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9/08 星期五

  • 20:13

    Bitget 研究院每週要聞:ARK 申請以太坊現貨 ETF,Bot 新明星項目 Banana Gun 即將發幣

    市場焦點 Market Trends 本週市場最關注的焦點話題為: 市場略微反彈,美 CFTC 針對此前 Opyn 等 DeFi 項目的指控達成和解協議 ARK 提交以太坊現貨ETF申請,市場維持低波動率 Connext 空投申領重新啟動,Base 短暫停塊後恢覆出塊 市場熱點匱乏,BOT 賽道新明星項目 Banana Gun 發幣在即 大盤下跌得到支撐,Cyber 軋空行情結束使幣價暴跌 熱門項目 Popular Projects YAMA(Token):Meme 項目,項目上線僅兩天,單日交互筆數達到 3,729,持幣地址從零上升至 1980,24 小時交易量 287 萬美元,交易筆數 7210,熱度較高,Bitget 已上線可交易。 PRIME(Token):Parallel 是一款科幻集換式紙牌遊戲 (TCG),使用 NFT 讓玩家擁有他們的紙牌和其他遊戲資產,項目由 Paradigm 投資團隊為頭部遊戲工作室背景,近期谷歌工程師表示 9 月 15 日谷歌將更新廣告政策將允許推廣 NFT 遊戲,對遊戲標的將有潛在用戶采用利好支持。 DORKL(Token):Pepe創作者 @Matt_Furie 在 9 月 6 日淩晨換了個黑帽衫 pepe 頭像,這個 PEPE 頭像的名字叫 DORK LORD,PEPE Father 概念,相關推特查閱數高達 27 萬,眾多 kol 轉發;$DORKL 在該推特發布後 20 分鐘創建;目前該代幣鏈上流動性 31.5 萬美金,近 24 小時交易額達 2045 萬美金,合約檢測存在交易稅可改、交易冷卻、可設置黑&白名單等問題,合約權限已經放棄,Bitget 已上線可交易。 PERP(Token):Perpetual Protocol 昨日獲得了 Investor Observer 加密研究機構的看漲評價,該評級有流量效應,在 google 該項目檢索排名第一;Binance 開通合約交易對,流動性較差,近兩日代幣上漲導致 12 小時 139 萬美金的空頭爆倉,形成軋空行情,目前從低位已上漲超 100%。 Tether(Token):Tether 首席技術官 Paolo Ardoino 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Tether 目前持有的美國國債達 725 億美元,超過了阿聯酋、墨西哥、澳大利亞和西班牙等國,成為全球第 22 大持有者。 Avive Profile NFT(NFT):Avive world 項目的目的是為了打造一個元宇宙社交網絡,持有此profile NFT可以獲得 vv 代幣空投,剛剛完成了 NFT Free Mint Event,目前鏈上持有地址數高達 86k 個,Twitter 粉絲數為 709.7K。 Banana Gun(Dapp):項目是一個 TG Bot 幫助用戶在 DEX 上交易,核心功能有兩個 “Sniper”(沖剛剛上線的 meme)和 “快捷交易” 功能,兩個功能都有 “反rug”、“MEV 保護” 等保護投資者功能,費率為 0.85%和 0.5%。路線圖來看,後期將上線自動止盈、telegram 熱點爬蟲、多鏈支持、Copytrading 等其他功能。 項目將發幣,本周末進行公募,上限為 800 ETH,FDV 660 萬美金,初始流通市值為 156 萬美金,主要是公募輪用戶和空投用戶持幣。 Coinbase(Dapp):據 Nansen 數據,Coinbase 過去 7 日平台資產凈流出超 10.5 億美元,達 1,050,236,308 美元,旗下托管機構 Coinbase Custody 7 日凈流出達 7.57 億美元,市場流動性仍在降低。 Aerodrome(Dapp):Base L2 上的 ve(3,3)Dex,由 Velodrome 和 Base 團隊合作共同開發和啟動,初始流通 40% veAERO 將快照空投給 veVELO 用戶,並將鎖倉 4 年。昨日產品上線後,TVL 增長迅速,包括 SNX、Beefy 等項目成為初始合作方,目前 TVL 達到 1.9 億美金,熱度較高。 熱搜話題 Hot Searches BTC、ETH(Token)- 市場依然平穩,BTC 和 ETH 的價格仍在 $26,000 和 $1625 附近的區間震蕩;隱含波動率仍在 30%-35% 之間上線震蕩,9 個月後到期的期權隱含波動率上升至 47.5% 和 43.4%。昨日 ARK 基金申請 ETH 的現貨 ETF,引起 ETH 短時間暴漲後有所回調。 Base(Dapp)- (1)Base 發生停止出塊故障,目前網絡已恢覆正常; (2)原生 USDC 現已在 Base 網絡上本地可用,Circle 帳戶和 Circle API 現在完全支持 Base USDC。原生 USDC 由 Circle 官方發行,始終可 1:1 兌換美元。 GALA(Token)- 近期利多、利空事件同時發生,引發市場關注:(1)Gala Games 宣布 Gala 平台將在年底前全面遷移至 GalaChain;(2)Gala Games 兩位聯創相互提起訴訟,公司面臨內部衝突。 Bitget 研究院專注於「聚焦鏈上數據,挖掘價值資產」,通過時時監測鏈上數據以及區域熱搜等維度,挖掘前沿的價值投資,為加密世界愛好者提供機構級的洞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8:29

