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2/03 星期一

  • 16:48

    Paradigm 新文:以太坊核心協議升級速度應能更快

    「我們認為以太坊核心協議的升級速度應該能更快。在不犧牲其價值觀的前提下,有許多對以太坊有重大影響的改進都可以提速推進。」 原文標題:《Ethereum Acceleration》 作者:加密貨幣創投公司 Paradigm 技術長 Georgios Konstantopoulos、普通合夥人 Dan Robinson、管理合夥人 Matt Huang、普通合夥人 Charlie Noyes 編譯:PANews 官方作者 Frank 自創立以來,以太坊一直是加密領域的先鋒力量。以太坊為智能合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鋪平了道路,並在零知識證明(ZK)和最大可提取價值(MEV)等前沿挑戰上不斷創新。以太坊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社群為下一代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建立了堅實的基礎。 回顧歷史,不要忘了以太坊最初版本的協議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成功推出——這樣的速度曾吸引我們許多人把以太坊視為開發平台的首選。 今天,我們認為以太坊核心協議的升級速度應該能更快。在不犧牲其價值觀的前提下,有許多對以太坊有重大影響的改進都可以提速推進。 無論你的願景是什麼,更快迭代都對以太坊有好處 關於以太坊未來的核心願景到底應該是什麼,社群內部有理性的爭論。但無論以太坊走向何方,更快達成目標總是好的。對以太坊在交付和迭代能力上的投資,都是有價值的。 在面對某個技術選擇時,人們往往會立刻跳到價值觀層面的爭論——例如,我們更在意 L1 VS L2、去中心化 VS 效率,或是金融用例 VS 非金融用例。這些話題很有吸引力,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它們可能會引發很多爭議,並為辯論者帶來許多影響力。但如果我們尚未觸及問題的根本,那麼過早地在這些價值權衡上糾結或許並不明智。在真正達到「技術效率前沿」之前,我們認為以太坊應當專注於盡可能拓展自己的極限,而不是對未真正面臨的價值觀衝突進行假想式的爭論。 加快開發速度可以幫以太坊更快抵達目標,同時也能在「要先做 X 還是先做 Y?」這樣的問題上,讓我們有機會回答「我們可以同時做這兩者」。 以太坊並不缺乏資源:我們擁有令人驚嘆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隊伍,他們對建立未來充滿熱情。只要給他們充足的授權和動力,讓他們可以更快、更並行地工作,就能避免陷入過早的爭執,從而更快地解決問題。 以太坊如何加速迭代? 回顧歷史,以太坊大約每年推出一次較大的協議更新。我們認為它能做得更多。 最關鍵的是,以太坊社群需要在心態上做出決定:要有更雄心勃勃的目標,並全力以赴去達成它們。其中一個障礙是慣性,另一個障礙是某些人認為協議應該開始「固化」(ossify)——保持以太坊去中心化的最佳方式是放慢對核心協議的更改速度。 我們認為對以太坊而言,「固化」風險過高。它將使以太坊在平台競爭中難以保持優勢,因為應用和用戶可能轉向更中心化的替代方案。此外,「固化」也會帶來去中心化本身的風險。核心開發過程是以太坊「社會層」在鏈下治理的重要體現方式,集中了工程師、研究者、驗證者以及各類機構的意見。一旦以太坊核心協議被「固定」不再演進,就等於放棄了這個治理機制,也讓以太坊難以根據 L2 與 MEV 等市場結構的變化做出回應。 一旦決定要加快迭代速度,有一些研發流程上的改進或許能起到巨大作用: 1、客戶端團隊應當擁有「建議權」,而非「否決權」 確保客戶端多樣性並不一定要以犧牲開發速度為代價。