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calendar 09/08 星期一

  • 22:53

    BitMine 以太幣持有量突破 200 萬顆,投資 WLD 儲備上市公司 Eightco

    由知名分析師 Tom Lee 領導的以太幣儲備上市公司 BitMine 週一宣布,截至 9 月 7 日,其以太幣(ETH)總持有量已達到 2,069,443 顆,價值約 89.8 億美元。該公司還持有 192 顆比特幣(BTC)及 2.66 億美元未受限現金。 BitMine 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以太幣財庫公司,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財庫,僅次於比特幣財務公司 Strategy,後者在上週的增持後,比特幣總持有量達到 638,460 顆比特幣,價值約 716 億美元。 原本專注於比特幣挖礦業務的 BitMine 在今年 6 月宣布進行私募以啟動以太幣財務策略,目標是持有以太幣總供應量的 5%(目前約 1.7%)。 此外,BitMine 宣布已對那斯達克上市公司 Eightco(股票代碼:OCTO)進行 2,000 萬美元戰略投資,作為 Eightco 2.7 億美元 PIPE 融資(私募投資上市公司股份)的一部分。Eightco 在今天公布其首創策略,將 Worldcoin(WLD)作為主要企業儲備資產。 BitMine 表示,這項投資標誌著公司啟動「Moonshot」戰略,開始支持「能夠壯大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前衛構想」。根據 BitMine 的公司簡報,其會將約 1% 的資產配置於以太坊生態相關投資,以為股東創造額外價值。 Tom Lee 表示: 「BitMine 希望支持並投資能為以太坊生態帶來價值的創新計畫。World 作為 ERC-20 原生代幣,與以太坊高度契合。而其獨特的零知識人類證明(Proof of Human)憑證,未來可能成為人類與科技平台之間建立信任與安全的關鍵基礎。」 https://twitter.com/BitMNR/status/1965032435768504591 在此消息發布之前,WLD 即出現上漲跡象。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在過去 24 小時內,WLD 幣價上漲 46.8%,截稿前交易價格為 1.53 美元。
  • 22:14

    納斯達克正式出擊!要求 SEC 修改代幣化股票掛牌規則,將主導權拉回正牌交易所

    全球市值第二大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正尋求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批准其在平台上掛牌交易代幣化股票。 代幣化資產須清楚標示 納斯達克於週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提交申請,要求修改相關規則,使該公司能在獲認定為等同資產的前提下,允許代幣化股票依照與傳統股票相同的交易與文件規範進行掛牌。 根據彭博社報導,納斯達克的請求不僅是一項技術性規則修改,更涉及到股票發行與結算方式的根本性問題。納斯達克提議,代幣化資產必須有明確標示,以確保包括清算與結算機構(如美國存託信託公司 DTC) 在內的所有參與者,都能正確處理這類交易。納斯達克在文件中寫道: 「證券可在納斯達克市場中心以兩種形式交易:傳統形式(數位化的所有權與權利表示,但不使用區塊鏈技術)或代幣化形式(數位化的所有權與權利表示,並使用區塊鏈技術)。」 此外,納斯達克也強調,代幣化資產將享有與傳統股票相同的交易優先級。 若獲批准,包括納斯達克在內的美國受監管交易所將被授權掛牌代幣化股票,這將大幅提升代幣化證券的整體市場流動性。 納斯達克:交易須在受監管市場進行 納斯達克在文件中強調,代幣化證券應由既有的受監管市場參與者來處理,而非流向「孤立的交易平台」,因為後者會讓投資人失去「全市場最佳價格的整合感」。納斯達克指出: 「雖然代幣化技術帶來新的所有權與交易記錄方式,但代幣化證券的交易必須主要依照國會在《證券交易法》及其修訂條文中所規定的方式進行。」 因此,交易必須在受監管的市場進行,包括全國性證券交易所、替代交易系統(ATS),以及 FINRA(金融業監管局)監管的經紀商。納斯達克也呼籲,代幣化證券應當納入互聯的全國市場體系。 關切歐洲市場 另一方面,納斯達克除了推動美國監管將代幣化納入既有市場框架,也對歐洲日益增多的代幣化美股產品表達憂慮。 納斯達克在文件中指出: 「部分交易平台聲稱為投資人提供美國代幣化『股票』的投資機會,但實際上並未讓投資人獲得真正的美國公司股票。這些平台只是提供一種可交易的數位權利,代表其自身所購買並持有的傳統股票,但這些數位權利並未包含所有傳統股票所賦予的完整權利,例如投票權。」 全球 RWA 熱潮背景 納斯達克的提案出現在全球實體資產(RWA)代幣化熱潮 的背景下。近期有多個平台相繼推出代幣化證券,其中包括 xStocks、Ondo Finance 等,而這些平台大多面向美國以外的客戶。短期內不會直接受到納斯達克或 SEC 的規則限制,但長期來看,隨著美國把代幣化股票納入合規體系,這些平台可能面臨競爭力下降與監管外溢風險。未來它們要嘛往「更創新、更靈活」方向發展,要嘛就需要尋求合規合作。 參考來源
  • 21:39