    FBI 稱 Stake.com 遭駭事件由北韓駭客所為,Stake 創辦人發布初步調查結果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週三(6日)發布的新聞稿中表示,其認定與北韓駭客發布的惡意軟體 TraderTraitor 有關聯的組織(被稱為「拉撒路集團」(Lazarus Group)和 APT38)本週從全球第七大博彩平台 Stake.com 盜走價值 4,100 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FBI 在聲明中列出了駭客存放 Stake 被盜資產的錢包地址,這些地址涉及比特幣(Bitcoin)、以太坊(Ethereum)、Polygon 和 BNB Smart Chain(BSC)等網路。該機構敦促私營部門審查並留意與 FBI 提供的地址有關的鏈上交易紀錄,並對直接或間接來自這些地址的交易保持警惕。 相關報導:《博彩網站 Stake.com 重新開放不解釋,切勿相信「官方補償」詐騙假消息!》 根據《SlowMist Hacked》彙整的資料,Stake.com 共同創辦人 Edward Craven 表示該平台的私鑰並未洩露,這次攻擊是一次「複雜的入侵」,目標是該公司用於授權以太坊、Polygon 和 BNB Chain 等網路上交易的服務。 Craven 後續也對該事件發表了初步調查結果,他表示在未經授權的交易發生後 20 分鐘內,Stake 團隊就發現此事並向內部通報,在 4 小時內完成所有必要的遏制措施。他聲稱用戶的個人資料是安全的,並沒有找到攻擊者訪問或獲取用戶個資的跡象,此外,沒有任何用戶資金受到損害,只有 Stake 用來支付給贏得大獎的客戶的資金中有一小部分受到影響。 https://twitter.com/StakeEddie/status/1700062420813922760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已有多起加密貨幣駭客攻擊事件被 FBI 認定與北韓駭客組織有關,包括去年 6 月 22 日從支付提供商 Alphapo 盜竊的 6,000 萬美元,以及同一天從 CoinsPaid 盜竊的 3,700 萬美元,另外還有與加密貨幣錢包 Atomic Wallet、以太坊側鏈網路 Ronin 和 Harmony 跨鏈橋 Horizo​​n 相關的駭客攻擊事件也都被標記為北韓駭客所為。 相關報導:《北韓傳透過竊取加密貨幣發展飛彈計畫,日本受害金額占全球總額 30%》
  • 17:56

    CFTC 朝 DeFi 揮舞執法鐵鎚,Delphi Labs 法務總監警告:所有 DeFi 協議最好確實封鎖美國用戶

    CFTC 朝 DeFi 揮舞執法鐵鎚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在 9 月 8 日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該監管機關已對 Opyn、ZeroEx 和 Deridex 三個去中心化金融協議採取執法行動,因為這些協議涉嫌無證提供衍生品交易服務、非法提供數未資產槓桿和保證金零售商品交易。  https://twitter.com/CFTC/status/1699911727792693687 CFTC 在命令中要求 Opyn、ZeroEx 和 Deridex 分別支付 25 萬美元、20 萬美元和 10 萬美元的罰款,並停止任何違反《商品交易法》和 CFTC 規定的行為。根據和解協議,這三家公司已同意和解與支付罰款,以避免進一步的法律追究。 CFTC 委員反對執法行動 CFTC 的錯舉是對金融創新的又一次打擊,除了產業人士不滿意以外,就連 CFTC 內部也出現反對聲音。CFTC委員 Summer K. Mersinger 在官網發布了一篇聲明,反對 CFTC 對 Opyn、ZeroEx 和 Deridex 等 DeFi 協議採取的一系列執法行動。 Summer K. Mersinger 表示,他不反對將《商品交易法》和 CFTC 的規定應用在新的情況,但 DeFi 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且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有任何零售投資人在上述三個案件中成為受害者。在這樣的情況下,CFTC 不選擇與公眾溝通,而是將執法行動作為優先選項的做法令人感到擔憂,Summer K. Mersinger 說道: 「在涉及 DeFi 創新時,如果 CFTC 繼續揮舞其「執法鐵鎚」,彷彿每個 DeFi 項目都是一顆釘子,我們就會忽略工具箱中,國會所賦予我們的,能夠幫助實現多樣化目標的其他工具。」 Delphi Labs 法務總監如何解讀 Delphi Labs 法務總監 GabrielShapir0 針對 CFTC 一系列執法行動給出了幾個解讀。 https://twitter.com/lex_node/status/1699912782416658605 GabrielShapir0 表示,雖然這次的罰款並不高,但未來的制裁可能會更加嚴重,其建議所有為 DeFi(去中心化金融)協議提供交互功能的介面或平台,最好確實封鎖美國用戶,因為在 CFTC 的觀點下,所有 DeFi 在美國法律中都可能會被視為非法。 GabrielShapir0 說道: 「CFTC 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會比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更加嚴格,現在的狀況證明了我的觀點。DeFi 的目的是減少中間人,使系統更加透明和高效。但根據 CFTC 的規定,DeFi 必須有中間人,這將讓 DeFi 失去它的核心價值。」 除此之外,GabrielShapir0 還發現 Opyn 在與 CFTC 和解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封鎖美國用戶,除了常見的 IP 封鎖以外,Opyn 似乎還使用了某種中間件,識別與美國 IP 地址相關的錢包地址並將其封鎖,這種作法可能會在日後造成一些問題, GabrielShapir0 表示,某些應用(如:https://www.impersonator.xyz/)允許你模擬他人的錢包地址連結去中心化應用,這意味著,如果有人惡意地使用這種技巧,他們可以使真正的錢包持有人被認定為美國用戶,因此面臨不必要的封鎖和其他麻煩。
  • 13:02