我們確實需要在每次升級之前至少有多個客戶端能同步完成升級的準備,但不應該採用「N-of-N」的模式,讓最保守的客戶端團隊來決定整個協議的迭代速度。我們維護的 Reth 客戶端就承諾永遠不會成為以太坊路線圖的瓶頸。 2、改進 AllCoreDevs(所有核心開發者)流程 (正如 Tim Beiko 最近在共識層電話會議上建議的那樣)我們邀請社區在 Pectra 的複盤中提供更具體的建議。 3、為 DevOps(開發運維)和測試分配更多資源 這樣我們就能在確保以太坊高可靠性的前提下,更頻繁地交付重大改進。 除了這些初步建議,還有許多其他方式可以幫助加快以太坊的迭代速度——但最關鍵的是要明確承認「加快速度」的必要性。 好點子並不缺 我們相信有很多「低垂的果實」(相對容易實現的高價值改進),本可以得到更多社區投入。然而,目前因為交付速度太慢,以及社區普遍認為「一年內只能做少量改動」,這些改進都處於擱置狀態。以太坊不應該自我設限;它應該努力去做更多事情,並且更快達成。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例子: 1、擴容及確保 L2 的安全性 Rollup 項目需要確定其對需求的規劃,從而決定要容納多大規模的用戶與交易量。這需要在 EIP-4844 之後的路線圖(如 PeerDAS 或 Blob-Parameter-Only 硬分叉)投入更多資源。 Rollup 還需要繼承 L1 的安全性和抗審查性,可見提案:NativeRollups。 2、不增加節點負擔的情況下擴容 L1 重定價 L1 的 opcode 可以在不修改區塊 gas 上限的情況下幫助以太坊擴充[1,2]。 提高 L1 執行層的 gas 上限目前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需要深入分析歷史和狀態增長,以決定諸如「歷史到期(history expiry)」和「無狀態(Statelessness)」等方案應如何運作。 3、透過抽象帳戶實現更好的錢包用戶體驗與安全性: 雖然 EIP-7702 已經開始彌合外部擁有帳戶(EOA)和抽象帳戶(AA 錢包)之間的差距,但我們認為還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包括: 更便利的批量和代付交易以及消除對私鑰的過度依賴,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我們如何為加速以太坊這項使命做出貢獻? 作為研究員和工程師,我們將透過撰寫 EIP、數據分析和程式碼來參與這項事業,特別是關注諸如 EIP-7862 之類的提案。它們能帶來相對不具爭議的改進,並且與現有路線圖不衝突。我們已經深入研究了以太坊的狀態和歷史,以了解如何在 gas 上限方面做出更安全的優化。 Reth 已經可以投入生產使用,並會繼續加快升級進程,為即將到來的硬分叉提供支撐。我們在設計 Reth 時,就把它當作一個「EVM-core」節點的 SDK,方便研究者和工程師進行各類實驗和創新。我們也邀請研究社群和我們一起合作,在 Reth 上原型化新的特性,以改善以太坊的性能、抗審查性並增強對未來的適應能力。 最後,我們也會繼續建立和支援一些基礎工具,例如 Foundry、Alloy、Solar、Revm、Wagmi 和 Viem,確保任何核心協議的更新都能高效地傳遞給最終用戶。 展望 我們認為,「同意以更快的速度迭代」是以太坊社群能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之一。這將擴大可行的創新空間,並幫助以太坊協議更好地完成宏大的路線圖。 加速以太坊的開發能讓無許可創新機會為更多人所觸及,從而為真正全球化、信任最小化的金融系統鋪平道路。 原文連結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PANews
  • 16:38

