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12/31 星期二

  • 16:07

    Binance Labs 盤點 2024 投資成果、預告 2025 關注重點;暗示即將品牌重塑?

    隨著2024年接近尾聲,幣安實驗室(Binance Labs)在 X 上發文回顧了過去一年的投資成果,並展望2025年,強調將繼續專注於基礎建設與長期價值,為推動加密產業創新發展持續努力。 2024 年投資成果回顧 今年,Binance Labs在全球範圍內投資了46個項目,其中 14 個項目來自於專注於 BNB 鏈的 MVB 計劃或跨鏈孵化計劃,另外 32 個項目來自直接投資。基礎設施與應用層的投資分佈比例為 50:50,顯示出在長期願景下的平衡發展策略。 投資領域分佈如下: 10 個 去中心化金融(DeFi) 7 個 人工智慧(AI) 7 個 比特幣生態系統(BTC Ecosystem) 4 個 再質押(Restaking) 3 個 遊戲(Gaming) 2 個 零知識證明(ZK Technologies) 2 個 實體資產代幣化(RWA) 2 個 消費應用(Consumer Apps) 此外,其他投資涵蓋了基礎設施領域(例如安全性、錢包、鏈抽象化技術),以及一些新興賽道,如 Move生態系統和去中心化科學(DeSci)。 在生態系統分佈方面,Binance Labs 在 Telegram、Solana、Ethereum 及主要以太坊 L2上保持了廣泛佈局,並在新興生態(例如 Berachain、Monad、Initia)與成熟生態(例如 Stacks、Celestia 和 Bittensor)中進行了戰略性投資。根據統計,大約 20% 的投資來自 BNB 鏈生態系統,主要透過 MVB 計劃實現。 2025 年展望:木蛇之年,創新與增長 Binance Labs 強調,2025 年是木蛇之年,而在木元素象徵著成長與創造力,Binance Labs 預測這將是一個充滿創新與突破的年度,其中有幾個值得關注的重點。 1. 監管環境趨向樂觀 美國新一屆政府,尤其是總統唐納·川普對加密產業的支持立場,預計將營造出更有利的監管環境,有助於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推動整個產業邁向成熟。 2. 關鍵投資領域 加密貨幣/區塊鏈 人工智慧(AI) 生物科技(Biotech) Binance Labs 對這三大領域交叉融合產生的創新應用充滿期待,尤其是在 AI 技術與區塊鏈技術結合方面。 3. 低迷領域或將復甦 一些在 2024 年表現欠佳的領域,如遊戲(Gaming)、零知識證明技術(ZK Technologies) 和 隱私解決方案,預計將在 2025 年迎來復甦。隨著這些技術逐步從開發階段過渡到實際應用階段,新的使用場景將逐漸浮現。 4. 現有敘事將延續增長 去中心化科學(DeSci)、實體資產代幣化(RWAs)/穩定幣 和 AI 代理人(AI Agents) 領域預計將保持強勁增長趨勢,並有望解鎖更多潛在價值。 CZ 重回投資戰場 另一方面,Binance Labs 在推文中也表示,幣安創辦人趙長鵬(CZ)回歸後,將投入大量時間於產業投資,親自與現有及新興的創業者建立聯繫,並以個人化的方式參與,助力優質團隊邁向長期發展。同時,Binance Labs 也在推文中暗示其很快就會更名進行品牌重塑。
  • 14:26

