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5/03 星期三

  • 17:08

    dForce 創辦人談 Blur 新借貸協議:NFT 最終也將走向協議矩陣

    dForce 創辦人楊民道推文談及 Blur 近期推出的點對點 NFT 永續借貸協議 Blend,認為 NFT 將會「走 DeFi 的矩陣道路」。他還說明了點對點和點對池等兩種 NFT 借貸模式的特點,並分析 Blend 做出了哪些改進。 撰文:dForce 創辦人楊民道 今天聊聊 Blur 的借貸協議 Blend。 我兩年前就說 DeFi 協議終會走向協議矩陣,交易+借貸+穩定幣三種會整合到一起。今天看各大 DeFi 協議都折騰穩定幣,走協議矩陣的路子。沒想到,NFTFi 的矩陣聚合勢頭來得比 DeFi 還要快。當然,這背後推手是 Paradigm 的丹叔;沒有人比 Dan 更了解矩陣和聚合對 DeFi 的意義。 Dan 這個協議軍師諸葛亮帶著幾個娃娃軍四處卷,也是 DeFi 的一道風景。坊間傳聞,當時 Uni V3 如果沒有 Dan 介入做了半個 CEO 加協議設計師,差點就難產。他在幾個核心 DeFi 設計都深入主導,早期的 Compound,後來的 Uniswap,可惜這兩個團隊都沒有競品(Aave, Curve)能折騰,都沒搞成協議聚合。 這次找到 Blur 這個能打的,直接把聚合打法在 NFTFi 上實現。我判斷 NFT 毫無疑問也會走 DeFi 的矩陣道路,最終都會在交易及衍生品+借貸+穩定幣裡三劍合璧,所以還差一個 USDB?投資人做到奶爸級別,對項目方來說絕對是幸福的。Paradigm 不僅送奶粉錢,論給項目方打工的敬業程度,不輸任何創業者。 Blend 的整個設計有 Dan 過往幾個協議(Comp/Uni v3/TWAMM/Yield協議/永續期權)設計的招牌印記:無 oracle, 無期限,倉位微分化等。簡而言之就是極大化協議自洽性,最終實現最大的非許可性和可組合性。 NFT 借貸有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其實都借鑑了 DeFi 的借貸模型:點對點和池子模式。 點對點模式(如 NFTFi)需要供/需匹配,要指定貸款額度、固定利率、到期日,這種模式好處是無需預言機報價,雙方撮合,對於借款人來說資金效率會更高,但有到期日對雙方交互上摩擦巨大;對於貸款人來說,需要借款人匹配,資金效率比較低。 點對池子模式(BendDAO 和 ParaSpace)借鑑了 DeFi 的池子模型。將貸款人的資金匯集成池子,貸款利率通過資金使用率驅動,也就是貸款人的資金時刻處於部分被借狀態,「資金使用效率」更高。 但這裡有一個犧牲,那就是基本上是固定的抵押率(LTV),而且 LTV 設置傾向保守,比如 Bend 用 floor price 做 LTV 的基礎,LTV 偏低(40%); ParaSpace 在 LTV 上做出更多顆粒度。LTV 基於 NFT 系列的稀缺度分類,但無論怎麼做,也難做到比點對點更細的顆粒度。 談到池子模式,大家的印象是資金效率高,那是對通用 DeFi 借貸而已。在 NFTFi 領域,這其實不是一個簡單能回答的問題。通用 DeFi 借貸是雙邊池子,而且大部分都可被借,因此資金效率對於貸款人和借款人都比較高。但 NFT 池子並不是這樣,現在 NFT 池子都是單邊池(貸款池),借款人的抵押物是沒有出借的。 因為 NFT 特殊性,普遍都用 floor price 作為 LTV 的基礎,等於用 NFT 系列的最低價格作為整個系列借款的基礎,短板決定長板,對於借款人來說,特別是藍籌 NFT,資金效率實際上是比點對點模式更低(借更少的錢)。 我們回過來看 Blend 解決了什麼問題。 Blend 採納的是點對點模式,但做了幾個改善,融合了池子模式的幾個優點。 第一,沒有到期日,這個是對傳統點對點模式最大的改進(後面談衍生問題)。 第二是沒有預言機,不依賴外部預言機,協議上有更大自洽性和安全性。它實際上把 LTV 本身給微分化,顆粒度無限細。這個對於借款人來說是更好的資本效率。 第三點對貸款人資金效率提高。貸款人的資金是可以多用的,既可參與 Blur 的 bidding(dex 流動性提供)同時可以做貸款人提供流動性;這是交易+借貸的資金聚合。 它實現了池子模式的某些優點,比如對於借款人來說可以「永續」借錢。對貸款人來說,資金端因為存在一個拍賣競爭市場而且可以和 bidding 池公用,協議默認「樂觀」滾存,沒有強制到期再出借 。但,天下沒免費的午餐,我們談談這個模式的問題。 核心問題:這是對貸款人友好,對借款人不友好的協議設計。 對借款人來說,因為貸款人可任何時候發起「再融資」,借款人需要為這個貸款人的「選擇權」支付更高的代價。用房貸舉例,就大概就知道多坑借款人了。 假設你的房貸,銀行任何時候可發起再融資拍賣,任何銀行可競價給你提供新資金,利率是從 0% 一直往上加,最終到一個位置,新銀行願意給錢替代你的原銀行,而你這個借款人必須接受這個新條款。 這模式,銀行隨時可收回貸款,你作為借款人有三種選擇:第一找到新銀行給你貸款(你必須接受新條款,新貸款利率市場決定,可低、可高);第二還錢;第三以房抵債。 我感覺這種模式會被貸款人濫用,比如用低利息貸款引誘借款人上鉤,然後頻繁發起「再融資」,借款人稍不注意,NFT 隨時會被以物抵債。 因為給貸款人自由選擇權,它成本是很高的,它利率可能會比池子和傳統點對點更高。所以,很難說 Blend 是 NFT 借貸的最優模式。 我覺得 NFT 的借貸最終是兩種模式並存,藍籌等高價值 NFT,點對點模式更適合;通用型 NFT,池子模式會更適合。 最終無論是 DeFi 還是 NFTFi 都是卷資金效率,條條路通協議矩陣。 https://twitter.com/mindaoyang/status/1653666517870067712 原文連結
  • 16:08