    Proto-App 的興起:每個應用程式都是一種協議,應用開發不再受限於現有 App 的壁壘

    下一波偉大的社交應用程序都將看起來像協議。 撰寫:鏈上治理平台 Jcokerace 創辦人 David Phelps 編譯:深潮 TechFlow I. 以下問題困擾著那些敢於構建消費者應用程序的人: 1. 當所有證據都指向協議時,我們真的認爲應用程序會積累價值嗎?在以太坊等協議輕鬆產生費用、在安全的基礎層上證明代幣的合理性以及從構建在其上的所有應用程序中捕獲價值的世界中,應用程序真的能賺錢嗎? 2. 在應用程序整體看起來越來越像 2008 年至 2012 年的歷史現象的情況下,新的應用程序甚至能夠建立可持續的用戶嗎?畢竟,爲什麽近十年來,或者如果我們排除 TikTok,十幾年來沒有出現任何廣泛、持久採用的新應用? 對於這兩個問題的明顯答案是如此可怕。一旦我們的投資者們得出了可以理解的結論,即應用程序無法積累價值,那麽對應用程序的投資將不可避免地減少,反駁這個觀點的希望將非常渺茫。 讓我們公平對待另一方:某種投資者可能會問,這種消極情緒是否意味著應用程序已經見底?也許一個應用程序論已經走到了盡頭,另一個將崛起?當然,這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上,即應用程序週期確實是一個週期,而不僅僅是 2010 年代 Web2 十年的一個曇花一現。 但是,雖然這種投資者可能會盡職地爲新的應用程序論提供證據,但他們很可能只能通過爲協議提供更好的案例來做到這一點。是的,我們的投資者可以引用像 Friend.Tech 這樣的例子,它在高峰時期的銷售額約爲 100 萬美元;但是今天,這個數字接近 16,000 美元,兩週內下降了近 99%。同樣,我們的投資者可能會爭辯說,Friend.Tech 的費用遠遠高於它所構建的協議 Base;但如果該應用程序確實預示著更多應用程序的到來,那麽 Base 不可避免地會從其一系列應用程序中獲得的總收益將超過任何應用程序單獨獲得的收益。 論點似乎很明確:即使是對於應用程序最有力的論點,本質上也可以算到協議層。 Joel Monegro 在 2016 年的應用程序時代鼎盛時期寫下了胖協議一文,指出「協議的市值總是增長得比構建在其上的應用程序的價值更快,因爲應用層的成功推動了對協議層的進一步投機」。許多人試圖反駁胖協議——包括我自己——但到 2023 年,它似乎已經成爲不言而喻的真理。 事實上,胖協議爲我們提供了對這兩個問題的一個誘人的答案:過去十年沒有出現偉大的新應用程序的原因恰恰是因爲價值開始聚集到協議上。 因此,與其試圖證明應用程序將以某種方式成爲比協議更好的投資和收入生成者,而是想論證我們兩個關鍵問題的真正答案——今天的應用程序能否獲得價值?今天的應用程序能否獲得可持續的用戶? 即使問價值是否積累到應用程序或基礎設施上,也是假設他們是互相排斥的類別。如果問爲什麽我們沒有任何重大的新應用程序,那就忽視了我們已經擁有的事實,但它們可能不像傳統意義上的應用程序那樣。 那爲什麽它們沒有? 因爲下一波偉大的社交應用程序都將看起來像協議:原型應用程序(Proto-apps)。 II. 爲什麽自 TikTok 以來沒有出現廣泛、持久的應用程序——只有零星的一些新奇應用程序,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消退?這可以歸因於我們所稱之爲社交應用程序論,它決定了過去十年主要應用程序,即社交應用程序的命運。簡而言之,社交領域的類別有限,每個類別的贏家都獲得了強大到足以抵禦競爭對手的分佈式網絡效應。 換句話說,我們的應用商店已經滿了,我們已經窮盡了在線表達的五個主要類別: 長視頻(YouTube); 短視頻(TikTok); 長文本(Reddit); 短文本(Twitter); 圖像(Instagram)。 在社交應用程序的早期階段,你可以通過將這些類別混合使用來創建一個成功的應用程序,例如 Tumblr 或 Facebook,它們結合了圖像、短文本、長文本和視頻的所有類別。但這只是在社交應用程序被解構之前的幾年裡存在的機會。 事實上,在過去五年中,唯一希望啓動一個成功的新應用程序的方法是開闢一個全新的類別:例如實時音頻(Clubhouse)或實時照片(BeReal)。儘管這些實時體驗非常新穎,但它卻妨礙了持續的互動,而持續的互動是成功社交的基礎。 換句話說,沒有剩餘的類別了,而且沒有辦法在現在主導我們日常生活的類別中進行競爭。你可以創建一個比 Twitter 好 10 倍的競爭對手:最終,Twitter 仍然是發布者獲得最廣泛讀者接觸的地方,讀者獲得與發布者最廣泛接觸的地方。