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客 8 月 8 日舉辦「2019 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由立法委員余宛如、Maicoin 法人機構業務總監 Jesse Knutson、Leadbest Consulting Group 共同創辦人暨 CSO Bryan Cheng、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暨財法系副教授林盟翔共同參與圓桌論壇,更特意邀來 Knowing 暨幣特財經創辦人楊方儒擔任主持,暢談「STO 二級市場及交易所法遵」。
以下為本場圓桌論壇節錄:
楊方儒:金管會 6 月釋出「證券型代幣發行相關規範」後,請問立委有關於台灣 STO 二級市場目前的開放方向為何?
余宛如:依現行全球 STO 趨勢與立法層面來看,台灣的腳步屬於前衛。過去在立法院,我曾盼望金管會能參照美國 Howey Test 的認定來將 ICO 劃分出 STO,實行法規健全化。如此一來,業者才能知悉「遊戲規則」從而順向發展。同時,也很榮幸金管會能在我的爭取之下釋出規範,目前預計 10 月底將正式上路,據了解,有意願參與的業者有分別有兩家交易所,即 MAICOIN 和台灣幣寶。
坦白說,目前 STO 規範實驗性質很高,時而聽聞業者質疑,「限制境外投資者」、「限制次級市場發展」、「平台業者的規範有所受限」,感到可惜之餘,上述事項的確也是有待解決的,而若往這個方向走,將會涉及調適證券交易法、公司法。因此,在此呼籲金管會廣聽業者建議,推動滾動式修法,健全產業發展。
立法委員余宛如
楊方儒:依據 Leadbest 過去在 STO 領域內的投入及經驗,請問 Bryan 您怎麼看台灣 STO 的發展方向?
Bryan Cheng:過去一年,我們已集成完整的系統以協助金融機構導入 STO 市場,而在我們協助企業轉型數位化的過程中發現,無論是監管機關或是傳統業者,他們在區塊鏈產業方面所掌握的知識程度並不高,因此可見法規框架內並未提及任何與技術有關的規範,反而是限制特定平台執行特定交易,而忽略掉技術本質及優勢。
再來,當局為保護投資者而限制了二級市場,但同時也就限制了交易空間,舉例說明,根據目前「STO 買賣平台業者」規範中的資格條件須為「證券自營商」,然而,普遍自營商卻對 STO 架構、區塊鏈所知甚少,間接扼殺了二級市場的流動性。主管機關設下種種門檻之際,似乎並未意識到,「這個技術重點在於降低證券交易(即 STO)的成本」,但因為限制了流動性,交易容易達到上限,這樣的投資自然乏人問津。
Leadbest Consulting Group 共同創辦人暨 CSO Bryan Cheng(左)
楊方儒:請問 Jesse 對於台灣未來的 STO 發展現況及走向有什麼想法及建議?
Jesse Knutson: 根據我多年的金融產業背景,坦白說,我認為台灣 STO 規範仍有改進的空間,從當中各種門檻不難看出,金管會的規範絕大部分都是借鑒美國 1933 年的證券法,但近年來,全球已進入網絡時代,年輕人更能掌握獲取資訊的管道,像是「限定專業投資人得參與認購」,換言之就是「有錢人的遊戲」,對年輕人似有不公平的對待,而若年輕人不玩股票,交由誰來刺激台灣證券市值增長?
如今,台灣資本市場已落後香港、新加坡,而若能放寬種種門檻推進市場民主化,從而吸引境外新創公司落腳台灣,將會是刺激經濟發展的大好機會,而更重要的是,支持社會地位向上移動、消弭貧富不均。
Maicoin 法人機構業務總監 Jesse Knutson
楊方儒:請問林教授,可否分享一下您對金管會 STO 監管框架的看法?
林盟翔:不得不說,金管會釋出監管框架反而解決了一件事,訂立出證券交易法長期以來的空缺—— 有關「投資契約」的定義。換言之,STO 的監管框架是在修飾、完善證券交易法在「定義證券範圍」上的不足。但我認為,範圍的寬或窄並不重要,而是當你觸碰到現行中心化業務的界限,才有可能會受監管。在此呼籲政府跟科技相結合,為了保障金融科技發展,也應完善自律規範。
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暨財法系副教授林盟翔
楊方儒:請問四位貴賓對台灣未來 STO 發展期許?
余宛如:公、私部門之間需多溝通合作,自律態度固然重要但也須行動配合,相信台灣在監管 STO 方面領先一步終能影響其他國家。
Bryan Cheng:如何將正確知識散播出去,是產官學研現在所面臨最大的問題,盼望更多人能關注底層結構將如何改變世界,以正面的態度探討技術、加密貨幣背後的價值,以此達到高度共識,才能在產業推動方面更為有利。
Jesse Knutson :對台灣經濟而言,兩岸關係長期以來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國卻恰巧不太支持這個產業,台灣著實應該掌握這個大好機會。
林盟翔:建議促進各方溝通,將各個參與者的痛點雙向反應,讓主管機關知悉該如何規範,促進產業落地、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