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3/14 星期五

  • 18:58

    FTX 債務清償恐生變,美法院裁准三箭資本索賠增至 15 億美元

    根據《The Block》報導,美國破產法院週四裁定允許已倒閉的加密貨幣對沖基金三箭資本(Three Arrows Capital)將其對 FTX 交易所的索賠金額從 1.2 億美元增加到 15.3 億美元。 儘管 FTX 破產財團反對,辯稱三箭資本修改索賠的動議太晚提出,但法院仍做出了上述裁決。法院認為,三箭資本清算人及時提供了索賠通知,而造成大幅延誤的主要原因,是 FTX 債務人延遲分享記錄所致。法院文件寫道: 「(證據)顯示清算人一直積極嘗試獲取資訊,而債務人儘管握有完整資訊,卻反覆拖延給予清算人。」 三箭資本由 Su Zhu 和 Kyle Davies 共同創立,曾是加密市場上著名的對沖基金。2022 年,該公司因 Terra 生態系統崩盤所引發的流動性危機而倒閉,事後調查顯示該公司內部風險管理措施不足。FTX 則在同年 11 月因涉詐欺等不當行為而申請破產保護,破產重組團隊已在今年 2 月開始向客戶還款,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步償還其餘債權人的款項。 三箭資本最初在 2023 年 6 月提出 1.2 億美元的索賠,後來請求將索賠金額擴增至目前的金額,以包含違約、資產收回、不當得利、違反信賴義務、賠償以及其他損害賠償等索賠項目。FTX 破產財團反駁稱三箭資本新索賠「過大」的規模將對其造成「重大妨礙」,並擾亂其重組計畫的實施,因為該計畫在協商時並未考慮到三箭資本的新增索賠。 然而,法院仍裁定 FTX 提供的證據不足以支持其立場,並指出三箭資本在最初提出索賠時已表明之後可能會提出其他相關索賠要求。
  • 16:57

