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團在週四發布的一份新報告中表示,由於監管變革的推動,2025 年有可能成為區塊鏈在金融與公共部門實現大規模採用的「ChatGPT 時刻」。該銀行還預測,在樂觀情況下,穩定幣市場規模有望在未來五年從目前的約 2,400 億美元,上升至 3.7 兆美元。
花旗集團在報告中寫道:「在我們的基本情境下,穩定幣的總供應量到 2030 年可能增至 1.6 兆美元,而在樂觀情境下,則可能達到 3.7 兆美元。儘管如此,如果市場採用和整合的挑戰持續存在,這個數字可能僅約 5,000 億美元左右。」
在美國總統川普的加密貨幣友好政府今年早些時候上台之後,國會目前正在衡量穩定幣立法——眾議院的《穩定幣透明度與問責制以促進更好賬本經濟法案》(STABLE Act)與參議院的《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指導與建立法》(GENIUS Act)。這些法案若通過,可能會引發穩定幣市場的爆炸性成長,因為像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這類大型傳統銀行已表達進軍該領域的意願。
目前規模最大的穩定幣為 Tether 發行的 USDT,市值已達到 1,465 億美元。根據 Tether 截至去年第四季的儲備報告,該公司目前持有數百億美元的美國公債。花旗集團表示:「美國穩定幣監管框架可能會推動對美國公債的淨新增需求,使得穩定幣發行商到 2030 年可能成為美債最大的持有者之一。」
花旗集團還在報告中表示,穩定幣可能「對傳統銀行系統構成某種威脅」,因為它們可能取代部分存款業務。目前,一些銀行透過遊說組織,試圖推動立法,限制允許發行美元穩定幣的公司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