他們無法從其他應用程序中獲得這一點,除非花費數年時間重新培養他們的社交網絡。每花費一秒鐘這樣做,也就是離開 Twitter 一秒鐘,讀者和作者就會在那裡度過如此多的時間,以至於他們彼此消耗注意力,無法在其他地方尋找。 分佈式網絡效應(或缺乏分佈式網絡效應)也有助於解釋爲什麽有兩個主要的應用程序類別,新進入者可以在不完全干擾現有應用程序的情況下與他們分享份額:消息傳遞和約會。 可以說,消息傳遞和約會應用遵循相同的模式。由於它們不是創作者與其受眾之間流動的公共市場,它們的網絡效應較弱。簡單來說,創作者並不是使用即時通訊和約會應用程序來接觸最廣泛的陌生人受眾,因此他們在切換應用程序以聯繫不同群體時並不會失去任何東西。但請注意,這裡的主要參與者也都有十年的歷史:Signal 成立於 2014 年,Telegram 成立於 2013 年,Discord 成立於 2012 年,Snapchat 成立於 2011 年,WhatsApp 成立於 2009 年;Bumble 成立於 2014 年,Tinder 成立於 2012 年,Hinge 成立於 2011 年,等等。 即使網絡效應較弱,該類別仍然對新手來說過於擁擠。正如 Chris Paik 在 2021 年所說: 「我們爲什麽沒有看到新的以移動爲先的社交公司出現的原因是因爲,我們已經進入了智能手機半衰期的階段。」 根據社交應用論,我們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 很難說社交應用論是錯的,確切地說,在這個故事的範圍內,它似乎是無可辯駁的。但有趣的是,社交應用論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在近十年來,一個重要的新應用首次崛起。然而,這個應用的改變之大,以至於你可能甚至沒有注意到它是一個應用。我當然是指 Chat-GPT。 事實上,把 Chat-GPT 說成是任何一種社交應用都有些牽強。當然,你可以提出這樣的觀點。你可以爭辯說,Chat-GPT 和其他主要社交應用一樣,只是在特定媒介上保持無休止對話的另一種方式,涉及你感興趣的所有事物。不同之處在於,你發表的內容不是供全世界看到的,而是只爲自己,有一個很好的理由:你正在與之聊天的實際上是一個更高版本的你,一個有著所有答案的你。 但即使我們不把 Chat-GPT 歸類爲社交應用,那也告訴我們一些東西——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爲主要應用將是社交應用,用戶生成內容和即時通訊應用的規則將定義所有主要應用的規則。 所以請耐心聽我說。 Chat-GPT 作爲一種新型社交應用的獨特之處與我們是否將其歸類爲社交應用無關。你可以說它是一種新型社交應用,也可以說不是,對我想要表達的觀點來說並不重要,我想要表達的觀點是,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模式來定義未來成功的應用程序。所以讓我們來更大膽一些: Chat-GPT 是近十年來的第一個重要應用,因爲它是一個全新類別的首個例子:原型應用。 要理解原型應用,我們需要了解是什麽讓 Chat-GPT 成爲定義過去十年的應用程序規則的絕對例外。 III. 我們可以說,在其算法核心上,Chat-GPT 以三種方式打破了成功應用程序的傳統範式: 1. 它作爲 Web 應用程序推出。雖然 Chat-GPT 最近發布了不可避免的移動應用程序,但與過去 15 年的幾乎所有其他主要應用程序不同,它首先作爲 Web 應用程序推出。而且有充分的理由:從設計上講,Chat-GPT 只需要 web1 用戶體驗,只需要一個提問的欄和一個回答的窗口。對於 Chat-GPT 來說,web2 社交的構建模塊,如導航欄、搜索和信息流,已經神奇地消失了。這就是爲什麽我們幾乎不需要 Chat-GPT 應用程序,就像我們不需要 Google 應用程序一樣;將它們嵌入瀏覽器中更有意義。 但更實際的是,Chat-GPT 是一個 Web 應用程序,因爲首先推出移動應用程序是一個不好的主意。儘管常識認爲主要應用程序應該是移動應用程序,但下載應用程序越來越成爲只有最受歡迎的服務才能提供的主要摩擦點。更重要的是,移動應用程序具有推送通知、數據收集和與設備助手的互操作性的優勢,但它們需要支付 30% 的應用商店佣金。我在《蘋果是一個國家》一文中提到,蘋果對應用商店、操作系統和手機的垂直控制賦予了它徵稅的霸權力量,但是漸進式 Web 應用程序標誌著這座堡壘的第一個裂縫,因爲應用程序可以降低費用,同時仍然能夠啓用通知和數據收集。 