    比特幣國家儲備新紀元,2025 第二屆創新與衍生型商品監理策略論壇圓滿落幕

    台灣頂尖經濟貨幣學、金融大師同台銳評比特幣——比特幣納入外匯存底?比特幣顛覆全球金融秩序? 川普將比特幣納入美國戰略儲備,使各國央行與公部門面臨貨幣政策的挑戰及財政方針的改變。面對這場全球貨幣體系的變革,本論壇由比特幣及虛擬資產發展協會主辦、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協辦,並特別邀請幣託集團 BitoPro、現代財富集團 MaiCoin、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奧果區塊顧問執行,史上首次,匯聚台灣三大經濟學家:許嘉棟教授、吳中書董事長和林建甫講座教授、貨幣學專家劉憶如教授與金融專家陳冲董事長及虛擬資產專家們,深入剖析比特幣作為國家儲備的可行性,及其對未來金融市場的影響,為台灣首次深入剖析比特幣在國家層級的應用討論,也開啟數位資產時代提供前瞻性監理策略見解。 當天論壇中深入探討以下內容: 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期局張振山局長教授開場致詞,說明金管會對於台灣虛擬資產四階段的重點規管,及重視態度。 由前行政院長陳冲講座教授專題演講,根據當今國際地緣政治與經濟樣貌,探討數位資產可能具備的契機與帶來的影響,其中談到川普對虛擬資產展現積極態度,並強調數位資產是槍,台灣應審慎評估並跟上國際趨勢。 第一場主題演講將由前財政部長劉憶如教授從貨幣學觀點分析國家儲備之定義與原則,以及比特幣作為國家儲備的可能性。劉教授提及,比特幣被視為金融體系的革命性資產,尤其在民眾對政府信任動搖時,成為避險選擇,而穩定幣則被外界解讀為川普強化美元國際地位的戰略工具。 座談一由劉憶如教授主持延續主題演講之分析,與東吳大學辜濂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暨前中央銀行副總裁許嘉棟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吳中書董事長、外貿協會資深顧問李牮斯以及比特幣及虛擬通貨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紘宇律師,共同探討比特幣之性質定義以及是否可能作為特定形式之外匯存底。 吳中書董事長指出,比特幣波動性過大,目前尚不適合作為貨幣使用;劉億如教授則認為,穩定幣的發展正在間接推動,比特幣成為交易媒介。李牮斯資深顧問強調,比特幣系統高度穩定,總量恆定,不會因外部因素改變;林紘宇理事長從市值角度分析,認為當比特幣價格維持在9萬美元時,其市值與新台幣相當,並強調比特幣具備高度可分割性。 座談二聚由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徐珮菱教授、中信金控科技長劉奕成、MaiCoin 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劉世偉以及幣託集團 BitoPro 創辦人暨執行長鄭光泰,聚焦於比特幣的內在價值,劉奕成科技長表示,由於比特幣不產生收益,因此應被視為商品,而 USDT、USDC 由美國國債支撐,具備收益性,這一特性相對容易理解。他進一步指出,美國機構已開始建議,在資產組合中配置部分比特幣以提升收益。 Maicoin 集團創辦人劉世偉分析,美國國債需支付高額利息,若台灣計畫發行穩定幣,可透過服務美國市場,將新台幣作為抵押品或儲備,甚至用台幣購買美債。BitoPro 集團創辦人鄭光泰則強調,目前監管問題仍是交易所面臨的主要挑戰。  科技立委葛如鈞博士親自專題分享親臨美國總統川普就任現場的經驗,與美國虛擬資產政策走向的反思。 比特幣正重新定義價值標準,而當前金融體系仍存在透明度不足的問題,未來數位經濟的發展有望超越實體經濟。針對台灣的政策方向,他建議可參考美國戰略儲備法案,評估比特幣作為國家儲備資產的可行性,以掌握全球金融變革的先機。 座談三則將目光轉移至近期央行亦在研擬中之虛擬貨幣之穩定幣採用政策,由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暨東吳大學講座教授陳冲、科技報橘社長暨前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戴季全、臺灣金融科技協會副理事長暨常務理事温宏駿、以及銘傳大學金融科技應用學系主任林盟翔教授,就台灣與各國政府此一共同趨勢進行討論,探討穩定幣的機會與挑戰。 溫宏駿副理事長指出,穩定幣是虛擬世界與法幣掛鉤的數位代幣,但台灣與美國在相關法規的推進速度較為緩慢。其中,全球最大穩定幣 Tether(USDT)在美國並無正式合規監管,而美方長期對此採取默許態度,原因可能在於 Tether 公司對美元國際地位的穩定作用。相較之下,Circle 則積極配合監管,尋求合法合規的發展路徑。 此外,市場觀察顯示,許多傳統金融機構已開始探索資產上鏈的可能性,而穩定幣被視為 Web3 的重要入口。目前,全球現實世界資產(RWA)規模高達 900 兆美元,其價值基礎依賴於全球 M2 總發行量約 90 兆美元的支撐。林盟祥教授指出,若台灣未來未能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或具競爭力的穩定幣,恐將在鏈上金融市場喪失話語權,進而影響未來數位經濟的全球競爭力。 座談四由橡子園太平洋創投基金合夥人吳德威、源鉑資本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胡一天、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教授與幣安國際法遵經理簡書永 ,對於虛擬資產國際市場及比特幣最新趨勢進行推測。 專家看法分歧,林建甫經濟學家提醒,穩定幣與 CBDC 監管問題受關注針對加密貨幣的未來發展,加密貨幣已成全球趨勢,美國試圖透過引入加密貨幣、人工智慧(AI)等頂尖科技,以強化國際競爭力。他強調,相較於央行數位貨幣(CBDC),他更支持穩定幣,認為穩定幣可在區塊鏈上自由流通,並具備隱私性,而 CBDC 則可能被政府用於監控資金流動,進而侵犯個人隱私權。 另一方面,胡一天創辦人暨執行長指出,美國是一個類似於公司概念的國家,需要有經營效率管理,並點出比特幣可以做為國家的戰略資產,並提出以債轉股扭轉國債壓力的潛在解決方向。 幣安國際代表法遵經理簡書永指出,加密貨幣為年輕世代提供了跨越階級障礙的機會。他提及,香港證監會近期推出的 ASPIRe(適用於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監管框架),目標是打造全球訂單簿機制,以提升市場流動性,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國際加密貨幣金融中心的地位。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6:43

