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從歷史高點回落 36%,K33 研究機構將此描述為「由情緒驅動的過度修正」。該公司指出,當前的價格偏離基本面,反而正在創造具吸引力的長期佈局機會。
比特幣價格已與基本面嚴重脫節
在最新報告中,K33 研究主管 Vetle Lunde 指出,比特幣過去一個月有 70% 的交易日落後那斯達克表現——這種情況自 2020 年以來僅出現過幾次。相較 10 月 8 日,比特幣對那斯達克的相對價值如今已削弱約 30%。
Vetle Lunde 表示,比特幣過去三次如此明顯落後那斯達克的時期,都出現在加密產業遭遇特定衝擊事件之後——包括 2024 年 7 月的 Mt. Gox 與德國政府拋售、2024 年 1 月 Grayscale 重量級贖回潮,以及 2022 年 6 月的傳染效應(contagion)。這些時期比特幣與股市的相關性同步下降。

不過這次落後表現源自 10 月 10 日的去槓桿事件。Vetle Lunde 指出,比特幣相對於 QQQ 的強弱比跌至 2024 年 11 月以來的最低位,甚至完全回吐了美國選後累積的相對強勢,目前水準回到 2021 年與 2024 年初才出現的低檔。
與過去不同的是,這次比特幣與股市的相關性大幅升高。比特幣如今緊貼股市走勢,但在股市下跌日跌得更深、上漲日反彈更小。K33 認為這反映了在風險偏好降低的環境下,市場出現持續且集中式的賣壓。
儘管如此,Vetle Lunde 強調當前比特幣的市場結構已與前幾輪周期大不相同,包括美國 Tier-1 大銀行因 Clarity Act 介入加密服務,以及即將到來的政策催化,可能進一步擴大比特幣的機構資金來源。他指出:
「就比特幣相對其他風險資產的現況而言,價格已與基本面嚴重脫節。以當前相對價格來看,比特幣對長期投資者而言具備相當具吸引力的買進價值。」

恐慌訊號浮現,拋售可能接近飽和
Vetle Lunde 認為,比特幣的拋售可能接近飽和區。他指出,比特幣於 11 月 21 日下探至日內低點 80,500 美元時,現貨交易量暴增至 143 億美元,為 2025 年第六高;以 BTC 計價的成交量則達到 169,523 BTC,為今年第四高。
在這波回檔前,日交易量超過 100 億美元的情況,多半出現在重要的局部高點或低點。但在這次下跌期間,這種成交量模式已四度出現,反映出在新支撐區域出現了強勁買盤,但僅帶來短暫反彈。
在 CME 方面,Vetle Lunde 注意到前月合約溢價在暴跌期間反向上升,這種走勢曾出現在比特幣 2–4 月築底階段。不過整體期限結構依舊壓縮,顯示市場風險偏好仍弱。CME 未平倉量降至七個月低點約 132,000 BTC,顯示槓桿資金顯著退潮。
衍生品數據則顯示市場部位的調整。永續合約未平倉量在這波回檔期間攀至將近 325,000 BTC 的年度高點,之後在資金費率轉負後回落至約 300,000 BTC。Lunde 將此視為多頭部位加速出清,並認為相較上週過熱的槓桿環境,市場已有所改善,但槓桿仍不算低。
另一方面,ETP 金流也呈現壓力。單日淨流出超過 10,000 BTC 的情況十分罕見,今年僅出現四次,其中兩次就發生在本月,包括 11 月 20 日高達 13,302 BTC 的流出——為 2025 年第二大規模。在過去 30 個交易日中,ETP 淨流出超過 62,000 BTC,為 3 月中旬以來最大。

Vetle Lunde 將此視為「恐慌性贖回」與情緒過度反應的典型訊號。K33 在 11 月 15 日比特幣位於 95,000 美元時減碼,但在市場恐慌加劇後於 83,200 美元部分重新布局。他補充:
「儘管如此,考量永續合約名義部位仍偏高、以及比特幣通常採 w 型復甦模式,我們仍不願大幅重建滿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