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10/04 星期三

  • 23:28

    知名 KOL CL 深度剖析:為什麼 Cat 認為 friend tech 是有史以來最屌的龐氏

    原文:WHY FRIEND TECH IS GREAT (MAYBE THE BEST EVER PONZI ) 喵 作者:CL 編譯:Zombit 引言 在這篇文章中,你可能會看到很多語法和拼寫錯誤,除此之外,我主要會談論幾件事情,總體來看 friendtech 是什麼、為什麼我覺得它很棒、行為心理學、Keys 該如何定價,並在最後分享我自己使用 friend tech 的行為守則。 在我看來,最後一部分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 friendtech 的一些普遍看法 friendtech(FT)是一個很好的龐氏骗局,因為他有獲得廣泛好評的點子、積分/價格設計,還有公開透明,這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不管這些人是基於貪婪還是無私。 我其實認為聊天功能對其成功而言是附加價值,它確實有助於網路效應,但不管它是不是故意的,它幫助啟動了一種對其成功至關重要的行為心理學現象,即「應用程式和自己有強烈的身份連接感」。 因為創作者現在可以看到、閱讀和回覆所有的買家,並與他們社交,這真的強化了這樣的一種想法:這就是他們、這就是他們的價格、這就是他們的支持者或 Key 持有者。並進一步從中延伸:他們買了誰的 Key,以及支持誰等等。使用這個應用的人將依附在身份層上,這對下一層心理學是非常有利的。被認識、被尊重、高價值等等,都根植於整個動物王國的行為心理學中,這也是女性選擇伴侶的基礎,它也是所有奢侈品、社交媒體、時尚、美容行業等龐氏骗局機制的基礎 (社交信號、名氣、尊重等)。 FT 是一個讓人們相互表示尊重和價值的出色平台。許多人可能會問,買藍寶堅尼、CryptoPunk、Etherrock 或其他物品不也是如此嗎?是,但也不是。friend tech 與自我的關聯更深,而奢侈品則是一個既定品牌,不涉及自我。奢侈品牌更多的是身份延伸現象。如果X品牌受到尊重,那麼穿著X的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更優越,這也適用於無聊猿和NFT 頭像,這與 FT 的心理學是不同的。如果 FT 再進一步發展,它將成為一個全球可見、公開、不可辯駁的社交層以及排行榜,這樣的平台以前從未存在。更重要的是,你還可以賭其他人的價格,這本身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儘管當前的費用結構不適合投機,但這是可能改變的。 此外,創造一個 FT 的替代品有其困難度,主要原因是重建當前網路極為困難,但更關鍵的是,每個人只能且僅能擁有一個真正的社交和聲譽價格/代幣,儘管他們可能在其他平台上也有帳戶,但如果有某種資產是為了賭他們的上升或聲譽或任何其他事情,那就只能有這麼一個,而 FT 未來將在這方面具有很高的黏著度。 許多人也將 FT 與 Onlyfans 做比較,只不過你是在和你最喜歡的 VC 或交易員聊天。但事實上,人們無法用任何方式真正表示對對方的支持,且 Onlyfans 的創作者實際上是賺錢的,我認為每個人在 friend tech 上都將是一個淨支出者,而不是淨得利者。 