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9/04 星期四

  • 20:14

    孫宇晨駁斥傳言:火幣高利理財產品由集團補貼,沒理由質疑

    公鏈 Tron 創辦人、火幣(HTX)全球顧問孫宇晨回應了外界關於其疑似透過 HTX 高利率理財產品來鎖定 WLFI 代幣利潤的傳言,強調這些產品利息完全來自集團補貼,並無不透明的資金操作,呼籲用戶「放心存」。 由美國總統川普家族成員支持的去中心化金融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於本週上市其原生代幣 WLFI,並開放早期投資人領取已購代幣的 20%。作為最大的投資人之一,孫宇晨日前發表聲明稱團隊沒有出售已解鎖代幣的計畫。 然而,隨著火幣推出 WLFI 活期產品並提供高達 20% 年化收益,社群中開始出現傳言,指稱 HTX 相關錢包地址將大量代幣轉至其他交易所,懷疑與孫宇晨有關。部分社群人士質疑,孫宇晨透過火幣的高利率理財吸引用戶存入 WLFI 代幣,然後再將代幣轉移到其他交易所拋售,並以自有資金支付利息。 對此,孫宇晨發表四點聲明回應,稱理財產品的利息完全來自集團補貼,是平台初期發展階段爭奪用戶的策略,「用戶多了,交易多了,長線是划得來的」。他強調集團一年獲利達數十億美元,有能力承擔補貼成本,並已實行默克爾樹資產透明機制近三年,沒有「資金不透明」的問題,且屬於「活期」產品,用戶可隨時提取資金,向用戶喊話「放心存」。 孫宇晨補充說,他最大的擔憂是並非外界質疑,而是「利息不夠高」,導致用戶選擇將資金存入其他平台,並透露火幣正在考慮提高利息,甚至移除存入上限。 https://twitter.com/justinsuntron/status/1963540682053988850
  • 17:33

    Uniswap 投票設立「DUNI」法律實體,支援鏈下運作並保護治理參與者

    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的社群正在就一項關鍵提案進行投票,內容是是否依循美國懷俄明州的「去中心化非法人非營利協會」(DUNA)法律架構設立新的法律實體,以支援鏈下運作,同時維持 Uniswap 的去中心化治理。 根據提案內容,名為「DUNI」的新法律實體將被專門設計來保護 Uniswap 的去中心化治理架構,同時能與鏈下世界互動,包括簽署合約、聘用服務供應商、以及履行監管與稅務義務。該提案強調,該法律實體不會影響 Uniswap、其本身的鏈上治理或原生代幣 UNI。 DUNI 的建立也將進一步保護治理參與者,避免因社群集體行動而承擔潛在的個人法律或稅務責任。 最初的「溫度檢查」(初步意向投票)顯示社群支持率達 100%。該提案現已進入最後投票階段,將於 9 月 8 日結束。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正在形塑社群的組織方式與創新模式,不僅具有全球性的影響力,也帶來了重要的經濟影響。然而,許多 DAO 仍缺乏基本的法律基礎架構。」Uniswap 基金會在社群平台 X 上寫道:「(DUNI)這個新的法律架構能在不犧牲去中心化的情況下,讓 DAO 獲得法律上的承認:確保 DAO 能夠在美國法律體系下負責任地運作,同時保障代幣持有人免於承擔法律責任。」 https://twitter.com/UniswapFND/status/1962936895878656153 參考來源 相關報導:《Uniswap DAO 採用 DUNA 法律框架,獲取法律實體身份,為啟用費用開關鋪路》
  • 16:22

