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揭秘 Pi Network 手機挖礦

2020/03/20 15:31
揭秘 Pi Network 手機挖礦
利用區塊鏈詐騙的案件屢見不鮮,但要分辨誰是詐騙並不容易。有時候人們會掉以輕心,但也有時候會不小心錯殺。​

以下內容經區塊勢授權轉載,本篇內容附有錄音內容詳情請至原文連結
近期討論度最高的應用,莫過於主打用手機挖礦賺 Pi 幣的 Pi Network。在 PTT 的 DigiCurrency 板及 Dcard 的區塊鏈板 都有不少人在分享自己的推薦碼,乍看很像老鼠會上線拉下線。網路上也有很多人寫文章、拍影片介紹 Pi Network,卻都沒人敢下定論它是不是詐騙。
更有趣的是,大家不約而同在介紹內容中夾帶自己的推薦碼。今天文章就來揭開 Pi Network 的神秘面紗,但不會附上任何推薦碼。

低門檻的手機挖礦

網路上介紹 Pi Network 的內容各不相同,但幾乎都會提到以下三大重點:

  1. 過去:三位共同創辦人均來自美國的史丹佛大學
  2. 現在:手機挖礦(Pi 幣)不耗電、不耗網路流量
  3. 未來:Pi 幣即將於 2020 年 3 月 14 日上線交易所

這是查證專案是否可靠時最簡單的框架。

史丹佛大學畢業生

美國的 PTT 論壇 Reddit 上,就有網友仔細查證三人的真實身份。他們確實都是史丹佛大學的畢業生,其中一位共同創辦人還曾於 2018 年在史丹佛大學授課,教學生如何在區塊鏈上打造去中心化應用。史丹佛每日報(The Stanford Daily)也曾採訪過 Pi Network 團隊

Nicolas Kokkalis 博士(2013 年畢)、Chengdiao Fan 博士(2014 年畢)、Vince McPhilip 工商管理碩士(2018 年畢)和史丹佛大學的訪問研究生 Aurélien Schiltz 共同在 2019 年 3 月 14 日啟動 Pi Network 這項計畫。
Pi Network 的靈感來自於比特幣。但希望從頭打造一款行動優先的應用,且更著重於社交互動的數位貨幣。 … 2018 年 Kokkalis 在史丹佛大學開授去中心化應用開發課程時,另外兩位共同創辦人是這堂課的助教。他們發現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會操作區塊鏈,而打造出來的去中心化應用也難以吸引用戶參與,導致很多人低估了區塊鏈的潛力。

圓周率 π 等於 3.14,團隊或許還因此特地選擇在 3 月 14 日啟動計畫。現在可以確定三位共同創辦人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份子,而且其中一位對區塊鏈的熟悉程度還足以在史丹佛大學開課。
但他們推出的 Pi Network 是在做什麼呢?

每天 10 秒的注意力

人們可以在 iOS 和 Android 的應用商店找到 Pi Network 的 app,以臉書帳號或是電話號碼註冊,就能直接登入。
這款 app 功能很單純。使用者只要每天進來點擊一下,類似打卡,就可以在未來 24 小時內,每小時自動賺得 0.2 顆 Pi 幣。不浪費時間、不耗費手機運算能力,就像是每天打開「麥當勞報報」就能領到麥當勞免費贈送的折價券一樣。不一樣的是 Pi Network 加入了「組隊練功」的功能,只要將推薦碼分享給身邊朋友,就能提升挖礦速率,每小時賺取 0.25 顆 Pi 幣。邀請越多,挖礦越快。所以大家才會到處分享自己的推薦碼。

麥當勞折價券的用途很明確,但大家為什麼要搶著挖 Pi 幣呢?

賭一個發財夢

若 Pi 幣能上架交易所,就可以與其他密碼貨幣相互兌換,也能夠換成美金、新台幣。網路上盛傳 2020 年 3 月 14 日 Pi 幣會上架交易所,這恰好是 Pi Network 推出的一週年。持有 Pi 幣的礦工們無不引頸期盼這天,但 Pi 幣上架交易所的消息恐怕是空穴來風。
首先,Pi Network 的網站上並沒有任何關於 Pi 幣上架交易所的消息,而且還主動在 FAQ 裡揭露,表示無法保證 Pi 幣會在幣安、Coinbase、Kraken 等主流交易所上架。
其次,Pi 幣目前是類似 PTT 上的 P 幣(積分),而不是在區塊鏈上發行的密碼貨幣。按照白皮書的敘述,目前 Pi Network 是在發展的第一階段。要上架交易所,至少得等到第三階段 —— 建立 Pi Network 區塊鏈 —— Pi 幣才有可能上架交易所,這時大家才能賣出自己手上持有的 Pi 幣。此外,上架風聲還跳過了第二階段,也就是「測試網路」。即便是非常有經驗的工程團隊,都不可能直接略過測試階段就直接讓人們上線交易,更何況是三人團隊。
最後,就算 Pi 幣上架交易所,也要有人搶著買才會有好價格。現在大家都是想著賣,如果 Pi Network 沒有為 Pi 幣找到好的場景,說服特定族群購買 Pi 幣的話,Pi 幣的價格還是等於零。
那麼,誰要來買 Pi 幣呢?