因為在 FT 上通常都有很重的社交信號,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會嘗試提高自己的價格,也許不是直接購買自己的 Keys,因為這可能會違背他們的自尊,人們希望其他人重視他們,所以他們可能會提供一些東西,如信息、服務、獨家活動的訪問權等,來提高他們的價值,或者更簡單地說,就是「3,3」(簡單來說就是你買我,我買你,我們都不要賣)。 但做 3,3 本身就很昂貴,成本比任何一個人從 FT 賺到的錢都要多。因此,FT 對每個人來說最終都會是淨支出,但是以正確的方式花費,那就是社交地表示他們認為哪些帳戶很棒和有價值。所以,從更大的角度看,我認為,大多數人在努力被認為更有價值的過程中都會虧錢,提供那些代價昂貴的東西。即使不是在財務上,在社交、心理和時間上也都會付出成本。 這不是壞事或某種由應用程式驅動的行為操縱,因為這將與許多人在沒有 FT 的情況下努力證明自己的聲譽或價值相似,許多人已經展示了他們的技能,如構建某物或提供信息和意見,來證明他們的社交信用,只是現在有了一種新方法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鞏固這一點,使其他人可以看到。 這樣的聲譽層也可能有助於解決CT(Crypto Twitter)的新進入者不知道誰是正派和誰是反派的問題,對於零售投資人來說,能夠意識到他們最喜歡的影響力者,如 bitboy 和 mooncarl,實際上都是小丑,那將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雖然現有的服務和產品可以支持並吸引你最喜歡的那些名人的關注,並且 FT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其中之一,但網際網路總是缺乏一些高風險身份遊戲。而且有一段時間,網路上對世界的發展方向相當悲觀,因此我之前寫過如何出現「影響力者主導網路詐騙」的超級週期,這些影響力者集體意識到自己可能成為資產和散戶投資者之間的中間人 所以我很高興看到 FT 揭示了這樣一種身份遊戲可能存在的可能性,每個人都可以玩並下注一些聲譽/身份遊戲,這樣 KOL 就有可能因此失去賭注,如果 FT 繼續增長,它可能會成為第一個鼓勵真正積極行為並阻止消極行為和欺詐的社交產品,試圖被視為有價值和有信譽的人,將使許多人願意盡力並在這場遊戲中做到最好。 關於行為的更多探討 當前,空投激勵在價格行為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價格並不完全與個人的真實名譽和網路相關。但是,如果某人有一定的聲譽,那他們會很容易找到其他人進行 3,3 互動。而那些資本充裕的人往往交易價格更高,這就是人生,人生總是有錢的人贏,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如此,但我不認為這是多大的問題,那些排名前列的賬戶未必是花最多錢的。 身份延伸 - 這是我想提及的一個概念,提醒人們對於他們持有的人的 Keys 或者他們支持的人保持冷靜。例如,某人持有X的 Key,而X做了一些有爭議的事情。如果這件事處在灰色地帶,他們可能會自然的偏向於他,認為這樣的行為完全沒問題。 這是我在「milady」社群中特別注意到的問題。雖然我跟 Su Zhu 沒有私人恩怨,並希望他能夠努力賺回他損失的錢,但他在三箭資本崩潰之前確實犯了一些欺詐行為。不過,在Su Zhu 回歸並開始參與 milady 後,如果你試過對他的推文進行分析,例如喜歡、回覆等,那些喜歡他推文的人中,是 milady 頭像的比例顯著增加,對他的推文的回覆和看法的平均情感也有所提高。