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金融時報》主辦的「未來 AI 高峰會」上發出警告,表示中國將在人工智慧(AI)競賽中超越美國,原因在於其更低廉的能源成本與更寬鬆的監管環境。黃仁勳直言:「中國將贏得這場 AI 競賽。」這番話正值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決定維持對輝達向中國銷售高階晶片的出口限制之際,即便近期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談,也未能鬆綁相關禁令。
中國靠「能源補貼」與「監管效率」搶佔優勢
黃仁勳指出,中國以「大幅削減成本」與「快速高效的監管」兩張王牌,全力投入 AI 產業。他特別提到,在訓練與運行大型 AI 模型的資料中心,中國極低的能源成本是其最大的武器。
據報導,中國近期進一步加大對大型資料中心的能源補貼,對象包括字節跳動、阿里巴巴與騰訊等科技巨頭。這些補貼是因為中國企業抱怨,使用國產 AI 晶片(如華為與寒武紀產品)的能效不及輝達晶片,導致運行成本更高。
批評美英「犬儒主義」:過度強調風險拖慢進展
相對於中國的積極作為,黃仁勳對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提出尖銳批評。他認為這些國家陷入一種「犬儒主義(cynicism)」,過度關注 AI 的風險、倫理與安全議題,而忽視技術創新的潛力。黃仁勳呼籲:「我們需要更多樂觀,而不是懷疑。」他還警告美國各州正在推動的「50 項新 AI 規範」將造成沉重負擔,阻礙產業發展。
NVIDIA 陷入政治與經濟兩難
黃仁勳的最新談話凸顯出輝達當前的「政治與經濟兩難」。該公司目前壟斷全球逾八成 AI 晶片市場,但在美國政府主導的出口管制下,最大市場中國幾乎被封鎖。
先前川普與習近平的峰會原被外界期待可觸及 NVIDIA 最新 AI 晶片「Blackwell」的銷售問題,但據主要媒體報導,該議題最終並未列入討論。
目前,NVIDIA 與競爭對手 AMD 只能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低性能版本晶片,並將銷售額的 15% 上繳美國政府。不過《金融時報》指出,即便如此,美方仍延遲批准相關規範,實質上讓銷售陷入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