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在更新的比特幣 ETF 文件中,進一步增加了針對量子運算的風險揭露內容,包括快速的技術進步削弱比特幣核心安全的可能性。
儘管舊版的招股說明書已提及「數學、代數幾何和量子運算的突破 」所帶來的風險,但更新的文件擴大了這部分內容,說明這些技術可能如何危及比特幣的加密演算法。
彭博 ETF 分析師 James Seyffart 和 Eric Balchunas 注意到了這項變更,他們指出,這些新增的用語是更大範圍的風險揭露修訂的一部分。Seyffart 在社群平台 X 上寫道: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只是基本的風險揭露,他們會列出任何產品或投資的相關資產的任何可能出錯的情況,這是非常標準的做法。」
該文件的風險揭露部分涵蓋了從量子威脅、監管打壓到潛在的分叉、波動性和硬體集中在中國等各種風險,甚至提及了川普的比特幣儲備計畫和比特幣挖礦的能源密集性可能造成的影響。
目前包括阿里巴巴、亞馬遜、Google 和 IBM 在內的幾家全球大型網路公司皆投入量子運算項目研究。今年二月,微軟披露他們透過名為「Majorana 1」的拓撲量子晶片在量子可及性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有關量子技術威脅比特幣網路的議題經常在加密社群中引發討論,但像加拿大卡加利大學駐校科學家 Pierre-Luc Dallaire-Demers 等專家仍認為,距離量子技術真正威脅比特幣系統至少還有五到七年時間,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的執行長 Paolo Ardoino 也曾在今年表達過類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