因此,我只是想說「不要因為身份延伸而產生認知偏差」。類似的例子也可以在職業球隊的支持者中找到,他們會以各種方式為他們支持的隊伍辯護。 自我身份 - 我認為許多農民在空投之前和之後都會解除大部分的 3,3 關係,但許多人會對他們不再被視為有價值而感到不滿,並且會努力重建 3,3 的關係來加強他們的可見價值。再加上這將適用於所有人,所以我對空投之後的平台發展仍然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我認為 FT 帳號的定價取決於 知名度、影響力 聲譽、道德、尊重、3,3 功能性、價值、資訊取得(如果有的話,喵喵!) 雖然受歡迎程度、實用性等的本質會促使買家付費買 Key 很容易理解:但我最感興趣的其實是聲譽和 3,3,因為與其他形式的低智商龐氏騙局不同,友誼擔保是已經(只是沒有以一種可以公開看到的形式表現出來)成為 FT 上非常常見的社交信號現象。 聲譽信號,以及我希望推動 FT 用戶前進的一些方向 當我提到行為守則時,其實只是我試圖說明名聲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在這個系統中人們應該如何受到懲罰。 總之,我認為 FT 最大的市場定位是作為一個聲譽信號層,3,3 聽起來像是一個龐氏騙局,但它其實只是一種讓朋友為彼此背書的方式。由於每個人都通過前面提到的原因與應用程序綁定了他們的身份,我已經看到很多人互相 3,3,而他們對對方完全一無所知,純粹只是為了賺積分,但我希望阻止這樣的行為。 3,3 應該至少是跟一個不熟的朋友進行的,因為隨機 3,3 可以讓有不良紀錄的詐騙分子被視為高聲譽人士。隨機帳戶不僅可能會在為空投積累積分後立即解除 3,3,而且還可能進行欺詐行為。在我看來,只是在 FT 上存入 100 ETH 根本不能建立聲譽。對於那些明顯是分身帳戶,沒有關注者和歷史的帳戶也是如此,這會削弱他們的身份黏著性,他們更有可能只是為了空投而參與,而在空投後會是主要的叛離者。 儘管這個遊戲最初可能偏向那些已經有某種社交媒體受眾和歷史的人,但這並不意味著那些很少使用社交媒體的人不能參與這個遊戲。在我看來,長期持有以及在 3,3 關係中顯有叛離紀錄,以及沒有做過任何欺詐行為,本身就是對某人名聲的強烈背書。 一旦每個人都被綁定在這個網路中,並且都試圖顯得更有價值,我相信 friend tech 將推動整體的正面行為,並強烈反對欺詐行為。 我深信並鼓勵大家認同,詐騙行為應該透過「在網路中對其他成員的叛離」而受到懲罰。更進一步的,我也鼓勵人們聯繫這個詐騙份子的 Keys 的持有人,對這個惡意人士施加壓力(以拋售 Keys 為談判籌碼)。如果他們不叛離該騙子,那你就對他們的 Key 持有人施壓,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想要站在騙子這邊的人可能都會被迫叛離。而且說實話,他們本來就應該這麼做,支持騙子的人都是可疑的,並且應該受到叛離的懲罰。我認為這款應用的遊戲理論將朝這個方向發展,這也是這款應用可能成為聲譽層的原因。 總之:這不是一篇吹捧的文章,我不像 Paradigm 或其他投資人,我目前沒有投資  friendtech -- 也許friendtech是解決互聯網+身份+聲譽的大問題的方法,或者也許有更好的方法 -- 這篇文章中的很多內容是friendtech可能會成為的東西,也許現在還沒有,但如果成功,friendtech 或類似的技術可能會改變互聯網和社會的基礎,任何不在friendtech 上的人有一天可能會被視為一個詐騙者,他們只是不想透過分數被迫承認這一點。
  • 20:57