    以太坊開發者將推出 Hoodi 測試網,主網 Pectra 升級估最快四月底啟動

    根據《The Block》報導,以太坊基金會開發人員在週四舉行的開發者會議上確認將在 3 月 17 日啟動名為「Hoodi」的新測試網,並測試 Pectra 升級在主網正式啟動前的部署。 在此之前,Pectra 升級在 Holesky 和 Sepolia(以太坊的兩個主要測試網)上的部署皆出現問題,由於錯誤配置導致 Holesky 失去「最終性」(Finality)。後來開發人員決定進行額外測試,並討論是否創建 Holesky 測試網的「影子分叉」(Shadow fork),以確保後續主網升級順利部署。儘管該測試網在週一恢復最終性,但仍未完全達到可供所有研究目的可用狀態。 據報導,Pectra 最快可能會在 4 月 25 日於以太坊主網上啟動,大約在該升級部署到新的 Hoodi 測試網 30 天後。以太坊基金會計劃投入大量資源到這個新網路,並運行與主網「類似的驗證節點數量」。 根據週四的會議記錄,Hoodi 測試網將專門讓研究人員測試驗證節點退出功能,因為 Holesky 存在驗證節點退出隊列擁堵的情況。後續 Holesky 和 Sepolia 將繼續用於其他研究用途。 Pectra 帶來的改進 「Pectra」升級的名稱結合了執行層的「布拉格」(Prague)升級和共識層的「昴宿一」(Electra)升級,旨在改善用戶和網路運行者的體驗。主要改進提案之一是 EIP-7702,其將賦予加密貨幣錢包一定的智慧合約功能,這項變更的目的是讓以太坊進一步朝帳戶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發展,此技術能讓錢包開發者新增用戶友善的功能,例如使用以太幣(ETH)以外的代幣來支付手續費。 另一項關鍵提案 EIP-7251 將減輕以太坊驗證者的一些困擾。這項變更將單個驗證者的最大質押額度從 32 ETH 提升至 2,048 ETH,這意味著那些欲質押超過 32 ETH 的人將不再需要在那麼多節點之間分散他們的資產,提升驗證者的便利性,並縮短新節點的啟動時間。
  • 16:03

    川普家族支持的 WLFI 完成代幣銷售,擠身歷史十大 ICO 專案

    由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支持的加密貨幣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已結束其代幣銷售,成功籌集了大約 5.9 億美元。 根據 ICODrops 整理的數據,這一籌資額使 WLFI 躋身歷史上十大代幣銷售之列。截至目前,規模最大的代幣銷售是 EOS,籌資額高達 42.1 億美元。 在 2025 年香港共識大會(Consensus 2025)的舞台上,WLFI 聯合創辦人 Zak Folkman 將該項目代幣銷售的成功歸功於 Tron 的創辦人孫宇晨。WLFI 首次啟動代幣銷售時缺乏吸引力,市場普遍認為該專案沒有辦法成功籌集目標資金。直到 2024 年 11 月孫宇晨投資 3000 萬美元後(隨後又追加投資),情況發生才轉變。 Folkman 在共識大會期間表示: 「當我們啟動這個項目時,正值一個非常激烈的時期。由於參與者的身份,我們的項目受到了很多審視。這意味著傳統的加密風險投資公司(VC)對該代幣避而遠之。但孫宇晨認為,無論結果如何,這個項目對整個加密貨幣社群來說都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進展」 根據 WLFI 代幣銷售的規則規定,該代幣僅對符合條件的投資人開放,且不能轉讓或在交易所公開出售。目前尚未設定代幣在交易所上市的具體日期。 參考來源
  • 14:10

