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2/17 星期一

  • 22:23

    匿名工程師斥資 2,144 ETH 向外界傳送訊息:人民將因腦機介面晶片成為奴隸

    根據 Onchain Lens 分享的資訊顯示,一位名叫「Hu LeZhi」的不知名工程師透過多筆交易向外界傳遞訊息,其中有 600 顆 ETH 被轉入黑洞地址,相當於燒毀、1,411 顆 ETH 轉入慈善機構,另有 133 顆轉入以太坊基金會。 其在交易中留言寫道: 「目前,一種新的犯罪模式正在出現,它通過奴役受害者,使其慾望與感知逐漸被剝奪,直到最終完全成為數字機器的奴隸。如果有一天我陷入這種狀態的最終階段,我會選擇離開這個世界。腦機介面晶片已經被大規模軍事部署。所有軍事強權都在利用基站、無線電和奈米腦機介面晶片來控制所有公民。」 在其他交易中,該錢包地址還進一步留下其他訊息: 「隨著腦機介面和讀心技術不斷發展,出現了一種新的犯罪模式:野生動物淪為數位機器的傀儡或完全的奴隸。」 「寬德投資的老總:馮鑫,徐禦之使用腦機武器迫害了所有公司員工以及前員工,甚至他們自己本身也是受控者。」
  • 18:16

    Jack Dorsey 被指認是中本聰,比特幣創造者之謎再掀討論 

    財經新聞網站 deBanked 的總裁兼主編 Seán Murray 提出了一系列證據,試圖證明推特(現為 X)與 Square(現為 Block)創辦人 Jack Dorsey 可能是比特幣(Bitcoin)的匿名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但他的一些論點受到加密社群的質疑。 生日、時間戳與暴力破解地址 Jack Dorsey 曾在 2020 年 4 月接受電腦科學家兼 Podcast 主持人 Lex Fridman 採訪時否認自己是中本聰,他說:「不是。如果我是,我會告訴你嗎?」 然而,Murray 認為 Dorsey「可能」就是中本聰,並指出 Dorsey 至少從 1996 年在大學學習電腦科學時就已展現出密碼龐克(Cypherpunk)的傾向,例如穿著 Hashcash 發明人 Adam Back 的 RSA T恤,後來在 2001 年寫了一段宣言,提到要在世界上不留痕跡地留下印記。 最值得注意的觀察之一是,據稱比特幣第一筆交易發生在 Dorsey 母親生日當天(1 月 11 日),而中本聰挖出的最後一個比特幣區塊發生在 Dorsey 父親生日當天(2010 年 3 月 5 日)。 然而,BitMEX 交易所研究部門 BitMEX Research 對此表示質疑,他們指出,隨著 Patoshi 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衰減,很難知道中本聰何時挖出區塊。 Murray 還宣稱中本聰在 Dorsey 生日當天(11 月 19 日)註冊了比特幣論壇,並指出,最初的比特幣原始碼文件的時間戳皆顯示為凌晨 4 點(儘管不清楚時區),而這個時間據稱曾出現在 Dorsey 的推特個人簡介中。 此外,Murray 認為中本聰曾用「暴力破解」來創建比特幣地址,其中一個地址以「jD2m」開頭,他聲稱這代表「Jack Dorsey 2 Mint」,指的是 Dorsey 以前在舊金山 2 Mint Plaza 的住所。 https://twitter.com/financeguy74/status/1890850549035110558 稱中本聰曾洩露自己所在位置 Murray 還提到中本聰的「GMX 」電子郵件在 2014 年 9 月 8 日被駭客入侵,駭客試圖透過分享他知道中本聰與密蘇里州聖路易市的關係來勒索中本聰,而 Dorsey 就來自聖路易。 此外,Murray 聲稱中本聰在 2009 年 1 月 10 日「不小心」登入了 Internet Relay Chat,並顯示了一個位於加州的真實 IP 位址,這與推特總部所在地以及 Dorsey 長時間居住的地方相吻合。 中本聰的消失與維基解密調查的關聯 2010 年 12 月 5 日,中本聰曾在比特幣論壇上發文,敦促人們不要向維基解密(WikiLeaks)捐贈比特幣,Murray 指出,推特公司在 9 天後(12 月 14 日)收到了一份「秘密的法院命令」,要求其交出與維基解密相關的所有資訊。當時,Dorsey 雖然不是推特的執行長,但仍在董事會中。 Murray 還聲稱中本聰最後一次登入比特幣論壇的日期是 2010 年 12 月 13 日,正好是在推特被法院要求交出維基解密訊息的前一天。 社群的批評 Murray 從去年 2 月就在整理關於 Dorsey 是中本聰的證據,並發表在其網站上,而 Dorsey 尚未對其論點做出回應。 正如其他關於中本聰身份的論點一樣,Murray 的說法也受到了許多人的質疑。一些 X 用戶指出,很難相信中本聰作為一個抗審查貨幣的創造者,會在後來選擇進行訊息審查,正如 Dorsey 的推特在美國政府干預後所做的那樣。也有人對於中本聰是否會在公開場合穿著印有「Satoshi」字樣的衣服表示懷疑,更不用說是在超級盃這樣的大型賽事中(Dorsey 在 2024 年這麼做)。 去年 10 月,HBO 紀錄片《Money Electric:比特幣之謎》指認加拿大軟體開發人員 Peter Todd 就是中本聰,但 Todd 已予以否認。除了 Peter Todd 之外,常被人懷疑的人選包括技術專家 Nick Szabo、已故密碼學家 Hal Finney 和區塊鏈技術公司 Blockstream 創辦人 Adam Back——他們都曾否認自己是中本聰。 資料來源
  • 17:40

