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8/28 星期四

  • 22:54

    美商務部與預言機網路 Chainlink、Pyth 合作,將宏觀經濟數據上鏈

    兩大預言機網路 Chainlink 和 Pyth Network 皆在週四宣布與美國商務部合作,將美國經濟分析局(BEA)的宏觀經濟數據帶到鏈上。 Chainlink 在聲明中表示,這些新的 Chainlink 數據餵價可安全地將有關美國核心經濟指標的重要資訊上傳至區塊鏈,包括實質 GDP、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 Price Index)以及私人國內購買者實質最終銷售額。 來源:Chainlink Chainlink 指出,將美國政府數據上鏈能解鎖區塊鏈市場的創新應用場景,例如:自動化交易策略、提升代幣化資產的可組合性、新型數位資產的發行、建立基於群眾智慧的即時預測市場、基於不可篡改數據的透明儀表板,以及基於宏觀經濟因子的 DeFi 協議風險管理。 這些數據會根據情況每月或每季更新,並首先在十個區塊鏈生態系統上提供,包括:Arbitrum、Avalanche、Base、Botanix、Ethereum、Linea、Mantle、Optimism、Sonic 與 ZKsync。未來也會根據需求支援其他鏈。開發者已可透過 Chainlink 官方文件,將這些數據餵價整合至他們的鏈上應用中。 Pyth 也表示已被選為此計畫的核心夥伴,負責驗證並分發鏈上經濟數據。 這些消息發布後,Chainlink 和 Pyth Network 的代幣皆出現顯著上漲。LINK 代幣在一小時內上漲約 8%,達到約 25.8 美元。PYTH 則大漲約 55%,截稿前交易價格為 0.18 美元。
  • 18:32

    Solana Alpenglow 升級提案進入投票階段,聚焦速度與安全性提升

    根據《The Block》報導,Solana 最新的共識機制升級提案 Alpenglow 已進入社群投票階段,目前有 11.43% 的驗證者參與,大部分投下贊成票。該提案需超過 33% 的驗證者參與投票才能達到規定門檻。 該提案寫道:「Alpenglow 是對 Solana 核心共識協議的一次重大革新。」其旨在以更高效的架構取代現有的歷史證明(PoH)與 Tower BFT 共識機制,其中包含引入兩個關鍵的組成部分:Votor 和 Rotor。 Votor 是一種直接投票協議,能將區塊最終確定時間從目前的 12.8 秒縮短至 150 毫秒,使用戶能更快獲得交易確認。Rotor 則是一種資料傳播協議,它透過減少網路跳數來優化頻寬使用,因此特別適合用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遊戲等高效能應用。 根據提案內容,Votor 預計將隨 Alpenglow 的初期推出上線,而 Rotor 的實施則預計於後續階段推出。 Alpenglow 還引入了「20+20」韌性模型,確保即便在 20% 的驗證者帶有惡意且另有 20% 的驗證者失效不回應的情況下,網路仍能保持運作。該提案指出: 「簡而言之,Alpenglow 將共識延遲降至可比擬 Web2 應用的水準,同時加強系統的安全性、可擴展性與經濟公平性。」 參考來源
  • 16:50

    以太幣 ETF 錄得 3.07 億鎂淨流入,流入規模持續超越比特幣

    根據 SoSoValue 的數據顯示,貝萊德的 ETHA 以 2.626 億美元流入量居首,其次是富達的 FETH,淨流入約 2,050 萬美元。 此外,Grayscale 的 Mini Ethereum Trust 與 ETHE,以及 VanEck 的 ETHV 也都有資金淨流入。相比之下,現貨比特幣 ETF 僅錄得 8,130 萬美元淨流入,雖已連續三日維持資金流入,但規模仍落後於以太坊 ETF。 根據 Zombit 此前報導,K33 分析師在最新分析中表示,比特幣短期內可能仍將面臨疲弱走勢,因為市場正出現大規模的「比特幣轉向以太坊」現象,使得比特幣在短期內更容易承受下行壓力。儘管如此,但比特幣今天的價格表現似乎比以太幣還要來的強勢。根據市場數據顯示,比特幣過去 24 小時上漲 2.35%;相較之下,以太幣僅上漲約 0.7%。
  • 16:16

