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翻兩年前舊帳反擊!PlanB 狂酸 Vitalik 與以太坊「活該被笑」

2025/04/22 13:06
翻兩年前舊帳反擊!PlanB 狂酸 Vitalik 與以太坊「活該被笑」

知名的比特幣 Stock-to-Flow(S2F)模型創建者、化名為 PlanB 的分析師,近日在社群平台 X 上「翻舊帳」,對以太坊與其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發起新一波攻擊。他不僅抨擊以太坊的技術架構,更挖出 Vitalik Buterin 於 2022 年對 S2F 模型的嘲諷貼文進行反諷。

PlanB 狠批以太坊

事件起因於 PlanB 近日轉發 Vitalik 在 2022 年的一則貼文,當時 Vitalik 表示 S2F 模型「現在看起來真的不太行」。PlanB 則用相同語氣反擊道:「以太坊現在看起來真的不太行。」

PlanB 後續進一步批評以太坊是個「預挖、中心化」的項目,指出其從工作量證明(PoW)轉為權益證明(PoS),並持續調整代幣發行機制,使其失去像比特幣那樣可預期、固定供給的價值主張。他認為這些特性「理應被嘲笑」。

此外,PlanB 也指出,以太坊的完整節點需要高達 9TB 的硬碟空間,使得他無法在自己的硬體上運行節點。這裡指的節點可能是「存檔節點」,根據 Etherscan 資料,使用 Geth 的存檔節點實際需求甚至超過 21TB。不過一般「修剪節點」只需約 1.28TB,但仍遠高於比特幣節點的約 700GB。

他認為過高的硬體門檻將限制節點運行者數量,削弱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程度。與之相比,比特幣由於節點運行成本低,可達到更高的網路分布性。

社群反應:兩者各有所長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認同 PlanB 的觀點。資安公司 Trugard 技術長 Jeremiah O’Connor 表示:

「PlanB 的說法是典型 Bitcoin Maxi(極端比特幣主義)作風──聲量大、自信滿滿,但忽略了全貌。」

他強調,以太坊與比特幣的設計目標完全不同。比特幣是「價值儲存工具」,而以太坊則是「全球去中心化運算平台」,因此節點複雜、數據需求大屬於合理現象。

Jeremiah O’Connor 也坦言,以太坊確實存在如 Infura 等中心化基礎建設依賴問題,但這是整個區塊鏈生態都在面對的權衡。他還反駁 PlanB 稱以太坊是「Shitcoin」的說法,並以手機與市話作比喻:

「只因為它不是比特幣就叫它 shitcoin,這就像因為手機不是市話就說手機是騙局一樣。」

重提 DAO 回滾與單點風險

另一方面,PlanB 還重提以太坊 2016 年 DAO 事件中回滾區塊鏈的決定,認為這種可被篡改的特性危害網路安全。他還批評 Vitalik Buterin 的影響力過大,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單點故障」問題。

然而據以太坊基金會共同執行董事 Tomasz Stańczak 透露,Vitalik Buterin 實際漲已逐漸退出日常管理職責,專注於技術研究。

而回滾區塊鏈的部分,比特幣歷史上其實也有過區塊鏈回滾事件。2010 年,由於一個漏洞導致 184 顆 BTC 被非法鑄造,比特幣創辦人中本聰當時與開發者最終決定將區塊鏈回滾一個區塊,以修補此錯誤。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