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於昨晚宣布,將於 4 月 2 日對全球貿易夥伴發起的全面關稅計劃暫停 90 天。除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額外徵稅將推遲實施,以緩解市場緊張情緒並為談判留出空間。這一突然轉向結束了為期一周的市場壓力,尤其美國國債(美債)的拋售,被認為是促使特朗普妥協的關鍵因素。
川普關稅之亂
據《金融時報》報導,川普最初於 4 月 2 日宣布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 10% 關稅,對特定國家(如中國)的關稅更高達 104%,川普稱此為「解放日」,旨在重塑全球貿易體系。然而,這一政策引發各國股市的連續下跌,並在本週延伸至美債市場的大規模拋售,導致 10年期國債殖利率近期升至 4.5%,顯示投資人對經濟前景和通膨的擔憂加劇。
川普為何收手?
川普在週三的講話中表示,他注意到債券市場的動盪,「債券市場很棘手,我一直在觀察……人們開始有點不安。」川普承認自己是在當天早上才做出這一決定,因為市場參與者似乎「有點過於擔心」,並稱這次暫停「發自內心」。他還透露,摩根大通執行長 Jamie Dimon 在 FOX Business 頻道的一場採訪中警告美國可能走向衰退,對他的決定產生了影響。Jamie Dimon 當時表示:
「我持平靜的看法,但如果我們不在這裡取得進展,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
除此之外,共和黨內部也開始出現批評聲音,甚至連一些投資人及美國商界支持川普的富豪,包括科技億萬富翁、白宮高級顧問馬斯克,對川普極端保護主義的反抗也越來越強烈。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轉向顯示川普對金融市場的反彈仍有所顧忌。SLC 資產管理公司負責人 Dec Mullarkey 表示:
「這證明了他會關注市場,並意識到自己走得太遠。市場本身仍有力量,不會被嚇倒。」
一位接近白宮的消息人士則補充說道,川普並不介意華爾街受點打擊,但他也不想讓整個房子倒下來。
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被任命為與貿易夥伴談判的負責人,他試圖將這一轉變描述為總統的既定策略。Scott Bessent 在白宮外表示,他週日與川普在佛羅里達討論過此事,並稱過去一周的事件「反映了總統一貫的策略」,已促使「超過 75 個國家前來談判」。他強調,美國將以「真誠」態度展開對話。
不確定性仍未消除
然而,商業團體和反對黨對此反應不一。全國對外貿易理事會主席 Jake Colvin 表示:
「雖然這一臨時暫停可能減輕眼前的痛苦,但它並未減少企業在貿易和投資上面臨的不確定性。」
他呼籲政府進一步緩解緊張局勢,消除關稅並重建信任。伊利諾伊州參議員 Dick Durbin 則批評說:
「川普關稅的混亂和真實損害不會在 90 天內消失,他以美國家庭和企業為代價製造了全球混亂。」
市場數據顯示,美債拋售已引發廣泛關注。前財政部長 Lawrence Summers 警告,這可能演變成金融危機。雖然聯邦儲備系統(聯準會)尚未公開宣布具體應對措施,但分析人士預計,若拋售持續推高殖利率,聯準會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降息或重啟購債,以穩定金融市場。
目前,對中國的關稅仍維持不變,而對其他國家的 10% 關稅也未取消,未來 90 天的談判結果將成為市場焦點。川普的這一妥協是否能平息市場動盪,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