    川普家族支持的礦企 American Bitcoin 擬於 9 月上市,考慮投資海外企業

    根據路透社報導,由美國總統川普的兩個兒子 Donald Trump Jr. 和 Eric Trump 支持的比特幣礦業公司 American Bitcoin 已獲得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投資人的支持,推進一樁全股票合併案,使該公司很快就能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交易。 根據比特幣礦業公司 Hut 8 執行長 Asher Genoot 的說法,American Bitcoin 和人工智慧與加密貨幣基礎設施開發商 Gryphon Digital Mining(股票代碼:GRYP)的合併案即將完成,目標是在 9 月初開始交易。Hut 8 持有 American Bitcoin 80% 的股份。 Genoot 補充說,參與此次掛牌的基石投資人已經確定。 American Bitcoin 共同創辦人 Eric Trump、他的哥哥 Donald Trump Jr. 及 Hut 8 將合計持有新成立實體的 98% 股份。該公司將保留「American Bitcoin」的名稱,並以股票代碼 ABTC 進行交易。 Genoot 在香港舉行的加密貨幣活動中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 「與其直接透過 IPO 上市,我們認為若能利用一間原本就已具備多種融資管道的現有公司,會在融資方面更具優勢。」 進軍亞洲市場 根據《金融時報》兩週前引述知情人士報導,American Bitcoin 正在尋求收購位於亞洲的公司,打算藉由這些企業大量累積比特幣(BTC),以拓展其全球業務。 Genoot 表示,American Bitcoin 可能會投資美國以外的公司,以讓人們能夠接觸到公開上市的比特幣資產,因為部分投資人受到限制,無法購買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股票。但他也表示:「現在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所以我們還沒有承諾任何具體事項。」 他補充,Hut 8 原本也是一家加密貨幣挖礦公司,但在與川普的兒子們共同創立 American Bitcoin 後,已將重心轉向能源基礎設施與資料中心業務。 Genoot 透露 Eric Trump 目前也在香港,並將於週末前往東京,出席日本比特幣財務策略公司 Metaplanet 舉辦的一場活動。根據《南華早報》今日稍早報導,香港兩位重量級人士——證監會(SFC)副行政總裁葉志恒和立法會議員吳傑莊——已退出即將舉行的亞洲比特幣峰會,原因似乎與 Eric Trump 出席有關。 參考來源
  • 14:53

    Aave 推出新借貸平台 Horizon,供機構抵押代幣化資產借入穩定幣

    去中心化借貸協議 Aave 週三宣布推出新借貸市場 Horizon,允許機構與合格用戶以代幣化現實資產(RWA)作為抵押(如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債權)來借入穩定幣。 根據公告,Horizon 建構於 Aave V3 的一個具有限制權限的版本上,旨在提供資本效率高、可 24 小時不間斷運作的借貸基礎設施,同時符合機構級的合規標準。 Aave 團隊指出,符合資格的機構能將代幣化的證券作為抵押,隨時借入 USDC、RLUSD 或 GHO 等穩定幣,並享有可預期的流動性,同時讓任何人都能供應穩定幣,並從機構借款人那裡賺取收益。 Horizon 的運作方式,來源:Aave 該平台的合規要求透過發行方的權限控制在代幣層級上執行,而 Horizon 的穩定幣市場則保持免許可,以維持 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可組合性。Aave 在文章中寫道: 「機構可以在不必出售或贖回其代幣化資產的情況下,直接借出穩定幣流動性,讓 RWA 成為鏈上金融中能產生效用的基礎組件。對於出借穩定幣的人來說,Horizon 提供了來自全新風險型態的新鏈上收益機會。最終,這將打造出一個結合 RWA 與 DeFi 的市場,使其具備生產力並真正融入去中心化金融生態。」 運用 250 億美元規模的代幣化現實資產 目前已有超過 250 億美元的實體資產上鏈,但大多仍受限於傳統基礎設施。Aave Labs 認為,Horizon 能讓這些資產發揮更大的效用,使其能成為即時的抵押品,用於借入穩定幣。 Horizon 的初始合作夥伴包括 Centrifuge、Superstate、Circle、RLUSD、Ant Digital Technologies、Ethena、KAIO、OpenEden、Securitize、VanEck、Hamilton Lane、WisdomTree 以及 Chainlink。初期支援的資產包括:Superstate 的 USTB 與 USCC、Centrifuge 的 JAAA 與 JTRSY、Circle 的 USYC 以及 VanEck 的 VBILL 代幣化國債基金。 根據公告,在 Horizon 上存入 RWA 作為抵押品的合格投資人會獲得由 Horizon 發行的不可轉讓代幣 aRWAToken,其代表抵押部位,用戶可依據抵押品價值的一定比例借出穩定幣,而不同抵押資產各自有不同的貸款成數(LTV 參數)。另一方面,存入穩定幣供機構借用的使用者會在供應時獲得代表存款的 aToken,該代幣能自動產生收益,並可隨時贖回。 Horizon 的借款機制,來源:Aave Avara 是 Aave 的開發公司,旗下產品還包括社交協議 Lens 和加密錢包 Family,以及去中心化穩定幣 GHO。DefiLlama 的數據顯示,Aave 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借貸協議,總鎖倉價值(TVL)已達 398 億美元。
  • 13:23

