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於 4 月 12 日發布的公告,部分電子產品原獲暫時性關稅豁免,但美國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於4 月 13 日接受 ABC News 採訪時澄清,所謂的豁免只是因為歸類方式變更所做的短期措施,預計一至兩個月內,政府將針對半導體產業制定專門的行業關稅制度,而許多電子產品都將被包含在內。根據 Howard Lutnick 的說法,包括智慧手機、電腦、路由器等電子產品,都可能會被列入即將開徵的半導體關稅範圍。
「所以,川普所做的是,這些產品雖不受『對等關稅』限制,但它們被納入半導體關稅,關稅可能會在一兩個月後上路。所以,這些很快就會到來。你不應該覺得這不正常。應該把它看作是半導體關稅的一部分。」
此外,Howard Lutnick 強調,川普總統已明確點名製藥、半導體及汽車三大行業,這些關稅政策不僅是談判籌碼,更是確保美國國家安全的長期戰略,旨在實現關鍵產業的本土化生產。Howard Lutnick 表示:
「我們不能依賴中國供應基本物資,藥品和半導體必須在美國製造。」
此番言論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自川普政府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達 145% 的關稅後,中美貿易戰再度升級,中國隨即以 125% 的關稅反制,雙方對峙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根據 BBC 報導,美國此舉可能推高消費品價格,尤其是美國高度依賴中國的電子產品及電池供應。中國則可能將過剩產能轉向其他市場,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Howard Lutnick 對中美最終能達成貿易協議表示樂觀,但強調美國不會在核心產業上妥協。
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已對金融市場造成顯著影響。標普500指數的波動率指數(VIX)近期持續攀升,反映投資者對宏觀經濟的擔憂。據彭博社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4 月 10 日發布的推文指出,標普 500 指數 4 月波動率已達到 74,超越比特幣的 71,顯示股市波動已超過傳統高風險資產。
川普政府一度傳出 90 天關稅暫緩的傳言,推動股市飆升約 2 兆美元,但川普隨後否認該消息,導致市場迅速回落。直至後來川普正式宣佈部分關稅豁免,市場才稍有回穩,但整體仍處於高度震盪。
如今 Howard Lutnick 的表態暗示美國將在貿易談判中保持強硬姿態,同時尋求與中國的對話空間。儘管有專家分析,關稅政策長期來看有望推動美國關鍵產業的自給自足,但短期內若中美談判破裂,可能會加劇全球經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