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放棄轉型盈利公司
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在最新發佈的新聞稿中宣佈,將正式放棄將公司全面轉型為營利事業的計劃,並將旗下的營利業務部門轉型為「公益利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簡稱 PBC)」,未來仍將由其非營利組織控制。這項決定顯示了 OpenAI 的策略大轉向,該公司在部落格聲明中指出:
「OpenAI 成立之初為非營利機構,目前仍由該非營利機構監督與控制,未來也將維持這樣的架構。」
PBC 雖為營利公司,但根據法律規定,除了對股東負責,還必須將社會使命視為首要目標。OpenAI 強調,新的公司結構不會影響其籌措資金的能力,目前公司在人工智慧(AI)發展方面的資金需求已達數千億美元,未來甚至可能達到數兆美元。
執行長 Sam Altman 向員工表示:
「我們可以在不影響資金籌措的情況下,持續推進 AI 發展,同時堅守創立時的使命。」
曾主張營利轉型,遭遇爭議
OpenAI 創立於 2015 年,當時明確設定為非營利機構。2019 年,為了擴大 AI 領域的研發資金,公司成立了一個營利部門,但該部門始終由非營利母機構控制。2024 年 OpenAI 一度對外宣稱全面轉型營利公司是「必要之舉」,必須籌集龐大的運算資源與資本,才能滿足大型 AI 模型的需求。然而,此舉引發了業界與共同創辦人的爭議。
特斯拉執行長 Elon Musk,也是 OpenAI 的共同創辦人之一,於去年 11 月為此向法院提出訴訟,指控 Sam Altman 違反了 Elon Musk 當初對該慈善機構的基礎貢獻協議,並指控他「操控」 OpenAI 的組織結構,試圖將其私有化、營利化。
根據路透社報導,儘管 OpenAI 宣佈將維持非營利結構,但馬斯克的律師向媒體表示,目前沒有打算撤回對 OpenAI 的訴訟計劃。該律師表示:
「這項公告隱瞞了關於所謂『非營利控制』安排的一些關鍵細節,尤其是非營利機構在 Altman 的營利企業中將獲得的股權被大幅減少——目前這家非營利機構仍持有該企業的多數股權。」
財務狀況與未來展望
根據《彭博社》3 月的報導,OpenAI 預期 2025 年營收將達 127 億美元,2026 年增長至 294 億美元。今年 3 月,公司完成由日本軟銀(SoftBank)主導的 400 億美元融資,企業估值達 3,000 億美元。
儘管外界對 OpenAI 的財務策略及未來方向抱持不同意見,但 Sam Altman 強調,回歸非營利核心價值,對公司及全球 AI 生態系統而言,都是「最符合長遠利益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