    Strategy 上週花費 2.17 億美元增持 1955 顆比特幣

    全球比特幣持有量最高的上市公司 Strategy(前稱為「微策略」)週一宣布,公司在 9 月 2 日至 9 月 7 日期間,花費約 2.17 億美元增持 1955 顆比特幣(BTC),買入均價為 111,196 美元。 截至 9 月 7 日,Strategy 總共持有 638,460 顆比特幣,總成本約 471.7 億美元,成本價約 73,880 美元。按截稿前約 112,200 美元幣價計算,這些持倉價值約 716 億美元。 https://twitter.com/saylor/status/1965007866450096228 此次購買的資金來源是 Strategy 三個「按市價發行」(at-the-market, ATM)的股票融資,包括 A 系列永續 Strife 特別股(STRF)、A 系列永續 Strike 特別股(STRK),以及公司自家的普通股 MSTR。
  • 19:00

    River 鏈抽象穩定幣系統推出 Smart Vault,限時 5 天存款,USDT 存入 40% 年化收益

    River 是首個鏈抽象穩定幣系統,讓用戶在 A 鏈存入資產、B 鏈原生鑄造 satUSD,鏈接多生態的不同流動性及收益,重新定義資產和機會間的關係。 目前 River 已累積 TVL 6 億美元,satUSD 流通量 2.7 億 這次 River 宣佈推出全新收益產品 Smart Vault。首期存款限時 5 天,總上限 1,000 萬 USDT,40% APR 的稀缺額度 首期存款 9/10 開放,額度 1000 萬 USDT  存款時間:2025-09-10 至 2025-09-15( 5 天) 鎖倉週期:45 天 存款資產:USDT 存款上限:1,000 萬 USDT ( 先到先得 ) 收益組成:▸ 16.8% APR 固定 satUSD 收益 ( USD 本位 )▸ 24% APR River Pts 激勵(總分配 1,500 萬 River Points) 範例:存入 100,000 USDT → 45 天後可領取: 本金:100,000 USDT 固定收益:約 2,100 satUSD 額外獎勵:150,000 River Pts 如何參與 Smart Vault 操作很簡單,一鍵即可參與: 前往 River App : https://app.river.inc/smart-vault 連接錢包,切換至以太坊主網,選擇存入金額(USDT) 等待 45 天計息週期 11/2 到期後 → 領取本金 + 固定 satUSD 收益 + River Pts Smart Vault 有什麼創新架構 ?  Smart Vault 的收益來源:存入資產 → 鑄造 satUSD → 自動質押收益池,整合 DeFi 與 CeDeFi 收益。 這使得 Smart Vault 不只是一次性的理財產品,而是 結合 Stablecoin + DeFi + CeDeFi 的底層創新收益產品 與傳統 CDP (如 MakerDAO) 模型相比,Smart Vault 讓用戶只需專注在收益: 存入 BTC/ETH/USDT 等資產後,協議會在內部自動鑄造 satUSD satUSD 不會流入用戶錢包,而是直接質押在收益池 因此沒有債務,也沒有清算風險 → 但是仍能獲得收益 資產與收益在系統內自然流動,用戶只需「 存入 → 等待 → 領取收益 」 未來規劃 : BTC、ETH 等策略上線 首期僅開放 USDT 存款,但未來將支援 BTC、ETH 等資產,拓展更多收益策略 這意味著 Smart Vault 不只是單一產品,而是 River 鏈抽象穩定幣系統中的一部分 從 Omni-CDP 的跨鏈鑄幣,到 Smart Vault 的一鍵收益,River 正在推進一個核心目標:讓資產自由流動,重新定義資產和機會間的關係。 Source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8:20

