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7/22 星期二

  • 21:06

    SharpLink 上週增持 2.58 億美元以太幣,總持有量突破 36 萬顆

    以太幣財務公司 SharpLink Gaming 週二宣布其以太幣(ETH)持有量已增加至 360,807 顆,較前一週成長 29%。自 6 月 2 日啟動以太幣財務策略以來,SharpLink 已賺取 567 ETH 的質押獎勵。 根據新聞稿,SharpLink 在上週花費約 2.58 億美元增持 79,949 顆以太幣,創下其歷史單週購買量新高,買入均價為 3,238 美元。截至本文發布之前,以太幣交易價格為 3,705 美元,依照此價格計算,SharpLink 所持有的以太幣價值約 13.36 億美元。 SharpLink 還表示其「ETH Concentration」指標(衡量公司相對於其資本結構的 ETH 曝險)已提升至 3.06,自啟動策略以來增長了 53%。目前尚有 9,660 萬美元透過按市價增資機制(ATM)所籌得的淨資金尚未用於購買 ETH。 來源:SharpLink SharpLink 董事長、以太坊共同創辦人暨 Consensys 執行長 Joseph Lubin 表示: 「我們持續策略性地運用 ATM 籌資機制來擴大 ETH 儲備部位,並朝向我們的長期成長目標前進。ETH 持續的強勁表現以及我們在有利價格下大量布局的能力,支持我們透過有紀律的財庫增長策略執行,進一步提升 ETH concentration 與股東價值的目標。」 SharpLink 也對近日通過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表示讚賞,稱這項穩定幣監管法案的通過可謂是數位資產與區塊鏈產業的一個關鍵轉捩點,為數位資產與智慧合約協議在美國建立了明確的監管框架,「也為像 SharpLink 這樣積極將區塊鏈技術整合至平台的公司帶來了長期以來所期待的法律明確性」。 根據 strategicethreserve.xyz 的數據,SharpLink 是全球持有最多以太幣的上市公司,排名第二的是由知名分析師 Tom Lee 領導的以太幣財務公司 BitMine,其持有量為 300,657 顆。
  • 18:49

    美比特幣現貨 ETF 昨淨流出 1.31 億美元,終止連 12 日淨流入趨勢

    根據 SoSoValue 的統計數據,美國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週一錄得約 1.31 億美元的淨資金流出,結束了連續 12 個交易日的資金流入趨勢,這波流入的資金總額超過 61 億美元。 在 12 檔比特幣現貨 ETF 當中,沒有一檔呈現淨流入,淨流出金額最高的是方舟投資與 21Shares 共同發行的 ARKB 基金,金額約 7,746 萬美元,其次是灰度(Grayscale)的 GBTC 基金,金額約 3,675 萬美元。 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的每日資金流量(來源:SoSoValue) 美國以太幣現貨 ETF 則錄得約 2.96 億美元的淨流入,已連續 12 個交易日呈現淨流入,這波流入的資金總額超過 35 億美元。淨流入金額最高的是富達(Fidelity)發行的 FETH 基金,金額近 1.27 億美元,其次是貝萊德(BlockRock)發行的 ETHA 基金,金額近 1.02 億美元。 美國以太幣現貨 ETF 的每日資金流量(來源:SoSoValue) 資本輪動 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幣現貨 ETF 在最近三個交易日的日資金流入金額均高於比特幣現貨 ETF。 Presto Research 分析師 Min Jung 週一表示,這種資金流向顯示出一種「熟悉的輪動現象」:資金從比特幣(BTC)轉向以太幣(ETH),而這種現象通常會出現在山寨幣(Altcoins)行情開始之前。 「比特幣今年已大幅上漲,對於那些覺得自己錯過了 BTC 交易機會,或正在尋找下一個機會的投資人來說,以太幣正逐漸成為順理成章的下一步選擇。」Jung 表示:「過去一週,比特幣市值占比已下滑 5%,顯示資金開始出現向風險較高資產輪動的早期跡象。根據歷史經驗,山寨幣季節(alt seasons)往往由以太幣價格上漲與比特幣市占比下滑開始,而比特幣此時通常處於橫盤整理狀態。」 不過 Jung 也指出,鑑於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的上漲主要由機構資金推動,因此這波行情是否會從大市值山寨幣擴展到更廣泛市場仍不確定,他認為這一輪週期的發展路徑可能會與以往有所不同。 截至本文發布之前,比特幣交易價格約為 118,800 美元,在過去 24 小時內並無顯著變動,。以太幣則在過去 24 小時下跌 2.7%,交易價格約為 3,685 美元。 資料來源
  • 18:35