    幣安交易所要賣掉了?何一出面回應

    近日,社群出現加密貨幣市場最大交易所幣安即將出售的聲音,這些消息來源並沒有具體證據,而是來自「口耳相傳」,甚至聲稱潛在買家可能是貝萊德。 對此,幣安共同創辦人何一在社群平台上回應道: 「所以友商的危機公關策略就是大量買稿造幣安的謠言轉移注意力?自比特幣價格突破新高,交易平台作為生態驗證成立的商業模型,按照投資的頭部原則,每個月都會有機構來問幣安是否接受投資和合作,我們不排除引入戰略合作夥伴,也開放併購,如果有其他交易平台有出售計劃歡迎聯繫。」
  • 17:03

    FTX 拍賣的 SOL 將於 3 月 1 日迎來大額解鎖,20.6 億美元拋壓頂得住嗎?

    根據推特分析師 @ai_9684xtpa 分享的數據顯示,FTX 破產拍賣的 1,120 萬顆 SOL 將在 3 月 1 號解鎖,總價值約 20.6 億美金。為了籌集資金償還債權人,FTX 重組團隊在過去三次拍賣中累計出售了 4,100 萬顆鎖倉的 SOL,其中前三大買家分別為: Galaxy Digital,在 64 美元買入 2552 萬顆,回報率 187%。 Pantera 及其他買家:在 95 美元買入 1367 萬顆,回報率 93%。 Figure 及其他買家:102 美元買入 180 萬顆,回報率 80%。 FTX 當時拍賣這些 SOL 總計換得 29.3 億美金,如今價值已漲至 75 億美金。這批鎖倉的 SOL 主要來自 Alameda Research 過去向 Solana 基金會與 Solana Labs 購買的持倉,都存在鎖倉限制,主要在 2021 年~2028 年這段期間線性解鎖。如今即將迎來的是第一次的大額解鎖,而市場在當前的環境下,能否消化這麼龐大的拋壓值得投資人深思。
  • 13:31

    以太坊 L1 交易費用與 Solana 差距創新低,週末一度只相差 0.28 美元

    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的高管 Conor Grogan 週一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以太坊(Ethereum)Layer 1 網路的平均交易成本在上週末達到與 Solana 平均交易成本最接近的水準,在某一小時內僅相差 0.28 美元。 根據 Grogan 分享的圖表,在 2 月 15 日 7:00 時,以太坊的平均交易費用約 0.2949 美元,僅比 Solana 高出 0.28 美元。Grogan 還表示,在「Libra 事件」期間的多個時段,Solana 上的兌換(Swap)成本甚至比以太坊 Layer 1 還要貴。 https://twitter.com/jconorgrogan/status/1891324917871779944 Grogan 補充說,在 2022 年高峰時(無聊猿元宇宙遊戲 Otherside 舉辦 NFT 土地銷售活動時),以太坊的交易成本在某個小時內比 Solana 高出 3500 美元,而在該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則高出 20 至 70 美元。
  • 13:12

