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12/30 星期一

  • 18:30

    OKX 上線 2024 年度報告,曬專屬稱號瓜分 3636 USDT 大獎

    據官方消息,OKX 2024 年度報告現已正式上線。用戶不僅可解鎖個人專屬年度稱號,還能參與活動瓜分 3636 USDT 獎金池。用戶按照 OKX 中文在 IG、X、Threads 發佈的活動規則,分享交易所或 Web3 年度報告,並完成指定轉發任務,即有機會獲得 USDT 獎勵。此外,OKX 的 Web3 年度賬單不僅可以查看其他錢包的帳單,還可免費領取限量 NFT。 據悉,OKX 本次年度報告含蓋交易所和 Web3 錢包兩大版塊,以多維度、多樣化的數據直觀呈現用戶全年交易歷程,幫助用戶全面覆盤與總結。用戶升級 OKX APP 至 6.69.0 及以上版本,即可立即查看專屬年度報告,參與活動贏取驚喜大獎。 活動連結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7:34

    AI agent 專案 ai16z 考慮調整代幣經濟學,並推出 Layer 1 區塊鏈

    根據 The Block 報導,基於 AI 代理(AI agent) 賽道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 ai16z 正在探討調整其代幣經濟學,並可能推出一條 Layer 1 區塊鏈。該團隊已與貢獻者展開初步討論,以改善其代幣的價值累積機制。ai16z 最新的治理考量包括分階段全面改革其代幣經濟學。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儘管 DAO 在 ai16z 的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但 ai16z 的運營並非完全由 DAO 管理。核心開發團隊仍在 ai16z 方向上擁有較大影響力,但開發者強調專案採取協作與開源的開發模式。 討論中的改革計劃包括質押機制,允許為代幣持有者提供額外福利,例如搶先體驗新功能以及獲取平台費用的部分收益分成。2025 年第一季度,該專案還計劃推出一個類似 pump.fun 的代幣發行平台。這個平台可能成為基於「Eliza 開發框架」部署 AI agent 的核心,並將其原生代幣作為代理之間互動的基礎貨幣。 「Eliza 開發框架」允許開發者創建自己的 AI 代理,其使用 TypeScript 構建,具有跨平台兼容性,能夠在多個區塊鏈網路和社交媒體應用中實現互動。 根據相關文件,該發行平台可能會實施多種價值捕獲機制,包括發行費用、ai16z 代幣質押以獲取訪問權限,以及策略性流動性池配對等。此外,根據貢獻者分享的文件,ai16z 還考慮推出一條專為 AI 應用設計的 Layer 1 區塊鏈。 截至撰寫本文時,ai16z 代幣的市值曾在週末達到 15 億美元,目前小幅回落至約 14.6 億美元。
  • 14:26

    缺乏監管牌照!馬來西亞監管機構勒令 Bybit 停止運營及廣告宣傳

    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SC)對加密貨幣交易所 Bybit 及執行長 Ben Zhou 採取了執法行動,原因是該平台在未經適當註冊的情況下運營加密資產交易平台。 根據 The Block 報導,監管機構於週五發布公告,命令 Bybit 暫停其在馬來西亞的網站、移動應用程式或任何其他數位平台。該公司須從 12 月 11 日起的 14 個工作日內完成相關操作。此外,Bybit 也被要求停止向馬來西亞投資人進行任何廣告活動,並關閉其面向馬來西亞用戶的 Telegram 支持群組。監管機構在聲明中表示: 「此決定是出於對該平台遵守當地監管要求以及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擔憂。根據《2007年資本市場與服務法》第7(1)條,未獲得證券委員會註冊為認可市場運營商(RMO)而運營數位資產交易所(DAX)屬於違法行為。」 事實上,自2021年7月起,Bybit 和 Ben Zhou 便已因相同的監管違規行為被納入監管機構的投資者警示名單。 監管機構指出,Bybit 已按照指示遵守相關執法行動。此外,證監會提醒投資者,在未註冊的平台上交易加密貨幣,將不受馬來西亞證券法的保護,且恐面臨更高的金融犯罪風險。目前,馬來西亞共有六家註冊的加密資產交易所獲准運營,且都是在馬來西亞境內運營的交易所。 Bybit 在其Bybit 馬來西亞 Telegram 頻道上發文表示: 「我們理解這可能會給您帶來一些不便。一旦我們獲得適當的牌照,我們期待未來能再次與您聯繫。」 近兩年,Bybit 因為監管因素,宣布退出在多個國家的運營,其中包括:法國、加拿大、英國、香港。
  • 13:53