    PUMP 跌破發行價格!84% 預售參與者已拋售,麻吉大哥多單浮虧 390 萬鎂

    Solana 生態迷因幣平台 Pump Fun 所發行的原生代幣 PUMP,近日價格跌破公售價格 0.004 美元。根據鏈上追蹤與社群觀察,參與者大量拋售、回購計劃停滯、DEX 表現不佳等跡象表明,PUMP 代幣的炒作似乎已開始進入退潮階段。 早期買家持續向交易所倒貨 根據鏈上分析帳號 Lookonchain 分享的資訊顯示,被命名為「PUMP Top Fund 1」與「PUMP Top Fund 2」的兩個錢包地址合計在私募輪投入 1.5 億顆 USDC,分別購得 250 億與 125 億顆 PUMP,買入均價皆為 0.004 美元。其中: Top Fund 1 已將其中 170 億顆(約合 8,950 萬美元)存入交易所 FalconX,仍持有約 80 億顆(約 2,958 萬美元)。 Top Fund 2 則已將全部持倉(125 億顆,約 7,137 萬美元)送入交易所。 另一方面,分析師 Defioasis.eth 也指出,目前 PUMP 回購總量僅佔總供應量的 0.307%,且主要集中在 7 月 15、16 日,17 日以後回購幾乎停擺,至今已連續三日無新回購紀錄。 https://twitter.com/defioasis/status/1947590184645918922 此外,PUMP 在 Solana 鏈上 DEX 的成交量排名已跌至第四,甚至低於 Meteora,整體交易熱度明顯退潮。預售參與者已有超過 84% 完成拋售,市場流動性與信心同步走低。 LetsBONK 打壓、平台榮光不再 在平台參與度上,Pump Fun 也遭遇挑戰。社群普遍反映新幣熱度下滑、缺乏有效話題延續,而同期推出的迷因幣平台 LetsBONK 在創幣與活躍度上反而壓過 Pump Fun,顯示該平台的競爭優勢已顯著流失。 未來若無強力話題與新資金進場,PUMP 的價格與生態可能仍將持續承壓。 麻吉大哥堅持做多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看空 PUMP 的未來走勢。根據鏈上數據顯示,麻吉大哥在 Hyperliquid 平台上仍持有 35 億 PUMP 多單合約(價值約 1,200 萬美金),並且越跌越加倉,暫未顯露平倉的打算。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其 PUMP 多單已浮虧 390 萬美金。
  • 17:14

    SpaceX 錢包轉出 1.53 億美元比特幣,為 2022 年以來首筆操作

    根據區塊鏈分析平台 Arkham 的數據,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所擁有的比特幣錢包今日出現三年來首次活動,轉出了價值約 1.53 億美元的比特幣(BTC)。 鏈上數據顯示,一個被標記為 SpaceX 擁有的錢包轉出 1,308 顆比特幣,流向一個地址開頭為「bc1q8k」的錢包,這是自 2022 年 6 月以來被記錄到的首筆交易。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平台 Spot On Chain 的說法,SpaceX 在 2022 年 5 月 25 日至 6 月 10 日間,將 17,314 顆比特幣(當時價值約 5.1 億美元)轉移到 Coinbase 交易所,賣出均價約 29,490 美元。 https://twitter.com/spotonchain/status/1947565804788322465 根據 Arkham 的數據,SpaceX 仍持有 6,977 顆比特幣,價值約 8.15 億美元。而此次接收比特幣的錢包未被標註持有者,且未出現後續轉帳。 目前此交易的目的仍不明,無法判斷是出售、內部資金調度或其他用途。 資料來源
  • 14:57

