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2/16 星期五

  • 19:20

    摩根大通:美監管機構可透過 OFAC 控制 Tether、監管將影響 USDT 吸引力

    摩根大通分析師認為,美國監管機構可透過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對美元穩定幣 USDT 發行商 Tether 的海外使用施加一定程度的控制,此外,即將到來的穩定幣監管可能會給 Tether 帶來「間接壓力」。 美監管方能對 Tether 施加一定程度的控制 根據《CoinDesk》報導,摩根大通在週四(15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表示,由於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和即將面臨的監管,USDT 作為最大穩定幣的主導地位是脆弱的。 該報告稱,儘管 USDT 發行商 Tether 的總部不在美國,但監管機構可以透過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對該發行商的海外使用施加一定程度的控制。 該銀行表示,USDT 與加密混幣器 Tornado Cash 的關聯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並提到 OFAC 在 2022 年 8 月將這個在以太坊網路上運行的混幣協議列入制裁名單,理由是該協議持續作為網路犯罪份子的洗錢工具。 由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領導的分析師團隊寫道: 「儘管針對離岸實體和去中心化公司的直接法律行動相當複雜,但間接措施和國際合作可能會潛在地阻礙 tether 的使用。」 監管帶來的「間接壓力」 分析師寫道,即將到來的穩定幣監管可能會給 Tether 帶來「間接壓力」,因為相對於透明度更高、更符合新監管 KYC/AML 標準的穩定幣,Tether 的吸引力會減弱。分析師還指出,這個問題同樣適用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USDT 在該領域中被作為抵押品和流動性來源使用。 該報告寫道: 「特別是穩定幣的監管將透過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在二十大工業國(G20)之間進行全球協調,從而進一步限制不受監管的穩定幣的使用,如 Tether。」 Tether 面臨著提高其儲備投資透明度的壓力,並且一直在努力公布即時數據。不過,摩根大通表示 Tether 最近揭露的資訊不足以減少人們的擔憂。 Tether 執行長的回應 摩根大通此前就曾表示,USDT 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對加密領域而言是負面的,Tether 執行長 Paolo Ardoino 後來反駁了這種說法,並表示「世界上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談論關於集中度的問題,在我看來有點虛偽」。 對於摩根大通最新發表的觀點,Ardoino 在接受《The Block》採訪時表示,該投行似乎嫉妒 Tether 在加密貨幣市場的主導地位。 「摩根大通目前的擔憂似乎更多是出於對金融和支付服務演變的嫉妒,這是他們十年來一直忽視的部分,而現在因為該領域獲得了大量關注,他們感到不悅。」Ardoino 說道:「如果我是他們,我會更擔心他們 390 億美元的總罰款。」
  • 17:31

    2024 必擼賽道!這些「流動性再質押協議」你都參與了嗎?

    流動性再質押協議快速增長 隨著再質押賽道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圍繞 EigenLayer 開發的流動性再質押協議(Liquid Restaking)也在過去幾個月呈現快速增長。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顯示,從去年年底至今,流動性再質押協議的 TVL 增長了 8 倍以上,美元價值高達 35 億美元。 為了進一步探索流動性再質押賽道的潛在機會,DWF Ventures 於今日發佈了一篇賽道介紹,概述流動性再質押概念背後的潛在機會。 流動性再質押協議是什麼? 流動性再質押協議之所以會崛起,除了因為這些協議能夠提供更高的質押收益率、比 EigenLayer 更易於操作的便利性,以及能夠獲得用於參與其他 DeFi 協議的「流動性再質押代幣(LRT)」以外,當前最大的吸引力莫過於能夠同時賺取「EigenLayer+流動性再質押協議」的積分。 但需要注意的事,流動性再質押協議是經過多種智能合約包裝之後的產物,因此需要承擔比單純「質押以太幣」還要高的協議風險,這點與過去 DeFi Summer 時期層層包裝的「套娃」概念相同。 有哪些協議值得參與 當前市場上有許多流動性再質押協議,且大多數都尚未發幣,因此投資人務必把握機會參與。除了推出時間最早且 TVL 最高的 Ether.fi 以外,包括幣安投資的 Puffer Finance,以及已上線積分系統的 KelpDAO 與 Renzo 等代表性專案也都同樣值得參與。 許多 DeFi 專案也都已開始與 LRT 整合,包括 DeFi 領域中的去中心化穩定幣、抵押借貸、流動性挖礦、貨幣市場等,我們未來將會看到越來越多 DeFi 協議將 LRT 集成到協議當中。
  • 16:23