    鏈上數據表明以太幣長期持有者還沒跑,比特幣卻在緩慢出逃?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平台 IntoTheBlock 在最新發布的推文中分享了過去一年間,比特幣和以太坊的長期持有者百分比圖表。 數據顯示,當前比特幣長期持有者比例為 62.31%,而以太幣長期持有者的比例為 75.06%,雖然比特幣長期持有者在所有持有者中的佔比有所下降,但以太幣持有者的比例卻有所上升,自年初開始就超過了比特幣。 然而,部分分析師認為,這一趨勢所呈現的是由於以太幣價格表現較差,導致長期持有者缺乏出場機會,而非市場對以太幣的看漲程度大於比特幣。 不過,根據 GTRadar 上週發布的報告顯示,以太幣歷年來在 Q1 的回報率最高,再加上比特幣的市值佔比目前已處於相對高點,以及更有利於創新的監管環境等因素,2025 第一季度的以太幣表現仍然值得期待。
  • 12:49

    a16z Crypto 批評美國新《經紀商報告規則》違憲,恐扼殺 DeFi 創新

    近日,a16z Crypto 監管負責人 Michele Korver 發表聲明,強烈反對美國財政部(USTreasury)最新發布的新經紀商報告規則,認為這項規則將給DeFi技術開發者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和法律風險,可能扼殺創新,並驅使 DeFi 企業和技術開發者轉移到其他更具包容性的司法管轄區。 https://twitter.com/MicheleKorver/status/1873371589644828857 Michele Korver 表示,a16z Crypto 始終堅信去中心化金融(DeFi) 能夠使金融服務和數位經濟變得更加可及、高效、互通、可靠,並更以消費者為中心。然而,美國財政部於近日所發布之未經充分公開討論的經紀人報告規則,卻對這一願景構成了直接威脅。該規則不僅增加了不必要的合規負擔,還可能使美國在全球 DeFi 競爭中處於劣勢。 原因在於,新規則將「經紀商」重新定義為提供「促成服務」(facilitative service)的個體或機構。根據規則,開發者如果創建能「協助」完成交易的工具或軟體,就可能被視為經紀商。這意味著,開發智能合約、錢包軟體或 DeFi 協議的開發者,甚至單純發布程式碼的個人,都可能被認定為「經紀商」。 這將迫使 DeFi 開發者和基礎設施提供者(例如錢包開發者、去中心化交易所協議開發者)必須執行傳統的「了解你的客戶」(KYC)流程。對於大多數 DeFi 工具而言,這在技術上不切實際,並可能扼殺創新。 為了回應這一威脅,a16z Crypto 宣布支持由 DeFi 教育基金、區塊鏈協會和德州區塊鏈委員會聯合提起的民事訴訟。 這項訴訟將挑戰美國財政部、財政部長 Janet Yellen 以及美國國稅局(IRS),指控這項規則超出了財政部的法定權限,違反了《行政程序法》(APA),並且違憲。 Michele Korver 表示: 「DeFi 開發者應該感到安心,因為業界的法律專業人士正在全力保護這項技術。我們將在所有戰線上奮鬥,包括在法庭上、國會中,以及與即將上任的行政部門合作。」
  • 12:11