    Glassnode 稱比特幣進入「橫盤消化期」:ETF 需求大幅降溫,跌破支撐恐下探 9.3 萬鎂

    鏈上分析公司 Glassnode 在最新發佈的週報指出,比特幣近期在 104,000 至 116,000 美元區間盤整,此處為市場的「流動性缺口」,先前已有投資人顯著吸收籌碼。不過,期貨與 ETF 資金流顯示需求正在降溫,若價格突破 116,000 美元,可能重啟上行趨勢,但若失守,則存在下探 93,000~95,000 的風險。 進入「橫盤消化期」 Glassnode 指出,近期比特幣觸及歷史新高後,已標誌出本輪週期的第三次「亢奮期」,,當時超過 95% 的供給處於獲利狀態。但隨後價格回落至 0.85–0.95 分位成本區間,這一帶通常意味著市場將進入一段時間的橫盤整理,直至下一波趨勢出現。 數據顯示,短期持幣者的獲利比例在回調中,從超過 90% 驟降至 42%,隨後回升至約 60%。Glassnode 評估,市場當前處於「中性但脆弱」的階段。若價格能站上 11.4 萬~11.6 萬美元區間,短期持幣者獲利比例將回升至 75% 以上,足以恢復市場信心,吸引新需求入場。 ETF 與期貨需求放緩 在鏈下市場方面,投機需求正在回落,期貨資金費率保持中性但偏脆弱。此外,傳統金融機構的 ETF 資金流也大幅放緩。比特幣 ETF 自 4 月以來每日穩定淨流入逾 3,000 顆 BTC,但近期 14 日均值已降至僅 540 顆 BTC;以太幣亦從每日 5.6 萬~8.5 萬 ETH 的強勁流入,降至僅 1.6 萬 ETH。 此外,Glassnode 進一步指出,比特幣的流動性主要以現貨需求為主,而以太幣則包含大量「現貨 + 期貨對沖」操作,顯示機構操作更偏套利。
  • 16:06

    借貸協議 Venus 投票決定清算駭客錢包,助大戶追回 1300 萬美元資金

    去中心化借貸協議 Venus Protocol 的一名用戶因釣魚攻擊損失約 1300 萬美元加密資產,隨後 Venus 團隊暫停平台運作,並經過鏈上治理程序清算了駭客錢包,追回了被盜資產。 週二下午,一名 Venus 用戶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批准了一筆惡意交易,導致 1530 萬美元數位資產的損失。不久之後,Venus 團隊表示注意到這筆可疑交易,並暫停平台運作,以阻止駭客進一步洗錢。 Venus 緊急向社群提議,計劃先恢復部分平台功能,強制清算攻擊者的錢包,並在安全檢查後恢復全功能。隨後,五個錢包地址批准了此提案。 Venus 團隊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被盜資金將會在單筆交易中追回,這不會影響 Venus 上任何其他用戶的部位,並強調這些做法是為了確保投資者資金安全與協議的完整性。 https://twitter.com/VenusProtocol/status/1963252816534810749 在本次事件中,駭客透過釣魚攻擊(phishing attack)得手,這是一種社交工程手法,藉由誘騙受害者簽署惡意交易,從而獲取他們的錢包存取權限,並將資金轉入自己的錢包。 Venus 團隊表示,受害者稱駭客透過一個惡意的 Zoom 客戶端程式取得了其電腦權限,並利用此存取權誘騙受害者提交一筆交易,將攻擊者批准為其帳戶的合法 Venus 代理人,從而使攻擊者能夠代表受害者進行借款與贖回操作。 受害者事後發文感謝 Venus 團隊與多家資安公司的協助。慢霧(SlowMist)創辦人余弦指出,受害者幾乎全數挽回損失,而駭客組織反倒因此損失近 300 萬美元的攻擊成本。他也在 X 平台上進一步說明了「假 Zoom 會議」釣魚攻擊的手法。 https://twitter.com/evilcos/status/1963250077146776003 Venus 過去也曾遭受惡意攻擊。在三月份,一名駭客透過「捐贈攻擊」自 Venus 竊取了將近 100 萬美元。所謂捐贈攻擊是指駭客將惡意代幣發送到受害者的錢包,誘使受害者與這些帶有惡意的代幣互動,進而暴露資金並遭到竊取。 參考來源
  • 15:29