    辭掉穩定工作投身加密貨幣?9 個問題先問自己

    如果你年輕、有一些積蓄,且在這個領域具備一定優勢和人脈,不妨嘗試一下。 撰文:Route 2 FI 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你是否應該辭去穩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加密貨幣?這是一個頻繁被討論的話題。以下是一些簡要看法: 1. 首先,你有足夠的備用存款嗎?如果沒有,你打算如何賺錢維持生計?只說「我要靠交易賺錢」是遠遠不夠的。 2. 問問自己擅長什麼。或許這個行業最重要的技能是耐力。如果你願意每天投入 12 到 14 個小時,那可以說你具備了一項優勢。因此,對於資金量較少的人來說,時間或許是你最重要的資產。 你需要持續學習、不斷進步。那麼,具體該專注於哪些方向呢?內容創作、中心化交易所(CEX)交易、行業研究、Meme 幣交易、非同質化代幣(NFTs)、空投、YouTube 視頻、Telegram 社群、播客等等,可選方向非常多。 如果你像我一樣喜歡寫作,那麼推特、newsletter、Telegram 就是最適合你的平台;如果你更擅長口頭表達,YouTube 和播客可能更符合你的風格;如果你擅長處理數字、喜歡盯著行情盤面,那就專注打磨交易技能,並在推特上與你敬佩的交易員建立聯繫。 3. 到目前為止,你在加密貨幣領域有過實實在在的盈利記錄嗎?無論是透過交易、空投挖礦、行銷推廣,還是在 Web3 領域工作等方式。如果沒有,你是否考慮過申請一份相關工作? 4. 假設你已有一定的備用存款,且之前在加密貨幣領域賺到過錢。那麼,倘若你某天虧光了所有資金該怎麼辦?請認真思考最糟糕的情況:屆時你還能支付各種帳單嗎? 如果情況變糟,你還能回到之前的工作崗位嗎?不全身心投入加密貨幣,你會付出怎樣的機會成本?你是否會錯過原有工作帶來的某些潛在收益? 5. 你確定自己願意整天待在房間裡,頂著油膩的頭髮、滿臉鬍渣,盯著行情圖,刷著推特、Telegram 和 Discord 嗎?你可能會說這是 「自由」,但這真的是自由嗎? 就我個人而言,我性格內向,能很好地適應這種生活方式,但我現實生活中 80% 的朋友都會被這種日子逼瘋。這種生活可能會很孤獨,儘管理論上你可以把它當作朝九晚五的工作,但在加密貨幣這個 24 小時不間斷的「賭場」裡,做到這一點遠比說起來難。 6. 你有足夠的自律能力,能獨立完成工作嗎?不要低估日常作息和明確工作任務帶來的舒適感。對有些人來說,自主工作如同魔法,但對喜歡社交的人而言,可能純粹是種煎熬。 7. 你認為辭職後在收入上有提升空間嗎?人們很容易覺得自己能在加密貨幣領域讓淨資產翻 10 倍,但 98% 的人都做不到這一點,事實上他們最終還會虧損。 你是否可以先申請一份 Web3 相關的工作,等穩定下來後再辭去原來的朝九晚五的工作?如果可以,我會更推薦這種做法。 8. 是時候誠實地面對自己了,問問自己:「我的技能足以讓我獲得報酬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去尋求實習機會。實習場所可以是加密貨幣公司 / 初創企業、風險投資公司(VC)、家族辦公室,也可以是協助關鍵意見領袖(KOL)處理各類事務,或是為你敬佩的交易員打雜(如果你做得好,他們會和你分享內部消息)。實習通常薪資不高,所以重點應放在積累經驗,為日後發展做準備。 如果答案是肯定→你打算自己賺錢,還是申請一份加密貨幣公司的工作? 獨立賺錢技能可能是一條艱難且漫長的路,需要全身心投入。但如果你對自己和自己的技能有信心,且相信長期回報能遠超一份普通工作,那麼我建議你嘗試這條路。 申請加密貨幣公司的工作則是更穩妥的選擇,因為你能獲得固定薪資。而且,誰說你不能在工作之餘專注於自己的事情呢? 雖然相比全身心投入個人事業,工作會占用你部分時間,但固定薪資能讓你更安心地專注於副業。 這裡給大家一個小建議:我知道很多人會想,「現在是牛市,我得專心交易,沒時間找工作」。但實際上,牛市期間更容易找到工作。如果你的資金量少得可憐,那又何必一心想著靠交易賺錢呢? 就算 SOL 從當前價格漲 3 倍,你手中 1000 美元的資產也只能變成 3000 美元。而這份收入,你找份入門級工作,一個月內就能賺到。你們大多數人都不會成為下一個 「Meme 幣赢家」,靠 1000 美元賺到 100 萬美元。要是你真有這麼厲害的本事,也不會在考慮是否要工作,更不會看這篇文章了。 如果你要申請公司職位,一定要選擇你認可的公司,並且是你希望能獲得股權或代幣激勵的公司。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不妨要求盡可能多的薪資以代幣形式發放(前提是你看好這家公司)。要是公司最終發展順利,你或許能從中賺不少錢。 9. 你在加密貨幣領域有自己的人脈網絡嗎?如果沒有,那你絕對需要建立一個。在這個領域有朋友,你才能及時了解哪些空投值得參與、哪些代幣有上漲潛力,也能找到人一起討論投資策略等等。如果你還沒有加密貨幣領域的社交平台帳號,那還在等什麼呢? 總結一下,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如果你年輕、有足夠支撐好幾年生活開支的備用金,且在這個領域具備一定優勢和人脈,那麼我絕對建議你嘗試一下(前提是即便虧光所有錢,你還能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或找到類似的工作)。 原文連結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Foresight News
  • 16:32