    AI 新創 Anthropic 再獲 Google 等投資人注資,FTX 債權人有望全額賠付?

    債權人有望全額賠付? 繼此前宣佈獲得亞馬遜最高 40 億美元投資之後,人工智能新創公司 Anthropic 又完成了另一筆融資交易。The Information 引用知情人士的報導稱,Anthropic 已經從其他投資者那裡獲得了 20 億美元的新資金,據媒體報導,2022 年已經取得該公司約 10% 股份的 Google 可能會參與新一輪的投資,這筆交易可能將其估值提高到 200~300 億美元。 尚澄法律事務所蔡昆洲律師向外媒 The Block 表示,鑒於 SBF 曾在 2022 年領投 Anthropic B 輪融資,投資金額高達 5.8 億美元,這對 FTX 的債權人來說是一個「好兆頭」。Anthropic 最新的融資和公司估值的潛在增長可能會使 FTX 債權人的恢復率達到「100%」。蔡昆洲律師說道: 「目前尚不確定 FTX 破產重整團隊何時能夠出售其在 Anthropic 中的股份。除非有特殊情況(如場外交易),否則他們可能需要等到 Anthropic 上市。」 另一方面,FTX債權人組織(FTX 2.0 Coalition),則在 X 上發文稱,Anthropic 的潛在估值增加可能使 FTX 持有的 Anthropic 股票價值達到 30 至 45 億美元,並得出與蔡昆洲律師相同的結論,即「FTX 債權人可能得到全額補償」。 https://twitter.com/AFTXcreditor/status/1709345555971707368 不過,蔡昆洲律師強調,這當中仍然存在變數,考慮到 SBF 面臨來自多個實體、債權人、前 FTX 員工和政府機構的多起訴訟,誰應優先獲得 Anthropic 的股份將成為訴訟案的另一爭議點。蔡昆洲律師表示: 「如果 SBF 是以個人名義投資 Anthropic,而不是透過 FTX,那麼那些單獨起訴他的人可能會主張優先賠償。」 保守看待沒有傷害 117 Partners 和 507 Capital 的合夥人 Thomas Braziel 表示,Anthropic 的融資行動對債權人來說是個好消息: 「如果有 100 億美元的負債,簡單的數學計算,這價值 30 億美元,那就代表 1 塊錢債權可以多恢復 30 美分。我的意思是,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真的非常巨大 。」 但是,Thomas Braziel 也提醒這只是純粹帳面上的數字,目前並沒有市場,也沒有流動性,且高估值未必意味著變現時仍然有如此高的價值。 「Coinbase 和其他一些公司,例如 Kraken,都是在瘋狂的估值下籌集資金的。但現在你能夠以十分之一的價格從二級市場購買股份。」 而 Cinneamhain Ventures 合夥人 Adam Cochran 也抱持較為悲觀的看法,其在 X 上評論道: 「FTX 的客戶即將在對「紙上公司」股權的市場價值評估中獲得一個深刻的教訓。」 不過,FTX 債權人組織也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想法,如果 FTX 2.0 真的能夠重啟,FTX 可以將 Anthropic 的股權代幣化、分配給債權人,並開放市場供用戶交易。 FTX 債權市值升至 36% 隨著 FTX 破產程序的推進,FTX 債權價值也隨著時間推移而上升。根據 Cherokee Acquisition  子公司 Claims Market 的數據顯示,FTX 債權的市場價值從最初的 10% 一路上升至 36%,最新數據更新至 9 月 29 日。
  • 17:52

