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9/02 星期二

  • 17:31

    萬事達卡歐洲加密負責人:加密業務已具「顯著份量」,目標是補強而非取代傳統支付

    支付巨頭萬事達卡(Mastercard)持續加大在加密貨幣與區塊鏈領域的投入。萬事達卡歐洲區加密業務負責人 Christian Rau 在接受外媒《The Big Whale》專訪時表示,加密貨幣業務已經在公司內部佔有「顯著的份量」,未來將成為支付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是要重塑系統,而是補強 Rau 強調,萬事達卡的核心使命 50 年來從未改變,目標一直是讓人們能夠支付,讓企業能夠收款,並且要安全、簡單且合規。 「我們的角色是提供安全與流暢,不論你是用信用卡買鞋,還是用像 USDC 這樣的數位資產支付。隨著世界數位化,我們必須跟上這些演變,繼續滿足使用者、商戶與金融機構的期待。」 Rau 進一步表示,萬事達卡不把加密貨幣視為革命,而是潛在的支付技術之一。 「我們的任務是擴大可能性,但前提是必須滿足最低的安全性、合規性、消費者保護與使用者體驗。這不是要重塑系統,而是要豐富它。如果數位資產能改善支付,我們就應該把它們整合到我們的網路中。」 加密貨幣業務 在被問及萬事達卡的加密貨幣服務時,Rau 表示,服務涵蓋多個層面: 出入金服務(On/Off-ramp) —— 用戶能在交易所透過萬事達卡購買加密貨幣,或將售出的資產直接提領至卡片帳戶。 加密卡支付 —— 萬事達與交易所或錢包合作,用戶可持 Bitget 交易所、MetaMask 錢包等合作夥伴發行的加密卡消費。支付瞬間,平台會自動賣出相應數量的加密資產來換成法幣,商家只會收到歐元或美元,過程對雙方完全透明。 自託管錢包支付架構 —— 與 MetaMask 等錢包合作,利用智慧合約預先授權,讓去中心化錢包也能即時完成交易。這在技術、合規與使用者體驗上都充滿挑戰,但 Rau 認為這是未來的重要方向。 對穩定幣的看法 對於穩定幣,Rau 表示,該公司認為穩定幣是一種結算技術,可以加速支付、降低匯兌風險,並改善跨境支付。但它們無法取代目前萬事達卡提供的所有服務。 「如果你用卡買自行車卻沒收到貨,你有救濟管道。若用穩定幣轉帳,你就沒有。這就是我們價值所在。」 此外,Rau 補充表示,其公司正在研究混合模式。初始交易可用穩定幣完成,但若發生詐騙或爭議,萬事達卡可再觸發一筆新的交易來補救。 區塊鏈 TPS 與新型支付挑戰 Solana 等鏈號稱擁有百萬 TPS 加上極低的交易成本,但 Rau 並不認為這是威脅,並對技術的進展表示肯定。但 Rau 強調,對於支付系統而言,真正的挑戰不只是速度,而是反詐騙控制、AML/KYC、爭議解決與全球受理網路。 對於 Lightning Network、Solana Pay 等新型低費用支付解決方案,他則表示: 「某些解決方案在特定市場(如非洲、拉丁美洲)確實有效。但必須區分『技術』與『支付生態系』。一筆交易快速又便宜,不代表它能滿足合規、可追蹤、安全與客服需求。」 加密業務已有「顯著份量」 「雖然我們沒有在財報中公開精確數字,但這是一個正在成長、已經具有顯著份量的業務。最重要的是,它打開了新的成長空間——加密卡、穩定幣、去中心化跨境支付,這些都是我們原本不可能捕捉到的流量。」 最後,Rau 表示: 「目前我不知道 Mastercard 有內部開發自有區塊鏈的計畫。但我們的思路是專注在互通性。市面上已經有許多公鏈與私鏈,我們可以在其上構建服務。若有一天現有解決方案無法滿足需求,我們也不排除自行開發。但當下我們更看重與夥伴合作,整合最好的技術。」
  • 17:15