    人工智能公司 Anthropic:「Vibe hacking」時代來臨!0 基礎新手也能成為駭客

    AI 基礎設施公司 Anthropic 表示,儘管設制了多道「先進」的防護措施,網路犯罪分子卻仍持續找到方式濫用其聊天機器人 Claude 來發動大規模網攻。Anthropic 表示,發布這份報告的目的在於公開討論濫用事件,協助更廣泛的 AI 安全與防護社群,共同加強業界對 AI 濫用的防禦能力。 Claude 成「Vibe hacking」工具 Anthropic 威脅情報(Threat Intelligence)團隊在週三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成員 Alex Moix、Ken Lebedev 與 Jacob Klein 分享了數起犯罪分子濫用 Claude 的案例,其中部分攻擊的勒索金額超過 50 萬美元。 報告指出,Claude 不僅被用來提供技術諮詢,甚至直接透過所謂的「vibe hacking」,欺騙 AI 成為駭客執行入侵,讓僅具備基礎程式與加密知識的人也能發動攻擊。換句話說,vibe hacking 就像是 社交工程套用在 AI 上——駭客不是騙人,而是「騙 AI」,利用語言和氛圍把模型繞過限制,最終讓它幫忙完成網攻任務。 Anthropic 發現,一名駭客透過「vibe hacking」手法,利用 Claude 竊取至少 17 家組織的敏感數據,對象包括醫療、急救服務、政府及宗教機構,勒索金額從 7.5 萬到 50 萬美元不等(以比特幣支付)。 這名駭客甚至訓練 Claude 分析竊取的財務紀錄,計算適合的勒索金額,並撰寫客製化的勒索信,以最大化心理壓力。雖然 Anthropic 事後封禁了該駭客帳號,但事件凸顯 AI 正讓基礎技術能力有限的人也能以前所未有的程度發動網攻。報告指出: 「過去連基本加密或系統呼叫機制(syscall)都無法自行實作的人,如今卻能成功打造具規避能力的勒索軟體,甚至加上反分析技術。」 北韓 IT 工作者也用 Claude 鑄造假身分 Anthropic 還發現,北韓 IT 工作者利用 Claude 偽造可信的身分,通過技術測試,甚至成功拿下美國《財富》500 大科技公司的遠端工作。他們還利用 Claude 準備面試回答,進一步掩飾真實身分。Claude 甚至在他們受僱後繼續被用來完成技術工作。這些就業計劃被設計成替北韓政權輸送資金,儘管國際社會已對其實施制裁。 本月稍早,一名北韓 IT 工作者被「反駭入」,揭露他與其他五人共用至少 31 個假身分,從政府簽發的證件、電話號碼到購買的 LinkedIn 與 UpWork 帳號一應俱全,藉此隱藏身份並取得加密產業的工作。 其中一人甚至據稱曾面試 Polygon Labs 的全端工程師職位,其他證據則顯示,他們編排了面試回答,聲稱曾於 NFT 市場 OpenSea 以及區塊鏈預言機 Chainlink 任職。
  • 12:52

