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將迎來美國實施對等關稅、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公布以及聯邦儲備系統主席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發表談話三大重要事件。
對等關稅落地
根據近期政策動態,美國計劃從 4 月 2 日開始實施對等關稅,作為對其他國家對美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的回應。根據經濟學家的分析,這一舉措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台灣也被美國列入「骯髒十五國」的名單中,台股投資人務必留意這方面的風險。研究顯示,貿易壁壘可能推高進口商品價格,進而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加劇通脹壓力。
市場反應方面,對等關稅可能對進出口相關行業產生直接影響。例如,美國製造業企業可能面臨更高的原材料成本,而出口導向型公司可能因報復性關稅而受挫。投資者可能因此轉向避險資產,如美國國債或黃金,美元可能因避險需求而走強。根據近期市場數據,與貿易相關的股票(如波音、特斯拉)可能承壓,市場波動性指數(VIX)可能上升,若 VIX 指數超過 40,表明市場可能對未來出現非理性恐慌。

非農就業數據的預期與市場影響
美國勞工部將於4月4日(週五)公布3月非農就業報告,根據市場共識,3 月非農就業人數預計將新增 13.9 萬人,失業率保持在 4% 左右。這一數據是評估美國勞動市場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直接影響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決策。

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指出,新增人數介於 10-20 萬代表經濟機會實現「軟著陸」,但若低於 10 萬,美股可能繼續探底。
鮑威爾談話與市場預期
聯邦儲備系統主席杰羅姆·鮑威爾預計在本週發表講話,具體時間尚未最終確認,但市場普遍期待他對通脹、就業和利率政策的評論。尤其上週鮑威爾聲稱關稅僅會引發「暫時性」通膨的說法引發各方熱議並推升市場反彈,但他在疫情期間也曾發表過類似談話,但結果表明他的判斷是錯的,這次又使用「暫時性」一詞,部分投資人仍保持謹慎態度。
目前,市場預期聯邦儲備系統可能在 6 月份開始降息,具體取決於通脹是否持續向2%的目標收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