    Galaxy Research 2025 年預測:比特幣衝擊 18.5 萬鎂,以太幣突破 5,500 鎂

    作者:Galaxy Research 編譯:深潮TechFlow 來自@glxyresearch的2025 年加密貨幣預測,涵蓋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價格走勢、ETHBTC 比率、Dogecoin 和DOGE、穩定幣、DeFi、L2 解決方案、政策、風險投資等領域。以下是我們剛剛分享給@galaxyhq客戶和合作夥伴的預測內容: 比特幣價格預計在 2025 年上半年將突破 15 萬美元,第四季達到或超過 18.5 萬美元 機構、企業以及國家層級的採用將成為推動比特幣價格在 2025 年創新高的主要動力。自誕生以來,比特幣的升值速度一直快於所有其他資產類別,尤其是標普 500 和黃金,這一趨勢將在2025 年延續。預計比特幣的市值將達到黃金市場總市值的 20%。 - @intangiblecoins 美國現貨比特幣ETP 的總資產管理規模(AUM) 將在2025 年突破2,500 億美元 2024 年,比特幣 ETP 產品吸引了超過 360 億美元的淨流入,成為史上表現最好的 ETP 產品組合。許多全球頂級對沖基金(如 Millennium、Tudor 和 DE Shaw)都選擇了比特幣 ETP,根據 13F 文件顯示,威斯康辛州投資委員會(SWIB) 也持有相關部位。短短一年內,比特幣 ETP 的 AUM 距離超越美國所有實體黃金ETP 的總規模僅差 240 億美元(19%)。 - @intangiblecoins 比特幣將在 2025 年再次成為全球資產中風險調整後表現最優秀的資產之一 比特幣的卓越表現不僅得益於創紀錄的資金流入,還受到 2024 年價格上漲的推動。根據風險調整後的收益指標,比特幣在全球資產中排名第三,僅次於少數頂級資產。而 MicroStrategy,這家自稱「比特幣金庫」的公司,其夏普比率表現尤為突出。 - @intangiblecoins 至少一個頂級財富管理平台將在 2025 年建議客戶配置 2% 或更高比例的比特幣 由於投資熟悉期、內部教育及合規要求等因素,目前尚無主要財富管理公司在其投資建議組合中正式包含比特幣配置。但這局面將在 2025 年發生改變,這將進一步推動美國現貨比特幣 ETP 的資金流入和 AUM 成長。 - @intangiblecoins 五家納斯達克 100 公司和五個國家將宣布將比特幣納入其資產負債表或主權財富基金 無論是出於戰略需求、投資組合多樣化,還是貿易結算的考慮,比特幣都將逐步進入主要企業和國家級投資者的資產負債表。尤其是非對齊國家、擁有大型主權財富基金的國家,甚至是與美國對立的國家,將透過挖礦或其他方式積極取得比特幣。 - JW 比特幣開發者將在 2025 年就下一次協議升級達成共識 自 2020 年以來,比特幣核心開發者一直在討論如何透過引入操作碼(opcode) 來增強交易的可程式性。截至 2024 年底,最受支援的操作碼包括 OP_CTV (BIP 119) 和 OP_CAT (BIP 347)。儘管比特幣的軟分叉共識極為罕見且耗時,但預計在 2025 年將達成一緻,共同推動 OP_CTV、OP_CSFS 和/或 OP_CAT 的引入。不過,該升級不會在 2025 年啟動。 - @hiroto_btc 超過一半市值排名前 20 的上市比特幣礦企將在 2025 年宣布轉型或與超大規模運算(hyperscalers)、AI 或高效能運算 (HPC) 公司建立合作關係 隨著 AI 對運算需求的激增,比特幣礦工將逐步改造現有設施、建造新基礎設施,或與 HPC 公司共同部署礦場。這種趨勢將限制全球算力的年增長率,預計到 2025 年底,全球算力將達到 1.1 zetahash。 這些預測為我們勾勒出 2025 年加密貨幣市場的可能藍圖,既充滿機遇,也伴隨挑戰。 - @intangiblecoins、@SimritDhinsa 比特幣 DeFi 市場規模預計將在 2025 年實現翻倍成長 截至 2024 年底,已有超過 110 億美元的包裝比特幣(如 WBTC)被鎖定在 DeFi 智能合約中。其中,超過70% 的鎖定比特幣被用作借貸協議的抵押品。此外,透過比特幣最大的質押協議 Babylon,還有約 42 億美元的存款。目前比特幣 DeFi 市場的總估值為 154 億美元,預計到 2025 年將實現顯著成長。這一增長將來自多個方向,包括以太坊 L1/L2 上的現有 DeFi 協議、比特幣 L2 上的新 DeFi 協議,以及類似 Babylon 的質押層。