    BingX 攜手足球巨星 John Terry,重磅亮相 2025 TOKEN2049 新加坡

    全球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暨 Web3 AI 公司 BingX 今日宣布,將以 冠名贊助商 身份重磅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 TOKEN2049,這場盛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加密活動。切爾西足球俱樂部(Chelsea FC)傳奇球星 John Terry 也將以特別嘉賓身分登場,與 BingX 一同參與主舞台對談及 Web3 AI 焦點議程。 TOKEN2049 將於 10 月 1–2 日舉辦,是全球最具指標性的加密與區塊鏈盛會,將匯聚世界各地的創辦人、企業高層、投資人與政策制定者。活動期間,BingX 將主持主舞台座談、AI 主題論壇以及專屬 Afterparty,全方位展現創新實力。 在 AI 專場論壇中,BingX 將邀請多位 Web3 重量級嘉賓,深入探討 AI 與區塊鏈的交匯。論壇焦點包括 BingX AI 如何突破炒作並帶來實際應用價值,例如提升市場透明度、賦能用戶財務自主、以及整合分散的交易工具。這一切背後正是 BingX 3 億美元 All-in-AI 戰略 的支撐,這是一項為期三年的藍圖,旨在將 AI 深度融入交易體驗與公司運營的每個環節。 John Terry 也將與 BingX 首席產品長 Vivien Lin 共同參與特別論壇 《The Winning Mindset: Greatness in Sport and Crypto》(制勝心態:體育與加密的卓越之道)。雙方將從紀律、韌性與創新的角度剖析頂尖運動表現與數位資產成功之間的共通性,展現兩個領域的卓越精神。 BingX 首席產品長 Lin 表示: TOKEN2049 是數位資產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思想盛會。作為冠名贊助商,BingX 很自豪能展現我們作為領先 Web3 AI 公司的實力。我們投入 3 億美元推動 All-in-AI,展現我們對交易未來的信念,這個未來的核心不在於投機,而在於智慧。透過與切爾西的 Trained on Greatness 合作計畫,我們正結合創意、社群與創新,打造更智慧、更以人為本的交易體驗。而 TOKEN2049 正是分享這一願景的最佳舞台。 BingX 與切爾西於 2024 年 1 月首次宣布合作,兩大高效能品牌因紀律、創新與前瞻願景而結盟。今年夏天,BingX 參與支持切爾西 2025/26 賽季官方訓練服的發布,並以 Trained on Greatness 為共同主題。隨著切爾西傳奇 John Terry 加入 TOKEN2049,這段合作將延伸至賽場之外。球迷與交易者不僅能在 BingX 攤位與 Terry 互動,更能期待他與 Lin 帶來從足球到加密的深度交流。 隨著 BingX 積極拓展全球版圖,本次亮相 TOKEN2049 更凸顯其作為 AI、Web3 與主流文化橋樑 的角色。憑藉尖端 AI 創新、以用戶為核心的交易解決方案,以及標誌性國際合作,BingX 正在為數位資產樹立信任與可及性的全新標準。 關於 BingX BingX 成立於 2018 年,是全球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為全球超過 2,000 萬名用戶提供現貨、衍生品、跟單和資產管理等多元化的產品與服務。2024 年,BingX 更成為英超勁旅切爾西足球俱樂部的官方合作夥伴,展現品牌國際化佈局。 平台也定期提供主流幣定期提供主流幣如比特幣價格、及以太幣價格分析,滿足從新手到專業人士的不同層級需求。BingX 致力於打造值得信賴的交易環境,提供創新工具與功能以提升用戶交易能力。 本文為官方提供之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投資建議,讀者務必自行做好審慎評估。
  • 15:25

