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你和傳統金融從業者聊起比特幣,他們大概會嗤之以鼻。但如果此時你再度提起,他們也許會和你一起探討比特幣是否還有機會破新高。
過去的華爾街:比特幣的最大反對者
比特幣誕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華爾街的主流態度是不屑。其中最知名的反對者就是「股神」巴菲特和他的好搭檔芒格,他們認為比特幣是一種不會產生任何價值的東西,即便比特幣價格上漲,身為「價值投資者」的他們也始終堅持不購買任何一枚比特幣。
全球最知名的投行摩根大通在一開始也十分排斥比特幣。摩根大通 CEO 戴蒙曾在 2017 年表示,比特幣是一個「去中心化龐氏騙局」,並稱如果摩根大通的交易員開始進行比特幣交易,他就要馬上把這些人炒了,因為這很愚蠢。此外,高盛等其他華爾街代表在 2020 年也曾表達過對比特幣的不認可。
華爾街對比特幣的抨擊並不意外。傳統金融標準並不適用於加密貨幣的價值評判,大部分華爾街精英對現有的傳統金融體系保持滿意。對於當下的既得益者而言,維持現狀比接受一個外來物種要簡單很多。
現在的華爾街:加密貨幣的擁抱者
華爾街精英們的反對並沒有堅持太久的時間。雖然巴菲特等老牌華爾街代表仍然看不起比特幣,但一直關注著最前沿科技的新投資派正在積極擁抱加密貨幣。例如向來「離經叛道」的馬斯克就表示巴菲特曾錯過了特斯拉,並嘲笑巴菲特對比特幣的看法。持續押注科技股的華爾街明星基金經理 Cathie Wood 則更為激進,她曾預測 2030 年比特幣價格將達到 100 萬美元。
此外,頭部投資機構也正在逐步接受加密貨幣。如今的摩根大通會頻頻發布加密資產報告,並且在 2022 年與區塊鏈項目 Polygon 合作完成了跨境交易試驗。而高盛對於加密貨幣的態度則更為積極,他們曾提供了首個由比特幣支持的貸款工具,還曾在場外交易比特幣期權,並擁有一個專業的數字資產團隊。不僅如此,花旗銀行、富國銀行、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銀行巨頭都正在紛紛佈局區塊鍊和數字資產。
華爾街是 Web3 的最優解嗎?
華爾街對加密資產的態度轉變有跡可循。一方面,加密資產持續創下市值新高,成為近幾年來表現最好的創新資產,華爾街不得不開始研究這一新鮮事物;另一方面,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Web3 應用逐步成熟,誕生了 DeFi、NFT、DAO 等一系列創新賽道,用戶量越來越大,從而加密貨幣不再只是沒有應用的空談,華爾街也必須正視其價值以及未來潛力。
但華爾街對 Web3 的擁抱其實是一種被動接受,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原有的傳統金融體系,他們試圖用大規模的資金收購「征服」加密行業,但似乎並未如願以償。例如曾經的「天才交易員」Sam Bankman-Fried 背靠華爾街資本帶領 FTX 大肆收購併四處擴張,甚至試圖通過一份數字資產行業標準圍殲 DeFi,但其最終卻因為挪用用戶資金只能申請破產保護。
Web3 以及加密精神其實與華爾街理念是有所違背的,這一矛盾在 GameStop 事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Web3 主張著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人人平等;而華爾街向來瞧不起散戶,堅持維護著精英階級的利益。
華爾街精英們只不過是無法忽視加密資產這一「房間中的大象」, 但其實 Web3 的發展不是只屬於他們的狂歡。銀行系統幾乎崩潰的黎巴嫩不少企業正在使用比特幣報價,金融普惠率全球最低的越南卻在Chainalysis 的加密貨幣採用率排名中名列前茅。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大量沒有銀行帳戶的人正在使用加密貨幣交易。
顯然,真正大眾化的 Web3 項目才能走得更遠。正如全球加密資產交易平台 CoinEx 曾提到的:打破傳統金融桎梏、消除普通投資者與專業機構的信息差、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低門檻且公開透明的加密服務,這將是 Web3 和加密行業未來的最優解。
–本文由官方提供,不代表 Zombit 立場與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