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K33 的分析,比特幣近期的價格疲軟可能尚未結束。隨著槓桿部位大幅上升,以及資金顯著轉向以太坊,這使得比特幣在短期內仍面臨下行壓力。
比特幣 OI 仍處高位
根據 Coinglass 的數據顯示,比特幣永續合約的名義未平倉量仍處於高點,超過 70 萬顆 BTC(約 800 億美金),僅過去兩個月就增加了超 6 萬顆 BTC,價值約 100 億美金。

K33 研究主管 Vetle Lunde 在報告中指出,伴隨這波上升的還有資金費率年化從 3% 躍升至近 11%,顯示在價格相對停滯的情況下,多頭槓桿部位變得愈加激進。Lunde 認為,這種情況與 2023 年和 2024 年夏季的槓桿堆積相似情況,當時最終都在 8 月引發了大規模清算瀑布。不過這一次,未平倉量的高峰來得較晚,顯示市場可能進入更長時間的盤整,反而容易讓逢低買進的交易員套牢。他警告:「短期內多頭被擠壓的風險升高,」因此在市場完成去槓桿之前,保守操作或許是比較好的選擇。
「巨量」資金轉向以太坊
除了槓桿風險外,市場波動還受到一筆「巨量」資金轉倉的影響。一名比特幣長期持有者上週透過去中心化交易所 Hyperliquid,將 22,400 顆 BTC 換成 ETH。這筆操作推動 ETH 在週末創下 4,956 美元的新高,結束了長達 1,380 天的回檔,並將市場動能轉向以太坊。
ETH/BTC 匯率也首次在 2025 年突破 0.04,突顯當前以太坊的相對強勢。不過,儘管 ETH 對美元大漲,但其對 BTC 的長期走勢仍偏弱 —— 1 年、2 年和 3 年滾動回報率仍處於負值區間。
歷史上,以太坊創新高往往標誌著更大範圍的加密市場週期頂部。2017 與 2021 年周期皆出現過類似序列:ETH 突破新高 → 山寨幣狂飆 → BTC 停滯,需求減弱。不過,目前 BTC 市佔率仍維持在 58.6%,遠高於前幾輪牛市高峰時的不足 40%。

Lunde 表示:「雖然 ETH 創新高對 BTC 的歷史關聯令人擔憂,但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市場已進入全面的山寨幣泡沫。」
機構資金謹慎,ETH 期貨吸金
與此同時,機構資金流向也偏謹慎。CME 交易員已減少 BTC 部位,期權市場則轉趨防禦,長週期期權偏斜自 2023 年以來首次轉為正值。相比之下,ETH 期貨溢價達雙位數,自 8 月初以來表現持續領先 BTC,部分原因是受到大量 ETF 資金流入與企業財庫積累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