    高盛躍居美以太幣 ETF 最大持有機構,投資顧問成主力買家

    根據彭博分析師彙整的最新數據,投資顧問機構已成為美國以太幣現貨 ETF 的最大持有群體,超越對沖基金。此外,截至第二季,投資銀行巨頭高盛(Goldman Sachs)是以太幣 ETF 最大持有機構, 持股價值達 7.21 億美元。 投資顧問機構主導,對沖基金緊隨其後 彭博行業研究 ETF 分析師 James Seyffart 週三發布了關於美國以太幣現貨 ETF 機構持倉的報告,截至今年第二季,投資顧問機構持股總價值高達 13.5 億美元,對應 539,757 顆以太幣(ETH),相較上季增加約 21.9 萬顆,在所有持有群體中占據主導地位,並已將對沖基金(持股總值約 6.88 億美元)遠遠甩在後面。 其他主要持有類別依序為經紀商(約 2.53 億美元)、私募股權(約 6223 萬美元)、控股公司(約 6068 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信託、退休基金和銀行出現淨減持。 來源:彭博分析師 James Seyffart 高盛領銜機構持有,部分資管新入場 從第二季 13F 申報數據來看,高盛是以太幣 ETF 最大的單一機構持有人,持股價值約 7.21 億美元,對應 288,294 顆 ETH,單季增持 16 萬顆。緊隨其後的是美國量化交易公司簡街資本(Jane Street)和對沖基金千禧管理(Millennium Management),持股價值分別為 1.9 億美元和 1.87 億美元。 來源:彭博分析師 James Seyffart 一名 X 用戶注意到,機器人理財公司 Wealthfront 也出現在最大持有機構名單當中,該機構主要面向散戶投資者。Seyffart 評論說,Wealthfront 和另一家機器人理財公司 Betterment 都有一些產品,基本上讓用戶能將資金配置到比特幣和以太幣 ETF。 一位名為 Jon Doe 的加密社群用戶則表示,以太幣 ETF 的大部分新增資金流入發生在 7 月(超過 80 億美元),因此第三季的 13F 申報會很有看頭。Seyffart 表示認同,他認為「有相當一部分的資金流與基差交易(basis trade)有關」。
  • 12:09

    川普之子將登場比特幣峰會,港官員臨時退出引關注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香港兩位重量級人士——證監會(SFC)副行政總裁葉志恒以及立法會議員吳傑莊——已退出即將舉行的亞洲比特幣峰會,該會議預定於 8 月 28 至 29 日舉行,而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的兒子艾瑞克·川普(Eric Trump)將擔任主講嘉賓。 今年 7 月初,大會宣布艾瑞克·川普確定出席,並將針對比特幣的未來與亞洲日益重要的角色發表演說。截至 7 月 14 日,葉志恒與吳傑莊仍被列為大會的主題演講者,但到了 8 月 28 日,他們已悄然被移出議程。 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立法會議員被私下告知,如果艾瑞克·川普出席,就不要參加這場比特幣亞洲論壇。目前尚不清楚這一勸阻建議是由誰發出的。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 「有人向議員提出請求,要求他們不要出席同場有川普之子的論壇。我想大家都明白原因。」 外界推測,在中美關係緊張的背景下,香港官員此舉可能是為了避免給人「香港與川普政府結盟或奉承」的印象。但同時,香港 Web3 協會聯合主席朱喬華則淡化了政治因素的解讀。他表示,相關人士退場的決定屬於個人選擇,而非政治動機。他認為,艾瑞克·川普的出席反而凸顯了香港在全球加密貨幣舞台上日益重要的地位。
  • 11:52

    Web3 新創亂象浮現:Arthur 批評大量新創「無聲收攤」、創辦人失敗依然逍遙快活

    大量 Web3 新創悄然收攤 近期,DeFiance Capital 創辦人 Arthur 在 X 上直言,許多 2021、2022 年獲得融資的 Web3 新創,如今在熊市中悄然倒閉,甚至未曾通知投資人。他批評這種做法等同於「無聲的 rug」,並且已被默許成為行業常態。Arthur 在貼文中寫道: 「老實說,太多我們在 2021/2022 投資的 Web3 新創,如今都在沒有通知投資人的情況下默默關閉。就好像這種無聲收攤是可以接受的做法。至少該發一封道歉、告別與感謝的 email 吧。」 他的言論引發廣泛關注,不到一天就吸引超過 25 萬次瀏覽。 0xLouisT:風投模式缺乏監督,助長「慢性 Rug」 對於 Arthur 的批評,風投機構 L1D 的投資合夥人 0xLouisT 進一步剖析問題根源,直指傳統風險投資模式存在結構性漏洞: 缺乏監管:新創帳務極為粗糙,幾乎沒人深入追查資金流向。 投資人權力極低:投資後鮮少能干預公司運作,幾乎無決策權。 數字遊戲思維:投資機構往往將注意力放在少數「贏家」上,對於進度落後或「慢慢耗光資金」的項目,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誘因去追究。 他指出,在資金氾濫的牛市中,「創業可能是最不冒險的選擇」。一旦拿到融資,創辦人便有無數合規名義獲取利益的方式,例如:給自己高薪與獎金、用公司資金出差旅遊、將自己名下辦公室租回給公司、將公司業務「外包」給自己人。0xLouisT 強調,即便公司最終失敗,創辦人仍能獲取可觀報酬,甚至還能在履歷上增添「曾任創辦人、敢於承擔風險」的光環。他直言: 「VC 模式極度依賴創辦人的道德自律,這是模型能否成立的關鍵假設。但在牛市,當任何人都能輕鬆募到數百萬美元時,投資回報往往急速下降,甚至可能為負。」
  • 11:42