    基本面敘事乏力?以太坊 8 月幣價創新高,鏈上收入卻大跌 44%

    幣價大漲,鏈上收益卻下滑 儘管 ETH 自 4 月以來上漲 240%,並於 8 月 24 日創下 4,957 美元歷史新高,網路手續費收入卻在同一時期出現下跌,從 7 月的 4,960 萬美元降至 8 月的 3,970 萬美元,月減約 20%。 根據 Token Terminal 的數據,8 月份以太坊的收入(指因代幣銷毀而歸屬於 ETH 持有者的網路費用份額)大幅下滑 44%,僅錄得 1,410 萬美元,相比 7 月的 2,560 萬美元大幅減少。 2024 年 3 月的 Dencun 顯著降低了 Layer-2 擴容網路在以太坊主網上提交交易的成本。然而,升級後的交易需求並沒有顯著增長,導致以太坊網路的手續費收入因而驟降。手續費與收入的持續下滑,引發了市場對以太坊可持續性的討論。批評者認為,以太坊作為 Layer-1 智能合約平台的基本面不可持續;而支持者則堅稱,它仍是未來金融系統的支柱。 2025:以太坊與華爾街 今年,以太幣吸引了一大批華爾街機構,並出現了一批持有以太幣作為儲備資產的上市公司,因而推動了 ETH 價格屢創新高。加密貨幣投資公司 Bitwise 投資長 Matt Hougan 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傳統金融機構與機構投資人對以太坊最感興趣的正是其「能產生收益」的特性: 「如果你把 10 億美元的 ETH 放進一家公司,並進行質押,那麼它立刻就能創造收益。而投資人早已習慣投資那些能創造盈利的公司。」 參考來源
  • 14:16

    薩爾瓦多買入 21 顆比特幣,紀念比特幣法四週年

    薩爾瓦多總統 Nayib Bukele 週一表示,為慶祝比特幣法上路四週年,該國購買了 21 顆比特幣(Bitcoin),價值約 230 萬美元。薩爾瓦多自 2021 年 9 月起正式承認比特幣為法定貨幣。 https://twitter.com/nayibbukele/status/1964774115405070742 根據薩爾瓦多國家比特幣辦公室的數據,在此次購買後,薩爾瓦多的比特幣持有量達到約 6,313 顆,價值約 7 億美元。 在此次購買約一週前,薩爾瓦多比特幣辦公室將持倉分散至 14 個地址,作為防範潛在量子威脅的額外安全措施。而在上個月,薩爾瓦多立法機構通過了一項法律,允許主要金融機構申請執照,為「成熟投資人」提供比特幣及數位資產計價的金融服務。 比特幣辦公室仍持續以每天買入 1 顆的速度累積比特幣,不過,這與薩爾瓦多中央銀行總裁與財政部長 7 月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提交的官方聲明有所矛盾。該聲明宣稱該國公共部門會根據 IMF 貸款協議,自 2 月起已停止購買比特幣。 Bukele 曾在 3 月駁斥相關說法,他當時表示:「如果在全世界孤立我們、大多數『Bitcoiners』拋棄我們的時候都沒有停止,那麼現在也不會停止,將來也不會停止。」
  • 13:39

    比特幣長期持有者無懼回調,非流動供應持續高於 1430 萬顆

    根據鏈上分析平台 Glassnode 的數據,比特幣(BTC)的非流動供應量(由幾乎沒有花費紀錄的實體所持有的部分)在 8 月下旬突破 1430 萬顆,創下歷史新高,即便市場隨後出現回落,該趨勢依然保持不變。 資料來源:Glassnode,圖片來源:CoinDesk 數據顯示,目前流通中的比特幣約為 1990 萬顆,其中大約 72% 屬於非流動供應,由長期持有者和冷錢包投資者掌握。 在 8 月中旬,比特幣價格創下超過 124,000 美元的歷史新高,隨後回落約 15%。然而,即使價格回調,非流動供應量仍繼續增加,顯示持有者並未因短期修正而受到影響。僅在過去 30 天內,非流動供應量的淨增長就達 20,000 BTC,凸顯出投資人持續的堅定信念。 這一類供應量的持續增加意味著市場的流動性正逐步緊縮,一旦市場情緒回暖,可能為新一波上漲動能奠定基礎。 參考來源
  • 13:32

