉,其中包含了灰度的 GBTC。而五月初披露的資訊也顯示,歐洲第二大銀行法國巴黎銀行也報告了其持有貝萊德比特幣 ETF。許多人們意想不到的大型機構都持有比特幣現貨 ETF 倉位。
擁有至少 1 億美元資產的機構投資經理必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季度 13F 報告。銀行和基金經理在季度結束後最多有 45 天的時間提交報告。即便是外國銀行(如法國巴黎銀行),如果它們在美國進行交易,例如從美國發行人那裡購買 ETF,也必須提交報告。
機構名氣響亮持倉卻不高
不過,雖然這些機構都是全球頂尖的金融巨頭,但在比特幣現貨 ETF 上的曝險卻少的可憐。根據統計,摩根大通在 IBIT、BITB、FBTC和 GBTC 四檔比特幣現貨 ETF 的曝險總計只有 731,246 美元。而富國銀行的持有的 GBTC 也僅價值 141,817 美元。

法國巴黎銀行的持倉則更少,僅持有價值約 41,684 美元的 IBIT。

如此少量的資金分配表明這些機構持有比特幣現貨 ETF 並非基於投資目的。彭博ETF分析師 James Seyffart 評論道:
「摩根大通、海納國際以及其他機構只是做市商或者授權參與者(AP)。他們的持有不必然代表什麼,只是表示在3月31日他們持有了這麼多股份。如果你在這些產品中做市,持股量可能會每天大幅變動。 13F 數據只是多頭持倉的快照,它不顯示空倉或衍生品。所以我們甚至不能完全了解他們在3月31日的真實曝險。我們可能會看到許多大銀行以做市商或者授權參與者的角色報告持股,但這和他們購買以獲得曝險存在本質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