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交易所 OKX 近日爆發用戶帳戶凍結爭議,一名用戶自述其帳戶從 6 月 21 日起被凍結,儘管配合平台要求提交多份身分與資金來源資料,仍遭反覆駁回,質疑交易所超規收集用戶資訊,甚至刻意刁難。此事引發社群關注,OKX 執行長徐明星隨後親自回應致歉,並承認合規風控系統存在誤報問題,承諾將改善審核流程。
用戶自述遭過度審查
一位名為「韋德」的 OKX 用戶上週五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OKX 在 6 月中旬時要求他補充資金來源資訊,但其帳戶在依照要求提交資料後不久仍遭到凍結,原因是「提交的文件和選擇的答案不符」,進一步要求他進行其他認證流程,包括重新進行身分驗證、填寫過去十年的工作經歷、提供過去五年的就業記錄及居住國家與地區。
這 OKX 老用戶稱自己的資金均屬於正常來源,無黑金等情況。然而,他按照 OKX 要求填寫資料卻不斷被駁回,批評該交易所是在惡意凍結用戶帳戶資金,他寫道:
「如果交易所覺得我的資金有問題,你倒是給出什麼理由啊,司法凍結也好,我都接受,可是並沒有,而是用一些所謂的額外補充信息來幌子來收集用戶信息,並駁回填寫的信息來設立障礙,阻礙用戶帳戶恢復正常。」
據他觀察,近期也有其他 OKX 用戶遭遇類似補件要求。面對質疑,OKX 客服回覆說,該用戶帳戶遭自動系統檢測限制,須完成補件流程,並稱「這個並非針對您個人,請您諒解」。
OKX 執行長坦言合規系統存在「誤報」問題
OKX 創辦人暨執行長徐明星後來公開向這名用戶道歉,並承認 OKX 在合規風控與運營執行過程中仍存在誤判率較高、資料收集流程體驗不佳等問題,團隊正在優化相關流程以力求盡速改進。
徐明星在社群平台 X 上指出,平台的合規風控機制涵蓋內部員工及客戶,客戶層面包含身份識別(KYC)、交易監控、制裁名單檢測、市場操縱監控等。他寫道:
「我們的系统結合權威第三方數據庫與內部行為分析模型,對潛在風險帳戶進行識別。一旦確認帳戶存在違反法律或違反平台協議的行為,我們可能採取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措施:發出警告、要求補充信息與材料、暫停部分功能、甚至清退帳戶。在極少數涉及制裁、恐怖活動等情形下,我們有法律義務凍結相關資產。」
徐明星也表示「誤報」(即系统將正常用戶誤判為風險用戶)是全球合規最大的挑戰之一。即便是行業最先進的數據庫和技術,仍難以百分之百準確地判斷用戶是否合規。許多服務商往往採用「激進識別」策略,而監管機構也傾向於支持平台採取更為謹慎的風控,「這也是為什麼有時用戶在身份信息完全合規、行為正常的情况下,仍會收到合規部門的額外信息要求」。
徐明星表示,目前 OKX 的全球合規團隊規模超過 600 人,但他坦言任何合規系統都無法完全消除「誤判」,團隊正在持續優化用戶在觸發風控後提交資料的流程體驗。
徐明星也在週一強調,只有 1% 左右的用戶會收到資金來源或過去多年工作居住資訊的問詢,99% 的用戶並不會受到任何干擾。造成誤報的常見原因包括:使用過 TOR 等訪問暗網的瀏覽器或 VPN;單個設備異常登入多個帳戶;用戶姓名和某些制裁或政治人物庫重名;鏈上充提與洗幣地址或者協議有某種關聯等等。
他也表示,如果用戶被要求提供資金來源等資訊,只需如實提交即可,「只要您未從事任何非法活動,您的帳戶與資金的安全不會受到影響。所有用戶材料都受到嚴格的數據權限控制與隱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