    Sky 六個月內投入 7500 萬美元回購 SKY 代幣

    去中心化金融協議 Sky Protocol(前身為 Maker)在過去六個月投入 7500 萬美元進行代幣回購,在此期間,SKY 幣價上漲了約 8%。 作為「終局」(Endgame)計畫的一部分,Maker 在 2024 年進行重大品牌重塑,更名為 Sky,並引入了多項新功能,包括推出去中心化穩定幣 USDS(原生態穩定幣 DAI 的新版本)以及替代 MKR 的治理代幣 SKY。 Sky 還引入了「智慧銷毀引擎」(Smart Burn Engine)機制,旨在透過減少 SKY 代幣的流通供應來優化經濟模型。根據 Sky Dashboard 的數據,該協議目前以每天花費約 150 萬美元的速度主動購買並永久移除流通中的 SKY 代幣,銷毀資金主要源自於協議盈餘。 Sky 週二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該協議光是在 8 月份就使用了 550 萬顆旗下美元穩定幣 USDS,回購了 7300 萬顆 SKY 代幣。從該計畫於 2 月下旬啟動以來,該協議已花費近 7500 萬顆 USDS 用於回購。 來源:Sky Dashboard 代幣回購可減少市場上的流通供應,理論上能讓代幣更具價值,是加密貨幣領域常見的價格支撐手段。根據 CoinMarkCap 的數據,自回購計畫啟動以來,SKY 一度上漲逾 50%,不過 8 月份受市場回落影響,最終漲幅收斂至約 8%。 截稿前 SKY 交易價格為 0.071 美元。Sky Dashboard 的數據顯示,該協議平均回購價格為 0.064 美元。 部分協議也將代幣回購機制納入協議運作。7 月中旬,迷因幣發行平台 Pump.fun 也利用其收入啟動了其代幣 PUMP 的回購計畫,截至週二,該平台已花費 6650 萬美元用於回購。由美國總統川普家族成員支持的去中心化金融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也在今天向社群提出了類似計畫。 參考來源
  • 15:00

    川普家族支持的 DeFi 項目 WLFI 提出代幣回購與銷毀計畫

    由美國總統川普家族成員支持的去中心化金融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提出了一項提案,計劃將其協議自有流動性所產生的所有手續費,用於在市場上回購並永久銷毀 WLFI 代幣。 該提案寫道: 「這項計畫能將那些不致力於 WLFI 長期成長與發展的參與者所持代幣從流通中移除,進而提高長期持有者的相對權重。」 該計畫規定,從 World Liberty 在以太坊(Ethereum)、幣安智慧鏈(BSC)和 Solana 等鏈上的流動性倉位所收取的手續費,將被用於在公開市場上回購 WLFI 代幣,然後這些代幣會被轉至銷毀地址,從而永久移出流通。來自社群或第三方流動性提供者的手續費並不包含在這項計畫中。 該提案解釋說,協議使用率越高,所產生的手續費就越多,從而導致更多代幣被銷毀。團隊強調,所有銷毀交易都將記錄在鏈上,並向社群公開,以確保透明度。 社群將有三個投票選項:支持將金庫協議自有流動性的手續費全數用於回購與銷毀計畫;反對該計畫,將手續費保留在金庫;放棄表態。 若提案通過,WLFI 計劃探索擴展該計畫,納入更多協議收入來源,目標是在生態系統成長的同時擴大規模。儘管投票與實施時間表尚未公布,但目前大多數對該提案的回覆偏向正面。 WLFI 上市情況 World Liberty 由川普家族成員支持,旨在「推出強大的全球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為每個人帶來免許可的點對點數位資產系統」。其團隊正在開發一個 DeFi 借貸平台,並已發行一種名為 USD1 的美元穩定幣,目前市值達 24.6 億美元,排行全球第六。 World Liberty 在過去幾個月裡完成兩輪原生代幣 WLFI 的銷售,價格分別為 0.015 美元和 0.05 美元,總收益達 5.5 億美元。9 月 1 日,WLFI 代幣在各大交易所上市,同時團隊在當天開放早期投資人領取已購代幣的 20%,剩餘 80% 的解鎖計畫將交由社群投票決定。 根據公告,WLFI 代幣總量為 1000 億顆,發行時的初始流通供應量約為 246.69 億顆。 在上市初期,WLFI 價格約為 0.3 美元左右,隨後持續下滑,最低跌至 0.2 美元價位,跌幅超過 30%。儘管如此,其預售投資人仍處於大幅獲利狀態,截稿前 WLFI 交易價格約 0.24 美元,遠高於 World Liberty 第一輪銷售的 0.015 美元成本價。 參考來源
  • 14:08