    微策略連續第八周購買比特幣,盤後股價卻跌破 300 美元

    在昨晚宣布買入 2.09 億美元比特幣後,微策略股價(MSTR)在市場上引發了不小的波動,當日收跌超過8%,顯示出投資人對其高槓桿比特幣投資策略的擔憂。根據官方文件,微策略在本週透過出售 592,987 股股票來資助這筆購買。 微策略股價跌破 300 美元 微策略在納斯達克交易所開盤前僅一小時便公布了這筆最新的比特幣購買交易。然而,在當天開盤後短短一小時內,MSTR 股價就從318.89 美元開盤價下跌至 302.09 美元。 儘管在盤中有所回升,但最終收盤價仍停留在302.96 美元。且盤後交易價格進一步下挫,撰寫本文時股價已推低至 293.7美元。與 11 月的高點相比已下跌 46%。 連續八週大購買比特幣 這次購買標誌著微策略連續第八週購買比特幣。自 2024 年 11 月 11 日以來,該公司每週都在持續增持,截至目前已累計增持 194,180 顆比特幣。 然而,從記錄中也能明顯看出,儘管比特價格下跌,但該公司近兩週的比特幣購買量與前幾週相比卻顯著下滑。 市場擔憂槓桿風險 根據 Kobeissi Letter 在 12 月 30 日於 X 平台上的分析,市場對於微策略計劃將授權發行股票數量增加至 100 億股感到憂慮。 Kobeissi Letter 指出,微策略透過可轉換債券與發行新債的方式進行槓桿操作,並需進一步發行債務或股票來支持其持續的比特幣購買策略。他們警告道: 「如果獲得批准,微策略的總股票數量將從目前的 3.3 億股激增至 103.3 億股。這使公司處於一個短期內難以擺脫的雙輸局面。」 儘管微策略的股價在過去 30 天內下跌了 20.18%,但自 2023 年 1 月 1 日以來,股價仍然上漲了 342.15%。 超級比特幣化 Hartmann Capital 創辦人 Felix Hartmann 在 12 月 30 日的 X 貼文中表示: 「微策略的股價最終可能崩潰,但大多數做空者會因為錯誤的時機而蒙受損失,尤其是在對抗比特幣和 MSTR 時。」 他進一步指出: 「在未來五年內,微策略可能會先成為全球市值排名前五的大公司,然後走向破產。不過,也存在另一種可能性:在牛市期間,公司將能進一步槓桿化,輕鬆償還 2027 至 2029 年到期的 10 億到 40 億美元債務,屆時其比特幣持倉價值可能達到 3,000 億美元。」 Unchained 市場研究主管 Joe Burnett 將微策略的策略稱為「超級比特幣化(Hyperbitcoinization)」。他解釋道: 「微策略透過在股價溢價的情況下發行股票,能夠以超過資產淨值(NAV)的價格籌集資金,進一步購買比特幣,並降低槓桿,從而提高每股比特幣持有量。這個過程將持續循環。」 計畫建立更智能的槓桿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微策略創辦人 Michael Saylor 在接受彭博電視的採訪時表示,該公司計劃在 2025 年第一季度更多地關注可轉債等固定收益證券,因為 Michael Saylor 警告稱,微策略在公司資金使用方面過於保守,需要更多槓桿來支持增長戰略。 「我們將重新審視資本計劃,並根據當時的市場條件制定新計劃。」
  • 12:51

    Tether 再度增持比特幣,將近 7.8 億鎂 BTC 納入企業儲備

    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於 12 月 30 日進行了今年最大規模的比特幣購買行動,將價值近 7.8 億美元的比特幣(BTC)轉入其企業儲備,顯示出對比特幣長期價值的強烈信心。 8,404 顆比特幣轉入儲備 根據區塊鏈數據分析平台 Arkham 的數據,被標記為 Tether 企業儲備的錢包於 12 月 30 日接收了兩筆比特幣轉賬,分別為 7,628.9 顆和 775.6 顆,總計約 8,404.5 顆比特幣。以當時比特幣價格(92,500 美元)計算,這批資產總價值達 7.774 億美元。 此次增持後,Tether 的比特幣總持倉量增至 83,759 顆,總價值接近 77.5 億美元,鞏固了其在全球企業比特幣持倉排行榜上的地位。 Tether 的比特幣儲備策略 早在 2023 年 5 月,Tether 就宣布將其高達 15% 的淨營運利潤定期用於購買比特幣,作為企業資產配置的重要部分。此次增持是自 2024 年 3 月以來的首次重大動作,當時 Tether 曾在比特幣突破 70,000 美元後增持了 8,888.88 顆比特幣。 根據 Bitcoin Treasuries 的數據顯示,Tether 已是全球第二大「私人企業」比特幣持有者,僅次於擁有 140,000 顆比特幣的區塊鏈軟體公司 Block.one。 整體來看,無論是私營還是上市公司,Tether 在所有企業的比特幣儲備排行榜上位居第三,第一名是持有 446,400 顆比特幣的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 比特幣成為企業財政儲備新寵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穩步攀升,企業將比特幣納入財政儲備的趨勢愈加明顯,今年已有越來越多企業宣布收購比特幣作為公司儲備資產。近期企業增持案例包括: KULR Technology Group 於12月16日宣布以2,100萬美元購買了217.18枚比特幣,當日股價上漲超過40%,創下歷史新高。 Quantum BioPharma 於12月20日宣布投資100萬美元購買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資產,以實現財政儲備的多樣化。
  • 11:38