    THORChain 面臨債務危機,團隊提議將 2 億鎂債務轉換為股權代幣 TCY

    THORChain 債務危機 THORChain 近期面臨嚴重的債務危機,累積負債近 2 億美元。這些債務主要源自其 THORFi 服務中的「儲蓄」和「借貸」項目。由於協議設計上的缺陷,特別是在無清算借貸機制方面,導致債務不斷累積,最終超出協議的償付能力。 1 月 23 日,THORChain 暫停了 THORFi 服務,包括「Savers」和「Lending」 計劃,以應對財務不確定性。目前,協議正在執行「90 天重組計劃」,以解決因這些計劃累積的債務。   90 天重組計劃:將債務轉換為 TCY 代幣 根據 The Block 報導,社群批准的方案是「將債務轉換為股權」,具體方式是創建一種名為 TCY(Thorchain Yield)的新代幣,總供應量為 2 億顆。   這意味著參與 THORFi 貸款與儲蓄計劃的用戶,其資產將被轉換為 TCY,而非以原始資產(如 BTC、ETH)償還。但具體的回收周期仍不明確。提案指出,持有 TCY 的用戶將「永久獲得 THORChain 10% 的網路收入」。THORChain 團隊表示: 「THORChain 將通過發行新代幣將約 2 億美元的債務轉換為股權,該代幣將永久獲得 10% 的網路收入。」   TCY 代幣分配與初始流動性 根據提案,THORChain 將鑄造 2 億顆 TCY 代幣,並按照 1 TCY 兌 1 美元違約債務的比例分發。   此外,THORChain 核心團隊還將建立 RUNE/TCY 流動性池,初始將注入 500,000 美元流動性,定價為 每顆 TCY 0.1 美元,資金來自剩餘的 5 百萬美元庫存資金。   這意味著參與 THORFi 貸款與儲蓄計劃的用戶,其資產將被轉換為 TCY,而非以原始資產(如 BTC、ETH)償還。但具體的回收周期仍不明確。   RUNE 價格下跌但網路交易量仍活躍 儘管重組計劃已公佈,RUNE 仍在過去一週內暴跌 35%,從 2 美元跌至約 1.3 美元,過去 30 天累計跌幅超過 70%。然而,儘管面臨市場壓力,THORChain 的網路交易量仍然活躍,過去 24 小時內處理了 2.7 億美元的交易,顯示其生態系統仍具一定市場流動性。
  • 13:56