    華爾街日報:WLFI 代幣上市後,川普家族帳面財富暴增 50 億美元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去中心化金融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開放其 WLFI 代幣的交易後,美國總統川普及其家族成員的帳面財富在一天內暴增 50 億美元。 World Liberty 由川普家族成員支持,旨在「推出強大的全球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為每個人帶來免許可的點對點數位資產系統」。其團隊正在開發一個 DeFi 借貸平台,並已發行一種名為 USD1 的美元穩定幣,目前市值達 24.6 億美元,排行全球第六。 World Liberty 在過去幾個月裡完成兩輪原生代幣 WLFI 的銷售,價格分別為 0.015 美元和 0.05 美元,總收益達 5.5 億美元。9 月 1 日,WLFI 代幣在各大交易所上市,同時團隊在當天開放早期投資人領取已購代幣的 20%,剩餘 80% 的解鎖計畫將交由社群投票決定。 川普家族持有情況 據報導,川普家族持有所有 WLFI 代幣的約四分之一,川普的三個兒子——Donald Trump Jr.、Eric Trump 和 Barron Trump 都是 WLFI 的共同創辦人,而川普本人則被列為「榮譽共同創辦人」。 雖然 World Liberty 表示,創辦人和團隊成員的代幣仍處於「鎖倉」狀態、無法出售,但開放交易讓這些持倉能依照市場價格進行估值,而不再僅僅依靠先前的私人銷售來決定價值。 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在昨晚上市後,WLFI 的交易價格介於 0.2 至 0.3 美元之間,遠高於 World Liberty 第一輪銷售的 0.015 美元成本價,而這也使得川普家族所持 WLFI 代幣的總價值在帳面上超過 50 億美元。
  • 13:57

