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mbie
> > > >
> > > >

比特幣的優勢—為什麼骨灰級投資人敢抱著比特幣不放?

2019/07/21 16:03
比特幣的優勢—為什麼骨灰級投資人敢抱著比特幣不放?

Argo 奧果顧問|作者介紹

Argo 奧果顧問-Pei

Argo 奧果顧問擁有涵蓋法律、會計稅務與商業分析的專業團隊,協助公司商業決策達到最佳結果。

前言

比特幣一直是最重要的加密貨幣,從未有競爭對手能撼動其地位。

從比特幣在 2008 年誕生後,十年間,逐漸演化出如今百花齊放的加密貨幣市場。當創造一個新的加密貨幣如此容易,比特幣要面臨的是近乎無限的競爭對手。然而,不管在市值或是社群規模,比特幣依然是第一。

投資人最想知道也最難回答的問題就是:「比特幣憑什麼最有價值?」,以及「比特幣會不會被取代?」

我並不是盲目地信仰比特幣,但此時我對比特幣的信心,甚至超過五年前第一次認識它的時候。讓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這次,和上一次網際網路革命有什麼不同?

我們可以這樣看問題:作為一個市場的先進者,比特幣是如何保持長達十年的競爭優勢?

有人歸功於 PoW 共識演算法的安全性;有人說是中本聰巧妙設計的貨幣政策。但許多加密貨幣都有類似設計,卻無法複製比特幣的成就,為什麼?

讓我先釐清何謂「成功」,加密貨幣的成功,不在市值而在採用。

任何一項新科技要成功,都必須能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然後才能被特定市場採用。

科技唯有真正被採用才有價值,有價值才有長久的市值。

加密貨幣所在的市場需求,是人們有著一股自由的信念,有著各種「不(想)被審查」的情境。因此,一個抗政府審查的市場是存在著。而比特幣,是實際地被這群市場需求者所採用,已經有上萬個完整節點,還有無數投資人、持有者。

過去不存在的競爭優勢:開發者網路效應(Developer Network Effect)

過去的網際網路革命帶來了創業潮。Google、Facebook、Amazon 科技巨擘的成功都建立在使用者社群之上。網路的使用者越多,平台價值就呈指數上升。因為每個使用者都貢獻了資訊,帶給新進使用者更多價值,最終,第一名的平台變的遠比第二名更有價值,第二名永遠追不上。這種效應又稱為使用者網路效應(User Network Effect)

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不一樣,他不是某一家公司的特定產品,而是完全上架開放的。比特幣所有程式碼都在 Github 上,任何人都可以檢視、參考致敬,甚至可以完全抄襲比特幣的共識演算法。事實上,許多加密貨幣都是由比特幣的程式碼修改而來。

因此,過去科技公司那種「做出更好的產品」擊敗對手的策略不再有效。更好的演算法不會帶來優勢,因為一切都是開放、可複製的,你創造的好的演算法,可能下一秒就被對手複製,而不再是優勢。

在加密貨幣世界,使用者網路效應仍然重要,但非最重要。你的「產品」是開放給社群共同打造的,因此真正重要的是:開發者網路效應。

而開發者網路效應是過去不存在的競爭優勢。加密貨幣的背後,不是一家公司的開發者,而是一個社群的開發者。也就是說,厲害的加密貨幣,能夠吸引許多優秀的開發者自願加入。開發者社群越活躍,加密貨幣就會越好,越快速推出新功能,並在遭受駭客攻擊時快速修復,這就是開源文化所形成魅力。開發者網路效應所孕育出的生產力,遠超過單一公司能產出的。例如維基百科,透過全世界志願者的共同編輯,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

開發者網路效應沒辦法買到,開放文化是依賴志願者的貢獻,金錢只能「雇用」開發者,無法形成網路效應。志願開發者只會被兩種東西吸引:第一,真正有趣的科技。第二,受已加入開發者的鼓舞。

比特幣對開發者的吸引力,來自抗審查的科技,中本聰在十年前所留下的比特幣白皮書,是第一個開放、點對點、抗審查的貨幣系統,是開發者從未看過的科技。

十年下來,累積了龐大且穩定的開發者社群。社群所帶來的資源與開發工具,也不斷吸引新的開發者。

除了機緣與時機,比特幣的開發者網路效應是無法被複製的,這也是比特幣無法被輕易取代的理由。

真實的市場採用率(Adoption Rate)

市場採用率(Adoption Rate)是科技成功的指標,加密貨幣則是在抗審查市場中尋找利基。但老實說,無論是在任何一個利基市場,加密貨幣都仍然非常小眾,而且頗具爭議。