    不是只靠自研!蘋果新版 Siri 將與 Google Gemini 合作、預計明年推出「AI 搜尋工具」

    根據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的最新報導,蘋果正在籌劃中的 Siri 大改版,可能包含一項代號為 「World Knowledge Answers」 的 AI 搜尋工具,並將整合至下一代 Siri,預計最快於 2026 年隨 iOS 26.4 正式上線。 「答案引擎」將於 2026 問世 在人工智慧(AI)技術蓬勃發展的時刻,科技巨頭蘋果卻在這場 AI 競賽中嚴重落後,備受市場批評,就連備受期待的 Siri 升級也延後至 2026 年。據報導蘋果目前正積極測試自研 AI 模型,試圖確認其是否足以支撐新版 Siri,並與 OpenAI、Perplexity、Google 等現有競爭對手相匹敵。 據悉,明年即將推出的新功能「World Knowledge Answers」將率先應用於 Siri,並陸續擴展至 Safari 瀏覽器與 Spotlight 搜尋功能。這項新功能被形容為「答案引擎」(answer engine),新版本 Siri 將能跨網路即時檢索,並透過文字、圖片、影音與在地資訊等多媒體回覆,用戶還可獲得 AI 生成的摘要答案,提升資訊的完整度與可讀性。蘋果高層認為,這將補足現有 Siri 在複雜問題處理上的不足,為使用者帶來新一代搜尋體驗。 雙軌策略:自研 + Google Gemini 然而,蘋果內部對自家 AI 模型的性能仍存疑。為確保 Siri 改版能與 OpenAI、Perplexity、Google 等新世代 AI 答案引擎抗衡,蘋果已與 Google 達成協議,開始在 Siri 測試 Gemini 模型,並部署於蘋果自家的 Private Cloud Compute 伺服器。若測試順利,Gemini 技術也可能延伸至 Safari 與 Spotlight。 蘋果曾評估包括 Anthropic Claude 與自研模型在內的不同方案,但綜合授權費用、合作條件及技術成熟度後,Google 方案脫穎而出。這意味著蘋果在 AI 發展上採取「雙軌並行」策略:一方面持續投資自研模型,另一方面透過外部合作快速補強。
  • 14:08

    微策略等儲備公司是下一個 LUNA?看懂 DAT 背後的集體博弈風險

    隨著加密貨幣近期漲勢的放緩,市場對數位資產儲備(DAT)公司是否會是下一個引發「LUNA 級利空事件」的討論也逐漸升溫。對此,過去曾經因為提早預知 UST 風險,並且高點放空而一戰成名的 Galois Capital 共同創辦人 Kevin Zhou 也在社群平台發表個人觀點。 DAT 是下一個 LUNA? 所謂的 DAT 是指那些將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資產作為核心儲備資產的公司,典型代表如微策略。由於這些公司股價與其持有的加密資產高度掛鉤,市場開始擔心其穩定性,甚至有人將其比作過去崩潰的 LUNA。 Galois Capital 共同創辦人 Kevin Zhou 認為,DAT 並不是「下一個 LUNA」,但其運作機制中仍隱含集體博弈風險,投資人需審慎理解。 無槓桿≠無風險 Kevin Zhou 認為,大部分 DAT 並沒有高槓桿,因此不會因為債務被追繳而引發強制拋售。然而,當中可能仍存在變現的套利動機。例如這些公司可能會賣出標的資產(如比特幣),再回購 DAT 股票,以抬升「市場淨資產價值(mNAV)」。 套利利潤的大小,取決於標的資產與 DAT 的持幣結構。以比特幣為例,微策略幾乎是壓倒性的單一巨頭,其槓桿控制良好、mNAV 健康,拋售並不符合其公司利益,因此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拋售;反之,如果一個標的資產的 DAT 分布較為分散,情況就會不同。 Kevin Zhou 解釋道,當 mNAV 僅小幅折價(例如 0.9 或 0.95),各家公司可能選擇不套利,形成「合作」結果。但若 mNAV 大幅跌至 0.5,套利利潤大增(因為公司股價遠低於持有資產的價值),其利潤甚至超過市值壓縮、連鎖拋售與聲譽受損的代價。此時,投資人更可能選擇套利,造成負向循環。 這代表:套利收益是個別化的,但標的資產市值受壓卻是集體承擔的。因此,針對同一資產的 DAT 越多,系統性風險就越高。 管理者心態的差異 Kevin Zhou 進一步指出,DAT 的套利決策還取決於管理者背景與聲譽考量。例如,加密貨幣原生背景的管理者(如 Sharplink 的 Joseph Lubin)往往希望市場持續繁榮,不願引爆「音樂停止」;但傳統金融出身的管理者(如 BitMine 的 Tom Lee)則更務實,奉行「誰先賣,誰賣得最好」。同時,知名度高的管理者往往需要顧及個人聲譽,這可能也會改變其是否啟動套利的臨界點。 最後,Kevin Zhou 強調,數位資產庫存公司與 LUNA 模式完全不同,但其本質上仍存在集體博弈風險。投資人應理解 DAT 股價、mNAV 與標的資產之間的關聯,並注意不同公司在市場壓力下可能採取的行為差異。
  • 13:59