    川普媒體集團宣布持有 20 億美元比特幣儲備,包括現貨與相關證券資產

    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持有多數股權的川普媒體與科技集團(TMTG)宣布公司已累積約 20 億美元的比特幣(BTC)與比特幣相關證券,作為其比特幣財務策略的一部分。這些持倉約占該公司約 30 億美元流動資產的三分之二。 今年五月,TMTG 首度公布籌集 25 億美元以建立比特幣儲備的計畫。根據週一發布的新聞稿,除了上述比特幣儲備部位,TMTG 還將約 3 億美元的額外資金配置於針對比特幣相關證券的選擇權購買策略,並計劃視市場狀況將其轉換為比特幣現貨。 TMTG 表示將繼續收購比特幣與相關資產,「這些資產將被用來創造營收,並可能用於收購更多加密資產」。 TMTG 執行長暨總裁 Devin Nunes 表示: 「我們正嚴謹地執行已公開的策略,落實比特幣財務計畫。這些資產有助於確保公司的財務自主性,避免遭金融機構歧視,並將與我們即將在 Truth Social 生態推出的實用型代幣產生協同效應。」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TMTG 本月初曾透露將推出一種「實用型代幣」,作為其忠誠用戶獎勵機制的一部分。
  • 13:52

    方舟投資買進以太幣財務公司 Bitmine 股票,減持 Coinbase 與 Block 股份

    由有「女股神」之稱的 Cathie Wood 領導的資產管理公司方舟投資(ARK Invest)已購買價值約 1.75 億美元以太坊財務公司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的股票,並出售了價值約 9,058 萬美元 Coinbase 交易所的股票。 透過上市公司間接投資以太幣? 根據於 7 月 21 日揭露的交易文件,方舟投資買入了超過 440 萬股 BitMine 股票(股票代碼:BMNR),價值約 1.75 億美元,其中「ARK Innovation ETF」(ARKK)買入約 2,937,432 股;「ARK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ETF」(ARKW)買入 927,898 股;「ARK Fintech innovation ETF」(ARKF)買入 555,704 股。 BitMine 是今年多家建立以太幣(ETH)企業儲備的上市公司之一,由知名分析師、投資研究機構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 共同創辦人 Thomas “Tom” Lee 領導,PayPal 共同創辦人、矽谷知名投資人 Peter Thiel 也透過旗下多個實體間接投資該公司,持股數約占已發行股份的 9.1%。根據公司最新公告,BitMine 的以太幣持有量已突破 30 萬顆,價值超過 10 億美元。 在 Coinbase 股價創新高後進行減持 與此同時,方舟投資還透過這三檔基金出售了 218,986 股 Coinbase 股票(股票代碼:COIN),價值約 9,058 萬美元。此次減持是在美國眾議院於上週通過了三項關鍵的加密貨幣法案、Coinbase 股價創新高後進行的。 另外,方舟投資也同步減碼美國證券商 Robinhood 和金融科技公司 Block 的持倉。ARKW 出售了 109,824 股 Robinhood 股票,價值 1,146 萬美元;ARKF 則出售 90,061 股 Block 股票,價值 700 萬美元。 方舟投資採取的投資策略限制單一股票在基金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不超過 10%,以維持多元化。這種做法代表當某些資產的價值相對其他持股出現大幅波動時,該公司可能會持續進行持倉再平衡。 資料來源
  • 13:34

    全球匯款巨頭西聯匯款探索新商機,計劃整合穩定幣出入金服務

    隨著美國通過《GENIUS 法案》,穩定幣正日益被主流接受,就連全球匯款巨頭西聯匯款也開始積極探索將穩定幣整合至其數位錢包基礎設施的方式。 西聯執行長 Devin McGranahan 本週一接受《彭博社》訪問時表示,公司正在探索與第三方合作,提供「出入金」服務(on-ramp 與 off-ramp),使用戶能夠購買與出售穩定幣。Devin McGranahan 補充表示,該公司同時也正在評估如何在全球推行的數位錢包中,為客戶提供穩定幣產品。Devin McGranahan 說道: 「我們將穩定幣視為機會,而非威脅。我們已有 175 年歷史,並在這 175 年中不斷創新。穩定幣只是我們創新的另一項契機。」 他指出,西聯在穩定幣相關服務上看見三大機會:提升跨境轉帳效率、協助用戶在穩定幣與法幣之間進行轉換、為經濟動盪地區的客戶提供價值儲存工具。 這番言論緊隨美國總統川普上週簽署穩定幣監管法案之後發表。川普在簽署儀式上表示: 「今天我們邁出關鍵一步,透過簽署具有歷史意義的《GENIUS 法案》,確保美國在全球金融與加密科技領域的主導地位。」
  • 12:59

