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幣安(Binance)執行長鄧偉政(Richard Teng)在台北出席「臺灣鏈接世界:掌握 Web3 革命浪潮」峰會,不僅是他首次以中文發表公開演講,更象徵著全球加密產業龍頭對台灣市場的高度重視。鄧偉政分享了他對全球數位資產市場的觀察,並點出機構資金、監管轉向與區域機遇三大重點,同時也透露幣安未來在台灣的策略布局。
市場走向成熟:監管轉型與機構進場成主旋律
鄧偉政明確指出,2024 年是加密產業的分水嶺。隨著美國核准比特幣現貨 ETF,標誌著主流金融對加密資產的接受程度邁出一大步。他觀察到,全球前 300 大金融機構中,有超過 60% 都在積極制定加密投資計畫。這不只是資金進場的號角,更是對整體市場信任度提升的象徵。
此外,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態度也正悄然改變,從過往的觀望轉為主動參與與規範。鄧偉政特別強調「智慧監管」的重要性——即透過清晰、務實的政策設計,為產業發展提供框架,同時保障用戶與金融穩定。
幣安的全球佈局:合規先行,深化在地連結
作為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之一,幣安目前已在 22 個司法管轄區取得牌照,這也反映出其對合規政策的高度重視。鄧偉政提到,幣安並非只專注於平台交易,而是積極與各地政府合作,探索加密技術的落地應用。
他舉例,不丹政府透過 Binance Pay 進行數位支付普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導入區塊鏈金融教育等,都是幣安推動技術普惠與金融包容性的具體成果。這些實踐說明,加密技術不只存在於交易所或投資者之間,也正逐步改變一般人的生活方式。
台灣的機會:科技基因 x 區塊鏈潛能,打造亞太 Web3 重鎮
對台灣,鄧偉政給予高度肯定。他認為台灣擁有深厚的科技研發實力與人才庫,尤其在工程、資安、AI 等相關領域具備全球競爭力。他直言:「如果哪裡能成為亞太 Web3 生態的熱點,台灣肯定是候選之一。」
他也呼籲政府應推動更開放、前瞻性的監管政策,不只是給予明確方向,更要與產業形成夥伴關係,共同促進創新發展。他強調幣安樂見與台灣政府、學界、創業社群深度合作,無論是在人才培育還是政策建議層面,都願提供協助。
八年里程碑:回顧幣安的歷程,展望產業未來
此次台北行也適逢幣安成立滿八週年。鄧偉政回顧,幣安從 2017 年創立至今,已從一間交易所發展為涵蓋交易、教育、支付、投資與開發的全方位 Web3 生態系。他強調:「我們從來不只是想成為一個交易平台,而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參與未來的數位經濟。」
對未來,他表示幣安將持續投資於合規、技術創新與用戶安全,並深化區域市場發展。他希望幣安在全球加密產業的角色,不只是領航,更能成為橋樑,連接各方資源與創新者,讓 Web3 成為真正普惠的技術浪潮。
從全球到在地,Web3 正邁向下一階段的共識與實踐
從鄧偉政的台北演講可以看出,加密產業的敘事已從「熱錢炒作」走向「制度建立」、「技術落地」與「在地連結」。當監管愈發清晰、資金來源愈加穩健,Web3 生態系統的下一階段將更需要政策、企業與人才的三方共構。
而台灣在這樣的浪潮之下,儘管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仍需掌握契機、協同發展,才有望在亞洲甚至全球 Web3 地圖上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