    Ondo Finance 上線代幣化證券平台,提供全天候代幣化美股與 ETF 交易

    代幣化資產發行商 Ondo Finance 週三宣布其代幣化證券平台 Ondo Global Markets 正式上線,為非美國投資人提供即時、全天候接觸代幣化美股、ETF 及其他證券的管道。 Ondo 表示,非美國投資人現在可以透過 Ondo Global Markets 買賣 100 多檔美股和 ETF 的代幣化版本,團隊計劃在今年底前擴展到 1,000 檔以上。這些代幣化股票目前已在以太坊(Ethereum)區塊鏈上線,並且將很快登陸 BNB Chain、Solana、Ondo Chain 等更多區塊鏈。 https://twitter.com/OndoFinance/status/1963236536104722798 Ondo 指出,Ondo Global Markets 結合了傳統市場的優勢與公有區塊鏈的好處,主要特點包括廣泛資產選擇、明確的資產支持、即時且全球觸及、承襲流動性、機構級保護、對開發者友好的 API。此外,Ondo 上的美股代幣可用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進行借貸等操作。 Ondo 以代幣化 Apple 股票來解釋平台的運作:當一位非美國用戶透過 Ondo Global Markets 購買 AAPLon(代幣化 Apple 股票的代幣代碼)時,平台會透過在美國註冊的券商購買實際的 AAPL 股票,這些 AAPL 股票將由受監管的託管機構持有,用戶會立即獲得全額擔保的 AAPLon 代幣,代表對 Apple 股票的曝險。若 Apple 支付股利,或發生其他公司行動,onAAPL 的價格將自動調整。 Ondo 團隊補充說,Ondo 代幣化股票為總回報追蹤型,意味著反映持有 Apple 股票的全部報酬,股息會自動再投資(扣除適用的預扣稅後)成額外股份。在交易時段,用戶可隨時用穩定幣鑄造或贖回股票代幣。一旦發行,用戶即可全天候轉移、抵押、或部署於 DeFi 協議中。 Ondo 也預告他們即將推出 Ondo Chain,該 Layer 1 區塊鏈專為機構級現實資產(RWA)打造,將解鎖更多應用場景,包括主經紀業務和鏈上財富管理。 其他代幣化股票平台 Ondo 並不是唯一推出代幣化證券解決方案的加密項目。今年 6 月,代幣化資產發行公司 Backed Finance 在 Bybit、Kraken 等加密貨幣交易所和 Solana 生態 DeFi 協議上推出其代幣化股票產品 xStocks。 美國網路券商 Robinhood 最近也進軍鏈上股票市場,在以太坊二層網路 Arbitrum 上為歐盟用戶提供超過 200 種代幣化美股。同時,Coinbase 也正在尋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批准,以便在美國推出代幣化股票服務。 參考來源
  • 12:15

    2 天漲近 10 倍,寶可夢卡片交易是真需求還是偽情緒?