    ABCDE 投研合夥人:東西方 VC 一級視角下的市場與一些思考

    原文標題:《東西方一級視角下的市場和一些思考》 作者:ABCDE Capital 投研合夥人兼 Amber Group 顧問 Lao Bai 說起來,貌似這是 Twi 斷更最久的一次。原因無他,作為從不接廣的博主,每次寫東西本質上需要表達慾來驅動,而最近幾個月的市場,很難讓人生出這種 Feel。二級市場頹廢的表現固然是占比不小,但一級市場給人的感覺,可能才是這種缺乏表達慾的主要原因。 不過最近觀察到一些現象,也有一些思考,可能會比較長,所以打算拆成三四篇來發,主體分別是「東西方 VC 一級視角下的市場」,「RWA 的新跡象」,「ETH 和 Solana 上一些值得一說的東西」。 今天先講下第一個主題。 過去幾週,跟亞洲的幾家同行聊了聊,發現大家不約而同的進入一個「暫停」,或者說「保守」的投資模式。我們最近的一次出手是 1 月份,幾家同行也都是類似,兩三個月甚至更久不出手一次的 Case 比比皆是。而對於市場的感覺,「無聊」這兩個字,可能是最為貼切的形容詞,或者說暫時的「共識」。 這種無聊感,與二級並不完全掛鉤。我清晰的記得,在 Luna 崩盤之後,雖然二級市場萎靡不振,但在一級市場聊的好的擴容項目,聊到 ZK,或是有創新的 Defi、Gamfi,以及 AI,大家都還是興奮的。而這種興奮感,在進入 2025 年之後,慢慢的體會不到。二級市場對於任何敘事都熱不過幾天的頹廢,自然而然對一級有一個情緒傳導的影響,但更令人 Concern 的一個擔憂是——我們是否進入了「低垂果實」大致摘完的階段,自此進入一個長時間的調整,摸索,轉型,伴隨相應劇烈陣痛的空窗期?關於這個主題,我在結尾處再展開來說,因為西方 VC 當前呈現出的狀態,與東方有些不同。 起因是我們去年 Pre-seed 輪投的一個 Defi 項目,最近在融 Seed 輪。原本我琢磨著,就目前這個一二級市場,能融滿就很知足了。結果沒想到超募了大幾百萬美金,幾家歐美 VC 搶著往裡塞錢。這個結果讓我大吃一驚,項目本身固然不錯,但也沒到 S 級那種質地。為何我們亞洲「啞火」的同時,歐美還在不斷「開砲」,他們敢於在這個估值 Pull the Trigger 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內部討論了下,做了一些不負責任的猜想,比如: 1. 歐美 VC 成立的時間點跟我們亞洲不太一樣,所以退出週期不同,導致的投資決策也不同 2. 亞洲 VC 多少有著「小鎮做題家」的氣質在,收益率上要麼想著卷贏同行,要麼想著至少跑贏 BTC(只是目前這個市場形勢相信沒幾家能做到了 - - ),歐美同行在理想主義和長期主義上的氣息更加濃郁,或者說,只要他們能給 LP 邏輯上交代清楚我為什麼在這個估值下投了這個項目,對於收益率的執著反而是次要的 3. 純粹的 Deploy Fund 需求,投完了這一期好趕緊募資下一期,收管理費為主 具體原因不明,目前只能猜,所以未來幾週我約了一批歐美 VC 的 Partner 和 Researcher 嘮嗑,除了交流下對市場的看法之外,也想對上述這個問題直接當面請教一下,屆時收集完信息,再來 Twi 上 Update。 然後回過頭來說一下低垂果實這事兒,也是想藉這個機會跟大家討論,未來的 Crypto 的路在何方。 首先,無論我個人,還是 ABCDE,對於 Crypto 長期 Bullish 的信念從未動搖過,這甚至可以算一種「信仰」,否則也不會全職從事這份職業。但中短期來看,我們的確處在了一個十字路口,一個我不確定是否與 2019 年 Defi Summer 出現之前類似的十字路口,因此放上來跟大家交流下。 起因也是最近一段時間在聽 Alliance DAO 的 Podcast,裡面說的三個觀點讓我產生了不少共鳴。 1 是 Qiao 說他目前的感覺跟 19 年時候類似,不知道下一步 Crypto 會出現什麼,直到 2020 年 Defi Summer 的出現,讓他眼前一亮,找到了方向。 