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1/06 星期一

  • 22:54

    Vitalik 拋售 13 種迷因幣換得 34 萬鎂,收益全數捐獻慈善機構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師餘燼分享的資訊顯示,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於今日總計拋售了 13 種迷因幣,累計換得 34.6 萬 USDC,且部分代幣因為市值小、池子深度差而出現大幅下跌,例如 DINU 下跌了 68%、JSHIBA 下跌了 38%。隨後 Vitalik 將所有 USDC 全數捐獻至旗下專注於生物科技的慈善機構 Kanro。 https://twitter.com/EmberCN/status/1876259260805648870 Vitalik 的錢包地址時常獲得迷因幣發行方的空投,而 Vitalik 則會定期清倉這些迷因幣,並將資金用於慈善用途。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 2021 年,Vitalik 將其獲得的 50 兆顆 SHIB捐贈給 Polygon 創辦人 Sandeep Nailwal 的「印度新冠病毒救濟基金」地址,當​​時這些代幣價值約 12 億美元。
  • 19:50

    CoinShares:全球數位資產投資產品去年淨流入 442 億美元,是 2021 年總額的近 4 倍

    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CoinShares 在週一發布的報告中表示,全球數位資產投資產品在 2025 年的首三日錄得 5.85 億美元的淨資金流入,然而,今年第一週(包含 2024 年最後兩個交易日)呈現淨流出,總額達 7,500 萬美元。 來源:CoinShares 比特幣投資產品在上週錄得 2,500 萬美元的淨流出,但做空比特幣投資產品也呈現淨流出,金額為 660 萬美元。在山寨幣投資產品方面,以太幣錄得 4,960 萬美元的淨流出,XRP 則錄得 570 萬美元的淨流入。  來源:CoinShares 該報告還指出,數位資產投資產品的淨流入總額在 2024 年達到創紀錄的 442 億美元,幾乎是 2021 年創下的 105 億美元紀錄的 4 倍。這一增長主要由美國加密貨幣現貨 ETF 推動,此類產品吸引了 444 億美元的流入資金。 比特幣投資產品在 2024 年主導市場,吸引了 38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占資產管理規模的 29%。儘管價格上漲,做空比特幣的投資產品在去年仍錄得 1.08 億美元的淨流入。 以太幣投資產品則在 2024 年底顯著回升,全年淨流入金額達 48 億美元(占資產管理規模的 26%),是 2021 年的 2.4 倍,更是 2023 年的 60 倍。Solana 投資產品全年的淨流入金額則為 6,900 萬美元,僅占資產管理規模的 4%。
  • 18:26

    Metaplanet 計劃在今年將比特幣持有量提升至 10000 BTC

    日本投資公司 Metaplanet 的執行長 Simon Gerovich 表示,該公司希望在 2025 年將其比特幣持有量擴大到 10,000 BTC,與目前的庫存相比增加 5 倍以上。 Gerovich 週日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Metaplanet 計劃透過「利用我們可用的最有效資本市場工具」,將其比特幣儲備提升至 10,000 BTC。該公司目前持有約 1,761.98 BTC(價值約 1.754 億美元),總成本為 208.72 億日元。 Metaplanet 的其他目標包括:透過新舉措提高透明度和股東參與、利用其合作夥伴關係來推動比特幣在日本和全球的採用、探索創新機會以增進 Metaplanet 在日本和比特幣生態系統中的影響力。 https://twitter.com/gerovich/status/1875777564184342786 Metaplanet 最近一次的比特幣購買發生在 12 月下旬,增持數量為 619.7 BTC。在買入之前,該公司在同月透過兩批次的債券發行籌集了 95 億日元(6.06 億美元)。 Metaplanet 在 2024 年 4 月對其財務管理策略進行策略性轉變,採用比特幣作為策略儲備資產,以對沖日本的債務負擔以及由此導致的日圓波動。 根據 Yahoo Finance 的數據,Metaplanet 的股價週一收盤上漲 2.73%,收於 3,575 日元,該公司在 2024 年的漲幅高達 1947%。 資料來源
  • 16:58