    幫我玩看看這款遊戲!警惕詐騙新招,小心加密資產被你「玩沒了」

    NFT 藝術家 Princess Hypio 此前在 X 上發文表示,她因一起「玩遊戲」詐騙而慘失價值 17 萬美元的加密貨幣與 NFT。詐騙者以 Steam 遊戲為誘餌,實則透過惡意伺服器竊取她的錢包資金與 Discord 帳號。據 Princess Hypio 的説法 ,他有至少三名友人也中了同樣的招。 幫我玩看看這款遊戲! 這種「玩看看這款遊戲」 的詐騙手法,其實已存在多時。駭客會潛伏於 Discord 等社群,先建立信任,再發送附帶木馬的「遊戲伺服器連結」,藉此獲取裝置權限,進一步轉移受害者的加密資產。根據 Kraken 首席安全長 Nick Percoco 的說法,這類攻擊已成為越來越流行的詐騙手段。 該攻擊的具體手法是,駭客會潛入 Discord 群組一段時間,長時間觀察並學習社群成員的互動模式,藉此建立信任。接著,他們會探問受害者是否擁有加密貨幣或 NFT,假裝有興趣了解,並鎖定有價值資產的目標。 當對方覺得時機成熟,就會丟出誘餌——「我做了一個遊戲,想請你幫忙試玩。」有時候,他們會送你一個 Steam 遊戲,甚至幫你付費,讓你完全放下戒心。遊戲本身可能沒有問題,真正的陷阱藏在遊戲背後的「伺服器」、「反外掛程式」或「模組補丁」裡。當你安裝並執行這些檔案時,惡意程式就悄悄進駐你的電腦。 一旦中招,後果往往很嚴重。這些惡意程式通常會竊取你的瀏覽器密碼、Discord 登入憑證、甚至錢包的助記詞或私鑰。有的會竊取你的剪貼簿,把你要轉帳的錢包地址替換成駭客的地址;有的會攔截你在鏈上操作時的簽章,藉由「盲簽」騙取你授權,直接掌控你的資產。更糟的是,駭客拿到你的 Discord 帳號後,會假扮你去釣更多朋友,讓詐騙像病毒一樣蔓延。 社交工程結合惡意軟體 Nick Percoco 表示: 「這些詐騙不是利用程式漏洞,而是利用信任。攻擊者偽裝成朋友,逼迫受害者做出平時不會做的事。」 他強調,加密貨幣最大的弱點不是程式碼,而是人心。詐騙者善於融入社群、模仿朋友口吻,然後伺機出手。來自 Halborn 的資訊安全長 Gabi Urrutia 補充說,這種詐騙結合了社交工程與惡意軟體,雖然不算「技術複雜」,卻隱蔽且危險,因為它利用了社群成員之間的信任感。 假招聘仍是主流手法 不過,雖然 Discord 詐騙案例愈來愈多,但「假招聘或假應聘」才是加密領域目前最普遍的詐騙手法。今年 6 月就有一起案例是北韓駭客假扮招聘方,誘騙加密開發者下載惡意測驗檔案,以竊取錢包與密碼管理器的密碼。 Gabi Urrutia 指出,當前最多的詐騙手法仍是盲簽(blind signing) 與授權釣魚(approval phishing)。其核心概念相同:不是強行奪走金鑰,而是誘使用戶自己交出去。此前發生的 Bybit 攻擊事件就是典型案例,攻擊者利用盲簽與錯誤的權限管理,成功洗走用戶資金。 參考來源
  • 13:01

    南韓 FSC 主席提名人稱加密貨幣缺乏內在價值,本土業者批評:BTC 十億韓元還沒價值?

    南韓金融服務委員會(FSC)主席提名人李億元(Lee Eok-won)近日在人事聽證會前提交的書面回覆中表示,與傳統金融商品(如存款與股票)相比,加密貨幣沒有內在價值。 據韓媒《News1》報導,李億元在回覆中寫道,由於價格波動劇烈,加密貨幣無法履行貨幣最基本的功能,例如價值儲存或交換媒介。他同時對允許養老金與退休基金投資加密資產持懷疑態度,理由是市場高度波動且具投機性。 而針對本土加密貨幣 ETF,李億元則指出,雖然相關基金仍存在諸多疑慮,但他將與立法者合作推動相關計畫。FSC 目前正在研究是否允許本地金融機構發行加密貨幣現貨 ETF。 不過,李億元的發言在當地產業界引發強烈反彈。批評者認為,他的觀點過於保守和落後,尤其是在全球各國政府與企業正積極將加密資產納入資產負債表與戰略規劃的時候。據報導,一些區塊鏈專家則主張,比特幣與其他加密貨幣透過其「數位實用性」(如安全性與區塊鏈上的可轉移性)已展現出實際價值。 據報導,有韓國加密貨幣業者對此批評道: 「如果一直抱持比特幣即使達到 10 億韓元也沒有內在價值的立場,那麼誰來為國內投資人的機會成本和流出國外的產業生態系統負責?」 相較之下,李億元對穩定幣的態度似乎較為開放,他表示將尋求在創新機會與安全措施之間取得平衡。在總統李在明的支持下,南韓正推動規範本地法幣掛鉤穩定幣市場。這一舉措與全球趨勢一致,包括日本、香港與中國在內的多個地區都正在探索發行本土貨幣為基礎的穩定幣,以在 Web3 時代保護與推動貨幣主權。
  • 12:19