    輝達工程師遭曝涉 800 萬美元 AI 代幣詐騙,加密行業信任危機爆發

    當科技大佬成為加密騙子,AI 代幣持有人成「盛宴買單者」。 作者:Dorian 「這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 6 天。」單親母親 Violet 的聲音仍在顫抖。為女兒準備的 40 萬教育基金,在信任坍塌後僅剩不足 3 萬——這場以英偉達(Nvidia)技術光環為誘餌的 AI 騙局,正在顛覆加密世界的信任根基。 騙局始末 技術屠夫的完美獵殺 2025 年 1 月 24 日,一條推文點燃加密社群。英偉達核心工程師 Travis Cline(@traviscline)發布了名為 TMC Corp(TMC)的代幣。 其履歷堪稱完美:LinkedIn 顯示他不僅是英偉達 AI 團隊核心成員,更是被收購的 Brev.dev 創始工程師;GitHub 帳號獲得 5500 星標,開源項目 langchaingo 被開發者奉為圭臬。數千名投資者迅速湧入,讓 TMC 的市值迅速達到了 2,000 萬美元以上。但是 Travis 在不久之後迅速刪掉了這條推文,導致 TMC 價格短時間暴跌。 但是不久之後 Travis 又在推特高調宣布:「TMC——一場眾籌開源 AI 工具的革命實驗。」大家意識到這不是一個 meme coin,而是一個由英偉達核心團隊成員發行的對公眾募資的開源 AI 工具項目。同時,加密 KOL @OKRenaissance 透過私域渠道與 Travis 本人驗證,確認了代幣是由他本人發行。在大家知道 TMC 是 Travis 本人發行的時候,TMC 又在市場上被瘋狂搶購,市值一路衝到 3000 萬美元以上。 正當大家都認為自己投資了一個有前景的 AI 項目時,局勢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數個極早期購買的地址開始瘋狂砸盤,多個極早期購買的地址開始大量拋售,據不完全統計獲利超 300 萬美元。「這不是失誤,是精心設計的收割。」鏈上偵探 @MelarDev 發現這些操作有很大可能是早有預謀。 同時有不少受害者還買到了 TMC 假幣,因為黑客把 TMC 假幣發到了 Travis 的錢包,Travis 立即砸盤了所有 TMC 假幣並只用了少量 SOL 回購 TMC 真幣,剩餘的所有受害者被騙取的 SOL 他充值到了中心化交易所進入了他自己的腰包。 鏈上偵探的追蹤推文 在此之後,數十位投資者嘗試了各種渠道均未收到 Travis 任何回覆。當投資者湧入 Discord 質問時,Travis 粗暴的將這些人從頻道移除,並刪除了所有他們的留言,留下一句「後悔和加密人士打交道」並從此消失。 事成之後,安然脫身 至此,TMC 價格已跌落 94% 以上,幾近歸零。 「英偉達的招牌,比任何白皮書都管用」 失聯之後,Travis 甚至最近在推特上用嘲諷的語氣公開他已經離開項目。留下一地雞毛的投資者為他的收割買單。 Klose 是一名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才參與工作不到一年時間,他把打工賺的錢投資了 TMC,因為相信這是一個英偉達實名核心開發者發布的眾籌項目,背後會有實際的產品。他陸陸續續購買了 1.1 萬美元的 TMC token,截止今日虧損了 90% 以上,他告訴我們他甚至不知道如何支付下個季度的房租。 Violet 是傳統行業的一名銷售,是一個 3 歲女兒的母親。她因為看到 Travis 的 LinkedIn 履歷,以及他所在的企業是英偉達,覺得他會持續支持和開發他的眾籌項目,於是她第一次學會並購買了 Solana 鏈上的 TMC。6 天時間內她在 TMC 代幣上虧損了超過 5 萬美元,這是她一年半的全部薪水加銷售提成,她現在只能靠藥物才能正常入睡。 Roger 是 TMC 這個項目最大的個人投資者之一,也是最大的虧損者。引用 Roger 的話來說,他在一二級市場都有過很多投資,項目努力嘗試之後失敗了他也不在意,這是創新該承擔的風險。但是創新和詐騙是兩回事。上萬人選擇用真金白銀支持你,你刪掉他們的消息,把他們從社區踢掉,拒絕溝通,並且透過拋售代幣獲利,這就是赤裸裸的詐騙。 直接表態:我已出局 Roger 表示,如果他和其他 TMC holders 的合理訴求依然得不到回應,他會和其他在灣區的 TMC holders 一同前往英偉達 Santa Clara 總部抗議遊行,並且準備聯合眾多 $TMC 被騙投資者聯繫律師發起對 Travis 的集體訴訟。 加密行業的十字路口:從「Meme 狂歡」到價值重建 此次事件恰逢加密行業的關鍵轉型期:Meme coin 的投機狂熱尚未退潮,但一批以 AI、DePIN、鏈上計算為代表的價值型項目正試圖重塑行業邏輯。Travis Cline 的騙局,恰恰擊中了這一轉型期的脆弱點。 Meme coin 的「明牌博弈」:狗狗幣、Pepe 等 Meme 項目從不掩飾其娛樂屬性,投資者清楚自己在參與一場高風險投機遊戲。而 Travis Cline 的詐騙行為,本質上就是對 AI 開源社群的一次背叛。他利用自己在 GitHub 上的技術聲譽(5500 星標、開源項目 langchaingo),將騙局包裝成「眾籌開源 AI 工具」。這種行為的危害性遠超過普通 Meme 投機,因為它摧毀了加密行業最稀缺的資源——對技術創新者的信任。 開源項目本應是技術民主化的象徵,但此事件暴露了一個殘酷現實:技術精英的光環可能成為詐騙的掩護。若類似事件頻傳,投資人將逐漸對「開發者自主驅動」的創新項目產生戒心,導致真正有價值的草根項目難以獲得資金支持。 價值型項目的「生存保衛戰」當前,許多團隊透過「鏈上 AI 模型訓練」、「去中心化算力市場」等方向探索真實價值。若放任類似詐騙事件蔓延,這些努力可能被貼上「騙局」標籤。 加密行業正處於從「賭場」到「工具箱」的轉型期。只有堅決抵制技術詐騙,支持真實創新,才能讓行業走出泡沫,贏得主流社會的認可。 技術向善,需要全行業的底線守護 Travis Cline 事件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科技巨頭、開源社群與加密行業共同面臨的挑戰:當科技權威被濫用,當創新理想被玷污,整個生態的根基都將動搖。我們呼籲: 英偉達:以此事件為戒,將員工道德審查納入技術能力評估體系; AI 開發者:用透明化行動重建社會對開源創新的信任; 加密行業:構築「反詐騙防火牆」,為價值型項目提供生存土壤。 唯有如此,科技才能真正成為推動人類進步的火焰,而非焚燒信任的野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Odaily 星球日報
  • 13:41