預計市場翻倍的關鍵驅動因素包括:cbBTC 供應年增 150%、WBTC 供應增加 30%、Babylon 的TVL 達到 80 億美元,以及新的比特幣 L2 網路實現 40 億美元的 DeFi TVL。 - @hiroto_btc 預計以太幣價格在 2025 年將突破 5,500 美元 隨著 DeFi 和質押領域的監管壓力減輕,以太坊將在 2025 年創下歷史新高。DeFi 與傳統金融的合作可能會在新的監管沙盒環境中展開,這將使傳統資本市場能夠更深入地探索公共區塊鏈,而以太坊及其生態系統將成為主要受益者。同時,企業將逐步嘗試基於以太坊技術的 Layer 2 網路。一些基於公共區塊鏈的遊戲可能會找到產品市場契合點,而NFT 交易量也將迎來顯著反彈。 以太坊質押率預計在 2025 年超過 50% 美國政府可能會為加密產業提供更明確的監管指導,例如允許現貨 ETH ETP 質押部分持有的 ETH。明年對質押的需求將持續成長,到 2025 年底,質押的以太坊數量可能超過其流通供應量的一半。這將促使以太坊開發者更認真地考慮調整網路的貨幣政策。同時,質押率的上升將進一步推動對質押池(如 Lido 和 Coinbase)以及再質押協議(如 EigenLayer 和 Symbiotic)的需求和價值流入。 - @christine_dkim ETH/BTC 比率將在 2025 年跌至 0.03 以下,但年底將回升至 0.06 以上 ETH/BTC 比率是加密市場最受關注的交易對之一。自以太坊在 2022 年完成「合併」升級並轉向權益證明後,該比率持續下滑。然而,預計監管環境的變化將特別支持以太坊及其應用層,尤其是 DeFi,從而重新點燃投資者對全球第二大區塊鏈的興趣。 - @intangiblecoins L2 的經濟活動將在 2025 年超過其他 Alt L1 網絡 L2 網路的費用佔比(目前為中個位數)預計將在年底超過 Alt L1 總費用的 25%。隨著 L2 網路在年初接近擴展極限,交易費用可能頻繁飆升,迫使網路調整 gas 限制和 blob 市場參數。然而,技術解決方案(如Reth 用戶端或 Arbitrum Stylus 等替代虛擬機器)將提升 Rollup 的效率,並保持交易成本在可接受範圍內。 - @FullNodeChuck DeFi 或將在 2025 年進入“分紅時代”,鏈上應用預計將向用戶和代幣持有者分配至少10 億美元的價值 隨著 DeFi 監管逐步明晰,鏈上應用的價值共享機制將會擴展。像 Ethena 和 Aave 這樣的計畫已經開始討論或透過提案實施費用機制,這將使用戶能夠直接受益。其他先前反對此類機制的協議(如 Uniswap 和Lido)可能會因監管明確性和競爭壓力而重新評估其立場。更寬鬆的監管環境和鏈上活動的增加表明,協議可能會以更高的頻率進行回購和直接收入分配。 - @ZackPokorny_ 鏈上治理或將在 2025 年重新煥發活力,應用將嘗試基於未來學的治理模型 預計鏈上治理的活躍投票者總數將增加至少 20%。鏈上治理長期以來面臨兩個主要問題:參與率低和投票缺乏多樣性(大多數提案以壓倒性優勢通過)。然而,隨著監管壓力的緩解以及 Polymarket 的成功,這兩個問題有望在 2025 年得到改善。屆時,更多應用將從傳統治理模型轉向未來學治理模型,進而提升投票多樣性並優化治理效果。 - @ZackPokorny_ - @FullNodeChuck - @hiroto_btc 預計全球四大託管銀行將在 2025 年開始提供數位資產託管服務 美國貨幣監理署(OCC) 計劃為國家銀行提供託管數位資產的政策路徑,這將推動全球四大託管銀行——BNY Mellon、State Street、摩根大通和花旗銀行——在 2025 年推出數位資產託管服務。 - @intangiblecoins 預計 2025 年將推出至少十種由傳統金融支持的穩定幣 從 2021 年到 2024 年,穩定幣市場快速成長,目前已有 202 個項目,其中一些與傳統金融(TradFi) 建立了緊密聯繫。不僅專案數量在增加,其交易量的成長速度也遠超傳統支付網絡,例如 ACH(年增長約1%)和Visa(年增長約7%)。 2024 年,穩定幣正逐步融入全球金融體系。例如,美國許可的 FV 銀行已支援直接穩定幣存款,而日本三大銀行則透過 Pax 計畫與 SWIFT 合作,以實現更快、更低成本的跨境資金轉移。支付平台也在積極建立穩定幣基礎設施,例如 PayPal 在 Solana 區塊鏈上推出了 PYUSD 穩定幣,而 Stripe 收購了 Bridge 公司以原生支援穩定幣。此外,資產管理巨頭如 VanEck 和 BlackRock 也在與穩定幣專案合作,積極佈局這一領域。