當然,你只需要看看過去五年加密應用程序的歷史,就會知道這些應用程序作爲 Web 應用程序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功。 2. 它是橫向的。自從 Craigslist 的所謂解構以來,一個共識是,爲特定行業和用戶配置垂直化用例的應用程序是獲勝的應用程序。去年秋天,當我們推出一個可用於黑客馬拉松、贈款、賞金、預測遊戲、贈品、治理等的競賽平台時,我和我的聯合創始人多次遇到風險投資家的共同關注:我們應該選擇一個用例並根據其需求進行定制。雖然我們可能會認爲橫向服務(例如 Thumbtack 或 Linkedin)通常通過分銷護城河、規模經濟和更廣泛的用戶群體獲勝,但風險投資者有一定道理。即使是 Thumbtack 或 Linkedin,與 Craigslist 相比,它們也是相當垂直化的服務:這些應用程序的用戶資料件可能不同(許多職業),但它們的用例基本上是相同的(找工作)。 過去十年,人們基本上使用了幾乎所有主要應用程序來進行專業網絡、閒聊,或者像 Twitter 這樣的巨頭應用程序,同時進行網絡聊天。 相比之下,Chat-GPT 感覺像是回歸到 Craigslist-Amazon「商店」的 Web1 願景。它沒有固定的用例,你可以在其界面內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學習事實、計劃日常、創建內容、獲得反饋,或者只是有一個思想深沉的對話夥伴傾聽你的煩惱。原型應用程序論點的一部分不僅僅是應用程序和協議層越來越融合;更簡單地說,關鍵也在於這些應用程序實際上是原型應用程序,是對早期 Web 的回歸。 但與亞馬遜不同,亞馬遜通過極具特定用例(圖書)逐步發展成爲「商店」。 Chat-GPT 之所以從一開始就是「一切」,是因爲它提供的是數字豐富的位,而不是數量有限的實體商品。它能做的事情越多,你就越有理由回來——因爲 Chat-GPT 最大的突破可能在於它不強迫你定義你的用例類別。作爲人工智能,它根據你的思考情況逐案回應,所以你不再需要像在 Web1(選擇正確的 Craigslist 或 Yahoo 類別鏈接)或 Web2(打開正確的應用程序)中那樣確定你爲什麽在那裡。 Web 服務的水平化不再像在 Craigslist 時代那樣是將不同的服務強行融合到同一個用戶界面中的限制,而是看起來像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和語言捕捉與應用程序對話的每種可能用例的策略。 3. 它只是一個協議的前端,也可以將其他服務集成到自己的前端中。這就是爲什麽 Chat-GPT 可以在經歷了十年的垂直化之後成爲水平化的關鍵原因。與傳統應用程序將前端和後端集成不同,Chat-GPT 本質上是一個前端版本,它是 OpenAI 模型之上的眾多前端之一。你可以在這個引擎上添加其他前端:Dall·E 只是一個用於生成圖像的前端,而 Chat-GPT 是一個用於生成文本的前端,供人們交互。 將後端協議與前端應用程序解耦意味著: 應用程序只是與協議進行對話的一種有限友好性的方式,是一個更廣闊世界的窗口,以及; 理論上,任何人都可以在協議之上構建更多的前端應用程序。 當然,OpenAI 可以並且確實爲許多消費者應用程序提供動力。但 OpenAI 的重大戰略決策在於它使服務能夠在其協議之上構建——通過 Chat-GPT 中的自己的前端。「插件」,讓用戶連接到 OpenTable、Expedia、Instacart、Zapier、Wolfram 等服務,這樣你就可以通過 Chat-GPT 訂購雜貨、旅行和(將來的)市場交易。最終,它可以成爲不僅僅是 OpenAI 模型的前端,而是任何網絡服務的前端。幾行自然語言文本,你就可以在互聯網上執行命令。與傳統的數據孤島化的 web2 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組合性上的模型——一個服務能夠與互聯網上的任何其他服務進行互操作。 我說過,Chat-GPT 只是一個協議的前端。但這也意味著任何人也可以通過該應用程序在該協議之上構建,並且同樣,它可以成爲任何使用該協議的服務的前端。或者更廣泛地說:Chat-GPT 可以成爲互聯網上任何交易的前端。 作爲協議應用程序,它的力量不僅在於任何東西都可以在其之上構建,而且它可以反過來在其之上構建。它是通往互聯網的入口。 IV. 我們可以看一下最近的一些應用程序,比如 Eco 的 Beam Wallet 或 Friend.Tech,就可以看到原型應用的論點正在人工智能之外發揮作用。