2 是他們認為 Crypto 這麼多年只找到一個 PMF,那就是金融,更加具體話一點就是交易(Dex、Cex、Perp)、借貸、穩定幣、Mint(資產發行、e.g Pumpfun) 3 是他們給了不少他們 AI x Crypto 的 Start Up 建議,如果項目裡面 Crypto 的元素過於牽強的話,那不如直接去掉 Crypto,直接做純 AI,結果 30% 的項目真的去掉了 Crypto,變成了純 Web2 的項目 關於 1,2019 年我雖然已入圈,但只是單純的在炒幣,說實話不確定當時的 VC 有沒有現在這種「無聊」的感覺,但印象中,至少還有 IEO 大行其道,EOS 在探索方向,Starkware 提出了 ZK 概念,20 年 Defi Summer 的很多項目,也應該是 18-19 年成立 + 投出來的,那理論上一級市場的體感,應該比現在要好,換句話說,那時候大家對於「大的要來了」這件事的相信程度,應該會比現在高一些? 關於 2,是對 1 的一個呼應,也是我中短期最大的 Concern——是否我們走到了一個低垂果實大致摘完、與 19 年不同的十字路口。 如果 Crypto 在 Utility 上最大的 PMF 就是金融的話,那麼 Defi Summer + 後續幾年持續迭代的微創新,今天基本上已經走到了一個邊界。 而 Utility 的反面,同樣也是 Crypto 所擅長的,即敘事方向,Meme 無疑是最好的代表,Pump.FUN 在 2024 年把這個方向也推到了一個邊界。 再就是過去數年,當 Utility 和敘事都不確定該幹什麼的時候,我們圈子至少還能捲 Infra。從 ETH 到 EOS 到 Solana,再到後面的 Aptos、Sui......我在想,Solana 今年有了 Firedancer,Monad 和 MegaETH 大概率也會主網上線,我們在區塊鏈 Infra 擴容這事兒上,是否也已經觸達了邊界? 關於 3,一個十字路口,三條路都已觸達邊界,那麼是否只剩最後一條路,即「區塊鏈的模塊化」,也就是上述的第 3 個觀點相關,我在 YC 的 Podcast 裡也聽到了類似的 Insight。 這裡說的模塊化,不是 Celestia 那種模塊化,而是把區塊鏈技術整體,抽象成一個模塊,作為一個功能插入到一個 Start-Up,與 AI 類似。 我們現在看到的絕大多數 Crypto 項目,都是完全基於 Crypto 而生,或者說為了 Crypto 而 Crypto,並非要解決現實世界裡一個問題。說的好聽叫 Crypto Native,不好聽就是根本不出圈,圈內自嗨。 Web2 AI 創投圈估計也會有類似的問題,很多項目看上去是「為了 AI 而 AI」,而不是要解決一個具體現實的問題。 未來一級市場會不會產生某種 Web2 與 Web3 的融合,或者說相遇。一個項目,一定是要為了解決現實世界裡某個問題而存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用 Crypto 的部分就加入 Crypto 元素,需要用到 AI 就加入 AI 的元素,但初心和目的與 Crypto 和 AI 都完全不相關。正如美團外賣用到了 5G、平台軟件、大數據、AI 任務分配......但它本質上是一個解決吃飯問題而生的項目。 如果 Crypto 下個大的階段是這種形態,大家,會不會覺得無聊?Crypto VC、交易所、工作室等一系列基於 Crypto Native 產業鏈構成的當前形態,是否還能延續? 目前一級市場越來越多的 Payment 與 RWA 相關的項目,多多少少也符合 3 這個思路,正好最近研究了下 Ondo 的 Global Market,也聊了幾個 RWA 項目,下一篇專門來講下 RWA 這個賽道的新方向。 原文連結:Lao Bai’s X 系列文章第二部分:《ABCDE 投研合夥人 Lao Bai 談現實資產(RWA)賽道應用場景與近期動態》 系列文章第三部分:《ABCDE 投研合夥人 Lao Bai 談以太坊 Rollup 與 Solana 技術進展》
  • 13:04