    跌至 75,000 美元概率激增!期權數據表明比特幣恐繼續回調

    根據 CoinDesk 報導,鏈上期權市場 Derive.xyz 的數據顯示,截至 3 月 28 日,比特幣(BTC)價格跌至 75,000 美元的概率已升至 22%,較上週的 10% 顯著上升。這一變化與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重新爆發的進口關稅戰有關,市場擔憂這將推高全球通脹,使包括聯準會(Fed)在內的央行更難降息,進而影響加密市場的投資情緒。 貿易戰與通脹憂慮打擊市場信心 Derive 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 「川普近期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 10% 關稅,這可能導致通脹升溫,進而影響加密市場的投資情緒。」 Bitwise 歐洲負責人 Andre Dragosch 也在 X 上指出,這些關稅正在透過美元走強與全球貨幣供應收縮,對市場造成衝擊。 比特幣短線回調,恐跌至 75,000 美元 比特幣在四天內已下跌 11% 至 93,700 美元,而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貨幣以太坊(ETH)則一度跌破 2,200 美元,創下去年 8 月 5 日以來的新低。技術面來看,比特幣正在形成「雙頂反轉」型態,這可能會進一步打開跌向 75,000 美元的空間。 前 BitMEX 執行長兼 Maelstrom 投資長 Arthur Hayes 近期也表示,BTC 可能會先跌至 75,000 美元,然後再啟動更大規模的牛市。 長期前景仍樂觀 儘管短期內比特幣面臨壓力,但 Derive 認為市場長期發展前景仍然樂觀。 「目前,我們看到 DOGE、SOL、XRP 和 LTC 等資產的現貨 ETF 申請,申請方包括 Bitwise 和 Grayscale 等主要機構。如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這些 ETF,將意味著數位資產行業的合法性進一步提升,吸引更多資本流入,從而推動價格上漲,」 且美國多個州正在積極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進一步為市場提供支撐。另一方面,Andre Dragosch 則預計,隨著全球市場持續惡化,聯準會最終將不得不介入,以防止資產價格進一步下跌。 「最終,聯準會將需要重新啟動量化寬鬆(QE),以遏制美元持續升值,並防止全球金融環境進一步緊縮,導致經濟增長放緩。」
  • 12:12

    川普關稅戰引市場擔憂,韓國比特幣「泡菜溢價」升至 10 個月高點

    根據加密貨幣數據分析平台 CryptoQuant 的數據,在南韓時間週一凌晨 2 點左右,南韓比特幣「泡菜溢價」(Kimchi premium)達到了 9.7%,這是 2024 年 4 月 14 日以來的最高溢價水平(當時溢價率高達 13%)。 泡菜溢價是指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在韓國交易所的交易價格高於全球其他市場的價格百分比差距。這種溢價的產生主要是由於韓國加密貨幣市場對外國投資者封閉,而當地投資者若從國外交易所購買大量加密貨幣進行套利,可能會因資本管制法規而受到懲罰。 「泡菜溢價通常會在牛市期間上升,因為韓國投資者出價更高,但它在恐慌性拋售期間也可能飆升。」Presto Research 分析師 Min Jung 表示:「這種情況發生在韓國交易所的拋售壓力低於全球市場時。」 上週末,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來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進口商品徵收嚴格關稅,這引發了投資者對貿易戰可能持續及其隨後對美國通膨影響的擔憂。根據 Coinglass 的數據,加密貨幣市場在過去 24 小時的清算總額高達 21.7 億美元。 Jung 還表示,如果美國投資者的拋售壓力持續存在,泡菜溢價可能會保持在較高水平,「不過,從歷史上來看,泡菜溢價平均約為 5%,如果市場企穩反彈,我們可能會看到溢價向該水平收窄。」 根據 Coinglass 的數據,比特幣恐懼與貪婪指數(衡量比特幣及整體加密貨幣市場情緒的指標)週一下降至 44,從上週的「貪婪」區間回落到「中性」區間。 資料來源 更新:CryptoQuant 創辦人 Ki Young Ju 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比特幣泡菜溢價已在週一稍早升至 12%,創下三年來的最高水平。他表示,比特幣今天大跌的主要原因似乎是美元指數(DXY)走強。 來源:Ki Young Ju
  • 11:52