    摩根大通將接受加密貨幣作為貸款抵押品,傳言最快明年起支援 BTC、ETH

    《金融時報》在最新報導中指出,金融巨頭摩根大通正在探索以客戶的加密資產作為抵押發放貸款的可能性,這是美國最大銀行之一正在推動加密資產進入主流金融體系的另一個重大進展。消息人士表示,摩根大通最快可能在明年開始接受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貨幣作為直接貸款的抵押品,但該計畫仍有可能發生變化。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摩根大桶早在今年六月就傳出允許其交易與財富管理客戶,使用「與加密貨幣掛鉤的 ETF」作為貸款抵押品,但如今打算直接支援以加密貨幣現貨作為貸款抵押品,說明該銀行對加密貨幣資產的流動性與市場具有一定程度的信心。 自川普上任後,加密貨幣資產正在逐漸融入傳統金融體系。聯邦房屋金融局(FHFA)局長 William Pulte 於今年六月曾發函給兩大房貸巨頭——Fannie Mae(房利美)與 Freddie Mac(房地美),要求兩機構「提出一套針對加密貨幣作為單戶房貸儲備資產的評估方案」,且條件為不需將加密貨幣先轉換為美元。
  • 12:29

    以太幣財務公司「以太機器」擬籌資逾 15 億美元,預計上市時持有 40 萬顆 ETH

    以太幣財務公司「以太機器」(The Ether Machine)週一宣布,公司計劃透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Dynamix Corporation 合併,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該公司目前已確保超過 15 億美元的完全承諾資本,並預計在啟動時帳上持有超過 40 萬顆以太幣(ETH),有望成為目前市場上最大的以太幣儲備上市公司。 根據新聞稿,以太機器是一家專為機構級管理與規模化運作打造的以太坊收益與基礎設施公司,將透過 The Ether Reserve, LLC 與 Dynamix 所進行的業務合併成立。該公司表示,一旦合併完成,合併後的實體將以股票代碼「ETHM」上市,該交易預計於 2025 年第 4 季完成。 以太機器表示,公司計劃透過質押(staking)、再質押(restaking)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策略來創造以 ETH 計價的收益,同時為機構提供一站式參與以太坊收益的服務。 以太機器預計將籌得超過 16 億美元的總資金,其中包括共同創辦人兼董事長 Andrew Keys 出資的約 6.45 億美元(約 169,984 枚 ETH),以及來自多家機構的超過 8 億美元普通股承諾投資(每股定價 10 美元),投資方包括 1Roundtable / 10T Holdings、Archetype、Blockchain.com、cyber Fund、Electric Capital、Kraken 和 Pantera Capital。此外,Dynamix 信託帳戶中的最高 1.7 億美元現金也可望納入整體募資總額。 該公司領導團隊由多位以太坊社群的早期參與者組成,兩位共同創辦人 Andrew Keys 與 David Merin 及技術長 Tim Lowe 皆曾在知名加密錢包 MetaMask 背後的開發公司 Consensys 擔任高層人員,並擁有豐富的區塊鏈產業經驗。此外,摩根士丹利前高層 Jonathan Christodoro 將擔任以太機器的副董事長。 若此次上市成功,以太機器的以太幣持有量將超越目前兩家在美股市場持幣最多的上市公司——SharpLink Gaming(持有約 35.3 萬顆)與 BitMine Immersion(持有約 30 萬顆)。 相關報導:《解析四家以太幣儲備上市公司,誰將成為「以太坊版微策略」?》《「山寨微策略」的背後真相:VC 與做市商自導自演,借殼自救收割股幣散戶》
  • 11:24