    Amber Group 子公司透過 SPAC 合併上市納斯達克,股價首日飆升 19%

    根據官方新聞稿,總部位於亞洲的加密金融服務公司 Amber Group 旗下子公司 Amber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 於週四成功透過 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方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價在首個交易日大漲 19%,收於 11 美元。 Amber International 於週三完成與愛點擊互動亞洲集團及 Amber DWM 的合併,隨後將交易代碼從 「ICLK」 更改為 「AMBR」,正式開始在納斯達克交易。Amber International 執行長 Wayne Huo 表示: 「透過納斯達克上市,不僅提升了公司的透明度與市場可信度,也進一步強化了我們在數字資產生態系統中提供 安全、合規、可擴展金融解決方案 的承諾。」 Amber International 旗下品牌 「Amber Premium」 專注於機構投資人與高淨值客戶的加密貨幣金融服務。隨著成功上市,公司未來的業務發展與未來表現或將比以往更受市場關注。
  • 12:41

    美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批准監管穩定幣發行商的法案,向立法邁出第一步

    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與城市事務委員會(簡稱銀行委員會)通過了名為 《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指導與建立法》(GENIUS Act)的穩定幣監管法案,這是將法案送交川普(Donald Trump)總統簽署生效前的關鍵第一步。 銀行委員會本次以 18 票對 6 票的表決結果推進這項旨在聯邦層面規範美國穩定幣發行商的法案,目前仍需經參議院全院通過,同時,一項類似的法案也在等待眾議院的批准。儘管後續仍有許多障礙,包括未來需要整合參眾兩院通過的不同版本。 共和黨籍的銀行委員會主席 Tim Scott 在公告中表示: 「GENIUS 法案是一項兩黨共同推動的重要進展,旨在確保穩定幣能夠成為金融系統中安全且可靠的工具。GENIUS 法案建立了一套常識性規則,要求穩定幣發行商維持 1:1 支持的儲備,遵守反洗錢法,並最終能保護美國消費者,同時促進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實力。」 此外,由 Scott 提出的《金融廉正與監管管理法》(FIRM Act)也在委員會中獲得通過,他表示:「我們今天還採取了終止金融監管機構武器化的行動。FIRM 法案將阻止監管機構以聲譽風險為由,拒絕向合法經營的企業和個人提供銀行服務。」 https://twitter.com/BankingGOP/status/1900344658577813915 委員會中的許多民主黨籍立法者在承認 GENIUS 法案必要性的同時,還尋求新增多項修訂條款,以增加額外的監管措施和限制,但每一項修正案在黨派立場分明的投票下遭到否決。 銀行委員會的民主黨首席議員 Elizabeth Warren 帶領她的同僚反對法案中的某些條款,並稱該法案目前的內容標誌著「對我們國家安全的明顯威脅」。她還提及一篇關於川普家族支持的加密貨幣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據傳與幣安討論業務的報導,並表示應改進這項穩定幣法案,「以防止這種赤裸裸的腐敗」。 https://twitter.com/SenateBanking/status/1900220011697856777 資料來源
  • 11:52