    $CARDS 的上漲,究竟是自身硬,還是歸功於車頭? 作者:Cookie 在幣圈玩家們關注著川普的健康疑雲風波,等待著可能的博弈機會時,一個叫 $CARDS 的幣已從 9 月 2 日至今最高上漲近 10 倍,市值一度突破 4 億美元的表現將玩家們的目光吸引。 $CARDS 是 Solana 上實體寶可夢卡交易平台 Collector Crypt 的代幣。Collector Crypt 在 2023 年 2 月宣布完成種子輪融資,具體金額未披露,由 GSR、Big Brain Holdings、FunFair Ventures、Genesis Block Ventures、Master Ventures Investment Management、StarLaunch 和 Telos 參投。 儘管完成種子輪融資的時間已經是 2 年半前,但 $CARDS 的預售在上週才開啟。5% 的代幣總量(1 億枚 $CARDS)分配給了預售,最終共募集了 16500 枚 SOL(約 350 萬美元),參與預售的人數為 718 人。 此外,分配給社區的佔總量 20% 代幣中,有 2.5% 和預售代幣同時開放領取。而根據官方發布的代幣經濟學,如果項目方持有的代幣不計入初始流通(項目方聲稱目前沒有出售計畫),目前 $CARDS 的流通量大約為 2.12 億枚。 以市價計算,種子輪前、種子輪以及顧問在 TGE 時解鎖的代幣目前價值約 167 萬美元 官方表示目前沒有出售代幣的計畫 其實,如果從項目本身做的事情來看,Collector Crypt 所做的寶可夢卡牌鏈上交易並沒有那麼新穎。 Polygon 上的 Courtyard.io 也已經運行了 2 年多的時間。在上個月,Courtyard 的月銷售額剛剛創下約 7843 萬美元的新高。自今年 2 月以來,Courtyard 的月銷售額均超過 4000 萬美元。 在今年的快速發展可能是 Courtyard 收穫大額融資的原因。7 月 28 日,據《財富》報導,Courtyard 完成 3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Forerunner Ventures 領投,NEA 和 Y Combinator 等現有投資者跟投。 2023 年 8 月,Courtyard 剛剛引起少數 NFT 玩家關注時,我們曾對 Courtyard 進行了報導。在當時,已經有 NFT 玩家透過 Courtyard 獲取寶可夢卡片並在鏈上進行抵押借貸。 在 Collector Crypt 和 Courtyard 之外,做類似業務的加密項目還有 Beezie、Drip、Emporium 以及 phygitals。 但是,Collector Crypt 在這些項目中是唯一一個發了幣的,這使 $CARDS 佔到了先機。當然了 Collector Crypt 自身也相當能打,上個月,其月交易量達到了約 4400 萬美元,和 Courtyard 的差距並不算太大。 您可能會疑惑,在鏈上交易寶可夢卡片,真的有那麼多真實的需求嗎? 答案是沒有。無論是 Collector Crypt 還是 Courtyard,他們實際賺錢的業務都是賭博式的「抽盲盒」。 上圖就是 Collector Crypt 的寶可夢卡片扭蛋機系統。花大約 60 美元,有 80% 的機率抽到價值 30 至 60 美元的卡片,15% 的機率抽到價值 60 至 110 美元的卡片,4% 的機率抽到價值 110 至 250 美元的卡片,1% 的機率抽到價值 250 至 2000 美元的卡片。 抽到差的卡怎麼辦?沒關係,可以用 85% 的折價直接賣回給 Collector Crypt,繼續抽下去。 Collector Crypt 的這個抽獎系統在今年 1 月份正式推出,當月就實現了約 200 萬美元的銷售額,3 月份時成長到了月度 1255 萬美元,5 月份時成長到了月度 2231 萬美元,上個月更是達到了 4389 萬美元。而在上個月,Collector Crypt 卡片交易市場的成交額只有約 12 萬美元。 在 Collector Crypt 的月度總銷售額長條圖上,來自卡片交易市場的份額幾乎是完全看不到 雖然沒有直接的抽獎收入數據,但我們可以從 Courtyard 先前的訪談中側面感受一下,抽獎業務究竟是有多賺錢。Courtyard 在上個月接受了 Fortune 的採訪,採訪中的數據提到,Courtyard 以 90% 的價值從客戶手中回購抽獎卡片,然後將其以新的抽獎包形式轉售給客戶來賺錢,同一張卡片平均每月在平台上售出 8 次。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很難說,$CARDS 的漲勢是市場自驅動的「價格發現」。因為預售結束後到 2 天前,$CARDS 的價格都萎靡不振,參與了預售的玩家甚至覺得「又輸了」。 但「車頭」pow 與 gake 的加入極大改變了價格的走向。在他們都發推「奶」了 $CARDS 之後,大家開始相信了。 至此,我們可以對 $CARDS 做一個總結: 商業敘事並不新,但收入相當能打,是 Solana 上該賽道絕對的龍頭。 需求是真實的,但不是寶可夢卡片交易本身的需求,而是「抽獎」的博彩式需求,同賽道的其它項目亦然。 同賽道的其它項目暫未發幣,因此目前市面上沒有與其競爭的相同概念標的。 代幣持有者數量並不多,目前的上漲更多是「車頭」喊單造成的。 有真東西,但在情緒驅動的上漲過後,$CARDS 能否繼續保持勢頭,仍然需要時間檢驗。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律動 BlockBeats
  • 11:14

