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創投部門 Coinbase Ventures 公開其 2026 年最看好的四大加密創新領域,涵蓋鏈上現實資產(RWA)永續合約、專用型交易所與交易終端、下一代去中心化金融(DeFi)、AI 與機器人,並明確點出多個有潛力孕育突破性企業與協議的板塊。
- 原文標題:”Coinbase Ventures: Ideas we are excited for in 2026”
- 作者:Coinbase Ventures
- 編譯:Zombit(部分內容經彙整與刪減)

每一年,加密產業的發展前沿都在改變。在 2025 年,我們看到穩定幣基礎建設重塑了支付版圖。跨鏈證明機制把原本需要數天才能完成的結算時間大幅壓縮。預測市場成功跨越鴻溝,實現持續性的主流採用。新型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模型則讓「萬物皆可形成市場」在鏈上實現。這些突破共同搭起了一個新舞台,讓一批批有雄心的團隊在日夜趕工,只為打造加密世界的下一個重大里程碑。若你把現在的加密生態與年初的狀況相比,你會看到更深的流動性、更聰明的隱私設計、真正的跨鏈互通,以及與 AI 形成互補的鏈上基礎設施。不論某一天的價格走勢如何,我們對未來的看多程度從未如此強烈。
以下是我們團隊在邁向 2026 年時最感興奮的一些構想,也順便回答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我下一步該打造什麼?」我們相信,下一批具有突破性的公司與協議將會從這些類別誕生,而這也是我們積極尋找投資機會的板塊。如果您正在這些領域裡打造產品,歡迎跟我們聊聊,可以直接在 X 上私訊我們。
1. RWA 永續合約——萬物永續化
隨著鏈上現實資產(RWAs)重新受到關注,投資人開始尋找新的曝險方式,而永續合約(Perpetuals)——加密領域最成熟的交易產品——在結構上比「資產代幣化」提供更快速且更具彈性的路徑。受惠於近期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所(perpetual DEX)基礎設施的改進,RWA 永續交易產品可以透過永續期貨合約,創造對鏈下資產的合成曝險。
我們認為這個類別將沿著兩個方向發展。第一,把奇異型資產(exotic asset)曝險帶上鏈:由於永續合約不要求實際託管標的資產,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形成市場,讓從私人公司到各種經濟數據公布值都有機會被「永續化」(Perpification)。第二,隨著加密與宏觀市場的連結愈來愈深,更成熟的交易者族群已不再滿足於單純做多數位資產,而是尋求表達更廣泛的宏觀觀點。這因此創造了對「鏈上宏觀資產曝險」的需求,讓交易者可以透過與原油、平衡通膨率、信用利差和波動率掛鉤的工具來進行避險或主動布局。—— Kinji Steimetz
2. 專用型交易所與交易終端
替代型自營 AMM(Alternative Prop AMMs)
永續合約 DEX、應用專用鏈以及 Rollup 的興起凸顯了「市場結構設計」對於打造可持續經營的交易所有多麼關鍵,尤其是在保護造市商免於承受有害的交易者影響方面。這些較新的執行環境可以在基礎層就內建這類保護機制,但在通用型鏈上,若沒有大幅度的協議升級,要複製類似的市場結構仍非常困難。
我們越來越關注能在這些廣泛生態中加速推進「鏈上市場結構設計」發展的項目,其中一種新興模式是 Solana 上的自營自動造市商(Prop-AMMs)。在這種設計下,投入流動性池裡的靜態流動性只能透過聚合器來執行,藉此將流動性提供者(LPs)隔離於掠奪性流量之外。這種由自營驅動的造市機制有機會在基礎層尚未改造完成前先一步推進市場結構創新,且其應用潛力不僅限於 Solana 的現貨市場。——Kinj Steimetz
預測市場交易終端
預測市場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消費級加密應用之一,並成功跨越早期小眾,進入主流採用。然而,當今的預測市場仍面臨與早期 DeFi 類似的碎片化問題。舉例,使用者必須在多個介面之間切換,工具支援有限,流動性池彼此隔離。