    炒幣心累想轉戰美股?Alliance DAO 創辦人分享個人 持倉與選股邏輯

    由於加密貨幣市場缺乏敘事與炒作題材,社群有部分討論的話題開始從「選幣」轉向「選股」。Alliance DAO 創辦人 Qiao Wang 今天就在 X 上分享了自己目前的四個美股持倉,以及選擇它們的理由。 https://twitter.com/QwQiao/status/1900151828135723051 首先分享的是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SLA)。Qiao Wang 表示,他之前對特斯拉沒太大信仰,直到去年親自體驗了 FSD v12 之後徹底改變了他的看法。而且,特斯拉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大概也是領跑者,如果特斯拉的 Optimus(人形機器人) 成功,未來可能每個家庭、每家公司都需要機器人,就像現在人人都有手機、電腦一樣。這會讓特斯拉的市場空間比現在的電動車市場還要大得多。 再來則是 Google(GOOG)。Qiao Wang 認為,Google 是美股七巨頭中估值最合理的一個,因為目前市場充斥著各種 FUD(恐懼、不確定性和懷疑),比如 「LLM 會毀掉搜尋」 和反壟斷調查,導致其股價被壓低,但 Qiao Wang 認為,Google 這家公司的 DNA 讓它有機會在 AI 和機器人領域勝出。 第三個則是台積電(TSM),Qiao Wang 表示,現在的時代「萬物皆電腦」,且每一台電腦都需要 TSM 製造的晶片。且以製程技術來看,它們比三星和 Intel 領先好幾年。 最後一個是拼多多(PDD),由於中國市場風險與關稅 FUD,導致其估值被嚴重低估。但 Qiao Wang  認為,這是一家由創辦人領導的公司,執行力強,這樣的公司通常有更高的成功機率。。而且他們是真的 997(每週工作 6 天,早 9 晚 9),這代表拼多多的內部文化是高度拼搏的,這可能是它能夠持續成長的原因之一。
  • 11:03

    SIMD-0228 通膨調整提案通關失敗,Solana 繼續維持固定通脹模型

    Solana SIMD-0228 提案未獲通過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Solana 生態治理提案 SIMD-0228 是社群近期熱議的焦點。該提案旨在調整 Solana 的 SOL 代幣發行機制,從固定通貨膨脹率轉向基於質押率(staking rate)的動態市場模型。然而,根據最終投票結果顯示,SIMD-0228 未能在驗證者鏈上投票中獲得通過,標誌著這一重大經濟政策變革的暫時落空。 據統計,參與投票的 910 位 Solana 驗證者中,贊成票佔比僅達到總票數的 61.39%,遠低於所需的 2/3 通過門檻(66.67%)。具體數據顯示,支持率約為 43.6%,反對率約為 27.4%,而棄權率約為 3.3%。 投票權重方面,參與投票的質押/投票權重約佔總量的 74%,反映了較高的社區參與度,但未能達成共識。 SIMD-0228 提案內容 SIMD-0228 提案的核心內容是改變 Solana 目前的固定通貨膨脹模型,採用動態調整的發行機制。提案設定了一個 50% 的目標質押率,旨在通過市場機制增強網路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如果超過 50% 的 SOL 代幣被質押,代幣發行量將與質押量成動態反比減少,從而通過降低質押收益率來抑制進一步質押行為,減少不必要的代幣發行,進而提升 SOL 的稀缺性。如果質押率低於 50%,則代幣發行量將動態增加,以提高質押收益率,鼓勵更多用戶參與質押,確保網路安全。 社群正反意見 該提案的支持者認為,這一動態模型將有效降低 Solana 的通貨膨脹率,促進去中心化和 DeFi 生態的發展。Helius Labs 執行長 Mert Mumtaz 等關鍵人物曾公開表示,SIMD-0228 有助於加速 Solana 向基於真實經濟價值的網路轉型,並解決當前固定發行模式與網路實際參與度不匹配的問題。 然而,反對聲音同樣強烈。Solana 的主要驗證者 SolBlaze.org 和 Solana 基金會總裁 Lily Liu 等人對提案表示質疑。SolBlaze 警告,SIMD-0228 可能導致 SOL 質押量大幅減少,進而影響 Solana 的 DeFi 生態系統。Lily Liu 則認為,提案尚未成熟,固定通貨膨脹率提供的市場可預測性對於金融穩定至關重要,動態調整可能帶來短期市場波動和長期不確定性。
  • 10:05