    OKX 在歐盟法規生效前無牌經營,遭荷蘭當局罰款 260 萬美元

    根據《Cointelegraph》報導,荷蘭中央銀行對加密貨幣交易所 OKX 處以 225 萬歐元(約 260 萬美元)罰款,原因是該公司在歐盟《加密資產市場法》(MiCA)生效前,未經註冊就在荷蘭營運。 根據荷蘭銀行(DNB)週三的公告,這筆罰款涉及的期間為 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8 月,當時歐盟 MiCA 法規尚未實施。事實上,當地監管機構早在 2020 年初就已要求加密貨幣公司必須向當地央行註冊,以遵循反洗錢(AML)規定。 一位 OKX 發言人向《Cointelegraph》表示,公司「很高興能解決此事」,並強調「在相關期間內,OKX 並未主動向荷蘭客戶進行推廣」。該代表補充說,這筆罰款「並不涉及、也與我們已獲 MiCAR 執照的實體 Okcoin Europe 無關」,同時表示荷蘭依然是公司重要的市場之一。 過去 OKX 的競爭對手也曾遭遇類似處分。去年 3 月,有報導指出荷蘭央行曾因 Crypto.com 未註冊便經營超過兩年而處以罰款。2022 年,幣安(Binance)也因同樣原因被開罰,並隨後退出荷蘭市場。2023 年,Coinbase 亦因同樣理由遭到罰款。 OKX 近期罰款不只一樁 由於 OKX 目前已持有 MiCA 牌照,獲合法授權在荷蘭營運,因此不會因這次罰款而退出該市場。然而,這並不是近期 OKX 唯一面臨的監管麻煩。 今年 4 月初,馬爾他當局因 OKX 違反當地反洗錢規則,對其處以 110 萬歐元(約 120 萬美元)罰款。監管機構指出,該公司在 2023 年的合規缺失「部分被認定為嚴重且系統性問題」,因此「無法忽視」。 此外,OKX 也是上月遭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警告的 10 家交易所之一,原因是未獲得必要授權卻繼續向當地用戶提供或推廣加密服務。
  • 11:10

