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egy 收購步調放緩
儘管 Strategy(原微策略)近期持續積極買入比特幣,不過相比 2023 年 11 月的購買高峰,其收購節奏明顯放緩。根據 K33 研究主管 Vetle Lunde 在週二發布的報告,這一放緩趨勢與兩項因素有關:
- Strategy 的 MSTR 股票溢價逐漸縮小
- 企業比特幣儲備策略競爭加劇
最新購買與資金動用情況
根據 Strategy 週一公告,該公司於 5 月 19 日至 25 日間再度購入 4,020 顆比特幣,平均購買價格為 106,237 美元。這筆購買部分資金來自其最新一輪的 210 億美元「隨市增發」(ATM)計畫,而本週僅動用了約 3.487 億美元。相比之下,前一週動用的金額為 7.057 億美元,而 5 月 5 日至 11 日間則高達 13.1 億美元
Vetle Lunde 指出:
「總體而言,本輪 ATM 計畫的資金動用速度,遠低於上一輪相同規模的 ATM 發行。」
作為對比,2024 年 11 月 4 日至 12 月 16 日的七週期間,Strategy 每週平均透過 ATM 募得 21.3 億美元,但過去三週,平均每週僅募得 7.88 億美元。

溢價收縮與競爭加劇
目前越來越多企業採用比特幣作為財務儲備策略。據報導,已有超過 70 間公司採用類似模式,最近加入的包括 Twenty One、Nakamoto、Metaplanet、Semler Scientific 和 KULR。除此之外,川普媒體與科技集團(TMTG)加入這一浪潮,宣布獲得來自約 50 家機構投資者的 25 億美元私募資金,並將運用這筆資金推動比特幣儲備策略。Vetle Lunde 表示:
「這為投資人提供了更多可選標的,當他們想透過股權參與比特幣儲備概念時,不再只有 MSTR 一個選項,這削弱了對 MSTR 股票的需求。」
MSTR 溢價回落,資金壓力上升
隨著 Strategy 持幣量上升,若要維持其曾經高達 2 倍於比特幣帳面價值(NAV) 的溢價,就需要持續吸引更多投資者。

但上週五 MSTR 的溢價從 185% 驟降至 163%,為自 4 月 8 日以來的最低水準。Vetle Lunde 表示:
「過度稀釋會進一步壓縮溢價,這可能迫使 Strategy 在資本市場的募資節奏更為克制,無法像去年 11 月那樣持續高速發行股票。」
比特幣牛市的潛在威脅
截至目前,Strategy 持有比特幣總量達 580,250 BTC,總價值逾 633 億美元,平均購買成本為 69,979 美元/BTC,總投入金額約為 406 億美元。這代表該公司持倉在比特幣總供應量(2100 萬顆)中佔 2.75%,帳面獲利約 230 億美元。
Vetle Lunde 補充表示:
「即便比特幣目前處於歷史高點附近,整體市場情緒仍算溫和,無論是在衍生品還是現貨市場。」真正展現高熱度的,是這些比特幣儲備概念股,尤其是 MSTR。不過除了 MSTR,多數企業在比特幣市場中仍屬於較小眾角色,尚不足以對整體牛市動能構成實質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