    Bitfinex 分析師:市場進入比特幣減半前反彈狀態,資金會流向「特定」山寨幣領域

    比特幣價格近兩週從約 43,000 美元漲至 52,000 美元大關,一位分析師認為,這種價格走勢表明市場正在進入所謂的減半前反彈狀態。 根據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finex 的衍生品部門負責人 Jag Kooner 的說法,從過往的比特幣週期可以觀察到,比特幣價格通常會在減半事件發生前八週左右開始反彈,而目前的比特幣價格走勢符合這種趨勢。 這位 Bitfinex 分析師表示: 「這次反彈有可能推動價格突破上一輪週期的高點,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週代表著比特幣作為上兆美元資產的重新回歸,這主要是由於比特幣現貨 ETF 的資金流入所推動。」 比特幣價格歷史走勢(來源:TradingView,橘色標線為前三次比特幣減半當週) 根據 CoinMarketCap 數據,截至本文發布時,距離比特幣挖礦獎勵減半僅剩 62 天時間。 Kooner 補充說,正在趨緩的 GBTC 基金相關拋售壓力以及其他比特幣現貨 ETF 持續的每日資金流入(平均達到 3 億至 4 億美元)已顯著支撐了比特幣的價格。不過,這位分析師警告說,市場仍可能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Kooner 表示: 「雖然歷史模式可能提供一些見解,但關鍵的是要理解這些並不總是保證會重複出現。」 此外,Kooner 強調山寨幣(Altcoin)市場在當前環境下已變得特別有趣。他說道: 「一旦比特幣在牛市中期創下顯著高點,資本逐漸流向山寨幣市場是普遍的現象。然而,由於本輪加密貨幣項目數量龐大,資金已流向如 Solana 生態系統和基於人工智慧的項目等特定領域,而不是逐步分散到所有山寨幣市場。」
  • 14:36

    Coinbase 交易所第四季營收超預期 股價盤後漲逾 14%

    受惠於加密貨幣市場的飆漲,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的第四季獲利和交易營收超出了分析師預期。 FactSet 數據顯示,Coinbase 第四季每股盈餘為 1.04 美元,遠高於分析師預測的 0.02 美元。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9.538 億美元的營收也超過了分析師預測的 8.261 億美元。 Coinbase 投資人關係副總裁 Anil Gupta 在接受《CoinDesk》採訪時表示: 「我們對這些業績結果非常滿意。我們年初設定的嚴格營運要求確實在 2023 年期間得到了回報。」 加密貨幣價格在 2023 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上漲,但隨著對比特幣現貨 ETF 的高度期待再次激發了人們對數位資產的興趣,漲勢在第四季進一步增強。這似乎為 Coinbase 帶來了更多的業務,與第三季相比,第四季交易量增加了 100%,達到 1,540 億美元,高於預期的 1,427 億美元。 Gupta 表示,ETF 對 Coinbase 來說確實是雙贏的局面,「我認為我們已經開始看到這一點在平台上得到體現」。該交易所為 10 檔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中的 8 檔提供託管服務,使其成為這項業務的重要參與者。 Coinbase 也公布 2023 年調整後 EBITDA 為 9.64 億美元,此前該公司曾預測 2023 年能實現正向的調整後 EBITDA。Coinbase 預計在 2024 年第一季將產生約 4.1 億至 4.8 億美元的訂閱和服務收入,其在 2 月 13 日之前已經獲利約 3.2 億美元。 在一般交易時段上漲約 3% 後,Coinbase 股價(COIN)在盤後交易時段漲超 14%,至 189.36 美元。 摩根大通上調 Coinbase 股票評級 根據 CoinDesk 報導,在 Coinbase 公布財報之前,摩根大通將該交易所的股票評級從減持上調至中性,以反映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獲批後加密貨幣價格近期的飆漲。目標價維持 80 美元不變。 摩根大通在報告中指出,更高的加密貨幣價格有望改善第一季的活動水準和 Coinbase 的獲利能力。分析師表示,比特幣現貨 ETF 的批准最初是一個「Sell-the-news」事件,「現在已經轉變為有意義的比特幣上漲」。 然而,該投行警告說,繼去年股價上漲近 400% 之後,根據其估值分析,2024 年 Coinbase 股價可能表現不佳。 該報告補充道: 「我們仍不推薦這隻股票,但我們確實意識到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給加密貨幣生態系統注入的熱情以及隨之而來的活躍度和交易量所帶來的影響,這推動其走出了 2022 年的加密貨幣寒冬。」
  • 14:23

