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巨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全球投資委員會(Global Investment Committee,GIC)在 10 月 1 日發布的報告中表示,建議客戶與理財顧問在其最積極型的投資組合中,將加密貨幣初始配置上限定為 4%。這項指引進一步反映出華爾街的態度正在改變,越來越多投資機構開始重新審視數位資產在傳統多元資產投資組合中的定位。
摩根士丹利將加密貨幣歸類為「具投機性但日益受歡迎」的實物資產,並主要聚焦於比特幣(Bitcoin),認為它是一種稀缺資產,類似於「數位黃金(digital gold)」的概念。該報告建議根據投資人的風險輪廓,在投資組合中配置 0% 至 4% 不等的比例。
摩根士丹利報告表示:
「雖然 GIC 的配置模型目前不會明確納入加密貨幣配置,但我們的目標是支持理財顧問與客戶,他們能靈活地將加密貨幣納入其多元資產投資組合中。」
根據報告,摩根士丹利建議保守型與收益導向型投資人應完全避開加密貨幣,平衡成長型投資組合對加密貨幣的初始配置比例最高可達 2%,而機會成長型投資組合(風險承受度最高的類型)則建議最高配置 4%。
GIC 同時建議投資人應定期進行再平衡,以避免市場上漲期間配置比例膨脹,因為這可能導致「更大回撤與過度波動」。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寫道:「儘管這一新興資產類別近年經歷了高於平均的總報酬與波動下降,但加密貨幣仍可能在宏觀或市場承壓期間出現更劇烈的波動,並與其他資產類別產生更高的相關性。」
投資管理公司 Bitwise 執行長 Hunter Horsley 將這份報告稱為「重大消息」,並指出摩根士丹利全球投資委員會(GIC)為 16,000 名理財顧問提供指引,並管理總額高達 2 兆美元的客戶儲蓄與財富資金,「我們正邁入主流時代」。
其他機構建議
這項策略使摩根士丹利與其他已開始發布加密貨幣配置框架的主要資產管理公司並列。貝萊德(BlackRock)先前表示,比特幣在投資組合中的配置比例介於 1% 至 2% 為「合理範圍」,而灰度(Grayscale)的模型分析顯示,最理想的配置比例約為 5%。
此外,富達(Fidelity)已透過個人退休帳戶(IRA)與現貨交易所交易產品(ETP)支援加密貨幣投資,並發布研究指出,在加密貨幣採用率上升的情境下,2% 至 5% 的比特幣配置比例可能提升整體報酬。
其他機構則持謹慎樂觀態度。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雖未發布任何加密貨幣配置指引,但已開放加密貨幣 ETF 投資,並計劃於 2026 年推出比特幣與以太幣(ETH)的現貨交易服務。
先鋒集團(Vanguard)長期以來對加密貨幣採取最嚴格的立場之一,禁止其券商平台交易比特幣現貨 ETF,並一再警告該資產類別「尚未成熟」,不適合長期投資者。然而,近期有報導傳出先鋒集團正考慮是否允許在其平台上開放加密貨幣 ETF 的投資管道。這一舉措若成真,將代表其立場出現重大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