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 Larry Sanger 對區塊鏈產業的看法

2019/07/16 11:22
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 Larry Sanger 對區塊鏈產業的看法
美國哲學家 Larry Sanger 在 2001 年共同創辦維基百科,並持續研究教授哲學,對於知識科學特別感興趣,而在對互聯網以及區塊鏈有深刻體認之下,也在 2017 年加入區塊鏈項目 Everipedia 。而本篇訪談中記錄了 Larry Sanger 的心路歷程。

在大學期間,Sanger 開始將互聯網視為知識下放的潛在方式。他所創辦的早期項目為網路論壇,供教師和學生討論,以便於在學校以外的環境進行交流。他表示:

驅使我前進的是互聯網讓大眾創造新知識資源的可能性。想當初牛津字典是如何編纂的,它和維基百科的相似之處讓我感到驚訝。創建共享知識資源真的是我前進的動力。這與賺錢無關。

Everipedia 的源起

在 2002 年離開維基百科後,Sanger 在 2006 年推出個人第一個項目大眾百科 (Citizendium) ,拒絕匿名編輯並採用專家評審流程,而最終未獲成功。此後便專注於開發教育項目,直到 2017 年成為 Everipedia 首席信息官。

Everipedia 是一個建立於區塊鏈技術的線上百科全書,截至 2019 年,該項目完成了向區塊鏈遷移的第一階段。在一年前上線 EOS 主網並進行空投,現已準備啟動。對此 Sanger 表示:

我認為分散式應用在大規模普及之前仍需要幾年的時間。我們還在探索關於區塊鏈的領域。目前當然有運作良好的 DApps,但我認為區塊鏈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 Sanger 所有項目中,消除中心化資訊的想法非常強烈。在 7 月 4 日美國獨立日前夕,Sanger  在推特發起關閉社交媒體 48 小時的罷工活動,目的在於向主要社交平台呼籲,將隱私數據以及訊息的掌控權交還大眾。

We are on strike against social media giants abusing our free speech, privacy, and security.

We demand social media to be decentralized and to control our own data.

My posts today and tomorrow are a protest. I will post about nothing else.

Please join us. #SocialMediaStrike

— Larry Sanger (@lsanger) 2019年7月4日

Sanger 認為互聯網相當強大,而區塊鏈技術也正在增加透明度、問責制以及代幣化的激勵制度,兩者將相輔相成。並進一步表達對於未來互聯網發展的看法:

未來的互聯網不可能由矽谷的任何新創所主導 ,就連 Mark Zuckerberg (臉書創辦人) 也不例外。他們不會有能力,他們控制慾太強了,也不了解整體的想法。

區塊鏈 10 年之後

Sanger 提到,區塊鏈行業需要多關注用戶體驗。並認為「必須像任何普通的應用程序或網站一樣簡單。」而且當 DApps 開始與傳統應用程序競爭時,大眾將開始關注這些應用程序是由區塊鏈構建的事實。他表示:

大多數人在這一點上根本不關心區塊鏈。這並沒有對或錯,這是我們必須處理的一個事實。

對於區塊鏈技術發展至今,Sanger 則認為仍處在摸索階段,未來會有什麼大規模應用還需時間驗證:

我們還沒有弄清楚使用這項技術的最佳方式,也不知道最大的應用領域會是什麼。但我認為區塊鏈的世界在 10 年內會變得非常不同,而我們不會知道那是什麼樣子的。

最後,對於加密貨幣,Sanger 表明自己不是加密投資者。持有加密貨幣只是為了理解如何運作。他也希望世界貨幣體系能夠去中心化,並且樂見於從政府手中奪回主導權。

(本文與鏈新聞共同發布)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鏈新聞

台灣第一家專注區塊鏈及數位貨幣產業的傳媒,由台灣前知名大型公關、時尚雜誌及新聞台等專業人才組成,擁有專業公關、行銷、媒體等線上線下豐沛資源,致力於落實數位貨幣教育於社會大眾,並將讓更多台灣及國際用戶瞭解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美好生活體驗及投資理財。

桑幣熱門榜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