    「山寨微策略」的背後真相:VC 與做市商自導自演,借殼自救收割股幣散戶

    近期多家美股中小型上市公司相繼宣布啟動「加密貨幣企業儲備策略」,表面上看似擁抱區塊鏈技術、數位資產,實際上卻牽涉複雜的資本運作與關係人交易,甚至可能成為內部人套利的新手法,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與質疑。 MFH 多空消息連發,股價暴跌逾 70% 數位金融科技公司 Mercurity Fintech Holding(MFH)日前宣布,將與 Solana Ventures 簽訂高達 2 億美元的股權信用額度協議,用於部署基於 Solana 生態的數位資產財庫策略。 然而,利多消息一出後,Solana Ventures 卻出面澄清未曾與任何上市公司簽署融資協議。更慘的是,Mercurity Fintech Holding 昨晚又宣佈新的融資計劃,將增發 12,485,715 股普通股,並發行 12,485,715 份認股權證,以推動公司的「加密貨幣資產儲備策略」,該計劃導致現有股票價值被大幅稀釋,因此 MFH 7 月 22 日單日暴跌逾 70%,市值驟降至僅 8,900 萬美元。 先發出具爭議性的利多消息拉盤,再跟進公布股票增發計劃,不免讓人對該公司這一系列操作的背後動機。 StablecoinX 融資 3.6 億美元,打造 ENA 儲備 另一家近期引發關注的公司為 Stablecoin 發行商 StablecoinX。該公司宣布完成 3.6 億美元融資,並計畫以股票代碼「USDE」在納斯達克上市。且其中價值 6,000 萬美金的 ENA,還是直接來自 Ethena 基金會。該公司還計劃未來 6 週內,每週以約 500 萬美元現金從市場收購 ENA 代幣。 https://twitter.com/ethena_labs/status/1947286869341016116 VC 和做市商的「自救行情」 除了前述公司,Sparklink Gaming、Bitmine、Eyenovia 等美股企業也紛紛採用類似的加密資產儲備策略,打造所謂的「微策略模式」。這股潮流正迅速擴散,但觀察人士指出,背後本質恐是一場由加密基金與做市商主導的資本自救行動。 由於熊市重挫,加密貨幣項目普遍遭遇代幣價格暴跌與流動性枯竭,多數風投與做市商難以退出持倉。面對困境,一些機構選擇透過借殼上市、股票增發與資產互換等手段,創造出財務「正循環」的假象,藉此重估資產價值或謀求退出。 知名評論者 AB Kuai.Dong 於社群平台 X 發文直言: 「這波是很多 VC 和做市商的自救行情。投了太多太多垃圾項目、垃圾幣,再掏錢也很難救活了,但手上剛好有一批 ETH、SOL 或剩下的美元資金。幾家一起出資收個美股殼,我出錢、你出幣,增發一堆股票給自己,官宣變成微策略,賣給美股跟風過來的有緣人。後續再印股派發,還可以給股東分紅。」 簡單來說,這類操作的邏輯如下: 基金會/做市商持有代幣與部分穩定資產; 參與融資並將現金注入一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再用這筆錢「購買」他們手上的幣,營造出「機構進場」的敘事; 透過「XXX 版微策略」的故事炒作,吸引股市與幣圈雙方投資人; 股價與幣價上漲後再增發股票、加大槓桿,繼續買幣、滾動擴張。 這種財務飛輪的表面光鮮,實則風險極高。與真正具備長期儲備策略與治理紀律的微策略不同,這些仿效者多為中小型公司,缺乏透明的治理架構與審慎的財務管理。部分操作行為更已接近市場操縱與內部人套利的邊界。因此,投資人在追逐這類「華爾街進場」敘事時,應特別警惕潛藏的風險與不透明結構所帶來的真實後果。
  • 09:38

    斥資 2,800 萬美金!孫宇晨將搭乘太空船,參與藍色起源第 34 次太空任務

    由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創立的私人太空科技公司 —— 藍色起源(Blue Origin)於週一宣布,波場創辦人孫宇晨將搭乘太空船,參與其太空任務。 此次任務是新謝潑德計畫的第 14 次載人飛行,也是其歷史上的第 34 次。迄今為止,藍色起源已將 70 人送上卡門線(國際公認的太空邊界)。確切飛行日期將在日後公佈,而發射當天的網路直播將於升空前 30 分鐘開始。  根據藍色起源公告,孫宇晨將與另外五人一同搭乘其「新謝潑德號」(New Shepard)次軌道火箭系統執行第 34 次任務。這枚火箭以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美國人阿倫·謝潑德命名。據悉,孫宇晨早在 2021 年就為這次任務的首個座位出價,並支付了 2,800 萬美元。 當時的公告指出,孫宇晨可自行選出另外五位乘組成員,並表示他將從 TRON DAO 社群中挑選長期持有 TRX、BTT、JST、SUN、NFT 及 WIN 等代幣的用戶。不過,根據孫宇晨發言人的說法,他最終並未親自挑選成員。這次同行的五人包含一名房地產投資者、商人、記者與創投家。 依據過往藍色起源公布名單至正式發射的時間推算,第 34 次任務可望在數週內進行。該公司於 4 月執行的任務曾引起關注,當時乘組全為女性,包括歌手凱蒂·佩芮、資深記者蓋兒·金,以及貝佐斯當時的未婚妻蘿倫·桑切斯。
  • 09:22