    Metaplanet 通過 8.84 億美元增資案,擬發特別股拚 2027 年持有 21 萬顆比特幣

    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比特幣財庫公司 Metaplanet 於週一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批准了一項增資計畫,允許公司以國際公開發行方式發行最多 5.5 億股新股,籌資 1303 億日圓(約 8.84 億美元)。 Metaplanet 在上週宣布此增資計畫時表示,公司將利用總募資淨額的約九成五資金(1238 億日圓)在 9 月至 10 月間投入比特幣(BTC)購買,其餘用於比特幣收益業務。 同日,Metaplanet 宣布以約 1.12 億美元購買 1,009 顆比特幣,使總持有量達到兩萬顆,以目前約 110,440 美元幣價計算,價值約 22 億美元。這項購買使 Metaplanet 超越比特幣礦業公司 Riot Platforms,成為全球第六大比特幣上市財庫公司。 來源:Simon Gerovich 計劃發行特別股再收購 19 萬顆比特幣 此外,根據《Bitcoin Magazine》報導,Metaplanet 總裁 Simon Gerovich 在活動中闡述了公司在 2027 年前收購 21 萬顆比特幣(約占比特幣總供應量的 1%)的計畫,這個願景涉及發行兩種類型的 Metaplanet Prefs(永續特別股),其形式類似於 Strategy 在 2025 年 3 月推出的特別股。 Metaplanet 表示,A 類特別股將被設計為一種「更安全且穩定」的金融產品,提供收益,類似於傳統固定收益產品,收益率為 5%。B 類則風險較高,但同時具備轉換為 Metaplanet 普通股的選擇權。 Gerovich 表示,這些新型金融產品將為 Metaplanet 帶來四項明顯優勢:融資多元化、永久性、低成本融資和特別股發行上限機制。他強調,Metaplanet 能夠推出這類產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公司可以以極低的利率進行借貸,因為日本目前在所有 G7 國家中擁有最低的利率水準。 根據 Gerovich 的說法,Metaplanet 股東已批准針對特別股的新規範和條款,據報導,最高發行額度為 38 億美元,所得款項主要用於收購比特幣。 來源:Simon Gerovich 面臨融資困境 Metaplanet 原本是一家開發 Web3 與元宇宙技術並經營飯店業務的公司,後來在 2024 年 4 月轉型成為比特幣財務企業,採用比特幣作為核心財務儲備資產,以對沖日本的債務負擔以及由此導致的日圓波動。該公司股價(股票代碼:3350)從去年至今以來的漲幅高達 4800%。 不過,Metaplanet 在 6 月中創出年內高點後,已大跌約 56%,這可能對其構成融資困境。根據彭博引述前 Jefferies 分析師 Mark Chadwick 的說法,由於公司仰賴股價推動的「飛輪」融資機制已經「減速」,該策略正面臨挑戰。 點對點加密應用 NoOnes 執行長 Ray Youssef 在接受《Decrypt》採訪時表示,隨著比特幣價格近期跌至接近 109,000 美元、Metaplanet 股價下跌,這種背離顯示出「一旦你把比特幣與公司股票混在一起,再加上槓桿、認股權證和各種金融操作,就等於打開了一道比特幣本身並不存在的脆弱之門」。 他補充說,雖然特別股可能替 Metaplanet 爭取時間,但市場仍可能將其視為「絕望之舉」。 據悉,Metaplanet 股價下跌已經損害其與 Evo Fund 的融資安排,其原本依靠股價上漲來觸發認股權證的行使,進而為購買比特幣提供資金。 根據彭博社報導,這項被稱為「飛輪」的安排已經減速,導致 Metaplanet 可用於購買比特幣的資金減少。自 6 月以來,該公司持倉增幅不足 50%,遠低於前兩個月的 160% 增幅。 參考來源
  • 11:12