    方舟投資逆勢出手,加碼 1560 萬美元以太坊儲備公司 BitMine 股票

    由 Cathie Wood 領導的資產管理公司方舟投資(ARK Invest)週三再度買入以太坊財務策略公司 BitMine 的股票,價值約 1,560 萬美元。 交易申報文件顯示,方舟投資透過旗下三檔買入 BitMine 股票,其中「ARK Innovation ETF」(ARKK)買進 227,569 股;「ARK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ETF」(ARKW)買進 70,991 股;;「ARK Fintech innovation ETF」(ARKF)則買進 40,553 股。 這些買入操作發生在 BitMine 股價(股票代碼:BMNR)過去幾週走勢低迷之際。根據 Yahoo Finance 的數據,BMNR 過去五天下跌 11.58%,但其年初至今的漲幅仍高達 534.9%。 BitMine 原本專注於比特幣挖礦業務,其在今年 6 月宣布進行私募以啟動以太幣財務策略,目標是持有以太幣總供應量的 5%,由華爾街知名分析師 Tom Lee 出任董事長。鏈上數據顯示,其以太幣總持有量可能已達 184.5 萬顆,價值約 83.8 億美元,是目前持有最多以太幣的上市公司。 參考來源
  • 11:14

    元宇宙夢碎!The Sandbox 重整人事與業務重心:創辦人退居幕後、員工裁減 50%

    根據《The Big Whale》的報導,元宇宙專案 The Sandbox 正在經歷一場全面的轉型。多名與該專案相關的消息人士表示,公司正處於過渡期。共同創辦人 Arthur Madrid 與 Sébastien Borget 已經退出日常營運管理,投資方高管 Robby Yung 據稱將接任 CEO;同時,公司正進行大規模裁員、關閉部分辦公室,並逐漸淡化對「元宇宙」的單一專注。 Animoca 主導下的領導權更替 根據《The Big Whale》的調查,The Sandbox 的母公司 Animoca Brands 已將 Madrid 與 Borget 移出日常決策層,由 Animoca 高層 Robby Yung 出任 CEO。報導指出,Sébastien Borget 將擔任「品牌大使」,而 Arthur Madrid 則轉任非執行董事長。Sébastien Borget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我仍然是最能代表 The Sandbox 的人。」 他將未來的職務定位為對外代表,而營運控制權則移交給新任管理層。 全球裁員與辦公室關閉 《The Big Whale》報導稱,The Sandbox 在 2025 年初員工數約為 250 人,如今超過一半人受到裁員影響。阿根廷、烏拉圭、南韓、泰國與土耳其等地團隊首當其衝。在法國,里昂辦公室據稱即將關閉,巴黎也將進一步縮編。內部文件將這一輪重組形容為「戰略重置」,理由是技術進步讓團隊得以在更精簡的人力下運作。 業務轉向 Web3 應用與新計畫 調查同時指出,The Sandbox 正逐漸淡化「元宇宙專案」的定位,並探索更廣泛的 Web3 應用。據悉,未來規劃包含一個基於 L2 網路 Base 的迷因幣發行平台。一位投資人向媒體表示:「市場環境已經變了,專案也必須隨之調整」。這一轉變表明元宇宙概念在當前以及未來的市場已經失去發展價值。 市場數據顯示,SAND 代幣曾在 2021 年創下 7.5 美元的高峰,但自那之後變一路下挫,近幾年一直徘徊在 0.3 美元左右。
  • 10:52