    如何制裁作惡的 KOL 與陰謀集團?Cobie: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散戶渴望「大騙局」

    由於 LIBRA 迷因幣的鬧劇,讓 KOL(不僅限於幣圈,而是包括娛樂圈、政治圈、金融圈)作惡收割的行為再次成為社群討論的話題。 社交層能否制裁惡人? samczsun 在社群平台上拋出問題,認為應該要創建一種機制或規則讓這些 KOL 或陰謀集團因為他們的行為而承擔相應的責任。 「如果我們能夠達成共識,認為由內部人操縱的迷因幣是不好的,那麼為什麼不從正式排斥所有參與者開始?這樣在短期內,一次性的獲利將無法彌補被社群排除的代價,而從長遠來看,這種行為將完全無法獲利。」 對此,Solana 創辦人 Toly Yakovenko 認為,KOL 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跟誰打交道,也不清楚自己在發布什麼內容。基本上只是有人告訴他們的經濟人:「如果你發這條推文,你就能拿到 $Y」。但基本上,過去做過這些事的 KOL 們,已經因爲推廣劣質產品而遭受聲譽損害。 samczsun 對於這樣的答案並不甘心,並表示必須找出一套解決方案,而不是兩手一攤說,阿反正 KOL 不能負責任,因為這是他們經紀人的工作;經紀人不能負責任,因為陰謀集團太聰明了;陰謀集團不能負責任,因為這根本辦不到。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針對這一議題,幣圈知名人士 Cobie 也加入討論。其表示他不相信有什麼有效的方式能夠在社會上羞辱那些無恥的人。 Cobie 表示,這種情況從他接觸加密貨幣以來就一直存在,只是現在的方式變得更高效、更明顯了。 每次只要有人因為作惡被公眾羞辱,他們都只是把這當成民粹話術。被指控的人會反過來指責別人,結果就是來來回回互相指控,甚至有些人因此變得更受歡迎。 「YouTube 上有些人已經連續三個市場周期在推廣詐騙項目了,儘管一直有人在揭露,但他們仍然非常受歡迎。加密貨幣的周期性特質導致這些人不斷補充新的受眾,因為老用戶離開了,新的韭菜又進來了。」 Cobie 進一步指出,他所知道的那些被社群「羞辱驅逐」的人,往往是那些相對有可信度、只是犯了一次錯誤,或者根本不需要靠這個賺錢的人,因為他們還有尊嚴,有羞恥心。而那些真正該被驅逐的人,他們心裡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而且已經選擇了這條路。揭露他們的行為並不會讓他們感到羞恥,只是威脅到他們的收入,所以他們會反擊。在沒有一個「真相仲裁者」的情況下,這場鬥爭永遠不會有結論。 「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本性可能需要超過 5 年的時間才會被大眾真正認清,而且還得是在他們自己變得疏忽大意的情況下。」 買家渴望「大騙局」 此外,Cobie 進一步指出,這些騙局的責任有一部分必須歸咎於買家/市場參與者自己。他們變得像飛蛾撲火一樣,主動衝進這些騙局,大多數人明知道這是騙局,但為了暴富仍然奮不顧身,他們只想押中一次暴漲,然後離開加密市場,這讓他們成為極易上當的目標。 如果真的要理性判斷,有 100 種方法可以辨別 Libra 是不合法的,但人們還是把它一路炒到 40 億美元,而那些沒有經紀機構管理的 KOL 則在價格頂部發文吹捧,因為他們自己也買了。 「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場關於『明顯詐騙項目』的博弈遊戲,只要有一點點像樣的包裝,吸引到足夠的注意力,就會有人衝進去。所以,羞辱這些人是沒用的,因為這些買家根本就是在懇求這類機會——儘管知道這是騙局,但他們仍然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下一個贏家。」 陰謀集團或 KOL 不會因為被羞辱就停止這些無恥的行為,如同過去有許多人寫過關於 「高FDV/低流通量 VC 幣」的批評文章,但當時任然沒有辦法阻止發行方採取相同的策略。因為羞辱沒有用,也無法阻止人群去買低流通量的代幣。 但為什麼現在散戶不買 VC 幣了?很簡單,因為「虧錢虧怕了」,換句話說,沒有辦法透過外部的方式阻止這些事情發生,只能靠散戶自己從中吸取教訓。
  • 12:04