    民主黨議員施壓美國財政部!敦促立即終止加密貨幣儲備計劃

    民主黨反對加密貨幣戰略儲備 美國眾議院監督與政府改革委員會的弗吉尼亞州民主黨眾議員傑拉爾德·康諾利,敦促美國財政部停止建立由總統川普推動的加密貨幣戰略儲備。 康諾利於週四致函財政部,信中指責川普在推動該儲備計劃時存在「明顯的利益衝突」,並批評其未經國會協商,也未「尋求國會授權」來建立儲備。 「建立戰略加密貨幣儲備將使總統及其親信受益,卻是以美國納稅人的利益為代價。我敦促你們立即停止建立戰略加密貨幣儲備的所有計劃,並要求你們向監督與政府改革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提供簡報。」 財政部尚未對此發表評論。 川普的比特幣儲備與數字資產庫存 上週,川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指示政府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和數位資產庫存(stockpile)。 根據川普的行政命令,比特幣戰略儲備將由美國財政部持有的比特幣組成,這些比特幣主要來自刑事或民事資產沒收。相比之下,數位資產庫存則包含政府沒收的非比特幣數位資產(例如其他加密貨幣)。該行政命令規定,政府不會另外購買這些資產,並可能將庫存中的其他加密貨幣(如以太坊等)轉換為比特幣,以作為長期持有資產。 川普政策的利益衝突 康諾利還強調了川普與某些加密貨幣項目的潛在利益衝突。他指出,川普支持的一個加密貨幣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於 去年推出,當時該項目持有的加密貨幣價值約 3.8 億美元,但隨著市場下跌,目前已降至 7,600 萬美元,並且該專案仍在持續出售其 WLFI 代幣。 此外,康諾利還提到川普及其夫人梅拉尼婭推出的同名 Meme 幣,該代幣在市場上的表現也引發關注。最後,康諾利要求財政部提供川普政府如何處理潛在利益衝突的步驟,以及當前已採取的任何保障措施,並要求在 3 月 27 日前 做出回應。 參考來源
  • 09:44

    Coinbase Ventures 與 Echo 合推「Base 生態聯盟」,將早期投資機會下放給社群

    Coinbase Ventures 宣佈與私募融資平台 Echo 合作推出「Base 生態聯盟」。「Base 生態聯盟」將延續 1 年半前推出的 Base 生態基金,旨在以支持 Base 生態的建設者。 https://twitter.com/cbventures/status/1900207493197746660 但不同的地方在於,Base 生態聯盟將過去集中在少數機構手中的早期投資機會透過 Echo 平台下放給社群參與,讓全球的投資人能夠與其他早期風險投資人一起投資具潛力的新創公司。 「如果投資的方式不一樣會怎樣?如果技術能讓全球的投資者與其他早期風險投資者一起投資於領先的早期初創公司會怎樣?這就是區塊鏈投資改變遊戲規則的地方。Coinbase 和 Echo 都基於這些原則:應該有更廣泛的接入。資本應該更具動態性。投資不應該僅限於一小群內部人士。」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