    Solana AI 黑客松策展人呼籲 AI 專案謹慎考慮發幣:別為了短期投機犧牲長期發展

    於 2024 年舉辦的 Solana AI 黑客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許多參與專案都在社群中引發廣泛的討論。然而,策展人 SendAI 創辦人 Yash Agarwal 近日卻發文表示,儘管他對活動的成功感到自豪,但後續引發的投機風潮並非他所樂見的。 Yash Agarwal 指出,現在幾乎每天都有 2-3 個黑客松項目發行代幣,每個代幣的估值都在 5,000 萬到 5 億美元之間。Solana AI Hackathon 已經無意間成為了一個 AI 代幣發現平台,許多項目都在利用 Solana AI Hackathon 或 SendAI 的品牌建立可信度,藉此發行代幣並吸引投機者。 Yash Agarwal 進一步指出,如果這些項目是認真想要開發 AI 產品,那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事實是,現在有 90% 的 Crypto x AI 項目更像是貓狗迷因幣,更糟糕的是,其中有部分項目還將自己的代幣包裝成「實用代幣」。 而巨鯨和 KOL 在這場遊戲中扮演著不負責任的風險投資人的角色。他們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獲取早期供應,推高價格,並在高點獲利拋售。 Yash Agarwal 建議開發者,不要為了發幣而發幣,尤其是當團隊自己只持有不到 5% 代幣的時後,因為當價格回調時,開發者會失去繼續建設的動力,但持有代幣的投機者會要求「繼續建設」。 「代幣不僅是資產,還是一種沉重的情感負擔...如果你的項目即使在代幣市值低於 50 萬美元時,你仍然願意繼續建設,那麼你才應該考慮發行代幣。」 另一方面,Yash Agarwal 也呼籲 KOL 對推廣的代幣負責,投機者也不要僅僅因為某個 KOL 的推薦而盲目投資,否則最終只會淪為最大的輸家。 「賭場依然存在,而莊家永遠是贏家。」
  • 13:38

    多元 L2 是區塊鏈的未來?Solana 聯合創辦人嗆:看似有邏輯,實際沒意義

    L2 是區塊鏈的未來? 去中心化預測市場 TrueMarkets 專案負責人 Millie 近日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他個人對二層網路(L2)的看法。其表示,L2 是目前技術標準下最可持續的「區塊銷售業務」模式,任何 L1(包括以太坊)都無法與之競爭。Millie 說道: 「在這個框架下,L1 的角色是為多個 L2 的共存提供真實性來源,成為它們進行結算的最終依據。這是L1唯一長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而以太坊是唯一在這個方向上取得顯著進展的區塊鏈。」 然而,針對 Millie 的觀點,Solana 聯合創辦人 Toly Yakovenko 似乎並不認同。Toly Yakovenko 表示,Millie 的理論看似合理,但實際上並不正確。Toly Yakovenko 認為,多個 L2 沒有必要存在,因為單一的 L2 就足以滿足所有需求。 Solana 聯合創辦人否定多 L2 路線 Toly Yakovenko 指出,如果一個 L2 能夠實現並行執行,那麼它就能高效利用所有的數據區塊空間(blobspace),並同時支援所有可能的應用場景。換句話說,一個高效的 L2 理論上可以獨立承載所有去中心化應用(DApps)和智能合約的運作需求。 此外,Toly Yakovenko 認為,真正重要的智能合約大概只有六種。根本沒有必要提供無限的開發者選擇性。且每增加一個新的 L2 網路,或者每引入一個新的設計變化,都需要新的治理機制、新的安全驗證、新的基礎設施維護。這些因素積累起來,會顯著增加整個系統的系統性風險和成本。 「實際上,任何增加商業風險的開發者選擇性都是負面的,比如 ERC20 標準接口。每增加一個排序器(sequencer)、L2多簽(multisig)、治理系統(governance system)、虛擬機自定義(VM customization)等,都是在增加業務風險。」 Solana 與以太坊的路線之爭 眾所周知,以太坊的發展路線較為依賴  L2 的發展,相較之下,Solana 則以單鏈架構作為主要重心。因此,Toly Yakovenko 對「多 L2 發展路線」的不認同,勢必會在社群上引發正反兩極的討論。 https://twitter.com/jessepollak/status/1875674062711878109 其中,Base 生態開發者 Jesse Pollak 就指出,在 Solana 的世界中,當前的主流觀點認為: 「值得撰寫的智能合約大約只有 6 種。」 因此這些合約被內建(enshrined)並反覆使用,而開發者對於合約驗證、開源性、擴展性和延展性的關注相對較少。 相較之下,在以太坊世界中的主流思維方式則是: 「我們才剛剛觸及世界計算機的表面,還有無限多的智能合約等待被創建。」 這種觀點導致以太坊上的一切都強調開源、可驗證,並且被設計為可以擴展、分叉和延展。 Jesse Pollak 總結道,由此便可以看出,Solana 聚焦於構建一個高效的資本市場基礎設施,而以太坊則致力於創建一個全面且包羅萬象的全球經濟體。
  • 12:22