它們是 Web 應用程序,或者更具體地說,是漸進式 Web 應用程序(Progressive Web Apps,PWAs),規避了蘋果應用商店的稅收徵收者。它們是基於協議的智能合約的前端,即區塊鏈。真正的問題是,它們是否會允許其他人也在其之上構建服務(抽獎、贈品、社區訪問、直接消息等),並將其集成到其前端中。因爲這樣做,成爲其他服務的門戶,可以說也是讓它們實現水平化的關鍵。 我一直試圖避免談論加密貨幣,但到了這一點,事情已經明朗了:加密貨幣確實是我一直在談論的。在加密貨幣中,基礎協議就是區塊鏈本身,但你在其之上構建的任何應用程序也可以成爲自己的協議,因爲任何人也可以在你的應用程序上構建,無需許可,可以組合地讀取你的應用程序的開源智能合約中的交易數據,然後在他們自己的應用程序上執行操作。我認爲,這甚至是相對於一個中心化的人工智能協議的巨大優勢,後者可以讀取和寫入自然語言中的任何數據,但將該數據封閉在自己的應用程序中,不允許其他人自由地讀取它以用於他們自己的應用程序。正如我的聯合創始人肖恩所說,相比之下,區塊鏈只是任何服務觸發其他服務上的操作的開放 API。 這意味著,實際上每個應用程序都是一個協議,可以通過漸進式網絡應用(PWA)在區塊鏈上收取費用,而不需要通過應用商店支付佣金。任何人都可以在您的應用程序之上構建服務,而您則可以將服務集成到您的前端中。加密貨幣中的每個應用程序都可以遵循相同的策略,這也是 Chat-GPT 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這也是爲什麽儘管有普遍的觀點認爲,應用程序實際上可以在與協議層合併以讓其他人在其之上構建時賺錢。通過讓其他人在其之上實現盈利,通過掛鈎、資金、集體購買、集體投資,甚至通過廣告,原型應用程序可以安全地分成一部分。他們的用戶賺錢時,他們也會賺錢。 然而,由於 Web2 和 Web3 中的消費者空間仍然深受十年前停止運作的過時論點的影響,只有少數幾個消費者服務(如 Lens Protocol)實際上希望以組合性作爲核心特性進行構建,而這些仍然是迄今爲止唯一的原型應用程序。 例如,Uniswap v4 可以說是原型應用程序的旗艦(部分原因當然是因爲沒有其他選擇)。通過引入「Hook」作爲一種鏈上 API,使用戶能夠編寫自己的代碼來自動管理流動性池,Uniswap 允許任何人在其應用程序之上構建,就像它是一個協議一樣。您可以想像用戶利用鈎子根據自己的需求自定義其流動性池,在交易量飆升時自動提高費用,在提供流動性的時間越長時自動向 LP 支付費用,甚至自動將利潤發送到 Aave 以代表池子進行再投資。 這些 Hook 不僅僅是插件,在 Chat-GPT 的語言中,它們是用戶生成的插件。通過讓用戶構建 Uniswap 的核心產品,Uniswap 不僅成爲一個協議,還成爲其所有用戶願望的前端,然後可以將其打包給其他用戶。在很多方面,它成爲了 DeFi 的前端。就像您可能希望通過 Eigenlayer 來抵押您的 $ETH,以便可以在多個協議之間重新抵押它一樣,您可能希望將流動性存入 Uniswap 上的某些流動性池中,這些流動性池也可以在其他 DeFi 服務中管理該流動性。Eigenlayer 和 Uniswap 都可以成爲訪問其他服務的分發網絡。創建原型應用程序就是創建通往領域中所有其他服務的入口。 我只想說,這些模塊可以由幾乎任何人構建,並且可以用於幾乎任何目的,而無需尋求應用商店的批准,這就是爲什麽 Web 應用程序和橫向化對於將應用程序構建爲協議如此重要的原因:原型應用程序是選擇自己結局的應用程序,或者如果您願意,是用戶生成應用程序的框架。它們讓任何人都可以構建工具以任何他們喜歡的方式進行互動和交易。如果您願意,它們是元應用程序,用於構建應用程序的應用程序。 這就是情況的諷刺之處。目前,應用程序看起來像是一個世界末日的投資類別,是另一個時代的過去,我們正處於用戶能夠在他們喜歡的應用程序內部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序的邊緣,就像 Roblox 一樣。新的應用程序開發不再受限於現有應用程序的壁壘,現在任何人都可以無需許可地構建它們。應用程序無處不在。也就是說:協議也無處不在。 但這裡也有一個邏輯。過去十年沒有出現出色的應用程序的原因是因爲,我們所知的出色的應用程序已經被搶佔了。然而,我們不知道的出色的應用程序才剛剛開始。 這是因爲下一個偉大的應用程序將不會看起來或運作像應用程序,而是看起來和運作像協議。或者更準確地說,這些原型應用程序運作起來是我們從未見過的東西。 原文連結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潮 TechFlow
  • 12:50