隨著監管環境逐漸明晰,傳統金融機構將進一步將穩定幣整合到其業務中,以搶佔市場先機並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 JW 穩定幣供應總量預計將在 2025 年翻倍,超過 4,000 億美元 穩定幣在支付、匯款和結算領域的應用正在快速成長。隨著對現有穩定幣發行方以及傳統銀行、信託和託管機構的監管逐步清晰,預計 2025 年穩定幣供應量將迎來爆發性成長。 - @intangiblecoins Tether 的市佔率預計在 2025 年跌破 50%,受到收益型穩定幣的挑戰 Tether 將其 USDT 儲備的收益收入用於資助投資組合,但其他穩定幣發行方和協議透過收益分成的方式吸引用戶,這將使現有用戶從Tether 轉向收益型解決方案。例如,Coinbase 在其交易所和錢包餘額上支付的USDC 獎勵將成為強大的吸引力,不僅推動整個 DeFi 領域,還可能被金融科技公司整合以啟用新的商業模式。作為應對,Tether 可能會開始將抵押資產的收益分配給 USDT 持有者,甚至可能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收益型產品,例如一種市場中性穩定幣。 - @FullNodeChuck 加密創投(VC) 總資本投資預計將在 2025 年超過 1,500 億美元,年增幅超過 50% 隨著利率下降和加密監管環境的改善,投資者對創投的興趣將顯著增加,推動創投活動的激增。加密創投的籌資歷史上一直落後於更廣泛的加密市場趨勢,而未來四季可能會出現「追趕」現象。 - @hiroto_btc、@intangiblecoins 穩定幣立法預計將在 2025 年通過美國國會兩院並由川普總統簽署,但市場結構立法可能不會通過 一項為穩定幣發行方制定註冊和監管框架的立法預計將在兩黨支持下通過,並在 2025 年底前簽署成為法律。美元支持的穩定幣供應的成長將鞏固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並進一步促進美國國債市場的發展。結合對銀行、信託和託管機構限制的放寬,穩定幣的採用預計將顯著增長。然而,市場結構立法(例如為代幣發行方和交易所製定註冊、披露和監管要求,或調整 SEC 和 CFTC 的現有規則以涵蓋這些實體)因複雜性較高,預計不會在 2025 年完成並簽署成為法律。 - @intangiblecoins 美國政府預計不會在 2025 年購買比特幣 美國政府預計不會在 2025 年購買比特幣,但可能利用現有儲備建立庫存,並在政府部門和機構間推動擴大比特幣儲備政策的討論。 - @intangiblecoins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預計將對 Prometheum 展開調查 Prometheum,這家先前不為人知的經紀商,在 2023 年突然獲得了一種全新的經紀商牌照,並公開支持SEC 主席 Gensler 關於數位資產證券地位的觀點,這一情況引發了廣泛質疑。其 CEO 在國會聽證會上受到共和黨議員的質疑,而根據 FINRA 記錄,Prometheum 的替代交易系統 (ATS) 尚未進行任何交易。共和黨人已呼籲司法部和 SEC 調查 Prometheum 是否“與中國有聯繫”,同時有人指出其籌資和財務報告中存在不規範行為。無論是否展開調查,預計「特殊目的經紀商」牌照將在 2025 年被廢除。 - @intangiblecoins Dogecoin 或將在2025 年首次突破1 美元,市值預計達到1000 億美元 作為全球最知名、歷史最悠久的迷因幣(memecoin),Dogecoin 的市場表現將在2025 年達到新的高峰。然而,其市值的巔峰可能會被「政府效率部門」的預算削減金額所超越。該部門預計將在2025 年識別並成功實施超過Dogecoin 市值高峰的削減措施。 - @intangiblecoins 聲明: Galaxy 和/或 Galaxy Research 的成員持有比特幣、以太坊和 Dogecoin。許多預測未被分享,也有更多預測可以被提出。這些預測並非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包括 Galaxy 證券)的要約、推薦或邀請。這些預測僅代表 Galaxy Research 團隊截至 2024 年 12 月的觀點,不一定反映 Galaxy 或其任何關聯方的立場。這些預測不會更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潮TechFlow。)
  • 11:30