因此,預測市場聚合器應運而生,我們預期它將成為未來的主流介面層,整合超過 6 億美元的分散流動性,並提供跨平台的即時事件賠率統一視圖。想像一個專為事件合約打造的交易終端(類似 Axiom 的使用體驗),具備像進階委託單類型、篩選與圖表功能、多平台路由與部位追蹤、跨平台套利洞查等專業工具。——Jonathan King
3. 新一代 DeFi
永續合約市場的可組合性
永續期貨正在從孤立的交易場所演變為可組合的 DeFi 市場,解鎖全新的資本效率邊界。像 Hyperliquid 與 Lighter 這類大型永續合約交易所已率先與借貸協議進行整合,讓使用者能在維持槓桿部位的同時,仍讓抵押品持續產生收益。
隨著永續 DEX 的月度成交額已達 1.4 兆美元,且年增率高達 300%,我們認為 2026 年有機會看到更多協議進一步擴大永續期貨的功能,讓交易者能在不犧牲流動性的前提下,同時進行避險、賺收益以及槓桿操作。——Ethan Oak
無擔保借貸與信用市場
以無擔保信用為基礎的貨幣市場協議是 DeFi 下一個前沿,我們認為 2026 年有機會出現突破性的模型,能夠結合鏈上聲譽資料與鏈下數據,實現大規模的無擔保借貸。這個市場的機會龐大:僅在美國,現有的循環型無擔保信用額度就高達 1.3 兆美元,而加密金融有機會憑藉更高的資本效率與全球可及性切入這塊市場。
對於這一領域的建設者來說,核心挑戰在於設計出既可擴張、又足以長期運作的風險模型。一旦在這方面取得成功,DeFi 真正演變為可與傳統銀行系統競爭的金融基礎架構。——Jonathan King
鏈上隱私
區塊鏈因其透明度而聞名,但若用戶無法維持隱私,主流採用恐怕很難真正發生。對機構與專業的個人交易員而言,若每一次交易都在不斷向競爭對手洩露自己的策略,他們就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安心操作。一般用戶也不太希望自己完整的金融交易歷史公開暴露在鏈上被任何人檢視。
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開發者將精力投注在隱私保護相關的資產(如 Zcash)與 DeFi 應用(例如私密訂單簿、隱私借貸功能),以及應用於支付、以隱私為核心訴求的專用區塊鏈。無論這些工具是建構在專門為隱私打造的網路上,還是利用先進加密技術〔例如零知識證明(ZKPs)、全同態加密(FHE)、多方運算(MPC)、受信任執行環境(TEEs)〕疊加在既有的公有鏈之上,共同目標都是在維持區塊鏈可驗證性的前提下,降低使用者對惡意行為者的公開暴露程度。——Ethan Oak
4. AI 與機器人
機器人與類人資料蒐集
隨著 AI 不斷擴張,市場開始把目光轉向下一個技術前沿,而越來越多共識認為機器人可能會成為新一波創新的核心主題。雖然許多團隊往這個方向發展,但在訓練機器人與具身 AI(Embodied AI)系統方面仍存在一個關鍵缺口:可用的資料集依舊有限且高度碎片化,其中一個最匱乏的區塊是關於精細物理互動的數據,例如抓握、壓力感測,或涉及布料、線材與其他可變形材料的多物件操作。
雖然這項挑戰並不限於加密領域,但若採用類似「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DePIN)的激勵式資料蒐集模型,或許可以提供一套可行架構來擴大高品質物理互動數據的蒐集,進而加速先進機器人系統的研發與部署。——Kinj Steimetz
人類證明
我們正逼近一個臨界點:你在任何連上網路的數位螢幕上看到的內容都將愈來愈難分辨其來源究竟是人類,還是由 AI 生成。我們相信,要在新的「人機互動介面」模式下建立一套與 AI 互補的「人類證明」(Proof of Humanity)解決方案,勢必需要結合生物特徵辨識、加密簽章及開源的開發標準。
Worldcoin(我們的投資組合公司)已率先洞察並投入這項難題的解決之道,我們也非常樂意支持在這個日益複雜的問題空間中探索各種解法的團隊。——Hoolie Tejwani
應用於鏈上開發與安全性的 AI 工具
智慧合約開發即將迎來自己的「GitHub Copilot 時刻」。在 2026 年,我們可能會看到 AI agents 進一步民主化鏈上建設:非技術背景的創業者能在短短數小時內就啟動一項鏈上業務,不再需要耗時數月,由 AI agents 負責智慧合約程式碼產生、安全性檢查及持續監控。
真正的機會在於打造一套代理型開發工具,讓智慧合約開發與安全/風險管理的門檻降低到接近現今 Web 開發的易用程度,這有機會引爆一場鏈上應用與體驗的「寒武紀大爆發」。——Jonathan 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