    孫宇晨再向 HTX 存入近 3 萬顆 ETH,另有 9.6 萬顆等待解質押

    根據 Spot on chain 分享的資訊顯示,孫宇晨的錢包地址在 11 小時前向 HTX 存入了 29,153 顆 ETH(價值約 9,670 萬美元)和 249,868 顆 EIGEN(約 88.4 萬美元)。 https://twitter.com/spotonchain/status/1873931585961288134 自 11 月 10 日以來,他已累計向 HTX 存入 227,000 顆 ETH(約 8.07 億美元),平均價格約為 3,556 美元。這些 ETH 大部分是在 2024 年上半年以約 3,036 美元的價格累積而來。 此外,他還請求從 Lido Finance 和 Etherfi 解質押 96,580 顆 ETH(約 3.227 億美元),這些以太幣未來很可能會繼續流入 HTX。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儘管鏈上數據顯示孫宇晨一直在向 HTX 轉入以太幣,但孫宇晨本人在 X 上發文聲稱,這一措舉不是為了清倉以太幣,單純只是不同錢包間的轉帳。其在推文中說道: 「關於網路上流傳的我們清倉ETH的傳言是不實的,這只是我們在不同錢包之間的ETH轉帳而已。我們對以太坊生態仍然長期看好。」
  • 11:21

    弱私鑰攻擊者「Blockchain Bandit」沉寂兩年後,將 51,000 顆以太幣歸集至多簽地址

    臭名昭著的駭客 「Blockchain Bandit」,因成功猜出弱私鑰而竊取大量加密貨幣,近日再次引發關注。 5 萬顆遭駭以太幣轉移 根據區塊鏈調查員 ZachXBT 於 12 月 30 日的 Telegram 貼文,該駭客將 51,000 顆以太幣(ETH)從 10 個不同錢包地址轉移至一個多重簽名地址 「0xC45…1D542」。 這筆龐大的資金以每批約 5,000 顆以太幣的方式,於 12 月 30 日晚上 8:54 到 9:18(UTC)之間完成轉移。此前,這些資金自 2023 年 1 月 21 日轉移後,一直停留在 10 個不同錢包中,長達將近兩年未曾活動。同時,駭客還在 2023 年初轉移了 470 顆比特幣(BTC)。 弱私鑰猜測攻擊 「Blockchain Bandit」最早活動於 2016 年,並在 2018 年達到盜竊高峰。根據安全公司 Independent Security Evaluators 的報告,該駭客透過一種名為「Ethercombing」的技術,利用故障的隨機數生成器和程序碼漏洞,系統性地搜尋弱私鑰,並成功破解了 732 組私鑰,累積竊取超過 45,000 顆以太幣,涉及將近 49,060 筆交易。 在技術層面上,這種「弱私鑰猜測攻擊」本應是統計學上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但因為某些錢包或工具在生成私鑰時使用了低品質的隨機數生成器,導致私鑰不是完全隨機的,因此允許駭客可以用程式進行「弱私鑰猜測攻擊」。 若使用經過驗證的錢包軟體(如 MetaMask、Ledger、Trezor),則可以避免此問題。 截至目前,「Blockchain Bandit」的真實身份仍然是謎團。然而,安全分析師 Adrian Bednarek 曾推測,這背後可能涉及國家級行動者,例如北韓,他們可能透過此類手段大規模籌措非法資金。 2024 年損失 23 億美元 根據鏈上安全公司 Cyvers 的報告,2024 年共發生了 165 起重大加密貨幣安全事件,總損失金額高達 23 億美元,相較 2023 年增長了 40%。 其中,存取控制漏洞(Access Control Breaches)成為主要攻擊手段,佔據所有事件的 81%,損失金額達到 19 億美元。這些漏洞主要發生在中心化交易所與託管平台中,暴露出加密產業在安全性上的重大隱患。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