    市場信心不足?質押以太幣數量持續下滑,Lido主導地位受挑戰

    2024 年 10 月,鎖定在流動性質押平台上的以太坊(ETH)數量一度突破 1,400 萬顆的重要門檻。然而,進入 2025 年後,這一數字開始出現下滑。截至 2025 年 1 月 5 日(週日),鎖定在流動性質押平台上的以太幣總量已降至 1,378 萬顆,低於 2024 年 11 月底記錄的 1,385 萬顆。 市場信心減弱?ETH鎖倉量持續下滑 根據《Bitcoin.com》報導,流動性質押協議截至 2024 年 11 月底合計鎖定了 1,385 萬顆 ETH。然而,自那時以來,這些平台的 ETH 總持有量已減少約 7 萬顆。這一變化引發了市場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系統中流動性質押衍生品(LSDs)前景的廣泛討論。 LSDs 被視為 DeFi 領域的重要工具,允許用戶在獲得質押獎勵的同時,依然能保有資產的流動性。傳統的質押方式通常要求將資產鎖定一段時間,無法用於其他金融活動。而 LSDs 則透過發行代表質押資產的衍生代幣,解決了這一限制。 Lido 主導地位下滑 目前,Lido 仍穩居市場龍頭地位,在所有流動性質押平台中占據了約 69.96% 的市場份額,持有約 964 萬顆 ETH,總價值約 349 億美元。然而,Lido 的主導地位並未讓其免於下滑趨勢。自 2024 年 11 月 30 日以來,Lido 的鎖倉量已減少了 16 萬顆 ETH,從原先的 980萬顆降至當前水平。 幣安快速崛起,Rocket Pool面臨外流 與此同時,幣安的流動性質押平台逐漸嶄露頭角,過去 36 天內新增鎖定了 15 萬顆 ETH,顯示出市場對其平台的高度信任及積極參與。 然而,並非所有平台都能維持增長勢頭。Rocket Pool 面臨顯著的資金外流,自 2024 年 10 月 29 日至 11 月底,該平台的 ETH 鎖倉量大幅減少了 47.9 萬顆,近期 36 天內又流失了 7,743 顆 ETH。 市場趨勢與參與者偏好變化 目前,鎖定在 LSD 平台上的 1,378 萬顆 ETH,占整體流通供應量 120,474,080 顆 ETH 的 11.44%。這種總量的下降,反映出當前 DeFi 參與者在市場環境和風險偏好上的顯著變化。 儘管 Lido 依舊保持著領導者地位,但其持有量的下滑表明即使是市場龍頭也無法避免用戶偏好的轉移或外部市場條件的變動影響。另一方面,幣安在流動性質押市場的積極擴張,顯示出其強勁的競爭力和市場潛力。
  • 11:41

    Solana 開發者創建抗量子 Vault,保護資金免受量子電腦威脅

    Solana 開發者已經在該區塊鏈上創建一種抗量子 Vault,以保護用戶資金免受量子電腦可能帶來的威脅。 密碼學研究員、Zeus Network 首席科學家 Dean Little 在 1 月 3 日的一篇 GitHub 文章中解釋說,這項名為「Solana Winternitz Vault」的解決方案透過使用一種基於雜湊的複雜簽名系統來實現量子抗性,該系統在每次交易時都會生成新的密鑰,這應該可以使量子電腦更難對任何一組特定的公鑰進行協同攻擊。 Solana 的這項抗量子功能目前是作為一種可選的附加功能,尚未成為全網安全升級的一部分,這意味著 Solana 用戶需選擇將他們的資金存放在 Winternitz vaults,而非一般的 Solana 錢包,才能透過該解決方案來確保資產不受潛在量子威脅的影響。 https://twitter.com/deanmlittle/status/1875136565456109891 運作方式 Winternitz vault 首先會生成一組新的 Winternitz 金鑰,並計算公鑰的 Keccak256 默克爾根值,然後創建一個由分割帳戶(Split Account)和退款帳戶(Refund Account)組成的「分割」vault,在此過程中,用戶對一條消息進行 Winternitz 簽名,該消息包含用戶希望轉移的 lamports(Solana 原生代幣的最小單位)數量。 當交易完成時,任何剩餘的資金都會被轉移到退款帳戶,而 Vault 會關閉。 資料來源
  • 09:47