    微策略宣佈推出第四檔「特別股」!預計籌集 5 億美金,繼續加倉比特幣

    Strategy(原名微策略)週一下午宣布推出全新一檔「特別股」,這是這家企業級比特幣資產配置先驅的第四次進行此類融資。 該公司表示,擬根據《1933 年證券法》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發行 500 萬股「浮動利率 A 系列永久 Stretch 特別股」(簡稱 STRC 股票)。Strategy 計劃將本次募資所得用於一般企業營運用途,包括進一步收購比特幣與補充營運資金。 同日,Strategy 公司也宣佈在此以約 7.398 億美元價格購得 6,220 顆比特幣,使其總持倉增加至 607,770 顆。 根據聲明,STRC 股票將按每股 100 美元的票面金額,累積年度浮動利率的股息。該股息需由董事會或授權委員會宣告,並於每月最後一日追溯發放,首筆常規股息將於 2025 年 8 月 31 日支付,初始年化股息率為 9%。 過去幾檔特別股的比較: STRK(Strike):可轉換,年化固定股息率 8% STRF(Strife):不可轉換,年化固定累積股息 10% STRD(Stride):不可轉換,年化固定「非累積」股息 10% STRC(Stretch):浮動利率、累積型股息、每月配息 這些特別股的推出是 Strategy 針對其「42/42 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目標是在 2027 年前透過股權與可轉債融資,募集總計 840 億美元資金用於購買比特幣。 根據 TD Cowen 分析,這些特別股為 Strategy 提供了多元募資工具,具備吸引力的收益與潛在價格升值空間,相對於普通股或直接投資比特幣,其波動性預期更低。 消息釋出後,Strategy 股價昨晚收盤 0.72%。
  • 08:51

    白宮數位資產政策報告本週出爐,涵蓋比特幣戰略儲備與監管提案

    雖然美國眾議院的「加密週」已結束,但聯邦政府對數位資產的政策布局仍在持續推進。 根據加密貨幣記者 Eleanor Terrett 披露的資訊顯示,白宮預計將在月底前(最快美國時間週二)公布首份由川普政府主導的《數位資產政策報告》,預計將為美國加密貨幣監管與國家戰略奠定重要基礎。 https://twitter.com/EleanorTerrett/status/1947262272876806508 這份政策報告由總統數位資產工作小組撰寫,負責人為科技企業家 David Sacks 與前眾議員 Bo Hines,是延續川普政府今年 1 月所簽署的行政命令內容,旨在「加強美國對數位資產與區塊鏈科技的全球領導地位」。 根據目前已知資訊,該報告可能將包括多項前所未見的政策建議。例如: 建立國家數位資產儲備; 推動設立戰略性比特幣儲備; 對於加密貨幣在非法金融、制裁規避行為中的風險提出具體國安層級建議; 以及在立法與監管上,涵蓋市場結構、消費者保護、監管機構職權界定等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該小組最初的核心任務是設計一套聯邦層級的穩定幣監管制度,該任務目前已部分由國會通過的《GENIUS Act》所解決,因此此份報告預期也將成為下一階段的政策延伸。 同時,業界觀察人士也關注該報告是否會觸及「加密公司的銀行接入問題」。據傳,川普政府內部正研議建議聯準會對加密貨幣公司提供更公平的開戶與存款管道,以解決長期以來的金融排擠現象。 除了白宮動作外,美國國會對加密監管的行動也在同步展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預計本週發布《Clarity Act》討論草案,該草案原定上週公布但遭延期,委員會主席提姆・史考特表示,草案可能在 8 月休會後正式進入審議程序。 此外,參議院農業委員會也將在今日針對前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委員)Brian Quintenz 擔任該機構新任主席的提名進行投票。Brian Quintenz 長期被視為加密友好派,若順利通過,將有望加快美國在數位資產衍生品市場的監管整合。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