    《大空頭》作者新作《Going Infinite》惹議!社群嘲諷:我只希望有人像劉易斯愛 SBF 一樣愛我

    《大空頭》作者麥可·劉易斯(Michael Lewis)貼身採訪 SBF 後所撰寫的新書《Going Infinite – The Rise and Fall of a New Tycoon》近期釋出後在社群引發廣泛討論,許多媒體也都引用書中內容討論過去從未被揭露的內幕。但除了內幕之外,更多人更關注的似乎是 Michael Lewis 撰寫這本書的立場。 事實上,許多加密貨幣產業人士在閱讀書中內容後,都不禁懷疑 Michael Lewis 是不是收了 SBF 的錢,因為 Michael Lewis 的許多論述似乎都像是在替他辯護。 FTX 賺錢的業務 Michael Lewis 在受訪時曾這樣描述 FTX: 「他們原本有一個非常成功的真實業務。如果沒有人對這個業務進行誹謗,如果沒有顧客提款的暴增,他們現在仍然可以賺取大量的錢。」 https://twitter.com/SMTuffy/status/1708634686929375282 但令社群不解的是,Michael Lewis 跟在 SBF 身邊這麼長的時間,再加上破產程序過程中被披露出的內容,卻對 FTX 的暴雷缺乏完整的理解。挪用客戶資金、被自己的客戶套利(LUNA 暴雷事件)、籌集 20 億美元風投基金卻虧損 100 億美金,發生了這麼多事,而 Michael Lewis 卻說 FTX 是一個「可以賺錢的業務」,不是龐氏騙局。 質疑 CoinDesk 的「吹哨」報導  在新書中,Michael Lewis 認為是 CoinDesk 披露 Alameda 財務問題的那篇獲獎報導導致了 FTX 的崩潰。並在文中以「奇怪的文件」、「沒有跡象表明文件經過審計」和「據說」這樣的術語來描述 CoinDesk 的報導。 針對 Michael Lewis 的描述,CoinDesk 副主編 Nick Baker 直接在 X 平台上爆氣回應,辯稱編輯團隊在發布文章之前已確實審查消息來源的真實性,並他們完全相信這是一篇準確且具有新聞價值的報導。此外,Nick Baker 還怒斥 Michael Lewis 說的都是相當片面的貶低言論,並在最後留言說道「去享受你的數百萬美金吧,Michael」。似乎是在暗示 Michael Lewis 收了 SBF 的錢。 https://twitter.com/inkbacker/status/1709351797775560974 SBF 好人,John Ray 壞人 此外,美國 YouTuber 和加密貨幣記者 Coffeezilla 也在 X 平台上發表了他對這本新書的心得。Coffeezilla 表示自己看完後感覺很無言,Michael Lewis 在書中沒有過多的批評 SBF,甚至使用了「好人」、「孩子」、「聰明人」、「慈善家」等等用詞來形容他。相較之下,Michael Lewis 對接管 FTX 的破產律師 John Ray 的描述更加嚴苛。Coffeezilla 評論道: 「他花在質疑破產律師 John Ray 意圖的時間比他花在 SBF 上的時間還要多。我真的無言了。」 https://twitter.com/coffeebreak_YT/status/1709260329916436495
  • 15:00

    以太坊 L2 動態:OP Labs 在測試網啟動「故障證明」、StarkWare 推遲首批代幣解鎖

    OP Labs 在測試網啟動「故障證明」 一直以來,「故障證明」都被認為是 OP Labs 生態系統中缺少的關鍵要素,「故障證明(Fault Proof)」理論上是其運作的核心,但儘管 Base 與 Linea 等 L2 網路都使用 OP Labs 的軟體完成部署,但 OP Labs 卻依然沒有將這塊拼圖完善。 「故障證明」又稱為「欺詐證明」,是 Optimitic Rollup 的核心,用於證明來自 Rollup 的交易或數據是否可靠。缺乏這一安全特性的 L2 網路就像開著一輛沒有安全氣囊的快車,缺乏安全保障。OP Labs 官方此前多次表示,使故障證明投入運作是其首要任務,這一項任務甚至有自己的專案名聲 — 「Cannon」。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OP Labs 於昨日在 OP Goerli 測試網上部署了故障證明,OP Labs 在 X 上發文表示: 「該系統利用 OP Stack 模組化設計的力量,為構建包含 ZK 證明的多重證明爭議系統奠定了基礎。」 https://twitter.com/OPLabsPBC/status/1709236296604930487 此外,OP Labs 也表示,這個 Alpha 版本的故障證明系統是邁向更加去中心化與高效超級鏈的重要一步,整個生態系統都將從中受益。 StarkWare 推遲首批代幣解鎖 與此同時,社群一直在盼望發幣的 L2 網路開發商 StarkWare 將其原生 StarkNet (STRK) 代幣的首次解鎖推遲到 2024 年 4 月。根據 Etherscan 的鏈上資訊顯示,在週日發起的一筆交易中,StarkWare 調用了代幣鎖定合約,將解鎖日期從原定的 2023 年 11 月 29 日推遲到 2024 年 4 月 15 日。 StarkWare 發言人針對此事向媒體解釋道: 「我們正在專注於技術開發。我們正在根據需要更新路線圖,其中包括對代幣鎖定日期的更新。」 不過,知情人士透露,首次解鎖的代幣屬於 StarkWare 生態系統的核心貢獻者、早期支持者和 StarkWare 員工,而不是公眾。且第一次解鎖的延遲並不一定意味著第二批解鎖也會延遲,因為兩次代幣解鎖之間未必相關。
  • 11:41

