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政府近日釋出新的半導體政策構想,希望透過推動台灣將部分投資與晶片產能轉移至美國,使美國境內晶片生產占比提升至 50%,以減少對台灣供應的依賴。此舉被視為可能牽動台灣的國防戰略「矽盾」地位。
美方目標「50-50」 欲降低對台依賴
美國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近日接受 NewsNation 專訪時表示,白宮已與台北方面討論「五五分」方案,即由台美各自承擔全球一半晶片產能。他指出,台灣目前掌握全球逾 90% 的先進製程產能,對美國而言過於集中且具地緣風險,因此美方的政策目標是將美國本土晶片產能在川普任期內提高到 40%,最終達到五五分。
Lutnick 直言,過度依賴台灣並不足以確保美國與台灣的安全,強調「若 95% 的產能都在台灣,我們要如何在需要時發揮保護作用?」因此,美方希望藉由產能轉移,讓美國既能減輕風險,同時保留對台灣的戰略依賴。
鄭麗君澄清:台灣未承諾晶片五五分
對於外界關切的「晶片五五分」傳言,隨同談判團隊赴美的 行政院政務委員鄭麗君凌晨返台時在桃園機場回應強調,台灣從未做出相關承諾,談判過程中也未涉及該議題。鄭麗君指出,這次台美談判的重點在於:
- 爭取調降對等關稅,避免疊加現有稅率;
- 磋商美國 232 條款下的相關關稅優惠;
- 供應鏈合作的深化。
鄭麗君在接受聯訪時重申沒有討論相關議題:
「我想這是美方的想法,我方談判團隊從未做出晶片五五分的承諾,請大家放心,這一次我們也沒有討論這項議題,我們也不會答應這樣的條件,請大家放心。」
目前台美雙方尚在就關稅與供應鏈合作持續磋商,待取得完整共識後,將進入總結會議,進一步推動貿易協議的完成。
若答應恐削弱台灣 「矽盾」
台灣晶片產業由 台積電(TSMC) 主導,長期為美國科技巨頭如蘋果、輝達代工先進晶片,被視為保障台灣安全的「矽盾」。美國過去幾年已積極推動台積電赴美設廠,累計投資金額超過 1650 億美元。
許多分析師擔心,若台灣將大部分晶片產能轉移到美國,將等同削弱自身的 「矽盾」,失去因全球依賴度而形成的戰略保障。網路上甚至有人以烏克蘭放棄核武卻失去威懾力為例,質疑台灣是否應該交出如此關鍵的籌碼,美方提出的「五五分」也被許多人質疑是在「強索保護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