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近期美國律師事務所對多家虛擬資產業者提出集體訴訟,且區塊鏈、虛擬資產吸金詐騙案件之報導亦層出不窮,金管會三度發出警示,提醒社會大眾注意虛擬資產相關風險。
金管會三度警示
日前,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 於 106 年 12 月 19 日及 107 年 6 月 22 日皆曾發布新聞稿提醒社會大眾注意虛擬資產相關風險。
鑑於近期美國律師事務所對多家虛擬資產業者提出集體訴訟,而經由運用區塊鏈、虛擬資產吸金詐騙案件之報導亦多有所聞,因此金管會三度發出警告,呼籲大眾重視虛擬資產的相關風險。金管會提出之警告如下:
一、 虛擬資產價格波動大,投資風險高,社會大眾從事相關交易前,應充分瞭解其運作模式,務必審慎評估可能產生的風險。
二、 虛擬資產非屬貨幣,對於藉虛擬資產從事的相關行為,如有涉及刑法、銀行法等有關詐欺、違法吸金等相關法令,係屬刑事犯罪。另虛擬資產如為證券交易法第6條規定之有價證券,未依證券交易法相關規定在國內對非特定人從事募集、發行或提供買賣、交易等服務,則可能涉有違反證券交易法規定,而應負相關刑事責任。
三、 至於個案情況是否涉及刑法、銀行法及證券交易法等刑事責任,其具體行為事實,由司法機關認定處理。
訴訟案不間斷
擔任糾察隊主動向涉嫌違反法規的實體組織或個人提出訴訟,是美國律師事務所常見的業務。
今年四月份,美國律師事務所 Roche Freedman law firm 就針對多家交易所與項目方提出集體訴訟,指控 11 家公司以虛擬資產的形式向美國公民出售非法證券。被控告的交易所和項目包括幣安 (Binance)、Block.one、波場(Tron)、Civic、BProtocol、Status、KayDex、Quantstamp、BiBox、KuCoin 和 HDR Global Trading。
除此之外,美國律師事務所 Block&Leviton 也在三年前曾對知名項目 Tezos 提出集體訴訟,指控其涉嫌非法集資、出售非法證券,迫使 Tezos 主動在今年 3 月以 2,500 萬美元尋求和解,以解決這場歹戲拖棚、勞神傷財的訴訟案。
上述訴訟案是因為違反美國證券法才被律師事務所盯上,並非意味著這些交易所或項目有詐騙疑慮。
虛擬貨幣詐騙猖獗
「任何美味的佳餚,都會聚集蟑螂與老鼠」,區塊鏈科技的崛起與虛擬貨幣的創新落入不肖份子手中自然就成為了吸金斂財的工具。不久前,民眾黨立委高虹安今與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陪同受害人代表舉行記者會,揭露業者利用科技話術,包裝龐式騙局的吸金手法,總計有千人成為詐騙項目 Cloud Token 受害者,吸金高達 9 億元。
由於詐騙集團善於行銷與地推的方式將產品推向社會大眾,許多對虛擬貨幣不了解的民眾,就這樣成為無辜的受害者。關於詐騙的勸世文,網路上的文章已經不生枚舉,在此只能期盼,詐騙份子能夠良心發現走回正道,民眾能多看鏈新聞學習相關知識並關心家裡長輩,不要被金錢蒙蔽雙眼。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鏈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