    美國打擊芬太尼販運!25 個中國實體與個人遭制裁,仰賴加密貨幣支付毒資

    美國司法部 (DOJ) 於周二針對多家中國企業及其員工提出了最新一輪與芬太尼(fentanyl)製造和販賣相關的指控,且根據當局的說法,這個中國大型芬太尼網路主要依賴加密貨幣付款。 DOJ 在此案中指控佛羅里達州的 12 個來自中國的實體、13 個個人,以及加拿大的兩個實體和一個個人,涉及生產和銷售芬太尼、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和亞甲二氧甲基安非他命(MDMA,毒品「搖頭丸」主要成分)。DOJ 在聲明中表示,這些公司傾向於使用加密貨幣交易來隱藏他們的身份以及資金的位置和流向。司法部長 Merrick Garland 針對此案表示: 「我們今天代表美國政府在這裡發布訊息。我們知道誰要為以芬太尼毒害美國人民負責。」 除了刑事案件外,美國財政部的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 (OFAC) 還對一系列涉案者實施制裁,凍結這些實體與個人在美國的資產,並禁止美國人民和他們往來。此外,OFAC 還在該行動中識別出 16 個相關的加密貨幣錢包。 財政部副部長 Wally Adeyemo 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我們已經識別並封鎖了與這些行為者相關的十幾個加密貨幣錢包。被封鎖的錢包經由數百次存款收到數百萬美元資金,顯示了今天被定點打擊的行動的規模和程度。」 加密貨幣與芬太尼貿易之間的關聯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關注,參議員 Elizabeth Warren 此前甚至曾經呼籲制定新法律以封閉這條數位支付管道。
  • 10:55

    《SBF 訴訟案》首日庭審:審核陪審團成員名單、SBF 短髮現身,安靜打電腦度過第一天

    已破產交易所 FTX 的創辦人 SBF 面臨詐欺、洗錢等 7 項罪名的指控。就在昨天,這起加密貨幣產業備受關注的審判正式揭開序幕。 庭審首日 開庭的第一天,案件沒有任何新資訊或進展,主要圍繞在陪審團成員的選擇,法官 Lewis Kaplan 簡單地向陪審員概述了此案,僅指出 SBF 被指控詐騙 FTX 和 Alameda Research 的客戶和投資人,但沒有透露詐騙的規模,甚至沒有解釋 FTX 的崩潰。 Lewis Kaplan 花了一天的時間審核陪審團的成員名單,首日庭審結束名單人數減少至 50 人,名單中有少部分人透過媒體了解此案件,但大多數人對此案,甚至加密貨幣都沒有太多了解,明天將會從名單中選出 12 名陪審員和 6 名替代陪審員,這些人將決定 SBF 最終結局將會是入獄還是無罪釋放。 SBF 都在幹嘛 根據現場記者的說法,SBF 今天在法庭上的表顯與之前大多數聽證會上的表現大同小異。這次出庭時並沒有戴著手銬,其本人穿著一套不太合身的灰色西裝,與律師團幾乎融為一體,過往標誌性的捲髮也剪短了。而這一整天的時間,他都在筆記型電腦上安靜地打字,和與他的法律顧問交談。 第二天庭審將會決定陪審團成員,而審判本身可能會在陪審團選擇結束後開始。控方預計開庭陳述時間約 25-30 分鐘,辯方預計需要 35-40 分鐘,第一批證人應在當天稍晚出庭。 (封面圖來源:Tiffany Fong)
  • 09:59

    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在 X 平台現身發文引發社群騷動!背後真相為何?