    Coinbase 等公司組建「代幣化資產聯盟」;MakerDAO 社群擬議撥款 1 億美元開發 RWA 產品

    代幣化資產聯盟(TAC)成立 根據 CoinDesk 報導,包含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二層網路Base、DeFi 借貸平台 Aave 等公司於本週正式宣佈組建「代幣化資產聯盟(TAC)」。 根據官方新聞稿,該聯盟專注於現實世界資產(RWA)領域,旨在透過教育、倡議以及促進公共區塊鏈、資產代幣化和機構級去中心化金融(DeFi)在更廣泛的金融領域中的採用,目標是將「下一波上兆美元資產」引入區塊鏈。除了創始成員以外,任何認同「在區塊鏈上創建統一的金融系統」願景的組織都可以加入該聯盟。 RWA 賽道潛力 「現實資產代幣化」已在加密貨幣產業已是備受關注的趨勢,其目標是將傳統金融資產,如債券、私人信貸或房地產等實物資產轉化為區塊鏈上的代幣,以衍生出新型態的金融應用。美國銀行(BAC)表示,代幣化資產有潛力打破當前的金融基礎設施,並建立一個更高效的系統。另一方面,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的報告,到 2030 年,代幣化資產的市場規模可能增長到 16 兆美元。 MakerDAO 社群擬議撥款 1 億美元開發 RWA 產品 與此同時,去中心化協議 MakerDAO 雖未成為該組織的創始成員,但也正在努力推動 RWA 賽道的發展。根據 MakerDAO 戰略財務核心成員 steakhouse 在治理論壇發佈的最新提案,其建議社群撥款 1 億美元資助「代幣化債券產品」的開發與嘗試。 根據提案內容,steakhouse 提出了三種「代幣化債券產品」的開發範例: 超流動非波動性產品:類似於 Flux Finance 的 fDAI。提供近乎即時的流動性,且其價值主要上升,不會下跌(除非有極端風險)。這種產品非常適合作為錨定的第一道防線,以吸收 DAI 市場需求的日常波動。 無摩擦產品:類似於 Maple 的代幣化債券產品 Maple Cash USDC。雖然流動性較差,鑄造和贖回需要較長的時間,但它們不涉及額外的成本(如鑄造與贖回成本),且通常提供較高的利率,也與第一個產品一樣,價格隨時間持續上升(除非有極端風險)。 長期產品:類似於 Backed Finance 的 bIB01 和 bIBTA。這類產品需要收取鑄造與贖回費用,以及二級市場的交易費用,此外,且由於市場利率和其他風險因素,其市場價格可能會有所波動。
  • 12:50

    隨著比特幣挖礦耗電算法的修訂,摩根大通將挖礦成本預估下調至 18,000 美元

    根據《The Block》報導,在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Cambridge Bitcoi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dex,CBECI)計算方法最近被修訂之後,摩根大通下調了比特幣生產成本預估。 以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為首的摩根大通分析師在週三(6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目前的比特幣生產成本在新的方法下調降至 18,000 美元左右,而在舊方法下為 21,000 美元,據此,電價變化對比特幣挖礦成本的影響較小。」 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比特幣市場價格在週五(8日)凌晨從約 25,800 美元上漲至 26,270 美元左右。 分析師說道: 「我們此前估計,每 1 美分/kWh(千瓦時)的電費改變就會導致比特幣生產成本變動 4,300 美元。在 CBECI 方法修訂後,我們發現這一敏感性有所下降,但只輕微下跌至 3,800 美元左右。」 他們補充說,2024 年比特幣減半事件之後,這一敏感性將自動翻倍。 這是因為即將到來的比特幣減半將使礦工獲得的獎勵減半,而電力成本的任何改變都將對礦工的整體支出造成更大的影響,這使得成本管理對礦工來說變得更加重要。 摩根大通重申,減半事件可能是對比特幣礦工的一次壓力測試,尤其是考慮到比特幣生產成本對電力成本的高度敏感性。 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的修訂 劍橋替代金融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CCAF)在 8 月底對其估算比特幣電力消耗的方法進行修訂,以提高 CBECI 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新的 CBECI 方法確認並非所有貢獻比特幣算力的挖礦設備都應一視同仁,因為在現實中,礦工經常升級到更新、更高效的設備,或混合使用各種效率不同的機器。 CCAF 表示: 「綜上所述,我們進行這項分析是為了驗證我們的假設,即網路哈希率的增加很可能歸因於最近發布的挖礦硬體設備,這一假設基於美國進口數據,我們尋求更多證據來驗證這一點。」
  • 11:11

    國際證券事務委員會稱:DeFi 的去中心化只是假象,應找出負責人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 CoinDesk 報導,國際證券事務委員會(IOSCO)於周四發布的報告中表示,各國政府應確定哪個部門該對所謂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負責,並像普通金融市場參與者那樣對其進行監管。 IOSCO 是國際間各證券期貨管理機構所組成的國際合作組織,成員包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等監管機關。這些監管部門對於新興的金融技術產品表示關切,因為他們認為這些產品可能會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或操縱。其中,他們特別對一個觀念表示質疑,即:「這些去中心化的金融產品因為沒有中央機構或個人掌控,所以沒有特定的人或組織可以被追究法律責任」。 理論上來說,去中心化金融(DeFi)允許透過算法、代幣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s),在沒有中心化實體充當中介的情況下進行借貸或交易等金融業務,這顛覆了許多常規金融監管的前提(由中央人物或公司負擔法律責任)。然而,IOSCO 的官員似乎認為 DeFi 所謂的「去中心化」只是一種假象。 IOSCO 董事會金融科技工作組的主席 Tuang Lee Lim 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 DeFi 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由自主程式碼或智能合約管理。但實際上,無論DeFi的運作模式如何,都可以識別出『負責人』。」 IOSCO發布的建議中呼籲各國監管機構採取行動,確定誰真正掌控協議,並賦予他們與傳統金融(TradFi)相同的法律義務,以維護投資者保護和市場完整性。 儘管根據現有的傳統金融規則,DeFi 可能不符合規範,或不在其監管範疇內。但官員認為,監管方法應該基於功能,以實現投資者保護和市場完整性的監管結果。此外,官員也警告匿名和不透明的治理可能使其更難識別共謀或利益衝突,從而帶來如內線交易、駭客攻擊或過度槓桿的風險。
  • 10:27