    NYDIG 高管示警:數位資產儲備公司 NAV 持續縮水,再不收手恐進一步惡化

    數位資產投資公司 NYDIG 表示,數位資產儲備(DAT)企業的股價溢價正在下滑,若不採取行動,未來可能進一步惡化。 股價健康度惡化,回購或成解方 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Greg Cipolaro 週五指出,即始比特幣價格仍處高位,但大型儲備公司如 Strategy 和 Metaplanet 的股價與淨資產價值(NAV)差距仍持續收窄。 Greg Cipolaro 表示: 「這種收斂背後的原因似乎多種多樣,包括投資人對即將解鎖的供給感到焦慮、DAT 管理層調整企業目標、實際的增發行為、投資人獲利了結,以及不同儲備策略之間缺乏差異化。」 Cipolaro 警告,數位資產儲備公司恐將面臨坎坷的未來,因為許多企業正等待併購或融資上市,可能會引發現有股東的大規模拋售。他補充,許多 DAT 公司(如 KindlyMD 和 Twenty One Capital)股價已跌至或低於其近期募資估值,一旦股票完全可流通,股價下跌「可能加劇拋售壓力」。 若儲備公司股價跌破 NAV,最直接的措施就是股票回購,藉由減少供給來推升股價。Greg Cipolaro 表示: 「如果我們要給 DAT 公司一條建議,那就是應該留一部分募資資金,用來在必要時支持股價進行回購。」 比特幣持倉達高峰,但買盤放緩 根據 CryptoQuant 週五的報告,比特幣儲備公司持倉今年已達 84 萬顆比特幣的歷史高位,其中 Strategy 佔比高達 76%(約 63.7 萬顆),其餘分散在 32 家公司手中。然而,儘管月度買入次數增加,整體購買規模卻在 8 月出現降溫,低於今年的月度平均值。這些公司單筆買入量明顯下降: Strategy:8 月單筆平均單筆買入規模僅 1,200 顆比特幣,相比 2025 年高峰 14,000 顆比特幣大幅下滑。 其他公司:相比今年 3 月高峰 2,400 顆比特幣,買入量縮減 86%。 這導致比特幣儲備持倉的增速急劇放緩。根據計算,Strategy 的月度增速已從 2024 年底的 44% 下滑至上月的 5%;其他公司 8 月增速僅 8%,遠低於 3 月的 163%。 參考來源
  • 12:12

    以太坊 L2 Kinto 遭駭數月後宣布關閉,幣價跌逾 80%

    以太坊二層網路 Kinto 的原生代幣 K 於週一重挫逾 80%,原因是開發團隊宣布該區塊鏈將於 9 月底關閉,此舉是在經歷一起價值 160 萬美元的駭客攻擊及數月困境後做出的決定。 在 7 月一場全產業性的駭客攻擊導致 Kinto 損失約 577 顆以太幣(價值約 160 萬美元)後,團隊透過舉債籌得 100 萬美元,以恢復其「模組化交易所」的交易功能。事件源於 ERC-1967 Proxy 標準的安全漏洞,該標準是一個常見的 OpenZeppelin 程式碼庫,用於在不改變合約地址的情況下升級智慧合約。除了 Kinto 外,還有多個項目受到相關漏洞波及。 然而,惡化的市場環境扼殺了後續融資的可能性,迫使該項目選擇關閉。Kinto 團隊發文表示: 「我們每天繼續營運,資金就會進一步減少。從 7 月以來,我們一直無薪運作,而在最後一條融資途徑失敗後,我們只剩下一個負責任的選擇:有序地關閉,並盡最大努力保護用戶與出借人。」 雖然 Kinto 將失敗歸因於駭客事件與財務壓力升高,但一些人士指出,Kinto 在遭駭後仍繼續對穩定幣提供過高的年化收益率,這也是導致營運惡化的因素之一。 Kinto 是一個基於 Arbitrum Nitro 技術的 L2 區塊鏈,並在以太坊主網上進行結算,其「模組化交易所」試圖結合中心化交易所的效率與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性。 補救方案 Kinto 表示所有剩餘資產——包括價值 80 萬美元的 Uniswap 流動性——將分配給協助其重啟的「Phoenix」出借人,預計他們能取回約 76% 的貸款本金。此外,Kinto 及其共同創辦人 Ramon Recuero 將設立一個「善意補助基金」,補償駭客事件的受害者,每個受影響地址可獲得 1100 美元。Recuero 稱將自掏腰包拿出超過 13 萬美元提供救濟。 Kinto 補充說,若未來追回的損失資產超過補償金額,將透過去中心化投票平台 Snapshot 分配給社群。 團隊呼籲用戶務必在 9 月 30 日前提領資產,之後若仍未領取,將需透過 Kinto 計劃建立的「永久索賠合約」申領。 Kinto 是 Recuero 第二個失敗的加密項目。2022 年 11 月,他的 Babylon Finance 也因同年遭受 340 萬美元駭客攻擊而被迫關閉,僅在公開上線六個月後就結束營運。當時 Recuero 同樣坦言團隊無法「扭轉駭客帶來的頹勢」。 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Kinto 的原生代幣 K 在消息公布後暴跌約 83%,截稿前交易價格為 0.396 美元。 參考來源
  • 11:54