    不丹主權基金與比特小鹿達成合作,計劃為加密貨幣綠能挖礦設立 5 億美元基金

    根據彭博社報導,不丹政府的主權財富基金 Druk Holding & Investments(DHI)與納斯達克上市的礦業公司比特小鹿(Bitdeer Technologies Group)已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計劃為一檔價值高達 5 億美元的基金尋求投資者。 根據在週三發布的新聞稿,面向機構投資人的基金募集將在 5 月底開始,其目標是運用不丹豐富的水力發電資源建立零碳排的數位資產挖礦業務。 DHI 的執行長 Ujjwal Deep Dahal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挖礦是不丹開發加密貨幣機遇風險最小的方式,目前該國將專注於比特幣。Dahal 說道: 「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著眼於數量稀少、高價值的資產,或者數位資產,並嘗試以一種能隨時間推移保持全球競爭力的方式來自我定位,以發展我們的經濟。」 比特小鹿由吳忌寒創立,於今年 4 月中旬在美國借殼上市。一份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比特小鹿預計將在不丹建立一項 100 兆瓦(MW)的業務,建設計劃於第二季開始,並於 7 月至 9 月完成。比特小鹿執行長孔令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公司和 DHI 也將投資計劃中的新基金。 Dahal 表示,當比特幣價格僅為 5,000 美元左右時,Druk 就以「沙盒」方式涉足加密貨幣挖礦。他補充道,該機構還與兩家現已破產的美國加密借貸平台 BlockFi 和 Celsius 進行了一些投資,但它們只是 Druk 投資組合的一小部分,並且已經「結清」。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選擇在不丹啟動比特幣挖礦業務似乎並不奇怪,與其人口數相比,這個身處於群山之中的國家擁有龐大的水力發電資源,人均發電量與美國相當。根據海關數據,近年來,不丹進口的晶片數量也出現暴增。不過,還是有部分分析師對於不丹是否適合開展大規模挖礦業務表示擔憂。 延伸閱讀:《偷偷挖礦無人知?不丹主權財富基金證實:於比特幣 5,000 美元時開始涉足挖礦業務》
  • 13:01

