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導,在中美貿易磋商取得進展後,美國政府正式撤銷對中國晶片設計軟體(EDA)出口的限制,代表雙方緊張關係出現明顯緩解。
三大 EDA 軟體巨頭恢復對中技術支援
全球三大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供應商 Synopsys、Cadence 與 Siemens 均已收到美國商務部通知,表示自 5 月底實施的出口限制即日起解除。這意味著未來這些軟體對中國客戶的供應,將無需再經過特殊審批程序。
Cadence(總部位於加州聖荷西)透過電子郵件表示,美國商務部轄下的工業與安全局(BIS)已「撤銷先前施加的出口限制」。Synopsys(總部位於加州桑尼維爾)也在官網聲明指出,美方發來正式信函,確認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即刻生效解除」。
Siemens 同樣收到通知,據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報導,目前已恢復中國地區用戶對其軟體的存取權限。
三家公司均表示,正加快恢復對中國客戶的服務。Synopsys 在致員工信中指出,預計將於三個工作天內完成系統更新,以全面恢復支援。
美中達成貿易協議,結束 EDA 軟體對峙
此次政策轉變,源於上週中美雙方達成的一項貿易協議。中國商務部表示,根據協議,中方將依法審查出口管制項目,而美方則將相對應取消一系列對中限制措施。
這些出口限制最初是在美方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進行全面圍堵背景下出台的,包括暫停對中國出口乙烷、航空零件、核能設備及 EDA 設計工具。中國則在 4 月反制,宣布限制稀土與磁性材料出口,導致半導體、航太、軍工等全球供應鏈受到嚴重衝擊。
美方近期取消上述限制,表明雙方有意在高科技貿易議題上降溫,為進一步合作鋪路。
EDA 軟體對晶片設計至關重要
根據摩根士丹利今年 5 月發布的研究報告,Synopsys、Cadence 與 Siemens 三家公司合計占據中國 EDA 市場 82% 份額。EDA 軟體對於晶片設計的重要性,就像 CAD 軟體對於傳統工業設計一樣是核心工具,廣泛應用於手機、電腦、汽車等晶片開發,是半導體產業不可或缺的上游工具。
長期的出口限制若持續,將對中國本地晶片設計與自主研發能力造成重大障礙。此次恢復供應,對中國半導體生態系而言是一大喘息機會,也可能為後續的科技產業合作奠定新基礎。
此次解禁被視為中美高科技貿易回暖的重要指標,不僅有助於改善雙邊供應鏈穩定性,也顯示雙方在競爭之外仍存在妥協與協調的空間。隨著未來 EDA 工具與晶片設計技術持續演進,如何在國際合作與技術主權之間取得平衡,仍是全球科技政策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