    單篇喊價 6 萬美金?ZachXBT 公布數百名 KOL 收錢推廣證據

    鏈上偵探 ZachXBT 昨日在 X 加碼爆料,他取得了多名加密貨幣 KOL(意見領袖)在 X 上宣傳某些項目,卻未在社群媒體上標示「收錢推廣」的證據。 週一,這位 Web3 調查員公開了一份試算表,列出了 200 多名加密貨幣 KOL 的報價與錢包地址,這些人曾被聯繫以參與某個代幣推廣活動。他指出,大約 160 名接受合作的 KOL 中,公開標註貼文為廣告的人數不到 5 位。 https://twitter.com/zachxbt/status/1962485396597776468 這份在 X 平台上分享的文件中,顯示了每則推文的報價範圍(從數百美元到上萬美元不等)、用於收款的 Solana 錢包地址,以及對應的鏈上付款紀錄都被披露在文件中。其中最貴的報價為擁有 20 萬粉絲的 KOL Atitty,單篇報價高達 6 萬美金。 此事件在社群中引發廣泛討論,Atitty 因此遭到網友圍剿,而他則在 X 上發文澄清,自己是被用 6 萬美元推廣專案(據稱是 MEMENETIC),而不是單篇推文的價格,並同時也表示自己最初只打算發幾篇文宣傳,但最後被項目方強迫要求宣發募資活動。 未揭露的付費代言,一直是加密產業的爭議焦點之一。許多所謂的 KOL 借由推廣流動性極低的代幣獲利。這份文件中披露的帳號大部分都是歐美圈的 KOL,而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明文要求網紅在社群貼文中,需「清楚且明顯」揭露與品牌或專案的商業關係,若未遵守可能引來監管調查。
  • 10:36

    黃金刷新歷史高點,殖利率曲線「牛市陡峭」助漲;比特幣能否跟上?

    黃金價格近期強勢反彈,今晨再創歷史高點,而推動力來自美債殖利率曲線的「牛市趨陡」現象。這是否也可能成為比特幣的潛在利多? 黃金價格再創新高 根據 TradingView 數據,黃金在過去 10 天上漲超過 5%,並於今晨觸及每盎司 3,508 美元,刷新歷史新高。同時,美國國債殖利率曲線明顯趨陡,10 年期與 2 年期利差擴大至 61 個基點,創 2022 年初以來最高;30 年期與 2 年期利差則達 1.30%,為 2021 年底以來新高。這主要來自短端利率快速下滑:8 月 2 年期國債利率下跌 33 個基點至 3.62%,而 10 年期僅下降 14 個基點至 4.23%。 在債市術語中,這被稱為「牛市陡峭」(bull steepening),即短天期利率下降更快,使得短端債券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長端。 Saxo Bank 商品策略主管 Ole Hansen 表示,這對黃金而言是一大利多。 「對黃金而言,短端殖利率下降,降低了持有無息資產的機會成本。這一轉變對真實資產管理人特別重要,因為他們過去在高資金成本環境下難以或被限制配置黃金。」 他補充,自 2022 年至 2024 年間,黃金 ETF 持倉減少了約 800 噸,反映加息環境下資金撤出,如今可能出現反轉。另一方面,ING 分析師也指出,長端殖利率的韌性來自通膨預期與實質利率,意味著市場對財政風險與政策干預的疑慮仍高。這在歷史上往往推動黃金作為抗通膨與政策不確定性的對沖工具。 比特幣也將受益? 儘管比特幣經常被比喻為「數位黃金」,但其波動往往與股票同步。歷史經驗顯示,在「牛市陡峭」期間,黃金及金礦股往往是表現最佳的資產,而股市則承壓。如果美股進一步震盪,部分避險資金或將轉向黃金,屆時游資是否會湧向比特幣仍需實戰檢驗。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