挖礦背後的注意力市場

之前討論讚賞幣的文章裡,我曾指出每種代幣背後所代表的理念,都是由「挖礦機制」來實現。
舉例來說,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設計的挖礦情境,是將比特幣派發給貢獻電腦運算能力的使用者。透過挖礦持有比特幣的人,表示他的電腦有多餘算力可以參與挖礦。這些礦機所貢獻的運算能力,是保護比特幣轉帳系統安全的關鍵。而願意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家,就是支持比特幣所創建的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但是這樣的店家在台灣非常少,台灣既有金融服務相對健全,沒有動機再創造一套生態系。
讚賞公民基金會設計的挖礦情境,則是將讚賞幣派發給受到讀者喜愛的創作者。讚賞幣的挖礦方式,就是在網路上創作數位內容。而願意接受讚賞幣支付的商家,就是支持讚賞幣所創建的去中心化創作生態系。若你覺得在臉書按讚,創作者卻沒有獲得獎賞。或是在 Medium 拍手,卻擔心創作者獲得的獎賞不夠透明。那麼讚賞幣提供使用情境,正是在創造一種新選擇。
這時再回頭看 Pi 幣的挖礦情境 —— 每天打開 app 點擊一下。這些人的時間和注意力原本都貢獻給臉書、Instagram 或 YouTube,變成廣告收入。現在 Pi Network 讓人們從中騰出 10 秒鐘,當然也會有相對應的價格。
Pi Network 也想做一樣的廣告生意,根據白皮書的敘述

Pi Network 藉由手機挖礦 Pi 幣來收集所有用戶的注意力,並創造出全新的注意力市場。眾人的注意力價值遠高於個人的注意力。只要在 Pi Network 挖礦的應用上建立服務或廣告,就像是在 Instagram 上整天只有一則貼文,所有人都會關注這則貼文。
用戶可以在 Pi Network 共享文字、圖片、影音內容或提出問題,藉由 Pi 幣來吸引其他用戶共同參與,進而打造全新社群。例如 Pi 的開發團隊至今就透過獎勵 Pi 幣,收到社群用戶對 Pi 的 logo 設計及功能的豐富回饋。未來,我們將會把這個注意力市場開放出來,讓用戶也可以在 Pi Network 發布內容。

現在,神秘面紗揭開了,Pi Network 就是個用代幣獎勵用戶的社交平台。這跟秘銀經營得很辛苦,卻依然很少人知道的「拍拍」非常相像。秘銀幣早就在幣安交易所上架,換成比特幣、以太幣都沒問題,關鍵在於用戶無法獲得有意義的收入回報。

圖片來源:區塊勢

Pi 幣不會讓你發大財

既然 Pi Network 將自己定位為注意力平台,並藉由 Pi 幣吸引用戶的注意力。下一步就是,誰要透過 Pi Network 平台購買用戶的注意力呢?廣告主就是交易市場上 Pi 幣的買方,而賺得 Pi 幣的用戶則是交易市場上的賣方。現在就回到供需法則。供過於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價格上漲。
簡單來說,Pi Network 聚集一群為了賺 Pi 幣而來的注意力。從 Pi 幣礦工的角度來看,這種進入門檻太低的注意力,不太可能有豐厚回報。從廣告主的角度來看,恐怕也不願意把廣告費花在這種只為了賺 Pi 幣而來的客群,把錢交給 Google 和臉書的效益還更高一點。
Pi Network 現在之所以會有這麼高的討論度,純粹只是因為礦工們不知道自己手上的 Pi 幣究竟價值多少錢,所產生的預期心理。礦工們引頸期盼 Pi 幣上交易所的那天,很可能也是大家打開這款 app 的最後一天。
臉書曾願意每個月支付約 600 元台幣,給美國的青少年作為注意力付費的嘗試。假如這些青少年每人每天只花 1 小時在臉書上,那就是臉書每 10 秒鐘願意支付 0.05 元。就連臉書這樣精準的廣告投放服務,每 10 秒都只能給用戶 0.05 元,更何況是 Pi Network。
又有多少廣告主會想投放廣告給每天為了賺 0.05 元,而特別打開 app 的用戶呢?就我看來 Pi Network 大概不是詐騙,但人們投注在上面的時間很可能無法獲得有意義的金錢回報。若真想加減賺一些,倒不如改用 Brave 瀏覽器,將自己的注意力變現。

若想收看更多區塊勢文章,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前往!

揭秘-pi-network-手機挖礦

掌握幣圈精選資訊


Zombit Telegram

桑幣目前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文章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許明恩

「區塊勢」創辦人,內向的文字表演者。化繁為簡、濃縮知識的狂熱者。

桑幣熱門榜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