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oinDesk》報導,應二十大工業國(G20)輪值主席國印度的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共同發布了一份政策文件,綜合 IMF、FSB 以及其他國際標準制定機構為加密貨幣領域制定的政策建議和標準,以向各司法管轄區提供指導並幫助應對與加密資產活動相關的風險。
該文件建議對加密資產的全面監管「應成為應對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風險的基準,對持牌或註冊的加密資產發行商和服務提供商進行監管和監督,可以支持資本移動措施、財政與稅收政策以及金融誠信要求的運作」。
該文件指出,為應對加密貨幣帶來的宏觀經濟風險,各司法管轄區應「強化貨幣政策框架,防範資本移動的過度波動,並採取明確的加密貨幣稅務處理」。
該報告還重申了 IMF 的立場,即全面禁止加密貨幣可能無助於緩解相關風險,並指出一些司法管轄區,特別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可能有意在全球監管基準之外採取額外的針對性措施,以應對特定風險。
針對性限制措施
該報告稱,在一個司法管轄區內全面禁止所有加密貨幣活動(包括交易和挖礦)不僅成本高昂、在技術上具有挑戰性,而且「還可能導致加密貨幣活動轉移到其他司法管轄區,產生外溢風險」。
該報告寫道:
「限制措施不應取代穩健的宏觀經濟政策、可信的體制框架以及全面的管理和監督,這是防範加密資產帶來的宏觀經濟和金融風險的第一道防線。」
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禁令都不適用,IMF 和 FSB 表示,在緊張時刻或各國尋找更好的內部解決方案時,各地區可以考慮採取針對性的臨時限制措施來管理一些風險因子,該文件提到了一些此類限制的例子,如針對隱私幣等特定產品採取的針對性限制,以及奈及利亞對該國銀行的要求(可能指的是奈及利亞央行禁止該國銀行為加密貨幣公司提供服務)。
穩定幣風險
該文件還探討了 G20 國家的另一個擔憂,即穩定幣的擴散,它可能對新興經濟體造成威脅,如貨幣替代或銀行擠兌。
該文件寫道:
「如果以外幣計價的穩定幣相對於銀行外幣帳戶來說更容易且更廉價地大量持有,那麼可能會發生快速的資本外逃(或逆轉)情形。」
該報告稱,雖然穩定幣可能會促進廣泛的交易,但其可能存在明顯的風險,這些風險來自於維持穩定的價值,以及對私人發行方的依賴。該文件補充說,多個司法管轄區採用的全球穩定幣「可能會比其他加密資產更突然地傳導波動性,並可能對金融穩定構成重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