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Google 最新研究:破解加密技術所需量子資源驟降,區塊鏈安全紅燈亮起

2025/05/27 10:52
Google 最新研究:破解加密技術所需量子資源驟降,區塊鏈安全紅燈亮起

貝萊德警告量子計算對比特幣構成威脅

本月,資產管理巨頭貝萊德在其比特幣 ETF 文件中更新風險披露內容,明確指出量子計算未來可能會破解比特幣的加密防線,貝萊德在新的風險披露中強調,先進的量子技術理論上有可能破解私鑰,進而入侵錢包並竊取資產。這一風險更新發佈後立刻在市場中重新引發市場對於比特幣抗量子攻擊能力的討論。

Gqww8nwxwaauyuo

Google 量子研究團隊最新研究

Google 的量子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了一項關鍵研究,發現破解目前廣泛使用的 RSA 加密(例如用於銀行交易、電子簽章與加密錢包)所需的量子資源,比 2019 年的估計少了整整 20 倍。

研究員 Craig Gidney 表示,以前要破解一組 2048 位元的 RSA 金鑰,至少需要 2,000 萬個有雜訊的量子位元(qubits),現在透過更快的演算法與更高效的錯誤修正技術,只要不到 100 萬個 qubits、運行一週左右就有可能成功。

雖然目前最強的量子電腦仍處於千 qubit 級距,尚未具備實際威脅性,但這項突破顯示量子科技發展速度超乎預期,加密產業與資訊安全基礎架構都必須開始面對即將來臨的挑戰。

比特幣的危機?

雖然這項研究聚焦於 RSA,但比特幣使用的橢圓曲線加密(ECC)也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ECC 與 RSA 一樣依賴特定的數學運算,而這些運算在量子電腦面前可能無所遁形。雖然比特幣的 256 位元加密理論上更安全,但隨著量子技術進展,這層保護也變得不那麼穩固。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研究團隊 Project Eleven 已經設立了一筆懸賞(1 BTC),獎勵任何能用量子電腦破解「簡化版比特幣加密機制」的研究者,目的是測試實際風險距離我們有多近。

同時 Google 也指出,駭客很可能已經在蒐集當前的加密資料,準備等到量子技術成熟後再解密,因此他們已率先在自家瀏覽器與內部系統導入新一代的後量子加密標準 ML-KEM。

加速佈局抗量子機制

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規劃,2030 年起將逐步淘汰不具備量子防護能力的加密演算法,但 Google 的研究顯示,這個時間表可能太慢。

為此,一些區塊鏈項目已經開始行動,例如 Solana 推出採用哈希簽章的量子抗性錢包機制;以太坊聯合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也提出,未來可能需要進行針對量子威脅的鏈上分岔(hard fork)。

雖然目前的量子電腦尚不足以威脅比特幣主網,但隨著百萬 qubit 級電腦預計在未來 5 到 10 年內出現,整個加密貨幣與全球通訊體系都將面臨重構挑戰。量子威脅已經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逼近中的現實問題,產業界需要提早應對。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