    最新研究:即使是「國家機器」也難以對比特幣與以太坊網路實施 51% 攻擊

    根據加密貨幣調研公司 Coin Metrics 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即使是「國家級實體」想要透過 51% 攻擊對比特幣或以太坊網路實施攻擊也幾乎是不可能實現。 51% 攻擊不存在經濟動機 51% 攻擊指的是惡意行為者在工作量證明系統(如比特幣)中擁有超過 51% 的算力,或在權益證明網路(如以太坊)中擁有超過 51% 的加密貨幣。理論上,攻擊者可以利用這種中心化的力量來改變區塊鏈,例如阻止特定交易獲得確認,或者逆轉交易以實施雙花攻擊,從而破壞網路。 https://twitter.com/LucasNuzzi/status/1758234013993447560 在 2 月 15 日的報告中,Coin Metrics 的研究員 Lucas Nuzzi、Kyle Water 和 Matias Andrade 指出,鑑於目前網路的資本成本和運營費用,對於國家級攻擊者來說,持續進行攻擊已不再是可行的方法。 作者們使用了一種稱為「攻擊總成本(TCA)」的指標來量化攻擊一個區塊鏈網路所需要的成本。 最終研究結果發現,在所有針對比特幣與以太幣網路提出的假設性攻擊中,並沒有任何可行途徑能夠獲利,這意味著攻擊者將不存在實施攻擊的經濟動機。 「即便是在提出的最能賺錢的雙重支付情境中,攻擊者在投入 400 億美元之後,可能也只能得到 10 億美元的收益,這相當於只有 2.5% 的回報率。」 通過分析二手市場數據和實時算力輸出數據,該研究發現對比特幣進行 51% 攻擊需要一個行為體購買驚人的「700 萬台 ASIC 挖礦機」,這將需要花費約 200 億美元,且即使有足夠的錢,市場上也根本沒有足夠的 ASIC 礦機可供購買。 但如果行為體有能力自己製造礦機呢?研究指出,假設一個國家級攻擊者有足夠的資源來製造自己的礦機,而 Bitmain AntMiner S9 是目前唯一可供逆向工程製造的設備,總成本估計仍會超過 200 億美元。 以太坊 34% 攻擊也被誇大了 流動性質押協議 Lido 的持續增長被許多人視為對以太坊網絡的嚴重威脅。然而,研究卻表明,對於來自 Lido 驗證者在以太坊上的 34% 權益攻擊的擔憂可能是多餘的。該報告指出,攻擊以太坊區塊鏈不僅需要極其漫長的時間,而且還需要極大的費用。 Lucas Nuzzi 說道: 「我們估計攻擊以太坊將需要 6 個月的時間,因為系統會限制權益代幣(ETH)的一次性部署。預計總成本將超過 340 億美元,攻擊者將不得不管理超過 200 個節點,光是在 AWS 上的花費就高達 100 萬美元。」
  • 12:16

    OpenAI 推出新 AI 模型 Sora,輸入文字即可生成生動影像

    創造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OpenAI 週五(16日)發布了文本轉影片模型 Sora,讓用戶能透過文字指令生成長達 1 分鐘的影片。 Sora 能夠生成包含多個角色、特定類型的動作以及精確的主體和背景細節的複雜場景。OpenAI 在其官網中寫道: 「該模型對語言有著深刻的理解,因此能準確解釋提示並生成表達生動情感的引人注目的角色。Sora 也能在單個生成的影片中創建多個鏡頭,準確地體現角色和視覺風格。」 OpenAI 釋出了幾個由 Sora 生成的影片,並附上影片生成所輸入的文字指令。 https://twitter.com/OpenAI/status/1758192957386342435 OpenAI 表示,Sora 也能根據現有的靜態圖片生成影片,準確且細緻地讓圖像內容產生動態效果。該模型還能取用現有影片來延伸內容或填補缺失的幀(frame)。 然而,OpenAI 警告稱「目前的模型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它可能難以準確模擬複雜場景中的物理現象,或無法理解特定情況下的因果關係,此外,該模型還可能混淆提示的空間細節,例如左右不分。 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在 X 平台上表示,該公司開始針對 Sora 進行「紅隊演練」(red-teaming),並向數量有限的創作者提供訪問權限。阿特曼稍早也在 X 平台上分享了多段透過 Sora 生成的影片。 https://twitter.com/sama/status/1758218820542763012
  • 11:59

    Aptos 基金會與科技公司聯手推出智慧型手機 JamboPhone,售價僅 99 美元

    Aptos 基金會宣布與非洲 Web3 應用程式公司 Jambo 聯手推出 Android 智慧型手機 JamboPhone。JamboPhone 的價格僅 99 美元,現已在 40 多個國家上市。根據新聞稿內容,該手機不僅僅是一台硬體設備,同時也是通往 Aptos 生態系統的橋樑,能夠透過預裝的應用程式(如與 Aptos 兼容的錢包Petra和 Jambo App)無縫整合。 https://twitter.com/Aptos_Network/status/1758129330541285790 Aptos 基金會表示,與 Jambo 的合作基於一個共同願景,即利用 Web3 技術的潛力,為包括非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等發展中經濟體的個人賦能。 近幾年越來越多 Web3 公司開始探索進入智慧型手機領域的可能性,而 Solana 手機的成功或許是促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根據此前報導,由 Solana 旗下手機開發部門 Solana Mobile 推出的第二代智慧型手機「Chapter 2」預訂量在不到 30 天內就超過 10 萬台,超出原計劃產量五倍。根據官方說法,第二代產品預計將於 2025 年上半年出貨。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