    FTX 高層 Ryan Salame 承認「非法政治獻金」與「無證經營貨幣傳輸業務」兩罪名!同意上繳 15 億美元

    FTX Digital Markets 的前執行長 Ryan Salame 於周四在紐約聯邦法院認罪,罪名是非法政治獻金和無證經營貨幣傳輸業務。根據 CNBC 報導,Ryan Salame 在法庭上承認,從 2021 年秋季到 2022 年 11 月,他以自己的名義將數千萬美元的政治獻金引向民主黨和共和黨,但實際上這筆錢來自 FTX 姐妹公司 Alameda Research。Ryan Salame 表示,這些捐款行動是在時任 FTX 執行長的 SBF 指示下進行的。 一份指控 Ryan Salame 的法庭文件顯示,Ryan Salame在一條私人訊息中告訴一位朋友,表示這些政治獻金的目的是「淘汰反加密貨幣的民主黨人、扶持支持加密貨幣的民主黨人,淘汰反加密貨幣的共和黨人,扶持支持加密貨幣的共和黨人」。 據報導,Ryan Salame 在庭後被釋放,保釋金為 100 萬美元,按照非法政治獻金和無證經營貨幣傳輸業務兩項罪名,Ryan Salame 可能需要面臨最高 10 年的監禁。其審判日目前定在 3 月 6 日,由曼哈頓法庭負責審理。 此外,Ryan Salame 還同意將 15 億美元資金上交給美國政府、放棄他在馬薩諸塞州擁有的兩所房產以及他的 2021 年款保時捷跑車,並支付 500 萬美元給 FTX 債務人和 600 萬美元的罰款給政府。 不過,另更多人感到好奇的是,Ryan Salame 的認罪是否會對 SBF 的訴訟案產生影響,可以預期 SBF 及其律師團隊所面臨的壓力肯定會更大。不過,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Ryan Salame 與此前三位高管不同,並沒有在認罪之後與負責 SBF 的刑事訴訟案的聯邦檢察官合作。 Alameda 的前執行長 Caroline Ellison、前 FTX 技術主管 Gary Wang,以及 FTX 的工程主管 Nishad Singh 在認罪之後都預計將出庭作證,指控 SBF。
  • 09:54

    幣安負面消息不斷,社群情緒難撫平;CZ 發文喊話:我們沒有問題!

    近日,幣安交易所由於高層相繼請辭以及 CYBER 賺幣事件導致社群恐慌與負面情緒不斷升溫,支持幣安與反對幣安的兩派人馬在社群平台上吵的不可開交。對此,幣安執行長趙長鵬(CZ)再度發佈推文穩定軍心,並對所有市場上的傳聞作出澄清。全文如下: 「我看到社群中有很多爭論。當你做了正確的事情,而且存在負面傳聞,你其實不需要做什麼。社群就會為你辯護。 讓我總結一下。最近有很多負面的新聞/謠言,例如銀行擠兌、訴訟、法定貨幣通道的關閉、產品停產、員工流失、退出市場等。 但你知道我們沒有什麼嗎? 我們沒有流動性問題。所有的提款(和存款)都被妥善處理。所有客戶的資金都是安全的,並且保有 100% 的儲備。 除此之外,我們還贏得了法庭訴訟、成功處理了銀行擠兌並達到了存款記錄、新的法定貨幣通道、順利地終止舊產品並啟動新產品、新的僱員招聘,以及進入新市場。 順帶一提,幣安的創始團隊流動率可能也是世界上同等規模和歷史的科技新創公司之中最低的。 持續建設。 🤷‍♂️」
  • 09:17

    蘋果緊急釋出 iOS 16.6.1 版本更新修復漏洞,呼籲用戶儘速更新

    蘋果公司於今日釋出了 iOS 16.6.1 版本更新(包含 iPad、Mac 和 Apple Watch 也都同時發佈版本更新),並呼籲所有用戶立即更新,因為最新版本修復了兩個重大系統漏洞。 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蒙克國際研究中心的網路安全實驗室 Citizen Lab 發現了這兩個漏洞,Citizen Lab 立即向蘋果公司披露了他們的發現,並協助進行調查。 據悉,此漏洞可以對 iOS (16.6) 版本的 iPhone 實施攻擊,且已經有惡意人士正在積極利用該漏洞實施攻擊,Citizen Lab 呼籲大眾儘速更新蘋果設備,或使用 iPhone 的「封閉模式」阻擋這種特定攻擊。(打開「設定」App。 點一下「隱私權與安全性」。 在「安全性」下方,點一下「封閉模式」。)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