舉例來說,在最需要抗審查的特定市場–暗網(Dark Web)。暗網最惡名昭彰的是充滿各式非法交易。由於比特幣的半匿名設計不夠隱密,容易追溯使用者身分,因此在暗網這樣的環境下,是最適合隱私幣(Privacy Coin)的應用場景。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隱私幣在暗網的採用率非常低,絕大部分的交易都是用比特幣進行。根據 Chainalysis 的報告,比特幣取得了壓倒性的採用率。百分之百的暗網賣家都接受比特幣付款,門羅幣(Monero)只有少數商家採用,而零幣(Zcash)則是完全無人使用。另一個相關的觀察,則是比特幣的混幣交易在過去一年成長了三倍。新興的錢包 Wasabi Wallet 能讓比特幣使用者利用 Coinjoin 技術,輕鬆做到基本的隱私交易,這個趨勢仍在不斷擴大中。比特幣在暗網的獨佔,顯示了使用者並未轉移到隱私幣,而是用別的方式繼續使用比特幣。暗網是整個地下金融中最極端的縮影,比特幣可望在未來延伸到更廣大的抗審查市場。

暫撇去爭議的部分,比特幣已逐步確立了其作為「價值儲存」的主要用途。比特幣就像是數位世界的黃金,不受政府控制,處在傳統金融體系的風險之外。對於像是身處在委內瑞拉的金融難民來說,比特幣可以用來保護財富。事實上,比特幣在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等地區,都被視為最好的「抗審查價值儲存」產品。

在這些利基市場中,比特幣幾乎是唯一被市場具規模地採用的加密貨幣。只要使用者持續相信其價值,比特幣的地位就難以撼動。

挑戰比特幣:兩種想像中的方式

第一種挑戰比特幣的方式:在虛假的市值上超越比特幣。

市場採用率才是科技成功與否的關鍵,而非短期市值。但在高度投機的幣圈中,市值依然是目光焦點。我們先前談了使用者與開發者社群,卻一直沒有談到投資人社群。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投資人社群老實說相對不重要,因為其流動性高又容易操弄,投資人不追蹤真正的市場採用率,而只追求短期回報。投資人不是被真正有用的科技吸引,而是被價格吸引,成為一名加密貨幣市場的投機客。

投機者也有網路效應,而且是可以被製造出來的。

如果對加密貨幣的成功定義是市值成長,那可以透過操縱市場達成(舉例)。經過一輪「市值製造」,投機者確實有不少機會賺錢,來的快去得也快。

我認為「投機者網路效應」是最不重要的,當炒作過後,大戶割韭菜割得差不多之後,市值消失,投機客社群也會暫時消失,直到下一波「市值製造」出現。

第二種挑戰比特幣的方式:在無關的市場中超越比特幣。

比特幣在合乎審查的市場中並沒有優勢,傳統的法定貨幣更好用,也一直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支付工具。很快地,科技公司也會推出自己的加密貨幣,具備傳統金融業所沒有的資源與彈性。科技公司的強項正是建立龐大的使用者社群,可以快速打入大眾市場。以臉書計畫在明年推出的Libra為例,Libra可以直接進入臉書數十億用戶的手機中。

這種企業發行的加密貨幣,只能用在合乎審查的市場中。企業加密貨幣可能會對零售銀行和其他支付業者造成衝擊,卻不會影響到比特幣。因為比特幣的真實用途是用在抗審查市場中。在一開始,人們可能會誤以為 Libra 取代了比特幣,但很快就會注意到,兩者所瞄準的是不同市場。

短期內看不到比特幣被挑戰的可能

中本聰寫下白皮書,並傳奇似地退場十年後,創造了一個真正抗審查的比特幣,比特幣花了了十年,才累積出今日的開發者社群和價值認同。一個新的加密貨幣要挑戰比特幣的地位,必須重新來過。

我們很難想像能有另一個抗審查的科技能夠相似地誕生,並經歷長時間的挑戰,創造出同樣的社群。短期內,甚至在二十年之內,我都認為不可能。

這就是比特幣的優勢,也是我會繼續長久抱持著的理由。

(此文收錄於桑幣週報)

join Zombit

加入桑幣的社群平台,跟我們一起討論加密貨幣新資訊!

奧果Argo

結合法律、區塊鏈及幣圈投資等領域的知識,由團隊專業分析,定期發布幣圈投資指南。 期許寫出深度,發現觀點;看到對話,找到果殼。

桑幣熱門榜

zombie

桑幣正在徵文中,我們想要讓好的東西讓更多人看見!
只要是跟金融科技、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的文章,都非常歡迎向我們投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