    白宮考慮對加密礦業課徵懲罰性稅收,認為礦企應為環境影響買單

    根據《CoinDesk》報導,美國政府正在推動一項在聯邦預算提案中首次尋求的稅收,主張加密貨幣礦工應繳納相當於其能源成本 30% 的稅款。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EA)在週二發布的一篇文章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正在尋求對加密貨幣挖礦業務課徵懲罰性稅收(punitive tax),這項稅收「鼓勵企業開始更好地考慮他們對社會造成的危害」。 https://twitter.com/WhiteHouseCEA/status/1653508132147011584 CEA 在文章中提出了美國向礦企課徵該稅收的理由——這是一種不尋常的產業特定懲罰,可能會威脅到此類企業的利潤。根據 CEA 對「數位資產挖礦能源稅」(Digital Asset Mining Energy,DAME)特種貨物稅的描述,「目前,加密挖礦公司不需要為他們強加於他人的全部成本付出代價,包括地方環境污染、更高的能源價格,以及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對氣候的影響」。 該文章還指出,這項稅收在未來 10 年內可能會帶來高達 35 億美元的收入。 雖然其他能源密集型行業不會被徵收類似的新稅款,但 CEA 認為加密貨幣挖礦並不會產生與其他消耗等量電力的企業相關的地方和國家經濟利益。目前美國最大的一些礦業公司包括 Riot Platforms、Marathon Digital、Cipher Mining、Greenidge Generation、BitDeer 和 CleanSpark。 美國政府在財政部於 3 月 9 日發布的一份文件中首次提出這項稅收,所謂的「綠皮書」列出了政府在未來一年增加財政收入的建議和優先事項,但在國會敲定國家支出計畫的過程中,這些建議往往無法通過。 據報導,國會共和黨人一直抵制監管機構和政府懲罰加密貨幣行業的努力,因此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可能不會接受懲罰該行業的稅收。
  • 11:56

    坐擁 75 個高端品牌的世界首富也買小圖片?LVMH 數位長:他曾私下給我看他的 OpenSea 頁面

    世界首富對 NFT 不溫不火 根據報導,世界首富 Bernard Arnault 一直以來都對 NFT 技術抱持著不溫不火的態度。與之相比,他的兒子們對 NFT 等創新技術反而更具熱情,大兒子 Alexandre Arnault 曾公開分享自己的 Cryptopunk Tiffany吊墜,二兒子 Frédéric Arnault 也公開展示了具有 NFT 顯示功能的 TAG Heuer 智能手錶,並表示: 「關注這個空間,因為 TAG Heuer(泰格豪雅)將講述更多關於 Web3 的故事。」 更別提 LVMH 旗下許多高端品牌都曾跨足 NFT 領域進行聯名合作甚至直接發行 NFT。但 LVMH 執行長,同時也是世界首富的 Bernard Arnault 卻鮮少透露他對 NFT 的想法。 私下展示 NFT 收藏 但根據 Blockworks 報導,LVMH 數位長 Ian Rogers 近日在 Podcast 頻道 《Aarthi and Sriram》 上受訪時表示,Bernard Arnault 在私底下其實曾向他展示過個人的 NFT 收藏。 主持人向 Ian Rogers  問道: 「你是說 Bernard Arnault 有一個錢包,也許正在購買一些我們不知道的 NFT?」 對此,Ian Rogers 回覆稱: 「毫無疑問。他已經自願向我展示了他的 OpenSea 頁面...這意味著,他必須拿出手機,找到它,然後讓我瀏覽它。所以是的。」
  • 10:35

    Coinbase 前技術長提前結束「比特幣百萬」賭約!這一切背後的動機為何?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Coinbase 前技術長 Balaji Srinivasan 在社群上拉響比特幣警報,並與國外知名推特帳號 James Medlock 下注 100 萬美元,押注比特幣能在 6 月達到 100 萬美元。 https://twitter.com/balajis/status/1653449321185169409 儘管期限未到,但 Balaji Srinivasan 已主動結束賭約,他表示已透過 Chaincode 將 50 萬美元轉給比特幣核心開發者,50 萬美元用於直接捐贈,另外 50 萬美元轉給 James Medlock,比其承諾的 100 萬美元賭金還要多 50 萬。 同時,Balaji Srinivasan 也對其提前解出賭約的行為與額外支付 50 萬美元的行為作出解釋。其表示,大眾不該繼續仰賴公共部門會在危機來臨前發出警報,因此,他自願燒掉 100 萬美元,發送一個昂貴的信號,表明經濟存在問題。 「葉倫知道 2008 年的危機即將爆發,但沒有拉響警報。伯南克在 2008 年 4 月 10 日告訴我們,這將是一場『溫和的衰退』,但 158 天后世界經濟崩潰了。鮑威爾今天一直也仍然堅稱我們可以『軟著陸』....我用自己的錢來發出一個代價昂貴的信號、表明經濟存在問題,我們無法像鮑威爾承諾的那樣出現軟著陸,而是更糟糕的情況」。 最後,Balaji Srinivasan 表示,他仍然認為通膨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只是時間問題: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美國有 10% 的機率在幾個月內發生債務違約,70% 的機率在幾年內出現,19% 的機率在幾十年內出現,另有 1% 的機率能夠撐到幾個世紀。」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