    MeebCo 從 Yuga Labs 收購 NFT 系列 Meebits,將向持有者提供「Bits」獎勵

    由加密貨幣創投公司 1confirmation 支持的新公司 The Meebit Company(MeebCo)週末宣布已從無聊猿(BAYC)開發團隊 Yuga Labs 手中收購了以太坊 NFT 系列 Meebits。 Meebits 是由知名 NFT 系列 CryptoPunks 的創立團隊 Larva Labs 在 2021 年推出的 NFT,總量為 2 萬個。2022 年 3 月,Yuga Labs 宣布從 Larva Labs 收購 CryptoPunks 和 Meebits,如今 Meebits 再次易主。 交易的具體條款未公開,但新公司 MeebCo 的執行長 Sergio Silva(又稱「Sergito」)在接受《Decrypt》採訪表示,Yuga Labs 仍將持有 MeebCo 的股份。 Meebits 推出時正值 NFT 市場的快速增長期,儘管初期表現亮眼,但該項目的市場熱度未能如 CryptoPunks 那樣維持。Silva 表示,Meebits 原本被設計用於各種 3D 元宇宙平台和遊戲,但元宇宙的發展未能如預期般落地。他表示:「Meebits 的概念太超前了,它們只是還沒有被真正欣賞到。」 Bits 獎勵系統 在公布收購的同時,MeebCo 宣布推出了一個名為「Bits」的獎勵系統,讓 Meebits 持有者和社群成員能透過各種活動獲取 Bits 積分,從而提高社群參與度。根據聲明,現有的 Meebits 持有者將在未來幾週內根據持有時間獲得回溯性的 Bits 積分。 MeebCo 還宣布與 NFT 市場 OpenSea 合作,「在 OpenSea 上交易將是獲取 Bits 的眾多方式中的第一個」。在上週,OpenSea 宣布其新版平台 OS2 公測現已上線,並表示其 $SEA 代幣即將推出。 鑒於許多加密項目近幾年利用積分系統來作為代幣空投的依據,以及 Doodles 和胖企鵝(Pudgy Penguins)等 NFT 接連發幣,或許 Meebits 也在為未來的代幣發行做準備,但目前尚未有相關計畫公布。
  • 12:01

    Metaplanet 再次宣佈斥資 40 億日圓增持比特幣,總持倉突破 2,000 顆

    根據官方公告,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再次宣佈以 97673 美元(14,846,322 日圓)的均價增持 269.43 顆比特幣。截至目前為止,該公司共持有 2,031.41 顆比特幣,平均持倉成本約 80,552 美元。 Metaplanet 在公告中進一步指出,2024 年 7 月 1 日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公司的比特幣收益率為 41.7%;2024 年 10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該公司的比特幣收益率達到 309.8%;季度至今(2025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2 月 17 日),公司的比特幣收益率為 15.3%。 比特幣收益率(BTC Yield)是一項關鍵績效指標(KPI),反映了特定期間內總比特幣持有量與完全稀釋後流通股數之比率的變化百分比,包含微策略等公司都使用 「比特幣收益率」來評估其比特幣收購策略的績效。 根據交易數據顯示,Metaplanet 股價開盤後上漲超 6%,達 6,280 日圓。
  • 10:53

