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代幣化邁向主流
「不動產代幣化」正在從實驗階段快速邁向主流應用。根據國際會計與顧問公司德勤(Deloitte)旗下金融服務中心於週四發布的eeefe,這項結合區塊鏈技術與傳統金融的創新機制,有望成為未來房地產融資、所有權轉移與交易的核心基礎設施。
德勤預估,到 2035 年,全球不動產代幣化市場規模將達 4 兆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 27%。相比目前不到 3,000 億美元的市值,成長潛力相當驚人。

三大發展方向
不動產代幣化屬於「實體資產上鏈」(RWA)概念的一環,旨在透過區塊鏈技術將實體資產轉化為可編程、可交易的數位代幣。這一過程不僅能提升營運效率與資產透明度,還能縮短結算時間、降低手續費,並吸引更多中小型投資人參與,實現資本市場的普及化。
報告指出,代幣化可以將傳統房地產交易中複雜的財務協議流程簡化為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進一步降低金融與法律成本。
德勤在報告中提出,不動產代幣化具有三大發展方向:
- 私募不動產基金
- 證券化貸款所有權
- 尚未開發或興建中的土地項目
其中,債券相關產品預計將成為最主要的應用類別,2035 年市值可達 2.39 兆美元;私募基金幾貢獻約 1 兆美元,而土地開發類資產則估達 5,000 億美元。
德勤亦提及實際案例,例如 Kin Capital 與區塊鏈平台 Chintai 合作推出的 1 億美元不動產債務基金,便採用基於信託契約的鏈上代幣化結構,展示了此技術在金融產品自動化方面的潛力。
潛在挑戰尚待解決
儘管前景看好,德勤也提醒業界必須面對多項挑戰,包括監管法規的不確定性、資產託管的信任機制尚未成熟、資安與駭客風險,以及債務違約情況的處理與法律適用問題。報告總結指出,若能克服上述障礙,不動產代幣化有潛力成為推動房地產與金融產業轉型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