    量子危機將逼中本聰重出江湖?SharpLink 執行長拋出大膽假說

    比特幣神秘創辦人 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自 2011 年最後一次公開訊息「我已經轉向其他事情」後,便徹底隱身。然而,SharpLink Gaming 聯合執行長 Joseph Chalom 最近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一旦比特幣因「量子運算」而遭遇生存威脅,中本聰可能就會選擇現身。 量子運算成為比特幣的「存在性危機」? 部分專家認為,量子運算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對比特幣構成「存在性危機」。電腦與安全專家警告,若有一台足夠強大的量子電腦能逆向推算出錢包私鑰,可能會導致早期休眠的比特幣突然被釋放至交易所,進而重創市場價格。 因此,社群已開始討論如何讓比特幣具備「量子抗性」,包括量子抗性硬分叉,或凍結某些容易成為量子運算攻擊目標的錢包(如中本聰的錢包地址)。 Chalom 的理論 Chalom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也許在 5 到 10 年後,當比特幣需要進行量子抗性升級時,將會出現非常重要的標準與加密決策,例如是否要硬分叉協議,以及如何處理那些長期休眠的錢包,屆時中本聰可能就會透過某種形式現身。他補充說: 「當量子時刻來臨時,可能有人會說:『我不想被分叉。』或『分叉吧』。那可是巨大的金錢利益擺在桌上。」 中本聰的現身途徑 雖然 Chalom 承認這個理論沒有任何事實根據,但他推測,若理論正確,中本聰可能會透過一些沉睡多年的 OG 地址、電郵與論壇帳號現身。 這些舊帳號可能包括依據 Patoshi Pattern 方法推測屬於中本聰的錢包。根據 Arkham 數據,這些錢包目前持有 109.6 萬顆比特幣,市值約 1,219 億美元。這讓中本聰成為全球第 12 大富豪。若其資產增至 1,500 億美元,將可進入全球前十。 除了錢包,中本聰關聯的舊帳號還包括一些已知的電子郵件地址,以及他在 Bitcointalk 論壇上的帳號。 中本聰之謎,或隨量子威脅重啟 自 2008 年白皮書發表以來,已有成千上萬的猜測關於中本聰的身份,從早期比特幣開發者、政府組織,甚至到馬斯克,都曾被點名。 HBO 在 2024 年的紀錄片曾試圖揭開中本聰面紗,並直指比特幣核心開發者 Peter Todd 就是中本聰。紀錄片援引了論壇貼文、寫作風格,以及 Todd 過去的數位貨幣實驗來佐證。然而,加密社群普遍認為這些推論缺乏依據,且 Todd 本人也在社群媒體上否認這樣的說法。 至今,加密社群仍未能鎖定唯一可信的「中本聰候選人」。但若 Chalom 的理論成真,那麼量子威脅或許會迫使比特幣的創造者重新現身,與其他網路參與者一起為比特幣的未來做出決定。 參考來源
  • 11:13

    229% 通膨侵蝕玻利瓦!USDT 成為委內瑞拉首選貨幣,為何被稱為「幣安美元」?

    在年通膨率飆升至 229% 的委內瑞拉,像 USDt 這樣的穩定幣已成為數百萬人應對崩壞金融系統的事實上的貨幣。 「幣安美元」成委內瑞拉貨幣 過去,穩定幣僅限於熟悉加密貨幣的投資人,但根據 Ledn 聯合創辦人 Mauricio Di Bartolomeo(2018 年創業前逃離委內瑞拉)的說法,如今 Tether 的 USDt(USDT) 已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從雜貨採買、公寓管理費,到薪資發放與商戶支付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再加上由於很多店家、民眾都使用幣安交易所 P2P 市場上的 USDT 匯率當作定價與結算基準,因此 USDT 在當地甚至被稱為「幣安美元」。 相較之下,委內瑞拉的本國貨幣玻利瓦,在日常商業活動中幾乎已經消亡。超高通膨、嚴苛的資本管制,以及扭曲的匯率環境,推動了人們更傾向使用穩定幣而非現金或本地銀行轉帳。 目前,委內瑞拉美元有三種匯率: 央行(BCV)官方匯率:1 美元 = 151.57 玻利瓦 平行市場匯率:1 美元 = 231.76 玻利瓦 幣安 USDT 匯率:1 美元 = 219.62 玻利瓦 由於 USDt 的流動性與可靠性,目前已成為商戶與消費者最常採用的基準匯率。 加密貨幣採用率激增 根據 Chainalysis《2025 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指數》 的報告顯示,委內瑞拉在全球排名第 18,若按人口調整則為第 9。在 2024 年,穩定幣在該國小額(低於 1 萬美元)交易中的佔比就達到 47% ,整體加密貨幣交易活動較前一年也成長了 110%。 如今,即便是日常開銷如公寓管理費、保全服務或園藝費用,也幾乎都直接以穩定幣報價並支付。從街邊小店到中型企業,USDt 已取代法幣現金,成為首選結算工具。Mauricio Di Bartolomeo 透露,經濟活動參與者拒絕接受毫無價值的本地貨幣作為支付方式,即便勉強收下,也會立刻兌換成穩定幣或美元。 當法幣失效,加密貨幣興起 在面臨貨幣動盪與資本管制的國家,加密貨幣的採用率正在加速。包含委內瑞拉、阿根廷、土耳其、奈及利亞等國都呈現相似模式:在惡性通膨之下,人們轉向穩定幣。 Di Bartolomeo 透露,美國近期對委內瑞拉(包含石油產業)施加新一輪制裁後,一些本地銀行也開始轉向穩定幣。 「包括石油公司與其他產業,也正越來越多地使用穩定幣。據報導,部分本地銀行甚至開始出售 USDT 給企業,換取玻利瓦,以避免制裁限制。」 參考來源
  • 10:28

