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際網路革命幾乎顛覆了每個重大產業
- 網際網路在 2005 年用戶達到 10 億
- 目前加密貨幣擁有 3 億用戶,和 1999 年網際網路的用戶數相同
- 有些應用讓人們看見了加密貨幣革命的模樣
- 加密貨幣革命是否會像網際網路革命一樣,顛覆你我的生活?
網際網路革命(Internet revolution)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因此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已經無法想像沒有網路的生活。社群媒體改變了我們和彼此溝通和互動的方式,Spotify 顛覆了音樂產業,Amazon 正在挑戰零售業,而 Netflix 則顛覆了傳統有線電視服務。
閱讀更多:Could digital asset challenge global wealth inequality?
當我們的社會仍在轉型階段時,下一場革命是否已蓄勢待發?當我們都在元宇宙遇到我們的同行時,加密貨幣革命是否會使銀行變得過時,讓辦公室成為歷史?讓我們來一睹數位革命的過去和未來。
回溯過往:早期階段
我們通常將 1983 年 1 月 1 日稱為網際網路的誕生日,但直到 20 世紀 90 年代,網際網路才獲得較大的關注。在接下來的數十年裡,網際網路迅速成為創新的沃土。1997 年,Google 改變了我們搜尋資訊的方式。當時,網際網路主要由出版商使用的靜態網站和目錄組成,而電子郵件在 21 世紀初成為主要的溝通渠道。在那之後,Web 2.0 的出現為我們的溝通方式帶來更大的變化。
閱讀更多:How is crypto setting the stage for Web 3.0?
基於人類的生物屬性,我們需要與他人聯繫,分享自己的故事,建立自己的社群,而 Web 2.0 為我們提供了所需的工具。隨著 Facebook 於 2004 年推出後,Google Map 和 Youtube 也於 2005 年推出,同年,網際網路的用戶數突破 10 億大關。僅僅兩年後,iPhone 幾乎帶來了行動網路的所有可能性。隨著用戶成為創造者,網際網路變得更有沈浸感。因為行動網路和社群網路的出現,網際網路成為我們最主要的溝通媒介,以及生活不斷數位化的驅動力。
不過,即使世界上幾乎每個產業都被改變了,仍有一個領域仍尚未被觸動,那就是貨幣和價值系統。
新興的價值網路
當網際網路革命仍在如火如荼進行時,比特幣在 2009 年為 Web 3.0 ——「 價值網路」奠定了基礎。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導入,任何人只要能上網,就能享有無需許可的端對端支付。
隨著 2015 年導入智能合約,以太坊為下一波創新打造根基和基礎建設。這個全新的可程式化層催生了第一批建立在以太坊網路上的應用,如穩定幣,將傳統的法定貨幣加進區塊鏈,創造了幾乎零成本的即時轉帳能力。接著去中心化金融應用(DeFi)在 2020 年大爆發,讓用戶能夠接觸到無需許可的金融服務。
閱讀更多:What will the metaverse be like in five years?
下一波創新浪潮隨著非同質化代幣(NFTs)的興起而出現,幾乎可以將所有東西都附加到區塊鏈上。從藝術品、保險單據到俱樂部會員資格,擁有無限的可能性。到目前為止,NFT 主要用於藝術和社群標誌,如知名項目無聊猿(Bored Apes Yacht Club)。另外,NFT 也可作為虛擬世界中的房產的憑證,例如 The Sandbox。這些虛擬世界是由其用戶所建立,並讓我們一窺未來可能出現的樣貌。如今,人們已經在元宇宙中一起娛樂,建立屬於自己的遊樂園,去聽音樂會,甚至和愛人結婚,當然也會鑄造 NFT 結婚證書,但到目前為止還不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和網際網路相比,加密貨幣仍處於非常早期的發展階段,但毫無疑問地已經改變了一些人的生活。然而,這個新技術可能還需要很多年才能進入主流。加密貨幣在全球擁有 3 億名用戶,這個用戶數只相當於 1999 年網際網路的用戶數,目前還沒有看到像 Google 或 Facebook 那樣強大的應用,將加密貨幣技術推向主流。
結論
雖然可以將加密貨幣革命視為一個獨立的運動,但實際上加密貨幣是在一個已經存在的網路——「網際網路」 之上所建立的新網路,如比特幣和以太坊。事實上,加密貨幣可以被視為網際網路本身正在進行的革命,讓一切在 Web 2.0 階段未被觸及的東西都能被數位化。
然而,區塊鏈技術也挑戰了一些網際網路早期階段出現的大型巨頭壟斷企業,例如正在進軍新興的元宇宙領域,近期改名為 Meta 的 Facebook。因此,加密貨幣不僅能顛覆傳統產業,也可以顛覆之前進行革命的顛覆者。
閱讀更多:Could digital currencies ever replace fiat money?
加密貨幣革命會如何發展,就像在 1997 年想像從有行動網路的智慧手錶向藍牙耳機傳輸音樂一樣難。隨著產業日趨成熟,加密貨幣項目可能會進入激烈的競爭時期,產業領導者將會出現。
像 Visa 和 PayPal 這樣的私人支付網路會不會因為低效率而成為過去式?社交代幣能否圍繞著時尚名牌、當地藝術家或慈善機構來創造數位社群,並允許我們將其作為各自社群的股份來擁有?或者說,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能否破壞企業的結構?是的,他們當然可以,但只能透過時間來證明。我們只能說,如果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那麼你可能會成為未來最大技術的早期採用者之一。
想透過您的數位資產獲得市場領先的利率嗎?立即註冊一個 Yield App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