    阿根廷總統 Javier Milei 深陷 LIBRA 迷因幣醜聞:欺詐指控、內幕交易與政治清算

    阿根廷總統 Javier Milei 近期因與加密貨幣 LIBRA 代幣有關的詐欺醜聞,面臨嚴峻政治與法律挑戰。該幣自發行以來,價格在短短數日內暴跌 95%,導致大量投資者損失慘重,並引發對總統是否涉及「Rug Pull」詐欺行為的調查。總統本人則否認任何不當行為,並已將案件提交 阿根廷反腐敗辦公室(OA),展開正式調查。 總統背書 LIBRA,價格閃崩引發法律爭議 根據美聯社與多家媒體報導,阿根廷總統 Javier Milei 曾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公開支持 LIBRA 代幣,導致大量投資者湧入。然而,當該代幣價格迅速下跌時,市場隨即爆發恐慌拋售,最終造成 95% 的價值損失。 阿根廷律師 Jonatan Baldiviezo、經濟學家 Claudio Lozano 以及其他法律專業人士,於刑事法庭對總統提起詐欺訴訟,指控其在該代幣項目中發揮了關鍵推動作用,構成詐欺與內幕交易。 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 Arkham 提供的數據,LIBRA 代幣的資金流動當時存在高度集中的現象,70% 的代幣供應量集中在 2 個地址,其餘大部分籌碼也掌握在內部人士手中,顯示存在操控市場的高度風險,之後也因為內部人士在市場價格高點時兜售大量代幣,導致價格崩盤,市場觀察者普遍認為 LIBRA 的交易模式是典型的 「Rug Pull」。 Jupiter 與 Meteora 平台撇清關係,誰是幕後首腦? 面對 LIBRA 崩盤的影響,被質疑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Jupiter 迅速澄清立場,強調團隊成員並未參與該幣的發行、交易或市場操作。Jupiter 表示,LIBRA 上線後,平台基於交易量與市場需求才將其標記為「Verified」,並未有內部人士提前知情或獲利。 另一方面,流動性管理平台 Meteora 也發表聲明,強調從未參與 LIBRA 的發行或做市活動。Meteora 的技術開放給任何團隊使用,因此 LIBRA 團隊自行使用其平台,並非該公司的決策。 然而,有傳言稱 KIP Protocol 似乎與此事件有所關聯。2024 年 10 月 19 日,KIP Protocol 代表 Mauricio Novelli 曾與阿根廷總統府進行會面,討論「Viva la Libertad」項目。然而,KIP 隨後否認 Novelli 為其正式成員,並聲稱從未與阿根廷政府有正式合作,此舉引發外界質疑。 此外,KIP Protocol 顧問 Hayden Mark Davis 更指控 Milei,認為總統與 LIBRA 切割影響市場信心,直接導致 LIBRA 崩盤。Davis 透露,他目前持有高達 1 億美元的 USDC/SOL,計劃回購並銷毀(Burn)LIBRA 代幣,以恢復市場秩序。然而,鏈上數據顯示,代幣的暴跌早於 Milei 撤回支持的時間點,顯示內部人士可能已提前拋售獲利。 目前關於誰參與其中存在許多推測,但根據 Solayer 核心開發者 Chaofan Shou 與區塊鏈數據公司 Bubblemaps 的分析,都不約而同的表示,LIBRA 背後的團伙與此前以川普妻子為主題發行的迷因幣 MELANIA 為同一群人。 總統府回應:成立調查小組,轉交司法部門 針對指控,阿根廷總統府於 2 月 16 日發表聲明,表示 Milei 總統並未與 LIBRA 代幣有直接聯繫。然而,為確保透明度,政府已成立調查特別工作組(UTI),負責針對 LIBRA 發行的所有相關企業與個人進行調查,並將結果移交司法部門。 總統府同時宣布,已將此案提交阿根廷反腐敗辦公室(OA),以評估政府內部是否有官員涉及不當行為,甚至是否影響金融市場穩定。 儘管總統府試圖與事件切割,但反對派已要求啟動彈劾程序,認為 Milei 應對此事件負起政治與法律責任。 政治影響與後續發展 LIBRA 醜聞不僅重創阿根廷政府的公信力,也對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產生深遠影響。迷因幣(Meme Coin)市場本就因高風險與投機性質受到質疑,這次鬧出這麼大的事件,並且還是與政治扯上關係,可能會對 Web3 產業造成負面影響。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