    中本聰現身? 昨天,一個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 X(原 Twitter)平台上發文,引發社群騷動,該帳戶自 2018 年 10 月 31 日以來一直處於沈睡狀態,卻在昨天突然發文: 「比特幣是一種條件機器(Predicate machine)。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我們將探討白皮書中未明確提及的不同方面。這些方面都是比特幣的一部分,且非常重要。其中一些觀念在早期有所涉及;現在是時候進一步解釋和闡述了。」 此文一出立即引發社群騷動,中本聰更因此成為 X 平台熱搜關鍵字,難道是中本聰回來了嗎? 「Satoshi 帳戶」的真相 事實上,這個 Satoshi 帳戶似乎並非出自中本聰本人之手。目前社群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該帳號由一位名叫 Andy Rowe 的用戶運營的,他早在 2018 年就表示自己透過該帳號發布一系列中本聰的名言。當時,社群還向 Andy Rowe 延續中本聰精神的做法表達感謝。 https://twitter.com/andyrowe/status/1013618469995204608 另一種說法與 X 的註釋相同,Satoshi 帳戶原本確實屬於 Andy Rowe,但由於 Andy Rowe 是澳本聰(Craig Wright)的狂熱粉絲(從 Andy Rowe 的推特就能明顯看出來),因此將該帳號的控制權移交給了 Craig Wright。 不久前才離職的 nChain 公司(Craig Wright 是該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執行長 Christen Ager-Hanssen Craig Wright 也發文證實此說法。 https://twitter.com/agerhanssen/status/1708911279044170050?s=20 此前,Christen Ager-Hanssen Craig Wright 曾在離職時公開表示自己不再相信 Craig Wright 是中本聰,並直言 Craig Wright 將輸掉所有訴訟案。 社群呼籲刪除帳號 但無論是 Craig Wright 還是 Andy Rowe,這個帳號都不屬於中本聰本人,這對比特幣基本教義派而言,無疑是一種褻瀆行為。因此許多人都以「違反平台的服務條款,不得盜用個人、團體或組織的身份」為由,要求 X 平台主動刪除這些假冒他人的帳號。 且除了 Satoshi 帳號以外,Bitcoin 帳號也應該被一並刪除,因為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沒有任何人能夠代表它發言。社群成員 Pledditor 在平台上發文說道: 「你不能冒用他人的身份,除非你明確表示你是一個模仿帳號。這與偽造一個『Tesla』或『Elon Musk』帳號的行為沒有什麼不同。」 https://twitter.com/Pledditor/status/1708969096711127550
  • 08:48

    紐約南區地方法官駁回 SEC 對 Ripple 判決提交的「中間上訴」動議

    SEC 提交「中間上訴」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負責審理 Ripple 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訴訟案的美國紐約南區地方法官 Analisa Torres 於 7 月份裁定Ripple 的「盲售」行為(即該公司使用一種算法在交易所上向身份不明的投資人出售 XRP)不符合證券法中投資合約的定義,因為買家無法明確知道所支付的錢是流向 Ripple 還是其他 XRP 賣家。(但同時法官也裁定,其他向機構投資人直接銷售的代幣都是證券,因此 SEC 實際上也獲得了部分勝利。) 對此,SEC 律師辯稱,法院處理 Ripple 案件的方式可能會對其他未決訴訟產生重大影響,例如監管機構與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Binance 和 Coinbase 之間的訴訟。因此,SEC 於 8 月提出「中間上訴」申請,打算專門針對這種程序化銷售以及「其他分銷」方式,包括提供和銷售 XRP 以交換商品和服務,所做出的裁決提出上訴。 法官駁回 SEC 上訴動議 然而,根據最新命令,Analisa Torres 法官拒絕了 SEC 提出的上訴申請,並指出該機構並未證明該上訴將「實質性地推動訴訟的最終結果」。Analisa Torres 在文件中說道: 「由於上述原因,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批准中間上訴的動議被駁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出的中止請求也因沒有實際意義而被駁回。」 全案的審判日定於 2024 年 4 月 23 日。Torres 表示,Ripple 和 SEC 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提交審前文件。  XRP 反彈後急跌 消息釋出後,XRP 價格今晨一度出現顯著反彈,但隨著整體市場回調,XRP 的大部分漲幅也被抹平。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