    American Bitcoin 上市首日狂飆 85%,五度觸發熔斷後回落

    American Bitcoin(ABTC)週三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首日交易掀起市場狂熱,盤中股價一度衝高至 14 美元,較合併時的參考價 6.9 美元飆漲近 85%,期間因波動劇烈,交易五度被熔斷。 ABTC 股價在開盤後快速拉升,於 UTC 時間 3:09、3:20、3:30、3:40 及 3:47 五度觸發熔斷機制。交易在最後一次暫停後恢復,最終收盤回落至約 8 美元。 這家公司由前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兩個兒子——小唐納·川普與艾瑞克·川普共同參與創辦,業務結合比特幣挖礦與企業金庫持幣,截至合併完成時,公司已累積 2,443 顆比特幣,按現價計算約值 1.6 億美元。 ABTC 透過全股票合併方式,與另一家礦業公司 Gryphon Digital Mining 完成上市。這筆 8 月底揭露的交易,讓 ABTC 快速打開美國資本市場大門,而非耗時冗長的 IPO 程序。合併後,加拿大礦企 Hut 8 仍持有新公司 80% 股份。 此外,該公司還申請了最多 21 億美元的「場內增資計畫」,用於擴充比特幣持倉,進一步強化其「挖礦+金庫」的商業模式。這與 Marathon Digital 等大型礦業公司的策略相似。
  • 10:46

    CFTC 開綠燈!給予暫時性監管豁免,Polymarket 獲准重返美國市場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近日宣布,將不會對與預測市場平台 Polymarket 相關的兩家實體 QCX LLC 與 QC Clearing LLC 採取執法行動,為該公司在美國市場的重啟鋪路。 CFTC 給予合規「緩衝」 根據週三發布的通知,CFTC向這兩家公司發出「不追究函」(no-action letter),CFTC 在信件中表示,不會因其未遵循特定掉期相關的數據報告和紀錄義務而對公司或其用戶採取執法行動。 這項舉措等於給予 Polymarket 暫時性的監管寬容,允許其在不完全滿足美國金融法規的情況下營運部分合約,但並不代表永久豁免。Polymarket 執行長 Shayne Coplan 隨後在 X(前推特)發文稱,這項決定等同於為該公司在美國正式上線開綠燈。 QCX 收購與監管環境轉變 Polymarket 在今年 7 月以 1.12 億美元收購獲得 CFTC 授權的衍生品交易所與清算所 QCX,並藉此進一步進軍美國市場。根據申請文件,QCX 強調相關事件合約必須全額抵押,且不會經由第三方清算中介機構處理。 這次不採取行動函顯示美國監管態度正逐步轉變。自川普政府今年 1 月上任以來,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對加密與衍生品領域的態度明顯轉趨寬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過去 8 個月內撤銷了多起針對加密公司的調查與訴訟。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川普之子小唐納·川普於 8 月加入 Polymarket 諮詢委員會,似乎也是 Polymarket 重返美國市場的訊號 。 過往糾紛與未來展望 Polymarket 曾在 2022 年遭 CFTC 罰款 140 萬美元,原因是營運未註冊的交易平台,並被迫退出美國市場。今年稍早,監管機構對其 2024 年美國大選後的部分交易進行調查,但已於 7 月正式結束。 隨著此次「不追究函」的發布,Polymarket 不僅獲得暫時性監管緩衝,也象徵美國對預測市場的態度正逐漸轉向友好。未來,隨著 Polymarket 與其競爭對手 Kalshi 等平台獲得更多空間,「預測市場」這一新興領域有望加速擴張,進一步提升預測市場在美國的可見度與使用規模。
  • 10:19