    川普家族支持的 WLFI 投資失利;總計浮虧超 20%,這個幣種賠最多!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儘管川普相關團隊因發行迷因幣賺得盆滿缽滿,但在炒幣方面卻賠的一塌糊塗。 根據 Spot On Chain 統計的數據顯示,川普家族支持的 DeFi 專案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在 1 月 19 日至 31 日期間累計已在加密貨幣上投資了 2.42 億美金,但由於市場行情不佳,加上川普政府祭出新關稅制度重挫市場,導致 WLFI 的加密貨幣投資至今已浮虧 21%。 其中虧損最多的前三大標的分別為: ETH: 浮虧 3,670 萬美金 (-24.4%) WBTC: 浮虧 800 萬美金 (-12.1%) ENA: 浮虧205 萬美金 (-43.7%)
  • 11:09

    川普發迷因幣賺多少?鏈上分析:已入袋收益可能超 8 億美金

    根據 Coinbase 產品運營主管 Conor Grogan 披露的調查數據顯示,川普官方迷因幣的發行團隊自發幣以來可能已經進帳高達 8.02 億美金。 Conor Grogan 進一步拆解資金分佈後指出: 團隊已將總價值超過 4.82 億美元的 USDC、SOL 和 TRUMP 發送至交易所。 2.4 億美元的 USDC 存放在「超出範圍」的流動性池中,另有 5000 萬美元處於範圍內。 流動池的手續費收益則進帳 2,930 萬 USDC。 且以上收益還不包括團隊持有的 160 億美元 TRUMP 代幣。 https://twitter.com/jconorgrogan/status/1886236715762794648 不過,Conor Grogan 強調,團隊可能尚未出售所有發送至交易所的加密貨幣,且在其他方面的估算其實相對保守,例如 LP meteora fees(流動性挖礦獎勵),以及無法百分之百確定所有者的錢包都沒有被計算在內。
  • 09:59

    開工日大凶!川普關稅新制震撼全球市場,比特幣跌破 94,000 美元,全網爆倉 15 億鎂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末宣佈的新關稅制度,引發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市場巨大的震盪。 根據報導,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於2月1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自2月4日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此舉旨在解決非法移民和毒品問題,但引發了對全球貿易戰的擔憂。 經濟學家警告,這些關稅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減少1.5個百分點,並可能使加拿大和墨西哥陷入衰退。此外,預計美國標普500指數的企業盈利將大幅下降,且美國聯準會也可能因關稅引發的通脹壓力而推遲降息計劃,進一步影響經濟政策和市場穩定。 比特幣自 2 月 1 日起累計跌幅超 8%,撰寫本文時已跌破 94,000 美元,以太幣則一度跌破 2,400 美元。其餘山寨幣表現更加慘淡。根據 CoinGlass 的數據顯示,過去 24小時加密貨幣市場共有 519,424 人被爆倉 ,累計爆倉總金額近 15 億美金,主爆多單。 BTC Markets 執行長 Caroline Bowler 表示: 「川普的關稅戰正在影響整個市場,對貿易戰和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引發經濟衰退的擔憂,正在蔓延至山寨幣和比特幣市場。」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