    Hyperliquid 推出 USDH 穩定幣競標計畫,Paxos、Frax、Agora 等團隊爭奪發行權

    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 Hyperliquid 宣布將釋放 USDH 代幣符號,用於發行一個「以 Hyperliquid 為優先、符合合規要求的美元穩定幣」。Hyperliquid 已邀請多家項目方提交提案,最終將由驗證人投票選出中標方,獲得 USDH 發行權。官方表示,投標截止日期為 9 月10 日,而投票將於 9 月14 日舉行。 多家機構爭奪 USDH 發行權 據悉,目前已有五大競爭者提交方案,希望能夠取的 Hyperliquid 原生穩定幣 USDH 的發行權。這些團隊分別是 Paxos Labs、Frax Finance、Agora,以及 Hyperliquid 生態團隊 Native Markets。 Paxos Labs Paxos 方面表示將由其新成立的「Paxos Labs」負責 USDH 發行,承諾符合 MiCA 與 GENIUS Act 規範,並提供 HyperEVM 與 HyperCore 的原生部署。其方案中提出 95% 的利息收益將用於回購 HYPE 代幣,並回饋至生態基金與用戶。 同時,Paxos 承諾將 HYPE 納入其經紀業務基礎設施,未來可支援 PayPal、Venmo、Nubank、MercadoLibre 等合作平台的交易。Paxos 聯合創辦人 Jun Kim 進一步指出,USDC 與 USDH 之間的轉換將免收手續費,並由 Paxos 提供初始 AMM 流動性。 Frax Finance Frax 提出「community-first」的方案,計畫以 frxUSD 作為 USDH 的 1:1 支撐。frxUSD 由貝萊德的鏈上國債基金 BUIDL 支撐,收益率約 4%。Frax 承諾將 100% 的國債收益直接分配給 Hyperliquid 用戶,零抽成。其團隊表示,若以 Hyperliquid 當前存入規模計算,每年可為生態帶來約 2.2 億美元的收益。 Agora 近期完成 5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的穩定幣發行方 Agora,則提出以 AUSD 穩定幣基礎設施為核心,結合 Rain 的支付與 LayerZero 的跨鏈能力,構建 USDH。Agora 承諾將「100% 淨收益」返還給 Hyperliquid,用於援助基金或 HYPE 回購。Agora CEO Nick van Eck(VanEck CEO 之子)強調,Agora 為「中立發行方」,不會與 Hyperliquid 生態競爭。 Native Markets 由 Uniswap Labs 前總裁兼 COO MC Lader、區塊鏈研究員 Anish Agnihotri 等人組成的生態團隊 Native Markets,率先提交了提案。該團隊計畫透過 Stripe 收購的 Bridge 平台發行 USDH,並將部分收益分配至 Hyperliquid 援助基金。不過,部分社群成員擔憂 Stripe 與 Hyperliquid 之間可能存在利益衝突,原因在於 Stripe 正在孵化 Tempo L1 與 Privy stack 等區塊鏈基礎設施項目,與 Hyperliquid 的去中心化生態定位存在競合關係。 更多競爭者有望加入 全球第三大美元穩定幣 USDe 發行方 Ethena Labs 也在 9 月8 日於 X 平台模仿饒舌歌手阿姆的經典歌曲 Stan 中的歌詞,發了一篇推文,似乎是在暗示可能會提交 USDH 發行提案。 https://twitter.com/ethena_labs/status/1964734232196211113 參考來源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