    美國關稅收入今年至今已達 1,835 億美元;川普警告:關稅若敗訴,美國恐付出巨大代價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3 日在白宮公開表示,若最高法院維持上訴法院對其關稅政策「違法」的裁決,美國可能不得不取消與歐盟、日本及南韓達成的貿易協議,並警告這將使美國「承受巨大痛苦」。 川普強調關稅重要性 川普在受訪時指出,政府將要求最高法院推翻美國上訴法院的裁決,該裁決認定他所推動的多項「對等關稅」不合法。他強調自己有信心能勝訴,但同時也首次明確表示,若敗訴,美方與主要貿易夥伴達成的協議將可能失效。川普說道: 「我們與歐盟達成了一項協議,他們將向我們支付近 1 兆美元。他們很高興,這已經完成了。但我想我們必須取消它們。」 川普同時警告,若被迫撤銷關稅,美國將付出巨大代價。他強調: 「我們的國家有機會再次變得異常富裕,也可能再次變得異常貧窮。如果我們打不贏這場官司,我們的國家將遭受巨大、巨大的痛苦。」 上訴法院 8 月底以 7 比 4 裁定川普部分「對等關稅」不合法。這些關稅已於今年 4 月實施,而針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措施則屬另一批次,不在裁決範圍內。川普政府表示,若取消關稅,將破壞相關協議並製造混亂。 最高法院目前由共和黨任命的法官以 6 比 3 居多,市場認為川普至少部分維持關稅的機率略微提高,但由於此案缺乏先例,裁決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市場聚焦司法走向 針對川普發表的談話,民主黨參議員魏登(Ron Wyden)批評川普的言論只會加劇混亂,並指出政府至今未能清楚說明,如果關稅撤銷,與貿易夥伴的協議是否仍然有效。 接下來,市場關注焦點將落在 10 月 14 日後的司法發展,以及白宮能否順利上訴至最高法院。若川普敗訴並被迫撤銷關稅,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與國內經濟政策恐將再度面臨重大調整。 關稅收入與財政影響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今年以來美國關稅收入已達 1,835.6 億美元(約新台幣 5 兆 9,657 億元),且在川普推動關稅政策後,單月與全年稅收持續刷新紀錄。川普政府更樂觀預估,全年關稅收入有望突破 5,000 億美元,甚至接近 1 兆美元,已對美國預算赤字產生實質影響。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8 月估算顯示,若關稅政策得以延續,未來十年美國預算赤字可望減少約 4 兆美元,其中基本赤字縮減 3.3 兆美元,利息支出降低 7,000 億美元。不過,隨著法院判決大部分關稅措施違法,後續政策能否長期維持仍存疑慮。
  • 09:27

    摩根士丹利看好金價後市:降息後平均上漲 6%,年底目標價 3,800 美元

    根據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報告,貴金屬市場正處於由多重利多因素推動的上行週期,在聯準會降息周期及宏觀環境變化下,黃金與白銀價格預計將呈現分化走勢。 該報告引用歷史數據指出,貴金屬通常在聯準會降息後出現明顯漲幅——黃金在降息後 60 天內平均上漲 6%(最高可達 14%),白銀在同一期間平均上漲 4%。這一規律為當前市場提供了重要參考。 另一方面,全球黃金 ETF 今年以來已增持約 440 公噸,扭轉過去四年淨流出的趨勢,顯示機構需求回升;而白銀 ETF 持倉同期也增加 1.27 億盎司。 摩根士丹利將黃金年末目標價定在每盎司 3,800 美元,三大核心驅動因素包括:聯準會持續降息進程、美國美元指數(DXY)可能進一步走弱,以及新興市場珠寶消費的潛在回暖。報告特別強調,黃金與美元之間的強負相關仍是核心定價邏輯。如果美元指數持續貶值,將直接利好以美元計價的貴金屬。撰寫本文時金價約為每盎司 3,554 美元。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