    鏈上數據:比特幣交易所流入量和礦工流出量顯著下降,或表明拋壓減輕

    根據《Cointelegraph》報導,比特幣交易所流入量(轉移到交易所的比特幣總量)和礦工流出量(礦工發送到交易所的比特幣數量)自 2024 年 11 月以來顯著下降,這可能代表市場的拋售壓力已減輕。 區塊鏈數據分析平台 CryptoQuant 的數據顯示,比特幣交易所流入量在 11 月 25 日達到 98,748 BTC 的峰值,這發生在此前約兩個月交易所流入活動明顯增加之後。 到了 2024 年 12 月,比特幣交易所流入量有所減少,但仍然顯著,每日發送到交易所的比特幣總量在 11,000 顆到 79,000 顆之間。 圖片來源:Cointelegraph,數據來源:CryptoQuant 比特幣交易所流入量的減少與礦工流出量的下降同時發生,這表明來自比特幣礦工的拋售壓力有所減輕。礦工通常會賣出所持有的比特幣來支付營運開支。 比特幣在川普於去年 11 月當選美國總統後出現歷史性的價格反彈,從約 68,000 美元一度上漲至 108,000 美元,比特幣礦工也在這段期間實現收益,流出量明顯上升,然而,該趨勢並未延續,礦工流出量自 11 月達到高峰以來持續下降。 CryptoQuant 的數據顯示,礦工流出量在 11 月 11 日達到高峰,他們向交易所發送了 25,367 BTC,當比特幣價格約為 88,000 美元。到了 2025 年 1 月 1 日,礦工向交易所發送的比特幣總量為 5,489 BTC,在 1 月 2 日發送了 5,748 BTC;1 月 3 日發送了 2,133 BTC。 圖片來源:Cointelegraph,數據來源:CryptoQuant
  • 09:46

    加密貨幣市場窄幅震盪,本週重點關注 12月非農報告與聯準會會議紀要

    加密市場窄幅震盪 加密貨幣市場在週末除了 AI Agents 出現顯著的上漲行情以外,其餘幣種大多維持窄幅盤整。比特幣徘徊在 97,000 至 99,000 美元區間,以太幣則在 3,500 至 3,700 美元區間震盪。而比特幣市占率則出現止跌並且小幅回升的跡象,說明山寨幣的整體表現落後於比特幣。 微策略創辦人連九週預告 微策略創辦人 Michael Saylor 已連續第九週在 X 上發布 SaylorTracker.com 的相關推文。Michael Saylor 過去九週都會於週日發布類似推文,並於週一宣布微策略收購比特幣的消息,因此,這一推文已被社群視為微策略收購比特幣的「預公告」。 https://twitter.com/saylor/status/1875908450678722991 本週聚焦兩大事件 本週需關注的財經事件聚焦在 12 月的聯準會會議紀要,以及週五公布的 12 月非農就業報告。 儘管市場普遍認為12月會議的點陣圖釋放出鷹派訊息,但透過會議紀錄將能夠更直觀瞭解聯準會官員對美國經濟前景的看法,以及他們是否認為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正在上升。特別是聯準會對通膨前景的評估,以及他們是否認為通膨壓力正在減輕。 另一方面,經濟學家目前預測,美國 12 月非農就業人數將新增 15.4 萬人,與前值 22.7 萬人相比有所放緩,而失業率則將維持在 4.2%。
  • 09:05

    Base 負責人:團隊正在研究將 Coinbase 股票引入 Base 鏈

    以太坊二層網路 Base 與 Coinbase Wallet 的負責人 Jesse Pollak 上週末表示,將 Coinbase 股票(COIN)引入 Base 鏈是其團隊今年正在研究的事情之一,這將是「重大」的,儘管目前「沒有具體計畫」。 Pollak 在社群平台 X 上寫道: 「我們正處於探索階段,並努力了解從監管角度需要解鎖哪些條件,才能以安全、合規且面向未來地將 $COIN 這樣的資產帶到 Base 上。」 https://twitter.com/jessepollak/status/1875245791079755972 Pollak 還指出,非美國公民已經可以透過像現實資產(RWA)代幣化平台 Backed 這樣的產品接觸 Base 鏈上的 COIN,「我們需要監管的明確性和一些改進,將鏈上作為一個開放平台來為每個人解鎖此功能」。 資料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