    Hyperliquid 合約屢遭操縱!團隊緊急推新風控機制,引入外部數據提升定價穩健性

    Hyperliquid 再次發生市場操縱 根據 Zombit 昨日的報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上的低流動性資產再次出現市場操縱的問題。Hyperliquid 的 XPL 永續合約在 Pre market 市場突然拉升 2.5 倍,導致大規模清算,並迫使平台短時間內從標準清算機制切換到「自動去槓桿」(ADL)。 根據 CoinGlass 數據顯示,本次異常行情中共有超過 1,700 萬美元的交易倉位被清算,大多數為做空部位。一名分析師指出,至少有四個地址參與了這場針對 XPL 的「空頭狙擊」,累計獲利超過 4,600 萬美元。 團隊強調系統無故障 儘管 Hyperliquid 在官方 Telegram 頻道澄清,區塊鏈和清算系統均「如設計般正常運作」,且本次清算僅限於 XPL 市場,協議本身並未出現壞賬。Hyperliquid 表示: 「協議是無許可制的,不同市場有不同的風險屬性。我們已明確提醒用戶,hyperps (Hyperliquid 的永續合約產品)涉及低流動性、高波動與更高的清算風險,交易前務必做好風險管理。」 儘管如此,這起事件仍再次突顯去中心化、可組合市場的「雙刃劍」特性。部分用戶批評 Hyperliquid 放任異常行情,認為可能動搖投資人對其預上市模式的信任。 新風控措施 針對這起事件與用戶反饋,Hyperliquid 宣布將在下一次網路升級中引入兩項新措施: 價格上限機制:hyperp的標記價格將被限制在 8 小時指數移動平均(EMA)的 10 倍以內,以便做空方能有更明確的風險邊界。官方指出,此機制不會改變本次清算或 ADL 的結果,但有助於在高波動時鼓勵提供流動性。 引入外部數據:hyperp 的標記價格公式將納入其他平台的同類永續合約數據(如幣安的 XPL 市場),藉此提升定價的穩健性,但不會影響實際盈虧與資金費率。 Hyperliquid 過去一直主張,hyperp 不依賴外部現貨或指數預言機,而是以自身標記價格的移動平均作為資金費率基準,理由是可降低傳統預售期貨常見的操縱風險。
  • 08:52

    槓桿飆升與資金轉向以太坊,分析師警告:比特幣短期仍存下行風險

    根據 K33 的分析,比特幣近期的價格疲軟可能尚未結束。隨著槓桿部位大幅上升,以及資金顯著轉向以太坊,這使得比特幣在短期內仍面臨下行壓力。 比特幣 OI 仍處高位 根據 Coinglass 的數據顯示,比特幣永續合約的名義未平倉量仍處於高點,超過 70 萬顆 BTC(約 800 億美金),僅過去兩個月就增加了超 6 萬顆 BTC,價值約 100 億美金。 K33 研究主管 Vetle Lunde 在報告中指出,伴隨這波上升的還有資金費率年化從 3% 躍升至近 11%,顯示在價格相對停滯的情況下,多頭槓桿部位變得愈加激進。Lunde 認為,這種情況與 2023 年和 2024 年夏季的槓桿堆積相似情況,當時最終都在 8 月引發了大規模清算瀑布。不過這一次,未平倉量的高峰來得較晚,顯示市場可能進入更長時間的盤整,反而容易讓逢低買進的交易員套牢。他警告:「短期內多頭被擠壓的風險升高,」因此在市場完成去槓桿之前,保守操作或許是比較好的選擇。 「巨量」資金轉向以太坊 除了槓桿風險外,市場波動還受到一筆「巨量」資金轉倉的影響。一名比特幣長期持有者上週透過去中心化交易所 Hyperliquid,將 22,400 顆 BTC 換成 ETH。這筆操作推動 ETH 在週末創下 4,956 美元的新高,結束了長達 1,380 天的回檔,並將市場動能轉向以太坊。 ETH/BTC 匯率也首次在 2025 年突破 0.04,突顯當前以太坊的相對強勢。不過,儘管 ETH 對美元大漲,但其對 BTC 的長期走勢仍偏弱 —— 1 年、2 年和 3 年滾動回報率仍處於負值區間。 歷史上,以太坊創新高往往標誌著更大範圍的加密市場週期頂部。2017 與 2021 年周期皆出現過類似序列:ETH 突破新高 → 山寨幣狂飆 → BTC 停滯,需求減弱。不過,目前 BTC 市佔率仍維持在 58.6%,遠高於前幾輪牛市高峰時的不足 40%。 Lunde 表示:「雖然 ETH 創新高對 BTC 的歷史關聯令人擔憂,但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市場已進入全面的山寨幣泡沫。」 機構資金謹慎,ETH 期貨吸金 與此同時,機構資金流向也偏謹慎。CME 交易員已減少 BTC 部位,期權市場則轉趨防禦,長週期期權偏斜自 2023 年以來首次轉為正值。相比之下,ETH 期貨溢價達雙位數,自 8 月初以來表現持續領先 BTC,部分原因是受到大量 ETF 資金流入與企業財庫積累的推動。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