    比特幣可持續能源使用率超 50%,馬斯克會兌現承諾恢復特斯拉比特幣支付?

    比特幣可持續能源使用率達56.76% 隨著比特幣挖礦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已顯著提升。根據 Woocharts 的數據顯示, 自 2021 年 4 月以來,比特幣清潔能源使用量呈現穩步增長趨勢,數據涵蓋了風能、太陽能、水力以及核能等多種能源來源。這些可持續能源的佔比已突破 50% 的里程碑達到 56.76%,對於比特幣行業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這一數據使得社群紛紛在平台上發文,要求兌現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早先關於「恢復特斯拉接受比特幣支付」的承諾, 特斯拉與比特幣支付的承諾 回顧2021年,特斯拉曾購買 15億美元的比特幣,並宣布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然而,由於比特幣挖礦的高能耗問題,特斯拉很快暫停了該支付選項。馬斯克當時表示,如果比特幣挖礦的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 50%,特斯拉將重新開放比特幣支付。 數據可信度存疑ㄌ 不過,事情恐怕不會這麼順利。首先,Woocharts 的數據圖並非經過嚴謹的數據來源與計算所產生,因此很難說服馬斯克該數據能夠反映當前比特幣挖礦環境的現況。再者,該數據事實上早在 2022 年中旬就已經突破 50%,但這兩年馬斯克與特斯拉始終沒有任何動作。
  • 10:40

    微策略創辦人再發預告文,今天還會宣布增持比特幣?

    微策略創辦人 Michael Saylor 於昨晚再次發布 SaylorTracker 數據統計平台的相關推文,這已是他連續第八周發布,過去他都會選擇在週日發布,並於隔天(週一)宣布微策略額外收購比特幣的消息。 https://twitter.com/saylor/status/1873353661537284211 自 Michael Saylor 首次發布 SaylorTracker 數據以來,微策略已增持約 19.2 萬顆比特幣。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社群傳言微策略即將進入財報發布前的禁售期,這有可能會導致微策略在 4~6 週的時間內不得出售股票,並影響其連續數週的比特幣收購計畫。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